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中國航信集團 中國航信集團
12月16日上午10點,中國民用航空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航安辦主任熊杰、政法司副司長郭仁剛、人教司副司長陳朝霞、適航司副司長楊楨梅介紹民航局11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期間民航法治建設、行業信息化建設和適航審定工作相關情況以及取得的成績。
民航局人教司副司長陳朝霞介紹說,「十三五」期間,民航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積極推進民航公共雲服務、新一代空管基礎設施、智慧機場、民航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工程建設,成果豐碩,為民航持續安全、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通過科技創新對行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將行業服務與旅客個體進行智能關聯,構架起智能服務管道,讓民航信息和服務隨時在線,有效緩解了信息不對稱問題,充分釋放行業整體服務能力,獲得廣大旅客的認可。
陳朝霞介紹說,比如,「航旅縱橫」APP可1秒內支持數千萬用戶200個用戶標籤維度的實時畫像,實時捕捉旅客出行過程的近60個場景,讓旅客畫像、行程、物理場景與信息服務無縫融合,有效降低行業整體服務壓力,為民航旅客創造美好的出行體驗。又比如「航信通」通過提供全流程「無紙化」便捷通關服務,為旅客出行等候時間平均節約7分鐘,已在國內200多家機場完成全通道部署,累計保障近5億人次旅客體驗「無紙化」便捷通關。
全國運輸機場推廣實施全流程「人證合一」解決方案,利用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技術,有效提高機場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旅客服務效率。
機場協同決策系統、新一代機場地面運營管理系統、機場地面服務管理系統、航班延誤管理系統等在全國運輸機場廣泛應用,將航空公司、機場、空管和地面服務等單位的運行信息集成至統一平臺,為機場的智慧管理運營提供有力支撐,大大提升機場運行效率,為減少航班延誤發揮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
中國航信致力優化旅客出行的各個環節
為民航旅客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
最近我們聯合深圳航空、深圳機場
試點推出了隔離區內智慧改籤方案
購買深圳航空機票且在深圳機場出港的旅客
在無託運行李的前提下
通過「深航服務」微信小程序
進行人臉識別身份校驗
即可完成深圳機場安檢隔離區內的機票改籤
航信通隔離區內智慧改籤方案試點上線啦!
近年來,全行業緊隨民航局真情服務質量建設的號召,在全國各機場推出了「無紙化」便捷通關業務,打通了旅客電子化出行的最後一公裡。此舉較好地改善了旅客的出行方式,有效解決民航旅客在傳統出行中排隊長、通關慢等痛點,助力行業實現了旅客出行流程再造。
為持續提升旅客「無紙化」便捷出行的配套服務保障水平,在今年疫情期間,中國航信主動聯合深圳航空、深圳機場、深圳凱亞組成業務專項組,重點研析當前旅客「無紙化」出行,尤其在隔離區內存在的出行及服務痛點。
經過大量研究,專項組統計出深圳機場每日有近百人次的旅客因為自身晚到機場的原因,最終在通過安檢後誤機。這些旅客在抵達登機口遇到艙門關閉時,不得不退出安檢到人工櫃檯上進行退改籤操作,改籤後續航班仍需要再次通過安檢進入隔離區。重複折返導致旅客平均需要多花至少1小時,給誤機旅客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與困擾。
同時,專項組調研還發現,以2020年8-10月深圳機場為例,約有15%的旅客在計劃登機前兩小時以上通過安檢,而這些旅客相同目的地的前續航班中有富餘座位時,旅客不能及時獲悉,也不能在隔離區內自願(線上)改籤至前續航班,導致這部分旅客的出行總體效率不高,直接影響旅客的後續出行。
此外,深圳航空和深圳機場均反饋,在航班延誤尤其遇到大面積航延時,旅客集中前往人工櫃檯或撥打客服熱線進行退改籤操作,給一線的服務保障單位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經過專項組的不懈努力,今年12月初,中國航信聯合深圳航空、深圳機場、深圳凱亞正式推出隔離區內智慧改籤方案,成為行業內的首家業務試點單位。
首位誤機的旅客通過深航微信小程序
成功辦理隔離區內智慧改籤業務
未來,旅客在「無紙化」便捷出行的同時,不再需要擔心過安檢後誤機、隔離區內不能改籤前續航班、航班延誤後退出安檢前往櫃檯排隊辦理等問題,可以通過搭載電子登機牌的航企APP或微信小程序,根據實際情況籤轉符合條件的航班。
該業務的誕生有利於民航業對座位資源屬性的進一步挖掘,為動態升艙、隔離區內候補、後疫情時代推出「隨心飛」、隔離區內「任意行」等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全行業開展此類工作提供了較好的科技示範與引領作用。
策劃/黨群工作部
報導/航空業務部
部分素材來源/中國民航報、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上新啦!安檢隔離區內智慧改籤方案試點上線》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