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請到姑蘇來,雙塔菜場在等你

2020-12-26 小隱蘇州

下雨了,雖然室內還有些悶,但室外的秋意,的確是漸漸有了。

我們這兒的雙塔菜場,因為在鬧市區,靠近觀前街,又和平江路只面對面隔著一條馬路,還有一家這幾年一直口碑很好的「林記大餅」,所以一直很有點小名氣。自從去年,政府著意打造後,它更變成了蘇州的網紅打卡地,外地遊客,本地人,都樂意去軋軋鬧猛,看看它到底「紅」在哪裡。像我這樣,愛湊熱鬧的人,本來似乎應該第一時間光臨的,可不知道為什麼,陰差陽錯的,一年多過去了,愣是沒有去過。趁著今天天氣好(對我來說,涼快就是好,哪怕下刀子也無所謂),心情適中,就去逛逛吧,也算在家人面前,為自己討回那個「愛軋鬧猛」的名聲。

停好車,走在蘇州特有的傍依著小河的窄窄的石子路上,濛濛細雨中,就算我早已不是那個結著愁怨的青春的女孩兒,就算我從來就不愛在雨中打傘,但腳步也會不知不覺慢下來,些許的淡淡的情緒,輕輕浮起,就像小雨浸潤著秋天一樣,潤澤著在日常中難免變得有些粗躁的心。走了大約兩百多米,路邊就開始有了各色小店,小店顯然也經過了統一規劃,哪怕是一家配鑰匙的店,也裝飾得有幾絲文藝氣息,我知道,菜場快到了。

因為疫情,菜場的正門不開,小小的邊門,很不起眼,容易錯過。象徵性戴上口罩,量了體溫,便進去了。可能因為朋友圈裡照片看得多了,所以,對菜場這樣全封閉式,接近於商場的裝修,倒也不覺得新奇了。有意思的是,一眼看到好多大袋白底綠字寫著「新希望」的布袋,我以為是賣大米,再一看,才明白,原來是新希望房產,哎,原來,菜場現在也賣房子了,還是房子好賣呀。菜場很乾淨,沒有一絲菜場與身俱來的異味,賣的蔬菜,都乾乾淨淨的,好像洗過了,賣的麻油、芝麻油、花生油,都裝在漂亮的瓶子裡,有著設計感十足的招牌,還有賣剪刀、指甲鉗這些小五金的,賣花兒的,賣茶葉的 — 其實,我覺得,這樣的空間(我都不敢叫它菜場了),賣茶葉是最合適的,尤其是現在流行的隸屬於「詩酒茶」的茶葉。如果它賣肉、賣魚,倒會讓我驚訝,事實上,我的確也沒看到我最鍾愛的活蝦活魚的身影。一圈逛下來,農貿市場該有的,生薑啊,調料啊,水果啊,倒也都有,可看著它們被擺在那兒,我總下不了手,它們好像是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盛裝出現在舞臺上的道具,適合遠觀,無法入手入口。看著看著,有些餓了,走過賣調料的攤位,有好幾家小吃攤位,賣飲料,賣牛雜,賣蘇州小食,我匆匆打眼一看,還是放棄了,我想,我還是出門,去找我的林記大餅,或者朱新年湯糰之類的吃吃吧,我是真餓,所以,得真吃一頓。

出了門,雨停了。可惜林記大餅生意太好了,已經賣完了,好在朱新年倒還熱火朝天著,進去照例吃了一碗小餛飩加一隻湯糰,總算是墊了些許底,不過,好像還缺點什麼。走出門,再走了幾個門面,覺醒了:原來自己還缺一碗秋天的羊湯。剛才,是真的清淡了,現在非得來一些大葷,才能鎮得住我這個充滿煙火氣的胃。於是,很急切的,走到門口熟悉的罩著各類羊肉的玻璃罩前,對很是閒著的老闆娘說:「給我切個羊眼睛,再切一點羊頭肉,湯要熱,加香菜」……

相關焦點

  • 雙塔菜場,你還能紅多久?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網紅菜場的那些事。雙塔菜場,從百年前的貢院到當代的網紅雙塔菜場位於蘇州古城中心區域定慧寺巷附近,這裡有東漢的寺,北宋的塔,清代的貢院,蘇軾的摯友,與平江路也不過是一街之隔。清代同治年間,蘇州貢院就在雙塔定慧寺巷重建(明清兩代原設在崑山,後毀於戰火),到了民國後雙塔貢院房舍就陸續拆改,一部分成了民居還有一部分成了空地。直到1956年,就在這片空地上修建了雙塔菜場。
  • 《夢想改造家6》「惠民」大改造 老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本期節目走進「雙塔下的美食家園」,迎來一次大規模的公共空間改造。沈雷、謝柯、賴旭東、陳彬、孫華鋒五位設計師聯手,將原本的雙塔老菜場變身網紅市集,打造了一個具有蘇式特色風味的市井文化聚集地。這次極具社會意義的「惠民」改造,也獲得了大眾的一致好評。老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一站式體驗姑蘇風土人情本次雙塔菜場改造的首要任務是吸引周邊的遊客和年輕人,形成新增的主力消費人群。
  • 爆紅蘇州的雙塔集市,我想死你啦!
    ▲2019年開業市民打卡盛況 澎湃新聞、蘇州市文廣旅局官微 姑蘇晚報、蘇州姑蘇發布等多家媒體多次報導 Logo中的「雙塔」兩個字中 特意省略的兩橫 也是蘇州碼子解構後的產物
  • 沈雷×謝柯×賴旭東×陳彬×孫華鋒聯袂設計 老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雙塔菜場位於蘇州古城區中心地帶,離熱鬧的平江路、觀前街都不遠,承載著雙塔社區居民的生活。在這裡除了買菜,豆花、蛋餅、糕點等傳統小吃也是很多人的最愛。「不時不食」的蘇州人文飲食記憶,充滿人情味的生活方式,都在這裡完整保留。但是隨著網絡經濟和生鮮電商的崛起,讓雙塔菜場像許多老城區的市場一樣,備受衝擊,漸漸呈現凋零的面貌。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蘇州:老舊菜場變身「網紅市集」 提檔...
    「幾十年了,我一直在這個菜場買菜;女兒小時候,我騎自行車帶著她一起買菜;現在,外孫女都有了,我也帶她來,她最喜歡吃這裡的茨菰片。」住在彩香新村的居民陳翠芬告訴記者,彩香一村菜場開了30多年了,附近的居民早已習慣了在這裡買菜,「之前傳言說要關門,我們急死了。儘管現在手機買菜也便當,但是終歸沒有自己挑挑揀揀來得踏實。」
  • 姑蘇城外「念」姑蘇,賞滿山紅色古楓林,感「範仲淹」的豪邁情懷
    曲紅塵相思義大利,一片沉木醉紅暈,自古以來姑蘇天平山10月賞紅楓,秋天已經悄悄來到了「上面有天堂,下面有蘇杭」的蘇州,蘇州秋天的義大利哪裡最濃?我想那一定是擁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姑蘇天平山景區的參天古楓林,在秋天的夕陽的照耀下,紅葉像火一樣紅,鮮豔的顏色像天空的晚霞,是壯觀的景色,這個歷史悠久的楓林是孫範允(範仲淹世孫)從福建遷來,種植在姑蘇城內,經過幾百年的成長和繁榮,有現在的「雲深不知道所」的絕景。
  • 這個蘇州菜場太像「京都」,別誤會,你看到的日文都是中國字
    這兩天,蘇州一家菜場因為自帶小清新風格,著實火了一把,引來無數網友前去打卡。也許你會說,菜場有什麼好看的?我敢說,等你看過以後,將會徹底顛覆你對菜市場的印象。當菜場與書店、美食、音樂完美融合在一起,你會發現,原來人間煙火與詩意相得益彰。這個菜場位於蘇州古城區的定慧寺巷內。
  • 寒潮再來,半露天的菜場能頂住嗎
    據新莊新村的老居民回憶,農貿市場東側原先是菜農自產自銷的聚集點,後來逐漸形成規模後建起了頂棚,與旁邊的大農貿市場一起管理,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小菜場」。「改造完了的新莊菜場的確乾淨美觀了不少,但是『小菜場』現在怎麼變成露天的了?」這是去年12月28日新莊市集試營業後不少老居民提出的疑問。
  • 魔都首個「民國菜場」來了!神仙菜場帶你穿越民國街!
    > 每一幀都是ins風的永年菜場...... 從此你就是十萬個為什麼百科全書! 想買回家包餛飩,師傅免費幫你絞; 想買根排骨燉湯,老闆幫你分段切好;
  • 「菜場網店」上線,3公裡配送到家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是姑蘇區首家「菜場網店」。線上商城精選市集內優質商戶,主要服務周邊居民,配送範圍為3公裡以內,探索疫情期間傳統菜場便民服務新模式。    何潔 雙塔宣  雙塔市集位於姑蘇區雙塔街道,前身為雙塔菜場,於去年年底改造升級後全新亮相。開業以來,以其較高的顏值、豐富的業態,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
  • 秋天裡的第一口羊肉,來這裡吃
    「呀,又到秋天啦,可以吃羊肉啦!」桂花香滿城的秋天,羊肉也上市了,和大閘蟹「手牽著手」,喜滋滋地供我們養著秋膘。德清縣新市鎮是一個溫柔的古鎮,水多、巷子多……處處柔情。秋天的新市,羊肉趕著趟兒地上市,短暫的秋天,被新市人吃出了滿滿的幸福感,悠閒而自在。新市的羊肉不論斤兩,量詞是「餃」,也稱「羊餃」。
  • 你對家門口的菜場滿意嗎?浦東「最美菜場」評選活動開始啦!
    「十三五」期間,浦東新區著力推進菜場建設、菜場管理、轉型升級、保供穩價,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為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進一步建設人民滿意的菜場,浦東新區商務委發起2020年度「最美菜場」評選活動。
  • 沒吃完這些東西,你在常熟的秋天是不完整的!
    @往夕空氣中若有似無的桂花香,別跟我說你沒聞到(✪ω✪)喜歡桂花不媚俗的香,但花期過後零落成泥的結局不免讓人惋惜。於是小編我下班後挎著小籃子,去桂花樹下撿桂花,回家洗一洗,做成一罐罐桂花蜜。不必糾結什么正宗陽澄湖大閘蟹,外面菜場個大肉肥的普通螃蟹味道也很贊!塔弄那邊的菜場(名字不記得...)還能一大袋一買,200多塊錢實惠!買回家放冰箱慢慢吃~小編吃螃蟹只吃腿,看見腿飽滿又大的螃蟹,請分一隻腿給我好嘛?
  • 繼雙塔市集後,設計師沈雷親自操刀,再現蘇州升級版空中集市!
    說起雙塔市集想必很多小夥伴都驚嘆於它的設計它的人間煙火氣兼顧著這座城市的創意美學雙塔市集的設計出自於著名設計師光影技術映射姑蘇鏡像深得古典姑蘇之韻來鳳翔春茶館,這裡有蘇式茶點、老虎灶臺帶你穿越回30年前老蘇州茶館的市井生活;來半月齋,品蘇韻,探蘇味挖掘非遺傳承之經典,述說美味典藏的故事;來纖水灣,體驗不時不食之奧秘品嘗太湖蘇式韻味的;來
  • 請到天涯海角來!
    請到天涯海角來!很多人知道雲南有個「阿詩瑪」、廣西有個「劉三姐」,可是你們是否知道海南還一個與前兩者齊名的中國少數民族三大愛情傳說的「鹿回頭」!「鹿回頭」坐落在三亞西南端鹿回頭半島內,是海南全島最高雕塑,她成為三亞的城雕,同時也讓三亞因此得名「鹿城」!
  • 實體菜場逐年消減,魔都這些神仙菜場千萬挺住呀……
    儂曉得伐,中國城市菜場正在快速減少: 廣州平均每年消失約5家菜場, 鄭州8年內農貿市場數量減少一半, 北京三環內2005-2015年關停60多個菜場。
  • 蘇州——姑蘇,我們來了!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蘇州的最大特色——水。這首詩是杜荀鶴的《送人遊吳》,詩人送人前往漫遊的吳縣,又叫姑蘇,是當時蘇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兒是富庶的魚米之鄉,絲織品聞名全國,還有不少古蹟,作品抓住這些特點,通過描繪,便把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活託出來了。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 憶說三角地菜場
    不過,當年的「三角地」並非一開始就用來建菜場的。上海開埠後,有幾位來上海淘金的英國人相中這塊「三角地」,建立了一個叫做「飛龍島」的遊藝場,這也是上海出現的第一個綜合性大型遊藝場,遠遠早於20世紀初建造的「大世界」遊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