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11月20日「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臺北、華盛頓兩地以實體團與視頻團的模式同時舉行。此次對話由「美國在臺協會」(AIT)與「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美方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主談,臺灣方面則由臺經濟部門副主管陳正祺在華盛頓與美方召開實體會議;臺經濟部門主管王美花、臺行政機構「政務委員」鄧振中及相關部門官員,則在臺北通過視頻方式同步參與討論。
臺經濟部門發布臉書表示,本對話由「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蕭美琴與「美國在臺協會」執行理事藍鶯在開幕式中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持續進行此對話奠定基礎。
隨後,蕭美琴也在臉書上更新,「分享籤署雙方籤署備忘錄的喜悅」。蕭美琴寫到,首次「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在雙方籤署備忘錄後正式啟動。未來臺美將在5G、供應鏈、科技、基礎建設商機、健康安全等各領域深化合作。有評論指出,可見民進黨當局仍對「臺美自貿協定(FTA)」抱有幻想。
為了強化 「臺美經貿關係」,蔡英文8月28日宣布將放寬含瘦肉精美豬進口,美國國務院隨後在同月31日宣布創立「美臺雙邊經濟暨商業對話」,並交由克拉奇主持。對話平臺成立不久,克拉奇隨即於9月中訪問臺灣,而此次對話也是由克拉奇主談。
此前,國民黨籍民代鄭麗文曾發出質疑:為什麼「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並不是和美方的貿易部、自由貿易的談判團隊進行商討,反而是和副國務卿克拉奇談判?
與此同時,「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事件也引發了島內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嘲諷,對這次對話的目的並不看好,稱美國又要來收臺灣的保護費;而有網友也對臺灣如此配合的原因十分好奇,認為其中有貓膩;還有網友對此表示嗤之以鼻,畢竟美國近段時間對臺灣的態度都被他們看在了眼裡。
對於該對話,蔡英文11月11日時曾聲稱,這不僅象徵「臺美關係」進步,「也證明我們的『國際杯』不是紙上談兵,更是著手投入的現在進行式」。如今看來,這個「現在進行式」不過是蔡英文式的「皇帝新衣」的掩飾。由於無緣「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更無可能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但是蔡英文又需要給島內民眾以交待,於是乎,只好藉由「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以示努力。
11月15日,RCEP的籤署,震撼全球。臺灣《中國時報》感嘆稱,RCEP將覆蓋世界1/3的人口、產值與貿易額佔全球3成,臺灣地區卻被摒棄於外。根據國際智庫研究,臺灣地區若未加入RCEP,到2030年時出口值將減少80億美元(2300億新臺幣)。
島內輿論也指出,大陸在RCEP有重大影響力,蔡英文自2016年上任後,卻把兩岸關係愈搞愈僵,想加入RCEP根本沒指望。國民黨日前也表示,RCEP是全球最大自貿區,但過去4年多來,卻未見民進黨當局對加入該協定有任何積極努力。
然而在RCEP成功籤署後,民進黨當局的一些人仍沒有擺正心態,務實和理性地對臺灣的處境進行評估。一方面,採取迴避問題的「鴕鳥心態」,一再辯稱沒有加入RCEP短期來看對臺灣的影響不大或影響有限,稱已經做了一些提前的準備,進行了「多元布局」,認為臺灣還有引以為傲的電子科技產業,依然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科技島」。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繼續迴避實質性問題,在被RCEP拒之門外後繼續將CPTPP作為主要目標,甚至寄希望於在未來充滿變化的中美關係中漁利,在「反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對此,國民黨還強調,民進黨不僅讓臺灣錯失了加入RCEP的機會,也讓臺灣漸漸失去ECFA的優勢,在區域經濟合作中進退兩難。國民黨提醒,民進黨當局若再不做出相應改變,不對之前的行為作出反思。臺灣的經濟競爭力將被葬送,臺灣下一代的未來看不到希望。
也有島內人士分析直言,「自由貿易協定」等都只是民進黨當局的一廂情願,川普無論口頭上多麼支持臺灣,最終還是得服務美國的自身利益。
臺灣高雄大學榮譽客座教授王鳳生表示,他非常反對臺美籤訂「雙邊貿易協定」(「BTA」),試問以當前臺灣處境,沒什麼籌碼跟美國「雙向談判」,臺灣每年跟美國買這麼多軍購,都不能算在「BTA」內。王鳳生還指出,臺灣被屏除在RCEP與CPTPP之外,民進黨當局必須拿出經濟成績有所交代,因此要全力爭取籤訂臺美間的「BTA」。但面對中國崛起,「美國製造2025」已呼之欲出,美國欲取臺灣半導體產業,臺灣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產業恐怕會被美國一點一滴奪走。
在目前的兩岸形勢下,臺灣若不想在亞太地區成為自貿區的「孤島」,最關鍵的還是要改善兩岸關係,在兩岸具有共識的政治基礎上重啟協商和對話。
針對 「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日明確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臺官方往來。我們敦促美方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停止與臺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與接觸,停止提升美臺實質關係,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不向「臺獨」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以免對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損害。任何挾洋自重、妄圖破壞兩岸關係的圖謀和行徑註定不會得逞。
同一天,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明確指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是造成當前兩岸關係緊張的總根源。只有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的正軌,兩岸關係才可能改善發展。朱鳳蓮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呼籲美國政府充分地認識臺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慎重妥善處理臺灣問題。更多內容,請關注今晚22:04播出的《海峽新幹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