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韓日俄越印六國陸軍食物,印度的有點奇葩

2020-12-16 騰訊網

在任何一場戰爭中,後勤保障都是極其關鍵的,如果一支軍隊失去了後勤保障基本上就是敗局已定,因此在歷史上許許多多的戰爭中,切斷敵人的後勤保障都是首要的戰略目標之一。

如今世界和平,軍隊的後勤也從戰場轉移到了軍營之中,我們也只能從各國軍隊的夥食上看出各自的後勤實力了。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韓日俄越印六國陸軍的吃食!如果了解一下就會發現,印度的夥食是真正的奇葩重口味!

越南是中國南部接壤的國家,由於有漫長的海岸線,海產資源豐富,所以越南陸軍的夥食主要以海鮮為主。不過在越南實行了「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發展迅速,他們也會通過購買他國的食品來提高越南軍隊的夥食標準。

中國和越南不一樣,因為中國國土面積廣闊,氣候多樣,在中國有著各種食材,所以中國為了滿足來自全國各地士兵的飲食習慣,中國陸軍的夥食也做得十分豐富,相比美軍的奢侈,中國陸軍的夥食主要是以多樣化和均衡為主。

中國軍隊在注重夥食豐富的時候,也會注意軍隊夥食的營養搭配,每餐都會以新鮮的當季蔬菜來調節士兵的營養。中國軍隊現在的夥食不但能讓軍隊吃飽,還能讓部隊吃好,再也不會發生以前吃樹根樹葉的情況了。

俄羅斯的國土雖然比中國還要遼闊但是因為緯度高,俄羅斯國土內大面積都是凍土不適合農業發展,在加上俄羅斯的冬季漫長嚴寒,所以俄羅斯人主要是攝取大量的肉類蛋白為主,因此就算是俄羅斯陸軍的夥食也主要是肉類。

日本軍隊因為受到日本島國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軍隊有大量的海鮮食品,但是因為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日本陸軍中豬肉也是比較常見的食材,整體標準是亞洲國家中比較高的。

韓國自身有著獨特的飲食文化,他們特別鍾愛泡菜,所以在軍隊中也會有大量的泡菜。以前主要是因為韓國的夥食標準低,現在韓國軍隊經過幾次改革,陸軍的夥食標準提高了很多,但是泡菜還是很常見。

印度這個國家在各方面都和中國很像,印度雖然歷史不短,可是印度陸軍的飲食文化有點單調,主要就是糊糊,類似於咖喱的做法,看上去有些重口味,只不過食材不一樣。在印度陸軍中主要就是糊糊配上薄餅,這對於一支需要消耗大量體力的軍隊來說,確實有些奇葩單調了。

在後勤保障中最重要的就是糧食物資,士兵連飯都吃不上,戰鬥力怎麼可能好呢?所以即便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後勤補給線遭到美軍的狂轟濫炸,中朝軍民用人力背也要保證後勤補給物資的即使補充。

相關焦點

  • 看看中韓日俄越印六國陸軍夥食,印度軍人吃的啥?
    接下來我們直擊中韓日俄越印六國陸軍吃食,印度的有點奇葩重口味。 最後就是印度,我們都知道印度喜歡咖喱,因此印度軍隊中的夥食之中也有不少「糊糊」狀的食物,看起來十分奇葩重口味,雖然我們覺得不怎麼樣,但是印度士兵卻是樂在其中。
  • 印度陸軍參謀長:印軍速度是標準「閃電戰」,可速戰速決滅掉對手
    據印媒消息稱,印度陸軍現任總參謀長面對媒體時表示,2019年2月份對於巴基斯坦的那場軍事打擊,事後來看是非常成功的。印軍這位參謀長稱,戰時印度空軍戰機對巴基斯坦境內實施了精準打擊,且將極端武裝訓練營地摧毀,消滅了其後備力量。且最值得點讚的是,那場戰爭見證了印度速度,是標準的「閃電戰」。
  • 印媒:中印對峙之際,印度陸軍參謀長又去前線視察軍隊
    (原標題:印媒:中印對峙之際,印度陸軍參謀長又去前線視察軍隊) 【
  • 印度陸軍望眼欲穿,喜提6架阿帕奇直升機,終於敢飛青藏高原了
    川普首次訪問印度,印度送了30億美元的軍火大禮 2月25日,作為川普訪印的「禮物」,美印此次在防務領域達成協議:印度確定向美國採購價值30多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包括24架MH-60R「海鷹」直升機和6架AH-64E「阿帕奇」。有意思的是,這6架AH-64E「阿帕奇」分配給了印度陸軍,印度陸軍在望眼欲穿多時後,終於拿到了自己的「阿帕奇」。
  • 印度再次雄起了?印陸軍副總參謀長放狠話:「保衛領土不計代價」
    印度為啥越來越強硬,印軍中將揚言要不計代價保衛領土,恢復現狀 自今年中印在邊境地區爆發多次衝突以來,印度對談判的興趣似乎越來越低了。據《印度快報》12月13日消息稱,印度陸軍副總參謀長塞尼中將揚言,印度與中國就實控線地區對峙進行的談判"可能會曠日持久,但是印度將"不計代價"確保其領土完整,並希望"恢復4月前的現狀。"
  • 奇葩的印度足球超級聯賽
    貝巴,不少球迷應該還印象深刻,江湖人稱「瀟灑哥」,球風散漫慵懶卻又有點藝術氣質,偶爾還能打進漂亮的球;曾經同C羅、魯尼並肩作戰,跟隨曼聯奪得英超、歐冠,履歷可謂輝煌。如今已36歲處在職業生涯末期的他,選擇去到印度「養老」。▎效力曼聯時的「瀟灑哥」在現代足球的版圖中,印超聯賽極少引起人們的注意。
  • 中印局勢微妙 印軍高官視察完邊境得出結論:印度非常確信 中印會...
    原標題:視察完中印邊境,印軍高官得出一個結論中印雙方就邊境問題達成積極共識後,印軍於8月底再次非法越線挑起事端。就在前一天(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伊·納拉萬(Mukund Naravane)前往列城,對中印邊境對峙的印軍戰備情況展開為期兩天的視察。當地時間9月4日,納拉萬接受印度ANI通訊社採訪時聲稱,印度實控線(LAC)沿線的局勢「微妙而嚴峻」,印度軍隊有必要採取「預防措施」。「在過去兩三個月內,(邊境)局勢變得緊張。」
  • 印度陸軍參謀長中印邊境做戰前動員,視察第14軍團作戰準備
    在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實際控制線(LAC)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印度陸軍及消息人士稱,當地時間12月2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納拉瓦內視察了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多處高海拔前線地區,視察了印度陸軍第14軍團,並審查了該地區的整體軍事準備情況。
  • 美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透露:美陸軍「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宇揚】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印度陸軍總司令放狠話,不要測試印軍耐心,加勒萬河谷要報復回來
    就在剛剛過去的印度陸軍建軍節上,印度陸軍司令納拉萬在建軍節上發言。不但千篇一律的陳詞濫調的抨擊鄰國不該與強大的印度對峙,還放話,加勒萬河谷的印度勇士的鮮血不會白流。與此同時,印度加強了邊境部隊的調動,不但有新的坦克和炮兵部署過去,而且他們還準備組建一支由1000架無人機組成的新部隊。
  • 印度DRDO稱阿塔格斯是世界最好的炮 印陸軍就是不下單
    印度DRDO稱阿塔格斯是世界最好的炮 印陸軍就是不下單阿塔格斯榴彈炮(先進火炮系統,縮寫ATAGS)是世界上最好的炮,能夠打擊48公裡的最遠射程目標。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一位高級科學家表示,國產火炮可以滿足印度陸軍1800門火炮系統的全部需求,該領域不需要進口。
  • 印度陸軍有樣學樣兒展示保溫營房,卻被吐槽像廁所
    為了向印度民眾展示印度前線軍隊的過冬準備情況,印度陸軍再次邀請媒體走進一線營區,集中展示印度陸軍前線部隊最新列裝的「智慧保溫營區」建設成果。◎印度陸軍向媒體展示「智慧保溫營房」上圖就是印度陸軍前線部隊近期投入使用的「智慧保溫營房」,據印度陸軍指揮官介紹,近期投入使用的「智慧保溫營房」是印度目前最先進的一線生活裝備,電力、水源、供暖、通風設施齊全,可以確保一線印軍在零下40度的極寒氣候下安全過冬。
  • 各國經典頭盔:日本的最醜,印度的很奇葩,美國的「鋼罐」帥氣!
    並且在德國的陸軍、海軍和空軍都統一佩戴,陸軍是田野灰塗色,海軍則是軍艦灰顏色,空軍就為藍灰色三種,上印有國家的國徽標誌,第一年購買的生產總量就已超過1500萬頂。 4、印度方形頭盔,印度對於軍用頭盔的造型設計一向堪稱世界之最,總能以不拘一格的特點來刷新人們的眼球,然而去年的印度頭盔又再一次在開掛的道路上飄走,製作出一種方形頭盔,重新顛覆了人們傳統認知中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狀
  • 印度前陸軍總司令在2004年的神作:2017年印度將擊敗美國
    在21世紀初,印度的遠期目標竟然是以「擊敗美國」為核心。2004年,印度退役陸軍總司令桑達拉詹·帕德馬納漢出版過一本《兇兆:2017年印度將擊敗美國》,這本書一度讓印度國內津津樂道,作為未來學作品也讓西方頗為關注,堪比當年的《日本可以說不》。
  • 印陸軍司令視察班公湖前線 解放軍駐地近在咫尺!
    隨著嚴冬的到來,印度陸軍參謀長納拉萬星期三視察了印度陸軍位於列城(印方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前線哨所,包括位於班公湖南岸的熱欽拉哨所。印媒報導稱,中印軍隊在那裡對峙,相距僅200-300米。
  • 印度「狠人」拉瓦特
    中國軍方領導人沉著應對,陪著他們談了一輪又一輪,給足了印度人面子,怎麼感覺他們越談越出那麼多狂言?其實看看當地的天氣就明白了,冬天到了,印軍後勤補給跟不上,前幾個月攤了那麼大一個飛餅,前方的印軍士兵有被凍死餓死的危險,所以他們越談越放狠話,想藉此逼迫中方做出他們想像中的妥協,滿足他們的漫天要價,怎麼可能呢?後面再慢慢談這個事情。
  • 邊境衝突頻爆肉搏戰,印度陸軍部署「特種殺手突擊隊」
    因中印邊境衝突常近身肉搏,且中方邊境部隊聘用武術教練訓練士兵,印度陸軍決定在中印實際控制線沿線部署特種部隊中的菁英「殺手」突擊隊。印度媒體Zee News引述媒體報導,至少有20名武術教練從西藏被招募到中國邊境部隊,以強化中國邊境部隊的近身肉搏戰實力。為對抗在武術上訓練有素的中國部隊,一名印度陸軍軍官告訴Zee News,陸軍已決定在中印實際控制線沿線上部署戰鬥菁英「殺手」突擊隊。
  • 加勒萬河谷衝突的細節來了——印度:我越線了,但
    印度《The Print》網站報導。6月15日晚間中印士兵的肢體衝突導致20名印度陸軍人員死亡,包括比哈爾聯隊第16營指揮官桑託什·巴布上校(Col Santosh Babu)。6月15日晚,印軍指揮官認為中方人員繼續在本國領土上進行設施建設,屬於「未完成全部降級程序」,遂率領印軍士兵越線阻撓。雙方從最初的口頭爭吵演變為相互推搡,進而升級到石塊和棍棒打鬥。隨後,更多部隊湧入現場,雙方數百人在河谷兩側狹窄斜坡上使用原始兵器進行搏鬥,持續數個小時的打鬥一直到午夜。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據悉,印度軍工為了全力支持印軍對抗解放軍,苦心開發多種裝備! 據印媒報導,近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DRDO)開發了多種產品,以幫助印度軍隊應付極端寒冷的天氣,對付中國,例如Him-Taapak加熱裝置和融雪機,來幫助印度士兵應付極低的溫度。 在我們的傳統印象中,提到印度軍工似乎就想調侃幾句。印度軍工自身的確存在著問題。
  • 邊境印軍連傳噩耗,陸軍醫院如臨大敵,印上將:快撐不下去了
    就在倫敦發生疫情全面擴散之後不久,印度也相繼淪陷了。事實上,印度從一開始就是疫情的「重災區」,在這個國家根本就沒有必要區分什麼第幾輪疫情的衝擊,印度本土的人民一直以來都被蒙在疫情的隱形下,只不過印度政府對此事並不重視,再加上後來不斷爆發的各種遊行示威導致的民眾聚集,更是給新冠疫情的傳播提供了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