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鄒曉華
3月24日,在進賢縣衙前鄉落露湖田園綜合體雷竹筍基地,貧困戶洪群輝正在挖雷筍。落露湖田園綜合體智慧農林2600餘畝,與該鄉瓦子陂村8戶貧困戶形成利益連結機制,收益與貧困戶掛鈎,基地有雷竹400餘畝。目前正是產筍的季節,平均每畝達2000公斤以上。為了解決銷售難題,衙前鄉政府領導「抖音」帶貨,聯繫外省罐頭廠、進駐華潤萬家天虹等商超消費扶貧。
貧困戶洪群輝正在雷竹基地挖筍。 本報記者 鄒曉華攝
進賢縣衙前鄉初步形成雷竹、茶葉等優質果蔬產品為主導的農業產業。本來每年春節前後是雷筍暢銷的季節,但今年銷售一度成為難題,積壓了近80萬公斤雷筍。
得知這一情況後,衙前鄉黨委政府主動擔起責任,幫助種植基地銷售雷筍。除採取一些傳統的渠道銷售外,衙前鄉黨委書記鄒國兵還當起網絡主播,為雷筍代言。
「只要能幫助群眾消費扶貧,我這個『網紅』當得值。」鄒國兵笑著說。鏡頭前,鄒國兵一改平日裡嚴肅的面孔,化身主播,賣力地推銷雷筍。視頻一經推出,短短一天在線觀看人數就達上萬,截至3月20日共銷售3.5餘萬元。
鄒國兵告訴記者,除了線上銷售,線下也沒有閒著。衙前鄉政府和南昌市的天虹、華潤萬家商超聯繫,將貧困戶的雷筍直接送進了超市。
記者了解到,進賢縣積極搭建產銷對接平臺,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營銷活動,加大消費扶貧引導力度。截至3月24日,該縣10家扶貧經營主體11種產品獲國家扶貧辦認定為扶貧產品。在疫情期間,全縣已幫助銷售滯銷扶貧產品135.79萬元。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進賢縣還通過組織動員致富能人、鄉賢、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主動對接扶貧合作社、扶貧產業基地、扶貧車間和貧困群眾,幫銷扶貧產品,「買一點產品,助一方脫貧」,破解扶貧農特產品銷路窄的難題。
江西際通路橋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振球得知進賢縣二塘鄉扶貧合作社的雞蛋因疫情滯銷,自費購買3萬個雞蛋給貧困戶和防守一線的黨員幹部送去。梅莊鎮井崗村致富帶頭人喻愛武了解到貧困群眾居家買菜難時,主動為全鎮300餘戶貧困戶每戶送去100個雞蛋。
2月中旬,進賢縣池溪鄉同富合作社養殖成熟的近400隻鴿子沒有銷路,後續每周還有200隻至300隻出欄。池溪鄉分管扶貧工作的副鄉長吳小勇聯繫了鄉政府食堂銷售了40餘只,又發動鄉幹部解決了一部分。但出欄的鴿子一天比一天多,經池溪鄉黨委研究決定,由鄉政府回購,把鴿子送給貧困戶,讓他們的菜籃子豐盛一點。每戶貧困戶均收到兩隻鴿子,共給貧困戶送出326隻鴿子。
進賢縣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把消費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多措並舉助力開展消費扶貧,有效解決農產品滯銷,切實幫助貧困群眾穩定增收,保障貧困戶收入不減,增幅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