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報導,伊朗在馬什哈德、庫姆、德黑蘭三個城市為此前遭暗殺身亡的伊朗核科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舉行葬禮儀式,其下葬儀式將於本月30日舉行。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為防止聚集事件發生,官方並未透露具體的下葬地點,報導稱伊朗高級軍官將會參加該儀式。
當地時間27日,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恐怖分子」襲擊身亡。伊朗方面認為以色列與此次事件有關 ,並稱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行動。當天,伊朗首都德黑蘭爆發抗議,無數人聚集到總統府前高喊「沒有妥協,沒有投降,與美國作戰!」的口號。28日,部分官員以及法克裡扎德親屬進行遺體告別,畫面中,其親屬面露痛苦神色,撫摸法克裡扎德遺體面頰,久久不忍分別。
(原標題《伊朗遭暗殺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葬禮儀式舉行 將於30日下葬》,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早前消息】
伊朗核科學家遇害 棺槨覆蓋國旗眾人祈禱 遺孀首次發聲
伊朗遇害科學家棺槨覆蓋國旗(美聯社)
當地時間27日下午,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暗殺。28日,其遺孀現身伊朗國家電視臺,就丈夫遇害一事發聲。當天,法克裡扎德的遺體被送至一家清真寺,棺槨覆蓋國旗,親屬圍繞祈禱,伊朗司法部長易卜拉欣·萊希也前來哀悼。
據《每日郵報》報導,遺孀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他想殉道,如今願望實現了。法克裡扎德的死會激發成千上萬人來接手他的工作。」另據《以色列時報》報導,法克裡扎德的葬禮將於11月30日(星期一)舉行。
伊朗科學家遇害現場(美聯社)當地時間27日下午,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德黑蘭附近遭暗殺,伊朗領導人威脅要採取報復行動。伊朗各界直指以色列為「幕後兇手」。截至目前,以色列總理府和美國五角大樓還沒有對這一事件發表評論。
(原標題《伊朗核科學家遇害 棺槨覆蓋國旗眾人祈禱 遺孀首次發聲》,據海外網)
伊朗核物理學家遭暗殺引關注 多方呼籲保持克制
綜合報導,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27日在德黑蘭附近小城遭暗殺。伊朗各界對此表示強烈譴責,該國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承諾展開報復,呼籲對那些幕後黑手予以「明確的懲罰」,國際社會則呼籲保持克制。
核物理學家遭暗殺,伊朗誓言報復
據報導,當地時間27日下午,法赫裡扎德乘坐的汽車在德黑蘭東北60公裡處的阿布沙德村一條街道上行駛時爆炸,隨後發生槍擊,造成多人死亡。伊朗國防部說,法克裡扎德在襲擊中身受重傷並被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身亡。
目前沒有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襲擊。
法赫裡扎德生於1958年,深居簡出,幾乎不出國,是伊朗國防部核計劃負責人。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稱法赫裡扎德為該國「傑出的核能以及國防科學家」。他表示,暗殺事件發生後,伊朗的首要任務是「對行兇者和下令暗殺的人給予明確的懲罰」。
伊朗總統魯哈尼則指責以色列是暗殺事件的幕後主使。伊朗外長扎裡夫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同樣稱以色列與事件有一定關聯,並表示,「伊朗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歐盟,結束其可恥的雙重標準,譴責這種國家恐怖主義行為。」
當地時間28日,以色列內閣部長哈扎比表示,他「不知道」誰是法赫裡扎德謀殺案的幕後主使。他說,「我不知道是誰做的。這並不是說我緘口不言,因為我要對此負責,我真的不知道」。
多方呼籲伊朗保持克制
聯合國秘書長副發言人哈克在一則聲明說:「我們敦促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該地區緊張局勢升級的行動。」
一位歐盟發言人稱,法赫裡扎德遭謀殺一事是「犯罪行為」,「違反了歐盟所代表的尊重人權的原則」,歐盟敦促各方保持「冷靜和最大克制」。
此外,德國也呼籲各方保持冷靜,並表示,各方應避免採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升級的措施。
土耳其議會議長稱,不管幕後主使是誰,「暗殺這位伊朗科學家是一種恐怖主義行為」。卡達外交部長在與伊朗外長通話時,對暗殺事件表示譴責,並致以慰問,呼籲伊朗保持克制。
(原標題《伊朗核物理學家遭暗殺引關注 多方呼籲保持克制》,據中國新聞網)
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遇害後,中東將發生什麼?
伊朗國防事業在2020年一首一尾經歷了兩次重大損失。1月3日,美軍空襲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導致在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身亡。11月27日下午,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在伊朗首都被暗殺。蘇萊馬尼之死曾使得海灣上空一時間戰雲密布,伊朗重要核物理學家法克裡扎德遇害後,中東又將會經歷什麼?
法克裡扎德是伊朗最資深的核科學家之一
伊朗將矛頭直指以色列 誓言展開報復行動
暗殺事件發生後,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幾乎是在第一時間指責以色列特工組織「摩薩德」策劃並實施了暗殺行動,伊朗軍政高層隨後也紛紛發聲。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慰問信要求對事件進行徹查並對肇事者和幕後指揮者予以嚴懲。總統魯哈尼則表示,伊朗國防部將繼續加大投入,通過有效部署來填補法克裡扎德去世留下的空白。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海珊·薩拉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革命衛隊已經將對肇事者的嚴厲報復提上日程。與此同時,伊朗民眾在首都德黑蘭發起遊行示威活動,民眾情緒激昂,喊著諸如「沒有談判,沒有投降,只有繼續與美國抗爭」的口號。
「挺伊者」高調表態 「反伊者」保持沉默
經年未決的伊核問題如今已成為中東地區重要又敏感的核心問題之一,特別是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各方的不同態度使得「挺伊」和「反伊」兩大陣營愈發凸顯,雙方在暗殺事件之後的態度也顯得截然不同。
黎巴嫩真主黨對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強調將與伊朗和伊朗人民站在一起。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機構沒有表態,但包括哈馬斯、巴解組織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陣線(人陣)和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在內的多個派別均表示應嚴懲兇手,其中一些派別更將矛頭直指以色列。同伊朗關係非常緊密的葉門胡塞武裝也將暗殺行動描述為「以以色列為首的邪惡軸心國計劃的恐怖行動」。
相比而言,以色列和沙特這兩個與伊朗水火不容的地區大國官方則顯得非常安靜。世界各地的以色列使領館及猶太人社區在事件發生後悄無聲息地加強了安保措施,而在沙特,除了媒體對事件的報導之外,唯一引人注意的可能就是社交媒體上部分政治人士近乎幸災樂禍的「慶祝」。
有媒體報導稱以色列在實施暗殺行動前曾與美國和沙特溝通,但美沙均未回應相關報導。
值得一提的是,卡達方面的言辭頗值得玩味,卡達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28日同伊朗外長扎裡夫通電話時表示,卡達強烈譴責在伊朗製造爆炸以及暗殺科學家的行為,並稱這種行為是「對於人權明顯的侵犯」,同時也呼籲各方保持克制為懸而未決的問題找到根本解決辦法。
在2017年沙特等國突然同卡達斷交後,伊朗和土耳其在第一時間力挺卡達,因此一方面,卡達是美國在中東的堅定盟友;另一方面,卡達又同伊朗結成共同對抗沙特的盟友。在2020年初,伊朗誤判擊落烏克蘭客機後,迅速傳出卡達為伊朗買單支付被誤擊客機的賠償,報答當年「恩情」的消息,從這次其謹慎溫和的表態也可以看出,卡達既表達了對伊朗的支持,又不想太激進,得罪以色列和以色列身後的美國,再度將自己捲入旋渦的中心。
伊朗擊落烏克蘭客機後,消息顯示卡達國王塔米姆向伊朗提供30億美元用於賠償家屬。圖為2020年1月,卡達國家元首訪問伊朗期間與伊朗總統一同檢閱士兵。
伊朗或謹慎選擇報複目標與時機
沙特官方表態的謹慎不難理解。蘇萊馬尼1月遇襲身亡後,美軍在伊拉克境內的軍事基地多次遭遇火箭彈襲擊,而2019年9月,沙特東部石油設施遇襲也證明其防空能力有所欠缺。此次伊朗核專家遇襲後,與伊朗一水之隔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境內的美軍基地不免被伊朗列入報複目標之內,其中就包括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的巴林和美軍今年4月剛剛進駐的沙特蘇爾坦親王軍事基地,在這樣的形勢下沙特自然不想進一步激怒伊朗。
事實上,就連以色列國土也在伊朗飛彈的射程之中,而伊斯蘭革命衛隊也可以為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境內的民兵武裝襲擊以色列提供支持,但選擇報複目標和時機對於伊朗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以色列在過去的幾個月當中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實現外交關係正常化,與沙特建立外交關係的傳聞也甚囂塵上,儘管沙特方面否認了有關王儲與以色列總理會面的傳聞,但將伊朗視為共同敵人的兩國增加彼此接觸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一旦有風吹草動,在川普尚未移交總統權力之前,沙以「反伊聯盟」的組建進程勢必進一步加快,因此不少分析預測,伊朗有可能將把報復行動推遲到1月20日之後。
美軍在海灣阿拉伯國家至少設有八個軍事基地
暗殺事件為美國重返伊核協議增加困難
與以色列和沙特之間的關係固然重要,但對於伊朗來說,與美國之間達成伊核協議來取消對自身的封鎖才是頭等大事。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曾多次強調在上任後將致力於恢復參與國際協議。在國內政治經濟動蕩的背景下,伊朗也希望能與新一屆美國政府「化幹戈為玉帛」,而不是進一步激化衝突。就在兩周前,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曾表態稱,如果美方取消對伊制裁,伊朗願意重新全面履行伊核協議。但一切都因為暗殺事件而改變。
如果說法克裡扎徳之死對伊朗核計劃的實質性影響有限,但即便伊朗高層想再向美國釋放善意,也會忌憚再度高漲的反美情緒,甚至伊朗國內強硬派也有可能在2021年的總統選舉中重新獲勝掌權。無論是誰策劃了暗殺行動,都將徹底打亂美伊兩國關係緩和的步調。這個時候,最能夠延緩伊朗核計劃的,或許還是一份行之有效的核協議。
(原標題《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遇害後,中東將發生什麼?》,據央視新聞客戶端)
以色列內閣部長回應伊朗核科學家被殺:是誰做的我毫不知情
11月27日,伊朗國防部證實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遭「武裝恐怖分子」襲擊身亡。隨後伊朗總統魯哈尼於當地時間28日發表聲明,譴責是以色列方面實施了刺殺行動。
伊朗外長扎裡夫在推特上用中文發推稱:「恐怖分子暗殺了又一名伊朗傑出科學家。懦弱的暗殺,是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的公然挑戰,是對人道和道德原則的踐踏,國際社會有責任阻止這樣的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