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鳥友匯 一鍵關注
鳥類的保護、鑑賞、飼養、調教、繁殖、疾病防治,鳥籠影音圖片欣賞等。
關注本帳號,免費接收養鳥知識!
蟎蟲屬蜘蛛綱昆蟲,成蟲和蛹有4對足,而幼蟲只有3對足,無明顯的胸和腹。蟎蟲的種類很多,有草蛾、恙蟥、刺皮蟎、林禽刺蟎、禽刺蟎、脫羽蟎、鱗足蟎、腿蟎、氣管胸口蟎和氣囊蟎,但治療方法大同小異。
蛾蟲的發育史大約需要7天。雌蟎在吸血後12~24小時產卵。夏季經2~3天孵出第一期幼蟲,第一期幼蟲不吸血,再經1~2天,蛻皮變為第二期幼蟲,吸血後變為成蟲。此蟲可傳播霍亂。
蟎蟲病在籠養鳥中較為多見,棲息於高處和地面的鳥均會受到蟎的侵襲。蟎不吸血時,蟲體為灰白色和褐色,足長,行動靈活,吸血後體積膨脹,呈鮮紅色。它通常夜間爬上鳥體吸血,吸飽後藏於棲槓縫中、鳥籠和託糞盤下面。引進新鳥或與鄰近鳥類接觸是蟎蟲傳播的途徑。病鳥夜間休息不好,鳥體消瘦,貧血,羽毛髒溼而稀疏,沒有光澤,毛易脫落,親鳥不餵幼鳥,鳥體質下降,易患感冒等病。
驅蟎可用以下幾種方法。
1、林禽刺蟎其整個生活史,包括產卵,均在鳥體上。防治方法是用敵敵畏乳劑、蠅毒磷、敵蟲菊酯或溴氫菊酯等噴灑棲槓、鳥籠、器具,亦可用幵水燙和太陽曬等方法消滅蟎蟲。
幼蟲期營寄生生活,成蟲期棲居於林間草地、灌木叢中,幼蟲不吸血時肉眼看不見。它對生活在地面上的鳥危害嚴重,吸血後,蟎的毒素引起鳥發生毒血症死亡。因此,鳥場地面的衛生消毒尤為重要。有蟎汙染的地方可用除蟎劑除蟎。使用時,應注意防止鳥中毒。病鳥可用抗生素軟膏、組胺等進行對症治療。
家養鳥少見,但有時侵襲鴿、雉和家禽,使之羽毛脫落及雜亂無章。防治的唯一辦法是給患鳥藥浴(噴藥無效),1周後重複1次。
鱗足蟎可引起鳥腿皮膚呈鱗狀。氣管胸口蟎和氣囊蟎寄生於呼吸系統中。病鳥體質下降,呼吸困難,羽毛松亂,咳嗽,嗜睡。治療可用馬拉硫磷粉,噴入鳥的氣管中,持續5分鐘;1月後,再重複用藥1次。如用蝨蟎消,按1份藥液加2份清水的比例配製,用棉花蘸藥水後往病鳥身上塗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