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蘭摩託車,或許還有很多年輕人不了解,但要是提到春蘭空調,你還是說你不清楚的話,那怎麼說呢——只能說它消失得的確太久了!
山葉多元化
說到春蘭,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先講下另外一家日本公司。這家公司被網友評價為——最能玩,並且能把不務正業玩精的企業,它就是日本山葉。這家公司本身是搞樂器的,但是在搞樂器的時候,感覺造房子也很好玩的樣子,於是就去搞了個度假村。搞著搞著吧,因為機緣巧合又發現發動機挺好玩,於是就搞起了發動機。造出了發動機,那總得把發動機用上吧,於是就有了摩託車,雖說在某段時期內也差點因為摩託車玩過頭而把自己玩破產,但最後還是因為對方的大氣而化解了危機。除了玩摩託車,你可能想不到,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高爾夫球桿、網球拍、弓箭、滑雪板……它們也在生產。據不完全統計——山葉涉足門類有:樂器製造、音視頻設備、網絡設備、體育器材、電子元件、音樂軟體、浴缸、家具製造、房屋建造、電話、發動機、摩託車、遊艇……!
春蘭多元化
說完山葉,我們再回到春蘭話題。話說當年春蘭和山葉也有幾分相似,都喜歡涉足和自己本身業務跨度很大的行業。並且涉足以後的行業,還總能在短期內出名。春蘭當年以空調起家,在有了資本市場輔助後,開始涉足摩託車、汽車、電池等行業,雖然與山葉一樣,在這些新涉足行業內都收穫了名聲與利潤,但唯一不同的就是春蘭已玩著玩著就逐漸在這些新涉足行業銷聲匿跡,而山葉卻還在市場上深耕。雖然春蘭涉足的除空調外的行業都逐漸沒有了身影,但是它當時生產的產品卻還是被人記憶,比如春蘭摩託車。
超前意識
90年代,在那個只有小排量立式單缸,小排量臥式單缸的年代,廣大摩企都賺得盆滿缽滿。而發動機重度研發,那是多餘的,只要有產品就可以換回真金白銀,只要能使用好營銷手法,就可以變現。並且那個年代還有很多城市可以用非正規渠道弄到一輛四缸或者大排量的國外貨,有錢的就買這種產品,普通消費者就買國產。作為一家當時不缺錢的企業,春蘭要想在摩託車市場有所成就,就必須比當時的國產品牌更有特色。於是,橫空出世的春蘭摩託車憑藉當時市場上罕見的並列雙缸與V型雙缸摩託車迅速搶佔市場。
騎虎驅豹
當時的國內市場,機械配套不算豐富,各種精加工產業也不是很有特色,想要開發出別具一格的產品,春蘭用了比較討巧的方法。它以當時本田的CBT125(本田王)/CM125(本田太子)/瑪格納(巡航車)等車型作為逆向開發對象。在不差錢購進整條日本生產線後,很快就開發出了自己的春蘭虎,春蘭豹,春蘭虎神等具競爭力產品,並且隨著當時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騎虎驅豹,威猛凜凜」廣告而迅速將品牌傳遞至祖國的大江南北。只幾年時間,憑藉著比同類產品更有優勢的價格,新穎的發動機而脫穎而出。
春蘭摩託車空有山葉類的多元化野心,卻沒有山葉的命,究其原因,還是太過急躁。並且因為沒有技術沉澱,當年的摩託車雖然理念領先,但是在品控等方面出的問題也不少,再加上只是以模仿為主,而沒有創新,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對於春蘭摩託車|相似山葉歷程,卻沒山葉的命!您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