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把月光給您

2020-12-17 今日惠州網

推開窗戶,迎面吹來清爽的風。月光透進來,輕柔皎潔。今年中秋有些特別,恰逢共和國誕辰71周年。吃著月餅,賞著明月,我總覺得今年中秋的月亮不同於過往,顯得特別大、特別圓,真的是花好月圓、舉國同慶。

這幾年中秋,常常憶起小時候的那輪圓月。那時候,母親總帶著我到地裡幹活。母親在莊稼地裡轉悠,我在田埂上採野果。有時,風鼓起母親的衣袖,母親站在那裡笑。我歪著頭看母親那慈祥的笑容,覺得母親美麗極了。母親做完一切後彎腰抱起我,微笑著塞一顆剛採的野山莓到我嘴中,逗我笑,親我臉。我發現夕陽剛落,一輪羞紅的圓月就爬上天空,好美。我淘氣地亂吮母親臉頰的月光。田野上留下我一串串愜意的笑聲。

什麼都不懂的孩提時分,那時母親還很健康,我家的「八月十五」是溫馨歡樂的。小孩子不懂事也不管事。每日只顧和夥伴們瘋玩,七八個小孩兒「抓子兒」,「躲貓貓」……玩出各種花樣,胭脂河潔白的沙灘是孩子的樂園,一群小孩總忘形玩到夜幕低垂、倦鳥歸巢時才撒腿往家裡狂奔。我從沙灘上遠遠地朝著家的方向奔跑,拐進自家籬笆牆邊的小路,就看見自家菜園,進得菜園,辣椒和茄子沒了夏日的茁壯,南瓜蔓爬在籬笆上,旁邊還吊著沉甸甸的大南瓜,我很詫異它沒有把瓜蔓扯斷。出了菜園,心滿意足地往家裡摸去。桂花的香氣和母親略帶責備的低聲一起傳來:「又到哪裡瘋去了?這時才曉得回家來?」

接著是被她牽著去井邊洗手。月光照在井水裡,泛著白光。母親邊替我洗手洗臉,邊細聲告訴我今日是中秋節。清澈的井水,捧在母親的手裡,我仿佛看見她捧著一輪銀白柔美的月亮,那情景十分美妙而溫馨,井水涼滋滋地澆在我臉上,母親的手卻是那麼柔軟而溫暖。洗罷手,就看見全家人早坐在院子裡了,晚飯也在院子裡擺起了。白瓷盤裡照例擺著若干月餅和小孩特別愛吃的農家果品點心,我乖巧地爬上媽媽的膝頭,聽家人圍坐桌邊講起家長裡短。母親總愛感嘆時代的變化,津津樂道地說起共和國的巨大成就、生活的甜美,她的樂觀著實感染著我。

歲月如梭,我已遠離家鄉小院落多年。母親已在天堂,每年中秋來臨,我總在不經意間憶起曾經溫馨幸福的小院落,不時懷想母親經營的那個小院落的生機勃勃的情景。更有院中那口水井,還漂著皎潔的銀月,似乎總看見母親掬一捧月光洗臉,畫面是那樣溫馨而親切,讓人永生難忘。尤其是今年中秋節,恰遇國慶節,我們一家在異鄉院落再次賞月,分享美妙時光,感慨國家的繁榮昌盛、感受時代的日新月異。時不我待,我不敢懈怠,更不能止步,因為記憶中那一掬月光正是母親眼中慈愛的光芒,激勵我不斷進步。

相關焦點

  • 蕩漾柳葉晃動著如水的月光 掬一捧清淺的月光 把日子過成詩的模樣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安安靜靜的溫柔句子我感覺每一句都是形容你】1.我越安靜,我越平和,我越堅強和被壓抑的理想被礁石打碎的浪花帶來一千個太陽我應該好好珍惜咱們心去過的遠方《掬一捧清淺月光
  • 掬一捧月光問心禪,煉鋼工人的唯美詩集:平凡歲月中的人生大境界
    △劉十二詩詞集:掬一捧月光餘所愛者,「無我即為空,仗藜聽落雪」之一片清曠;「倏風輕拂過,滑落一池星」之細膩如畫;「欲問春歸處,籬邊落杏花」之閒愁如縷;「憧憧何奈孤燈夜,愧與愁心一處生倏風輕拂過,滑落一池星。
  • 掬一杯月光,溫酒
    月光似水,彎彎折折,灑滿一湖螢光。微風習習,吹皺了湖面,水紋衝刷著鵝卵石,發出沙沙的聲音。醉酒的聲音從涼亭下傳出來,青蛙的叫聲戛然而止。原來亭子裡還有三個人在飲酒,也許是喝久了,三人的容貌都有點微醺,尤以其中一個老頭的面色最為紅潤,大家都已經有了醉意,卻沒人提出離去,依然端著酒杯。
  • 「唐詩」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掬」的意思是什麼?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這首詩描寫詩人暢玩春山花月夜的快樂,是一首令人心情愉快的唐詩。其中有一名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掬」字現在用得比較少,於是搜索了一下各網站,發現很多人都把這首詩的掬(jū)理解為:雙手捧起。《禮記·曲禮上》云:「受珠玉者以掬。僅此而已,沒有更深入的理解。但按我的理解「掬」還有一個意思,如果不把它解釋清楚就會誤解這首詩,今天就把我這一個理解分享給大家。「掬」除了有雙手捧起的意思之外,也有用嘟著嘴吸吮掬飲的意思。
  • 一掬清水潤民心
    一掬清水潤民心大眾日報記者 丁兆霞2020-07-28 20:06:24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7月21日傍晚,嵐山區巨峰三村村後小河邊,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乘涼聊天,幾個調皮的孩子,在綠樹鮮花間嬉戲打鬧
  • 我想掬一捧清水送給你
    我在河邊弓著脊背想掬一捧最清的水送給你而你正用細膩的眼神把我的高度量了又量一掬附註:度量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形成於原始社會末期。美景如何衡量我想掬一捧清水送給你,這句話裡的掬,是計量單位,也可以是動作。
  • 文周周 | 殘酷月光
    好比額爾古納河,是從長生天蜿蜒流淌而下的河水,每一滴都浸漬著月光的銀白,溫柔地保佑著草原上的人們。那月亮是極美的,只要站在河邊伸手一掬,就能舀起滿手月光。美的殘酷,像極了凜利的刃,閃著微光。那時候我也失去了我的月亮。
  • 明天八月十五,月光菩薩陪您過中秋!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明天中秋節 迎接月光菩薩聖誕節 月光菩薩,也被稱為月光菩薩 月光照耀著整個佛法,顯示出寧靜 反射明亮清晰 榕舍大千眾生 避免貪婪,仇恨和白痴這三種毒藥 在這一勝利的日子裡,我祈求廣大民眾實踐善行,吃素,釋放生活,念經,拜佛,供奉,奉獻,功過,並回到十個遭受苦難和幸福世界的眾生!
  • 貝多芬創作《月光》的靈感——故事
    您今天回覆:月光給你這首《月光》的另一版本和鋼琴譜義務教育課程試驗標準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上冊課本第二十六課《月光曲》一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以「月光曲」為標題杜撰的一個動人故事。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故事
    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
  • 終結的熾天使月光韻的真實形態 月光韻和與一的關係
    月光韻是《終結的熾天使》登場角色之一,其真實形象首次出現於漫畫第51話,作為早乙女與一鬼神的他有著想要大肆破壞殺戮的性格。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它所依據的題材很簡單: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構造了無邊的幻想,四小節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緻而沉靜,略帶些憂鬱。1段1分18秒在B大調上出現了第二主題。
  • 七夕,伴著「月光」,我們送您「貝多芬」的音樂會門票!
    貝多芬的《月光》你聽過嗎?就算沒聽過那悠揚的曲調一定也聽過大名是不是讓你心馳神往?新一期惠民劇場「歡樂藝夏」——椒江區盛夏戲劇節將為市民送上《月光》——致敬貝多芬小提琴鋼琴重奏音樂會>《月光》——致敬貝多芬小提琴鋼琴重奏音樂會演出時間:2020年8月28日(周五)晚19:00演出地點:椒江區文化藝術中心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皮鞋匠,從穿著上來看這個進來的人不像是壞人,(咳,他家也沒啥可偷的可搶的)便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乎?」貝多芬說:「不,我是給這位女孩彈琴的。」 女孩聽到這話,吃驚地連忙起身,把琴凳讓給貝多芬。貝多芬坐在琴前,從容地彈起了剛才女孩彈的那首曲子,女孩聽得入了神,一曲終了,她激動地說:「您彈的真好啊!您是?難道是貝多芬先生嗎?」
  • 老戲骨斯琴高娃朗讀《月光曲》
    月光曲作者:佚名 朗誦:斯琴高娃貝多芬,他一生譜寫了太多太多的樂曲,其中有一首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寫的。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忽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遠處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戛然而止,屋子裡有兩個人在對話,是一男一女。一個姑娘的聲音說∶「這首曲子太難了!我只聽過別人彈過幾遍,但是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該有多好啊!」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昂貴了,我們呢又太貧窮了。」
  • 尋一葉扁舟,掬一掌清水,點滴成詩
    就許我,用剩餘的時光,重新和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瓦一簷,訴說衷腸。尋一葉扁舟,掬一掌清水,點滴成詩,把心放空,自由地呼吸,暢快地思念,沒你的歲月,我的天空依舊燦爛,但卻少點溫情。晚風喚我,作別如畫的青山,找一條新路,獨自歸去。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恭逢月光菩薩聖誕!法界精進佛子道場請您供燈祈福!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在漢傳佛教中,這一天也是月光菩薩聖誕。值此殊勝吉日,祈願佛日增輝,正法久駐,世界和平,國泰民安!請多行善事、吃素念經、戒殺放生!南無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是藥師如來佛的脅侍,又作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月光菩薩有悲天憫人之懷,具澄明天地之力;世間眾生若能誦經虔拜,則能祛災厄而除病痛,離懼怖而享樂,可入琉璃之境,無諸欲染。
  • 不一樣的月光丨貝多芬《月光》與德彪西《月光》分析
    《月光》與德彪西《月光》分析一、在作品標題由來上的比較   在鋼琴作品中,人們一旦提起 「月光」,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也就是升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這部作品,貝多芬自己稱為「Quasi una Fantasia」,這是一句義大利語,Quasi就是好像的意思,而una則是一的意思,「Quasi una Fantasia」就是「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樣的
  • 不一樣的月光——貝多芬《月光》與德彪西《月光》分析與比較
    在西方音樂中,寫月光的曲子最著名的要屬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和德彪西的《明月之光》。兩者都簡稱「月光」。音樂界認為,前者是以訛傳訛,而後者才是真正為月色而寫的。關鍵詞:貝多芬;德彪西;《月光》 一、在作品標題由來上的比較 在鋼琴作品中,人們一旦提起 「月光」,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也就是升c小調第14鋼琴奏鳴曲,這部作品,貝多芬自己稱為「Quasi una Fantasia」,這是一句義大利語,Quasi就是好像的意思,而una則是一的意思,「Quasi una Fantasia」就是「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樣的」。
  • 掬一捧心香,芬芳時光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生一埸夢,一生一忿想,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匆匆歲月,無論是得與失,經歷了,心也就踏實了!生活,亦如一首歌。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總要面臨多次的選擇,經歷無數挫折。在這些選擇中,同樣又給我們帶來了無數歡樂,因此,無需覺得失落,有舍才有得,路走多了,心也就踏實了,看慣了,心也就淡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