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視節|國劇「出海」不是目的,是內容強大後的必然結果

2020-12-16 澎湃新聞

國產電視劇《雞毛飛上天》在葡萄牙國家電視臺播出,收視率達到23.2%;《溫州一家人》在古巴熱播,出現「萬人空巷」的景象;《平凡的世界》主題曲唱遍烏蘭巴託的大街小巷;海清等演員在坦尚尼亞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疫情期間,電視劇《都挺好》在哈薩克斯坦播出引起廣泛共鳴。

近年來,國劇「出海」頻傳捷報,在為各國觀眾帶去了豐富視聽體驗的同時,也為國際內容市場注入了活力。國劇開始進入歐美主流市場,國際買家一改觀望心態,未播先購、同步上線成為合作的優選模式。

然而,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國際電視合作面臨新情況、新挑戰,如何應對全球視聽產業格局發生的巨變,成為了中國視聽行業的一道新課題。在8月6日舉辦的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電視論壇上,嘉賓們就「全媒體時代的國際電視合作」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探索。

論壇現場

「出海」是內容強大後的必然結果

論壇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閆成勝在致辭中,首先介紹了近年來中國視聽節目在海外市場取得的優秀成果,對未來的國際傳播工作提出了想法和要求。他介紹,隨著質量的顯著提升,中國視聽節目逐步從亞洲向歐洲、拉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拓展市場,形成良好發展態勢。

面對新的國際傳播趨勢,閆成勝提出了三點思考:第一是加強新媒體合作傳播力度,提高對網際網路用戶的傳播力和吸引力;第二是加強國際合作合拍,中國視聽節目創作應從創意、製作、營銷、傳播等各個環節積極引入國際合作,努力創作既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內容產品和類型品牌;第三是加強技術和產業合作,把握媒體融合發展新趨勢,增強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

論壇環節,談及近年中國電視劇頻頻進軍國際內容市場,與會嘉賓認為,隨著中國電視劇質量的提升,「出海」已不是目的,而是內容強大之後的必然結果。

對國劇「出海」而言,一方面要積極提高發行能力,完成從「送出去」到「賣出去」的跨越;另一方面要做好作品甄選,實現文化的有效傳播。就目前現狀看,發行層面的壁壘逐步打通。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認為,中國電視劇的核心優勢還是在對傳統文化內容的深耕上,「從愛奇藝整體的內容可以看到,前年的《延禧攻略》真正引起了中國文化在國際上引起的巨大反響。包括今年上線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它在我們的京劇文化上有一個特別好的傳播,也讓國際媒體和國際用戶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文化輸出,這一點是很關鍵的」。

《鬢邊不是海棠紅》劇照

五元文化創始人五百表示:「文化自信是第一位的,中國特色、中國歷史,幾千年文化讓我們能拍出完全屬於中國特色的題材,再加上還有一大批具有全球共同語言的劇,像懸疑、愛情、青春等,實際上只要是中國電視劇就一定會帶有中國特色。」

編劇、導演俞白眉則認為,當我們把本土內容以向全世界學習的姿態認真做出來的時候,作品自動地就會在海外找到知音,「因為這個世界既是多元的又是扁平的,總有很多人和我們的心聲一樣,當我們把內容認真做好的時候,吸引海外觀眾的關注也就水到渠成了。」

湖南芒果娛樂有限公司副總裁吳雄傑,通過分析芒果娛樂歷年在國際電視合作方面所做的探索指出,之所以越來越多的作品能夠獲得世界關注,最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在世界舞臺的重要性正日益凸顯,「當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他們對我們的文化、作品的接受度也勢必遞增。」除此之外,吳雄傑還表示,找到能與世界「共情」的價值觀和話題點,也是內容成功出海的重要前提之一。

論壇現場,國際視頻平臺Rakuten Viki的執行長Sam Wu,通過視頻錄製的方式展示了他的觀察與思考。他提到,在過去幾年間,Viki平臺見證了中國電視劇觀看總量的指數級增長,通過對Viki用戶的分析和調查,Sam Wu發現中國劇吸引海外觀眾的元素有精美的服飾、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奇幻的仙俠故事等,而電影質感的拍攝手法、俊男美女的演員陣容,也都是中國劇在海外市場上的賣點。此外,中國劇中的甜寵、純愛類的故事,以及在其他亞洲影視內容中難得一見的歷史題材,也都深受海外觀眾的喜愛。

「只有立足於本土,做好中國故事,才能走得更遠」

目前,中國電視劇出海出現了新趨勢,即現實題材作品得到海外觀眾越來越多的關注。完美世界影視副總裁、完美遠方總經理苗萌表示,海外觀眾不但喜歡看中國的古裝作品,也對當代中國以及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和面貌有著濃厚興趣,由完美世界影視出品的《老有所依》《咱們結婚吧》《神犬小七》系列等現實題材作品在海外獲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

《白夜追兇》劇照

貓眼娛樂IP管理及劇集自製研發中心副總裁王平也提到當年策劃《白夜追兇》的心得,這部作品通過奈飛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成為首部在海外大範圍播出的國產網絡劇集,「只有立足於本土,做好中國故事,才能走得更遠。在我們把中國的生活細節展示給海外觀眾的同時,我們的情感也要扎紮實實地落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那些關於愛、認同、成長、傷痛的情感是全球共通的。」

2017年《白夜追兇》開始,優酷開始涉足海外發行的歷程。優酷目前海外發行約60部劇集,76%是懸疑和都市題材,24%為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和《鶴唳華亭》登陸美國流媒體平臺,付費播出。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表示,現階段中國劇集需要向海外借鑑、學習的內容依然很多,「歐美工業化生產能力,泰國的後期製作和特效能力,我們需要洋為中用,把人家好的經驗和技術拿過來。更重要的一點是,美劇、日劇都是在講他們自己價值觀的輸出,我們要堅持的核心是要講中國故事,要有自己價值觀的堅守。」

論壇上,第二屆中國東協短視頻大賽宣布啟動。今年的短視頻大賽首次將5G+4K+VR等新玩法融入其中,將為觀眾和創作者帶來超高清的畫質,無卡頓的沉浸式體驗。同時,大賽邀請了在中國和東協地區都極具人氣的趙麗穎擔任形象代言人,進一步擴大賽事的知名度。此外,大賽還推出了短視頻創作激勵計劃,面向全球廣泛徵集優質視頻作品,更將與國內外重量級影視節展進行深度聯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第26屆上海電視節:網劇拿下白玉蘭半壁江山
    《長安十二時辰》《都挺好》獲得第26屆上海電視節國際傳播獎。陳寶國閆妮獲最佳男女主角 《破冰行動》獲最佳電視劇               第26屆上海電視節將揭曉「白玉蘭獎」多個獎項               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會全名單公布              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公布               抗疫劇《在一起》亮相上海電視節:創新電視劇制播進度
  • 第26屆上海電視節落幕 《破冰行動》獲最佳中國電視劇獎
    陳海峰     《長安十二時辰》《都挺好》獲得第26屆上海電視節國際傳播獎 康玉湛 攝   中新網上海8月7日電 (繆璐王笈康玉湛)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7日晚舉行,其中《長安十二時辰
  • 愛奇藝戴瑩出席2020上海國際電視節:加強傳統文化作品製作輸出...
    8月6日,上海電視節「全媒體時代的國際電視合作」論壇舉行。立足於全球影視內容合作交流的不斷深化,論壇邀請了中外各大影視公司及平臺代表進行對話,深入探討國際電視合作的新藍圖。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受邀出席並分享觀點,她認為:亞洲文化正在崛起成為新的文化內容熱點,愛奇藝將繼續以傳統文化為創作基石,不斷增強國內影視行業的文化輸出能力。
  • 2019《國劇盛典》今晚開播!百餘位熱劇演員,集體致敬優秀國劇!
    11年後,他們再次聚首2019《國劇盛典》。當「由來一聲笑,情開兩扇門」這一嗓兒京腔京韻地唱詞響起,陳寶國、劉佩琦扶著斯琴高娃,從國劇盛典舞臺再現的大宅門中走出來,百餘位演職人員集體起立致敬。現場很多00後粉絲,可能根本沒看過18年前的《大宅門》,竟也被這種氛圍感召,報以熱烈掌聲。
  • ...在「第十三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第二屆視頻廣告大賽」嶄露頭角
    在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教師楊楠、平燦傑的指導下,學院2019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子蔣坤和四名2020級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子侯靜茹、王嘉怡、李佳芮、常城,創作的作品《教育從來不是踢皮球》在比賽中榮獲優秀獎,楊楠、平燦傑獲得指導教師獎。
  • 第十三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在滬落幕
    12月24日電 (黃金  許婧)第十三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23日晚在滬落下帷幕。雖然受到疫情影響,本屆上海大學生電視節依舊收到來自全國乃至海外的影視作品和劇本共六百餘部,近百餘所高校學生踴躍報名參賽。  據了解,上海大學生電視節是由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和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發起的年度大學生影視交流活動。旨在鼓勵並扶持新銳影視人創新創意、營造有志青年共同探討影視作品創製的良好氛圍,並為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提供具有未來導向的參考意見。
  • 深度調查國劇海外發行:出口量超韓劇,但《琅琊榜》依舊賣白菜價
    坊間陣陣鑼鼓喧天,關於「國劇海外霸屏」、「華流勢不可擋」的說法傳得水漲船高。 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國劇出洋三十餘載,如今好像終於迎來了一個空前盛世。 Part1:大批民營資本嘗試出海 國劇出口量已超韓劇 關於「國劇出洋」的故事甚至可以追溯到《西遊記》。
  • 不設紅毯 今年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星光依舊
    央廣網上海7月20日消息(記者周洪)今天(20日),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以下簡稱影視節)在滬舉辦新聞發布會。組委會透露,由於疫情原因,今年上海電影節金爵獎、亞洲新人獎不評獎,僅公布「官方入選片」、不舉辦金爵盛典暨紅毯和頒獎盛典暨紅毯。
  • 《有翡》同步出海 國產影視「走出去」升級
    對於國產影視作品而言,出海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已有至少10餘部影視作品相繼走出國門。但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以往的先國內後國外,現在同步播出的作品數量越來越多,既有《姜子牙》等大銀幕作品,也有《鬢邊不是海棠紅》等劇集。重視海外市場並「走出去」只是第一步,要想出海且出圈,國產影視作品或許還需要在內容創作及發行方面持續優化。
  • 樂視痛失體育直播權,小米電視成內容最大贏家!
    國內智能電視機的興起還得從2013年9月開始小米以「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視機」開始,到現在已經滿大街的智能電視機了,小米智能電視的發布給傳統電視廠家不小的衝擊,當然另外一個程度上也反映了傳統電視勢必會迎來網際網路的洗牌的必然結果。
  • 2017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12日開幕 電影節迎20歲生日
    主席影展《畢業會考》   一年一度的影視盛典即將拉開帷幕,記者從昨日召開的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於6月12日啟幕,其中,第22屆上海電視節於   作為開幕片的《烽火芳菲》,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美國飛行員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因燃油耗盡迫降在中國浙江沿海,被中國女子救助後發生的令人盪氣迴腸的故事。該片導演比利·奧古斯特是丹麥電影大師,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兩度斬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今年金爵獎的評委陣容也非常強大。
  •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品牌出海需要塑造哪些內容?
    品牌出海是什麼意思?首先來看品牌打造,其實就是一個搶佔客戶心智的過程,通過定位,塑造在用戶心中的形象。競爭始於產品,終於品牌。當用戶對你的品牌有了認知之後,會將產品傳播給更多的人。
  • 東方明珠百視通全媒體播出助力上海電視節「衝上雲霄」
    8月3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開幕。在今年特殊的大環境中,本屆電視節充分利用線上雲的力量,以雲論壇、雲市場、露天展映等方式,為大眾帶來一屆防疫常態化背景下的電視節。  作為第26屆上海電視節官方指定電視新媒體合作夥伴,東方明珠百視通的新媒體全平臺優勢顯現,首次搭建上海電視節「線上專區」,並在IPTV、有線電視、OTT、BesTVapp手機客戶端等各渠道上線,觀眾可以在更多渠道、更多終端、更多不同時間段,根據自己的安排,選擇收看。
  • 內容為王!誰將領航2021國劇市場?
    從年初線上流量激增,到暑期檔多部網劇出圈,再到年底幾部佳作登場,在網絡端和電視端雙渠道播出的多部熱劇,輪番給大眾帶來了視聽盛宴。縱觀今年熱播劇集片單,能從中窺見今年頭部國產劇發展的新面貌。與此同時展望明年,又有多部S級大劇令人期待。
  • 李小璐事件後,馬蘇滑落至無戲可演,如今國劇盛典靠造型翻盤?
    12月12日,今晚馬蘇亮相國劇盛典紅毯,只見她身著白色拖尾長裙,一字抹胸設計,展現凹凸有致的身材優勢,精緻的妝容,搭配華貴珠寶,盡顯高貴優雅和成熟女性的魅力。2009年,憑藉年代劇《北風那個吹》獲得第15屆上海電視節最具潛力女演員獎。不過因李小璐事件後,馬蘇已經很久沒演過女主角了。據了解,馬蘇在參加《演員請就位2》中表示,自己已經很久沒有演過女主角了。「別的事,你們咋說我都行。
  • 摩邑誠連續2年榮膺鯨鳴獎「2020年度十佳出海服務商...
    說起這兩天出海圈裡最熱鬧的事,當屬2020GTC白鯨全球流量大會了。本屆GTC匯集了眾多領先出海企業參展,吸引了近萬名出海開發者匯聚於此,探討出海商機,也打造了一場專屬於2020年這個特殊時刻的行業盛宴。
  • 華策克頓再度承辦國際艾美獎評選活動 行業大咖齊聚上海
    今年國際艾美獎半決賽評選活動分別由華策集團克頓傳媒和28家知名傳媒機構共同承辦,這些機構來自19個國家,包括法國國際電視集團(TV France International )等。華策克頓承辦的「最佳女演員」類別(歐洲區)的半決賽評審結束後,優勝者將直接晉級決賽,提名名單會於10月在法國坎城揭曉,最終獲獎名單將於11月在美國紐約舉行的第45屆國際艾美獎頒獎典禮上公布。
  • 後疫情時期的國產紀錄片:內容消費紅利尚有較大挖掘空間
    此前舉辦的上海電影節金爵論壇曾以「抗疫前線的紀錄片人」為主題展開探討,不但使行業充分意識到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的社會價值,也預示著類型紀錄片在市場的再次突圍。回到本屆上海電視節「影像記錄時代——中國紀錄片高質量發展研討」論壇,從受邀嘉賓們的發言來看,傳統影視媒介關注國產紀錄片的國際傳播力與影響力,從內容創作、技術革新等維度思考作品「出海」的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紀錄片的網生力量不容小覷,以騰愛優為代表的頭部網絡視頻平臺,也將紀錄片視為內容競爭的下一個機會窗口,加速對紀錄片品類的布局與擴張
  • 內容出海的2019:目標,佔領全世界
    短視頻、直播、社交、遊戲、影視綜藝等「內容出海產品」,在不同的國度中,閃爍著同樣耀眼的光芒。 有智慧型手機的地方,就有中國出海App。 如果沒有,別急,他們一定在路上。優酷與Netflix達成內容合作,騰訊推出海外版WeTV落地泰國,愛奇藝則與馬來西亞媒體Astro攜手,共同開闢當地市場。藉助自身的優勢,「愛優騰」在加速國產劇海外輸出的同時,也提升了劇集出海的發行價,據貓眼研究院年度報告中的數據顯示,頭部劇集現售價可達10萬美元/集。 劇集出海的國家也不再局限於東南亞。北美、非洲、韓國、日本等地也逐漸成為國產劇輸出的主要國家。
  • 為國劇文化凝聚正能量——百位優秀國劇人匯聚2019《國劇盛典》
    2019螢屏現象級正能量劇全匯聚向傳遞時代強音和家國情懷的國劇致敬安徽衛視2019《國劇盛典》以「和祖國在一起」為主題,緊緊圍繞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推出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百日展播推薦劇目」為重要藍本,對弘揚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優秀電視劇作品進行全面回溯,向傳遞時代強音、飽含家國情懷的優秀國劇和國劇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