我國每年15歲以下孩子惡性腫瘤發生率近年以每5年5%的速度上升,位列孩子惡性腫瘤之首的白血病,每年有1萬個新發病例。可見,給孩子配置好全面的保障規劃有多重要和緊迫。
而大多數的父母都不太懂保險,認為貴的就是好的。現實中,很多父母花了上萬元買的保險,等到理賠時才發現保額不夠,實際作用很小, 但病魔不等人!
今天,小新給大家系統的梳理下:給孩子買保險的話,父母應該怎麼配置?
避免這3個誤區,實用又省錢
1)要買就給孩子買最好的?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什麼才是最好的呢?很多父母不了解保險,無法判斷哪款保險是最好的,因此就誤認為貴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保險作為一個抵抗風險的工具,本身就沒有好壞之分。買貴的不一定適合自己,便宜也不一定不適合自己,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一樣,千萬不要跟風,別人買的不一定適合自己。一定要根據孩子的風險和家庭情況等因素去綜合判斷,這樣買到的保險才真的適合自己。
2)先給孩子買,買的越多越好,大人卻裸奔
小新服務的用戶中有不少這樣的父母,只給孩子買,買的很多,什麼都保!自己本身卻一點都沒有。其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道保障,如果父母倒了,孩子最大的保障就沒了。因此,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理性的做法是先大人,後小孩。如果父母不幸出險,至少孩子能拿到一筆理賠金,可以維持正常的生活,也能夠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
3)趁早先買教育金
人們常說,養大一個孩子至少需要百萬。很多父母都會想,趁早給孩子買份教育金保險,但這是最常見的誤區。事實上,教育金不具有優先權,應該給全家做好基礎保障後再考慮要不要買教育金。
教育金雖然投資收益比較穩定,但一般不會太高,並且需要長期投入,所以應該先把基礎風險轉移了,有閒錢再考慮。只有給孩子做充足保障後,再考慮理財,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的風險!
如何正確地給孩子配置保險
鑑於每個險種都有不同的用處,以及從孩子本身的特點出發,配置保險有如下建議:
1)意外險:
孩子日常磕磕碰碰、貓爪狗咬常有的事,配置意外險是很有必要的,實用性強,價格也不高,是必備的保險之一。
意外險主要包括意外傷害、意外醫療,為保護未成年人,防止道德風險,國家有如下的身故限制:
0 - 9 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20 萬10 - 17 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50 萬即便買了多份意外險,意外身故也不能超過上面的限額,但意外傷殘是沒有限制的。由於大部分意外都是小磕小碰,遠達不到身故的地步,因此給孩子買意外險,不用過分追求意外傷害保額。
相對來講,意外醫療更為實用,大家重點關注:意外醫療保額、報銷比例、免賠額。
意外醫療額度:大部分意外,都是需要門診和住院治療的,一般來說額度在2-5 萬左右,就可以了
報銷範圍:優先考慮不限社保用藥的,自費藥也能報銷,相比於只報銷社保範圍內的要更好。
報銷比例:報銷比例越高越好,能 100% 報銷的,肯定比報銷 80% 的要好,而且免賠額也是越低越好。
此外,在購買意外險時,關於住院津貼,有的話屬於錦上添花,沒有的話,也不必過分在意。
意外險購買時也不需要健康告知,想買就能買到,不建議購買長期意外險,一年期性價比高的意外險才更值得推薦。
2)重疾險
重疾險簡單理解就是保大病的,若不幸罹患了重疾,就能按合同中的保額賠付,對於這筆錢有絕對的處置權。給孩子買重疾險主要是因孩子年紀比較小,抵抗力較差,得重疾的機率很大。
另外孩子生病,全家遭罪,直接影響著大人的工作和收入,治病、後期康復療養也需要錢,因此重疾險無比重要。關於孩子重疾險常見的購買疑問有如下,希望對父母們有所幫助。
①什麼時候買?越早買越好。早買早保障,父母們也能放心些。
另外,重疾險都有等待期,孩子只有安全度過90天或180天,甚至1年的時間後,重疾險的保單才能正式生效!
②保額買多少?一定要包括孩子的治病費、康復營養費等,還要考慮父母辭職或請假照顧孩子的誤工費、收入損失等,50萬可能都是少的。
不過,現在很多孩子重疾險產品會限制保額,只能買到20萬、30萬或50萬。這種情況下,想要投保更高的保額,可以在多家保險公司投保,只要屬於正常投保,都是可以疊加賠付的。
③保多少種疾病?所購買的產品一定要包括常見高發的疾病種類才好!
對於孩子來說,常見的高發疾病種類包括:白血病、尿毒症、骨和關節軟骨惡性腫瘤、腦脊膜和腦惡性腫瘤等幾十種,太多的疾病,不僅保費高,有些疾病發生的機率太小了,並不實用!
④少兒重疾險要保輕症嗎?如果給孩子購買保終身的重疾險,選擇含輕症的最好,因為很多輕症疾病是到成年之後才高發的;如果只給孩子買到成年或工作時,可看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預算充足可加。
⑤交多久的保費好?根據保險產品和家庭經濟情況去選擇繳費方式,如果購買了有豁免責任的重疾險,建議儘量把繳費期限拉長。
⑥買哪種類型的?建議考慮消費型重疾險,保費低,槓桿比高,性價比高。
⑦ 保障多長時間?如果預算不充足,可購買定期重疾,建議的保障期限是20年,孩子成年後,經濟獨立,可再行自己配置重疾。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給孩子投保終身重疾,避免在小時候罹患重疾,未來不能再投保的情況。
3)醫療險
醫療險屬於實報實銷型,根據花費進行不同比例報銷,報銷額不會超過總醫療費。市面上常見的醫療險有兩種:百萬醫療險和小額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保額高,保費低;但免賠額較高,基本在1萬左右。作為重疾險的補充保險,是個不錯的選擇。
小額醫療險保額低,一般在1-5萬元之間;免賠額低,免賠額為100元或0免賠。因此,日常可作為百萬醫療險的補充。
兩者保險的作用點不同,小新建議父母給孩子兩者結合購買!小病大病都能保!
4)壽險
壽險是父母最不該給孩子購買的保險。壽險保障的是身故和全殘,非常適合成人。如果你不在了,無人支撐家庭,但保險可以幫你做到。
小新強烈建議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購買壽險,這群人的壓力和責任最大,尤其是家庭經濟支柱,更應該高額備上。
但對於孩子,不建議買!除了銀保監會對孩子身故保障有保額限制外,小新認為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道保險,最好的保障。
5)教育金類的理財類保險
如果家庭基礎的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都沒做足,暫時不要考慮理財保險。理財型保險更適合資金穩定和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包含教育金。因為這些保險大多是儲蓄型保險,每年上萬甚至更多,交很長時間,十幾二十年,更適合閒錢多的人。
父母覺得好,是因為當下孩子的花銷很小,但當孩子上學之後,經濟一下子緊張起來,就往往會退保。從損失的角度看,不建議父母們先給孩子購買理財型保險。
如果你已經做足了家庭保障,經濟預算有剩餘,還想要通過保險來做教育金規劃,可以考慮。
在購買之前,仔細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什麼時候用錢,要用多少錢?現在能投入多少錢,以後每年又能投入多少錢?能承受多大的風險,期望收益是多少?當這些問題你全部都想清楚了以後,就可以去挑選合適的產品了。
寫在最後
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從出生開始就想把最好的給他們,小新很是理解,但這種想法在保險行業非常的危險,很容易誤入坑中。身邊有太多朋友,因為給孩子買保障,而掉進了一個個坑裡,買了不合適的保險。每年耗費上萬元,保障卻沒多少,退還是不退,無比糾結!
其實,只要咱們避開文首說的三個大坑,再按照配置方法來為孩子搭配方案,基本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對於一些不太懂的父母來說,肯定還是很難。先來諮詢小新,等了解清楚,再下單也不遲。
今天就說到這裡,還有幾句話想告訴大家:
關於健康險,尤其是重大疾病保險,大家在購買過程中會有很多問題。
比如:這款產品好不好?適不適合我?這個疾病保不保?我能不能買?有什麼限制嗎?等問題。
關於身故保障,尤其是壽險,大家在購買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該給誰買?不該給誰買?買多少?最高限額是多少?什麼產品最適合?等問題。
大家對保險有任何問題和疑惑的地方,關注【兒童保險研究院】,希望能解決你的保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