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菜場逐年消減,魔都這些神仙菜場千萬挺住呀……

2020-12-23 騰訊網

儂曉得伐,中國城市菜場正在快速減少:

廣州平均每年消失約5家菜場,

鄭州8年內農貿市場數量減少一半,

北京三環內2005-2015年關停60多個菜場。

上海也不列外,

銅川路水產市場、巨鹿路菜場,

曹楊鐵路農貿市場、北新涇嘉薈市場都已消失……

「今朝儂小菜場跑過?」

老上海們親切又家常的招呼,

是小層光記憶中濃濃的煙火和市井氣息,

魔都曾有句俗語:菜籃子裡看形式,

上海的形式好壞,都在老百姓的菜籃子裡……

隨著叮咚、盒馬、美團等線上生鮮平臺的風靡,

實體菜場也著實受到了一波衝擊……

尤其是2020年,一場疫情讓電商爆發,

我們的消費習慣被線上平臺悄然改變,

不用出門、不用考慮天氣,不限營業時間,

免費送菜上門同時,價格也沒有明顯太高,

都是我們無法拒絕線上平臺買菜的理由!

光2020 年第一季度,

上海市生鮮電商銷售額就高達 88 億元!

不過即使線上平臺再便利,在我們心中,

也有一些永遠捨不得失去的神仙菜場,

菜場混搭美術館,顏值爆表的愚園路公共市集、

自帶「河道夜市」的莘莊黎安集、

每一幀都是ins風的永年菜場......

你們一定要開久一點,再久一點哦!

1.

愚園路公共市集

美術館、彩虹廊,魔都潮人打卡地標

位於愚園路上的「愚園路公共市集」,原是醫藥職工大學校舍,經過一番更新改造,如今化身「菜場+美術館」的網紅新面孔重新與大家見面。

門口的客堂間小巧、精緻,看似無序的背景牆,其實頗有風趣,第一個打卡點輕鬆Get!

@小紅書用戶十三怡DADA

1200多㎡的全新空間共分兩層,原木風樓梯、水晶吊頂、塗鴉樓板......都是不容錯過的拍照背景!

一樓右手邊是社區菜場「甜園生鮮」,用不同的馬賽克拼接,巧妙地將菜場各個功能很好地區隔開!

除了菜場,一層還有上海人喜歡的早餐「四大金剛」,以前只能在弄堂口見到的修鞋鋪、裁縫鋪、鎖匠也來了,那些叮叮噹噹的修補聲仿佛可以帶人穿越時光。

@小紅書用戶十三怡DADA

二樓有個超適合拍照的彩虹長廊,也是眾多網紅爭先打卡的地方之一。360度,不管哪個角度,都能拍出神仙靚照。

旁邊就是粟上海美術館,五彩斑斕的織線從頂部交叉傾瀉而下,仿佛彩色夢境般美麗!這裡每個月都會更新不同的主題展覽,統統免費!

地址:長寧區愚園路1088弄

2.

黎安集 LI AN

屋頂花園、塗鴉牆、河邊夜市,太嗲了

藏在莘莊秀文路上的黎安集LI AN Market,是一條全長230米的「一站式」菜場。

踏步而入,寬敞明亮的北歐風頂棚、精心布置的綠植盆栽、小清新的色彩搭配......顏值高到讓人拍不停。

店鋪LOGO給我們滿滿驚喜:賣牛肉的是一隻手持刀叉的可愛小牛,賣蔬菜的就是西藍花、番茄......生動形象的標識配上一套復古時尚的黑色燈板,趣味又時髦。

黎安集入夜之後更美得不像話!滿眼星空、綠植,還有整排的手繪塗鴉牆、小彩燈以及一排排隨風舞動的五彩風車……漫步於此,仿佛在某個外國小鎮度假!

一樓還有個熱鬧非凡的「河道夜市」:香鍋店、粥粉店、燒烤店、麻辣燙,美食多到令人目不暇接。在浪漫燈光之下,吹著秋風,小酌幾杯,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啊!

地址:閔行區秀文路550號

3.

永年菜場

市中心小而美的ins風菜場

永年菜場是永年路上一座40歲的老菜場,周圍都是住了幾十年的住戶。經過裸築更新建築事務所的設計改造,這座1000㎡的老菜場徹底改頭換面,化身新網紅。

外部店招門頭採用黑色石棉瓦楞板作為背景肌理,搭配白色「永年菜場」LOGO,似乎在魔都街巷傳達著一種「鄉野氣質」,樸素又簡潔。

入口處的「壁籠」牆是永年菜場在朋友圈出現頻率最高的打卡點之一。牆內松果、麥穗、松木、卵石相互融合,仿佛拼合出一組「斷層地質圖」,充滿自然氣息!

菜場內部牆面和地面的鋪裝材料色調統一,白方磚、橙色縫,色系跳動活潑,連帶著整個動線都變得清晰起來。菜場做的這麼小清新,也難怪網紅門爭先恐後來這裡打卡了!

店招也是統一設計的:黃色麻布打底,圖文並茂的專屬LOGO形象地標註在上頭,打上燈光,仿佛一頂頂輕盈的「帳篷」。

地址:黃浦區永年路74號

4.

九華 鄰裡中心

3000㎡超大體量,自帶唯美露臺

九華 鄰裡中心那個鏤空白色玻璃頂棚,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很是唯美,3000㎡的超大體量讓九華在整個上海菜場中脫穎而出。

菜場共兩層,一層設有咖啡烘焙、書吧、烹飪教學、鮮花花藝等不少特色小店。通往二層的原木色臺階搭配圓形鏤空頂棚,很是別致。

二樓菜場區域十分乾淨、清爽,不經意間抬頭,就能看到滿滿驚喜,海洋主題的天花板很仙!

除了菜場外,二樓還設有一排小吃店,地方不大,勝在安靜!一個人坐在這裡,捧一本書,看著窗下車流不息的街景,時間也仿佛靜止了!

地址:長寧區安順路凱旋路

5.

萬有集市

一樓賣菜,二樓是社區複合空間

浦東商城路上這家萬有集市雖然2017年就開業了,但由於其生鮮菜場+親子文化的獨特多元化定位,一直熱度不減。

入口處,木質LOGO牆搭配頂部大小不一的圓形彩色裝飾燈,整個空間靚麗到不行,走到這裡就忍不住停下來拿起手機拍拍拍!

一樓是生鮮菜品區,有獨立店鋪,也有類似超市的貨架區。擺放整齊的新鮮菜品、統一有序的店招,乾淨舒適,讓人心情大好!

整個一樓空間延用了外店招的原木風格,二樓則完全不同,LOGO牆、腳下的創意短句......從樓梯開始風格就不一樣了,變得時尚又簡潔。

空間更加寬敞明亮,有舞蹈房、操房、親子活動間、閱讀區、兒童活動區等功能。小朋友們在這裡學習玩耍,爸爸媽媽們則可以放心下樓買菜、喝下午茶。

也可以坐在二樓中央共享區域一邊看電視,一邊等孩子。亦或是乾脆穿上圍裙,跟孩子來一堂親子烘焙課!

地址:浦東新區商城路357號

有人說,了解一個城市就應該從菜市場開始!它是一個公共設施,市政配套,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菜場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社交場所,就跟公園一樣,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菜場便是他們的情感交流空間。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菜場擺脫了髒亂、混雜的環境,而向乾淨簡約和多功能過度,甚至還引入了數位化管理。菜場不會消失,但一定會變成更適應現代消費習慣的新型空間。

相關焦點

  • 魔都首個「民國菜場」來了!神仙菜場帶你穿越民國街!
    魔都向來不缺網紅打卡地,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原本散發著生活氣息的魔都菜市場 變成這樣一個「民國風情的菜場」
  • 魔都首個「老上海風情菜場」火了!5000㎡,130+攤位,自帶老字號小吃...
    魔都向來不缺網紅打卡地,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本散發著生活氣息的菜市場,也變成了一個個「小資集散地」。>小菜場「髒亂差」的形象~今天小儂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最具老上海風情的菜場」真如·高陵集市怎麼樣?
  • 為什麼在上海不能讀菜場小學?
    在上海擇校,家長們無一例外地都會避開「菜場小學」,江湖傳說的菜小到底是什麼學校?是什麼讓家長們對菜小避之不及呢?在談菜小之前,哈小童先給家長們分享一個故事:一位家長帶了相關手續到其對口小學報名,該小學正是傳說中的菜場小學。
  • 誰說小菜場沒救了?-虎嗅網
    清晨8點,坐落於一條老馬路上的永年菜場已經燈火通明、人頭攢動。菜市場的周邊集中了近2萬戶居民,每天早上的這個時段,濃厚的生活氣息在菜場集中爆發。既賣菜給零散顧客,又給周邊的餐飲店供貨,兩頭生意都不耽誤,不少商販的營收還是很不錯的。
  • 東莞電視臺走進億菜場 探尋億菜場生鮮到家之旅
    目前,億菜場APP在東莞地區發展迅速非常迅速,主要原因是它是一款讓用戶能實時「面對面」溝通無間的生鮮購物服務平臺,它將「菜市場」從線下搬到線上,所有線上菜場的商品都是線下商鋪實際具有的,充分滿足了社區居民對生鮮商品的品質、新鮮度、購買便利性等消費需求,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嘗遍天下菜。
  • 最民國風菜場華麗歸來 上海寧的買汰燒就是這麼時髦又講究
    是的,在這些「買汰燒大軍」的眼裡,菜場如戰場,上陣出招講的就是快準狠,菜籃子裡裝滿了當天最新鮮的肉菜瓜果才對得起趕早的自己。 今天,上海熱線就要帶你去一個與眾不同的「戰場」——真如·高陵集市,聽名字是不是就挺玄乎?當菜場變成集市,它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 憶說三角地菜場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佔領了公共租界,菜場被強行改名為「麥蓋島」(market的日文譯音),抗戰勝利後又恢復叫三角地菜場。解放以後,「三角地菜場」舊貌換新顏,依然是上海最大的室內菜場,排在上海四大菜場之首(其後的三家分別是:長壽支路菜場、巨鹿路菜場和陝西北路菜場)。
  • 新民特寫|一個不像菜場的菜場,一幅小巷裡的清明上河圖
    這幾天,楊浦區殷行街道市光一村勤海菜場相鄰四個居民區的邊門重新開放,居民們的第一反應是:「太好了,去勤海菜場方便了!」要是退回到大半年前,勤海不僅沒這麼受歡迎,還是一個不斷遭到周邊社區、學校投訴的髒亂差頑疾。
  • 雙塔菜場,你還能紅多久?
    仔細看看這些網紅菜場,共同點都是走年輕、時尚的審美,設計感十足,與傳統的菜場簡直是兩個畫風。這也是所有網紅能走紅的最重要原因——顏值高。這和找對象是一樣的,先看臉嘛,總歸沒錯。搶眼的顏值、新潮的內容、更多元化的運營思維等等這些元素的疊加最終讓傳統菜場升級為網紅,但這樣紅火的場景可以持續多久?對於大眾而言菜場如此升級是否就是最合適的道路呢?
  • 秋天請到姑蘇來,雙塔菜場在等你
    我們這兒的雙塔菜場,因為在鬧市區,靠近觀前街,又和平江路只面對面隔著一條馬路,還有一家這幾年一直口碑很好的「林記大餅」,所以一直很有點小名氣。自從去年,政府著意打造後,它更變成了蘇州的網紅打卡地,外地遊客,本地人,都樂意去軋軋鬧猛,看看它到底「紅」在哪裡。
  • 你對家門口的菜場滿意嗎?浦東「最美菜場」評選活動開始啦!
    「十三五」期間,浦東新區著力推進菜場建設、菜場管理、轉型升級、保供穩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進一步建設人民滿意的菜場,浦東新區商務委發起2020年度「最美菜場」評選活動。
  • 社區團購VS傳統菜場
    菜籃子「戰事」過半,社區團購和菜場的下半場要怎麼玩?勢如破竹的擴張社區團購併不是一件新鮮事。銘言集團聯合傳統菜場智能改造商淘菜貓,共同打造了「銘言淘菜貓菜場到家」小程序,將疫情期間的社區送菜延續到底。傳統菜場的入局不過,團購模式的推廣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現在每天只有五六單,基本是送菜上門,部分菜品的價格比在菜場購買便宜。」菜場經理告訴記者。
  • 這片嘴刁的居民,買出了上海最牛小菜場
    早晨,這裡不見擁擠湧動的人流,不見漠然疲憊的臉龐,它靜靜招呼著那些認真打理生活的人,不慌不忙——魔都快到飛起的生活節奏,在這裡好像被放慢了一點點。局座帶著攝影師,也加入了結伴嘮著家長裡短的大叔大媽的行列中,開始辦正經事——逛菜場。
  • 【上海話朗讀】小菜場,大乾坤
    俗語「小菜一碟」指個是勿值得大肆宣揚,形容事情邪氣容易辦成功,小菜場裡花樣多,菜場雖小但乾坤大。滑稽戲演員楊華生一曲上海說唱《小菜場》唱得是活靈活現,伊唱:「小菜場裡真鬧猛,葷菜素菜樣樣有,剛剛運到一批大冬瓜,一歇歇迎來交關帶魚鯗,只見帶魚鯗,就唱帶魚鯗……」早年個上海,南碼頭到十六鋪一帶有人租房間經營蔬菜、水果、南北貨搭仔魚類,俗稱「水果八鮮魚行」。
  • 勤業菜場變身生活市集!它「脫胎換骨」,又守住了煙火氣
    勤業菜場原是常州的大型菜市場之一,鄰裡之間在這座菜場落下了歲月印記,20多年來,他們依舊保持著這種生活節奏。然而,由於常州地鐵的建設,它也走上了搬遷更新之路。5月29日,勤業菜場已經全新亮相試營業,成為全市首個智慧菜場,而且有了一個新名字——勤業五星生活市集!你會發現,其實菜市場可以不髒、不亂、不差。
  • 貴陽社區生鮮菜場被網際網路大鱷搶佔,線上線下買菜你咋選?
    如今,社區菜場生鮮團購已成為不少市民買菜的新方式,在其背後,各個網際網路電商企業也紛紛出動,以注資或入股的方式搶佔各個社區生鮮菜場。然而,另一邊,線下實體超市同樣也在不斷推出便民的優選服務和優惠的購物價格,面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買菜環節,市民有了種類繁多的選擇。
  • 各國聯合要求封禁中國所有菜場:「全部有毒,必須都得關」
    這次失敗之後中國應該被禁運」「人們在死亡,中國卻已經開張菜場了?」「這些人又無恥又道德敗壞」「世界應該對中國禁運,這是唯一的辦法」這些憤怒雖然還觸及不到國人,但已經開始影響海外華人的生活了。他們不知道菜場和野味市場的區別,誤以為全中國所有的菜場都在販賣野味。並且用歐美的生活經驗來理解中國:你們亞洲人買食物為什麼不去超市,偏偏要去菜場呢?
  • 在杭州,菜場裡的秤不是用來稱重量的
    不妨到菜場實地看看。寧圍農貿市場是蕭山區首批新建成的智慧農貿市場之一,一走進市場,門口的智能測溫儀就自動檢測出來人的體溫。智能系統 讓管理更透明高效 從攤位前的電子屏幕中,可以看清老闆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有脫下口罩、帽子、手套、工作服或其他不當操作時,系統會立即進行抓拍並將照片實時推送給菜場管理方。這套智能系統,讓管理變得更加透明、高效。
  • 菜場相較於超市的五大優勢,每一種優勢都有競爭力!
    菜場優勢— 一鴻生鮮市場誰主沉浮?究竟是超市還是菜場?老百姓更願意選哪一個?菜場會不會被取代?面對諸多疑問,我們不妨來看看菜場的幾大優勢,這些優勢會告訴你菜場不會被取代而且深受老百姓歡迎的原因。菜場五大優勢分析訴說菜場競爭力優勢一. 食材品種跟著味蕾走小編經常去菜場買菜,偶爾也去超市補充食材,但是相對來說還是中意於菜場與味蕾的美好關係。
  • 各國聯合要求封禁中國所有菜場:「全部有毒,必須都得關!」
    顧客說他們一開始還有些擔心菜場,但生活逐漸恢復以後也就不那麼擔心了整個報導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中國人不吸取教訓,不聽從各國的警告,偏要重開菜場…「病毒就是這裡來的啊。這次失敗之後中國應該被禁運」這些憤怒雖然還觸及不到國人,但已經開始影響海外華人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