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飽暖思淫慾,意思是說溫飽問題解決了,人就會其他的欲望了,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在這些欲望中,自然有著一個共同的追求:養生長壽!
和以前相比,現在公園、街道上,運動的人都要比以前多了,或是慢跑,或是快走,各有各的鍛鍊方式。方法不同,卻殊途同歸,都能達到養生效果,有益健康。只不過,在細節上有所區別而已。
若是看減肥,慢跑要比快走更好一點。跑步對身體的參與度要求更高一點,強度也要更大,對能量消耗速度也就增多,減肥效果也會更明顯一點。若是身體調節允許時,還是應該採用慢跑來減肥,短時間內看到效果。快走就稍微慢一點,沒有一年半載,基本是看不出來的。
若是未來鍛鍊心肺功能,慢跑也更好。人在慢跑時,需要呼吸節奏的穩定,跑起來才會更加輕鬆。一吐一吸之間,呼吸功能得到了鍛鍊,心肺能力也會增加。相比慢跑而言,快走就遜色了一點。只是就老年人而言,從自身體質考慮,倒可以選擇快走,相對安全一點。
若從耐力考慮,快走就更好一點。快走是個相對單調的過程,走著走著就會讓人失去了目的性,變成機械性地行走,難以堅持。能夠堅持下去的人,基本都是靠著意志力在堅持,對於耐力和意志力的鍛鍊,效果就更加顯著了。
可以看出,同樣是走上五千米,快走和慢跑各有千秋,也適合不同的人群。不管怎麼說,運動總要比不運動好的。只是運動的人,也要比不愛運動的人,膝蓋更易受到損傷。人的膝蓋是要在不斷運動中維持養分供應的,適度運動是好事,過度運動就傷膝蓋了。所以說,快走和慢跑,超過了一定強度,以及沒有做到熱身的情況下,都會讓膝蓋受傷。
非要分出個高下,理論上來講,慢跑是比快走更上膝蓋的。人在慢跑時,會有騰空跳躍的輕微動作,一跳一落之間,膝蓋受到的衝擊力會更大。而快走相對來說,衝擊力就少了許多,對膝蓋的損傷要更小。可在實際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快走傷了膝蓋的人,反而比慢跑更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兩個。
其一,快走依然是走路,走著走著就會分神,容易玩手機,姿勢也不協調。很多人是一邊玩手機,一邊快走,說說笑笑之間,膝蓋其實已經受了傷,卻不自知。
其二,快走目的不純,有些人練習快走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攀比,或者是出於其他目的。現在有些軟體,初衷是好的,為了鼓勵人們參與健身,會有賞金的模式。很多人走路基本就是為了那點獎金,走路的步數沒有控制,每天超負荷走路,膝蓋也就傷了。
總之,快走和慢跑都屬於健身的好方式,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採取任何一種方式,只要目的純粹,專心一點,堅持日久,身體就會有所改變,膝蓋也不至於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