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節的「簡訊轟炸」,你遇上了嗎?

2020-12-26 新京報傳媒研究

「買家購物時留下聯繫方式,是為了方便客服和快遞聯繫,不是授權商家發送營銷簡訊。」

「618」「雙11」「雙12」……近幾年,五花八門的購物節越來越多,一度消失的「簡訊轟炸」也借著「網購營銷」的外衣捲土重來。

近期,多位市民向新京報反映,各家網店發來的簡訊數量太多、時間太集中,實在不堪其擾。記者調查發現,為了宣傳和推廣,不少網店商家會利用第三方服務向曾在自家消費過的顧客發送促銷簡訊。

有律師表示,這類簡訊本質上是一種無客戶授權、無法律根據的「無理騷擾」,大多通過三大運營商的106平臺發送,運營商應予以一定的限制,工信部門也應出臺相關規範。

促銷簡訊輪番「轟炸消費者不堪其擾

剛剛過去的「雙12」購物節,不少消費者收到了大量的商戶促銷信息,量大、發送時間段集中等特點,簡直成了「簡訊轟炸」,讓人不堪其擾。

△「雙12」網購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的各種促銷簡訊。手機截圖

一名市民向新京報表示,她11月底就開始收到商家發送的「雙12」促銷信息,至12月12日當天,共收到至少85條促銷簡訊,其中一半以上是在12月9日至12月12日集中發送的。

這些促銷簡訊多具有一定格式:「【某某某店】雙12開搶!……詳情請點連結……回復T退訂」「【某某某店】今晚0點開搶!疊加200減25……戳……回復T退訂」……

「還好我的手機有簡訊騷擾攔截功能,要不然這小一百條簡訊這麼集中地發過來,我可受不了。」該市民說。

不僅是所謂購物節,在「雙11預熱」「雙11返場」「雙12預熱」「雙12返場」「商鋪店慶」等五花八門的特定時間段,「簡訊轟炸」也從不缺席。

「真的是非常討厭這種促銷簡訊,有時候回復退訂了還是會發,那麼多店鋪都發促銷簡訊,一個一個退訂也很費勁。而且,知道我的聯繫方式,沒經過我同意就發這種簡訊,不算侵犯隱私權嗎?」上述市民表示。

商家委託第三方發送簡訊

最便宜三分九一條

從事網絡零售行業五年多的商家阿華(化名)告訴新京報,自家店鋪購買了第三方服務,可以在各種節日發送促銷簡訊、在買家收到貨後發送求好評的簡訊。「這種服務類似一個第三方插件,可『瞄準』在店鋪購買過商品的顧客發送,因為只有購買過商品,才留有聯繫方式。」

代發簡訊的價格不盡相同,阿華使用的第三方平臺,一條簡訊的最低價格約為0.039元。

「其實,店鋪客服老能收到顧客的投訴,說不想再收到類似簡訊了。碰到這種情況,我們一般都會先跟顧客道歉,說明一下情況,然後不再發了。」阿華說,靠簡訊拉來的顧客非常少,作為普通消費者,自己也覺得總收到這樣的「打擾」簡訊「不太好」,但作為商家,還是會進行相關的宣傳和推廣。

針對顧客提出的侵犯隱私權的擔憂,另一家店鋪客服表示,私自使用買家留下的手機號發送營銷簡訊,靠打擾顧客獲得所謂的關注度確實不好,但其他店鋪都這麼做,慢慢也就覺得沒啥了,「如果顧客找過來,我們會第一時間道歉,並承諾不再發送此類簡訊。」

為了探究阿華提到的第三方簡訊平臺,新京報記者登錄某網購平臺商家帳號,在賣家中心營銷中心界面,輸入「簡訊群發」「簡訊營銷」等關鍵詞,果然看到了近十種相關產品,其中就有阿華使用的產品,其介紹顯示,可提供「簡訊營銷」服務,「讓營銷簡訊飛起來」,包括「雙11」促銷、店鋪上新、聚划算通知、節日關懷、衝冠等。

△某第三方服務平臺提供的「簡訊營銷」服務詳情。網絡截圖

就簡訊營銷服務一事,記者諮詢了該網購平臺官方,一名客服表示,官方未給商家提供類似的服務,「店鋪發簡訊這種情況,官方是核實不到的,是商家的自主行為。」

另一名客服告訴記者,不太了解商家版會提供第三方服務的情況,會記錄下來並交由相關部門進行進一步處理。「作為官方,我們肯定不支持這種情況,如果之後核實到有商家仍私自使用買家留下的手機號發送簡訊,一定會進行處理,之後也會在這類問題方面加大管控。」

電信運營商提供免費屏蔽服務

針對「簡訊轟炸」這一現象,中國聯通表示,可為用戶開通「簡訊沃盾」功能,免受1065和1069開頭號碼的「簡訊轟炸」。目前,該功能免費,但簡訊攔截只適用於服務開通當日至當晚12時,如想繼續開通,需再聯繫聯通客服人工協助。

「如果實在『不堪其擾』,用戶可編輯相關簡訊至12321,向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進行舉報。」該工作人員表示。

中國移動客服工作人員表示,用戶可以開通「簡訊炸彈」應急防護服務,根據自身需求免費開通1至7天的簡訊攔截服務。系統會將在防護有效期內對發往用戶的除手機號外所有埠類(包含埠、固話、國際號碼)簡訊進行全量攔截。

工作人員提醒,開通「簡訊炸彈」應急防護後,用戶無法收到相關驗證碼等必要簡訊,可能會對其他業務造成影響。「不過如果用戶是在相關店鋪留了個人信息,由店鋪方面發送簡訊,作為服務提供商,我們不會攔截像這種正常給用戶發送的簡訊。」

專家意見

三大運營商應控制106平臺簡訊數量

為什麼會出現「簡訊轟炸」的現象?

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法學系講師、黑龍江五洲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韓晉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使用106平臺群發簡訊的單位非常廣泛,群發簡訊息的時間和市場主體相對集中。

他介紹,106開頭的簡訊是基礎電信運營商提供的網關簡訊,可通過中國移動、聯通和電信直接提供的簡訊埠與網際網路連接,實現對客戶的指定號碼進行簡訊批量發送和自定義發送。該平臺主要向商業企業、餐飲企業、旅遊、各類金融服務企業以及社會公共服務事業、機關單位開放。

「幾乎每一個有群發簡訊息需求的商業類市場主體都可以申請群發此類簡訊,目前大多數政府機關和提供公共服務的企事業單位也同樣在使用該平臺。」

此類的簡訊發送時間、市場主體也相對集中。「不同市場主體的群發廣告促銷類簡訊都集中在各大節日促銷期間,例如『雙11』『雙12』,即將到來的元旦、春節等,這樣就造成了我們普通人直接感受到的『簡訊轟炸』。」

韓晉指出,網絡購物節的「簡訊轟炸」,可能涉及幾個行為主體:消費者、商家(包括商業簡訊息服務提供者)、106平臺提供者(電信基礎運營商)、工信部(工信局)以及司法機關。

他認為,消費者有權利通過發送特定信息內容,拒絕接收此類營銷信息,「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簡訊明確告知『退訂』的方式。」店鋪商家,包括商業簡訊息服務提供者應該謹慎發布信息,且要保證消費者選擇拒絕接收信息的權利。

移動、聯通、電信三大基礎運營商,應對106平臺發布信息的數量進行控制,不能毫無約束地向手機用戶無限發送。

作為電信運營商、服務商的行政主管部門,工信部門應出臺相應行政法規,指定「良法」「良策」,規範電信運營商、服務商的市場經營行為。

司法機關應擔負起責任及時處理相關違法行為,對嚴重侵犯用戶使用手機功能的違法犯罪分子,應追究其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發送商業信息之前 需徵得用戶同意

那麼,「簡訊轟炸」應該由誰管?怎麼管?

韓晉認為,商業性簡訊息本質上是一種無客戶授權、無法律根據的「無理騷擾」。「電信運營商和其他電信服務商與手機用戶是一種付費商業服務關係,手機用戶已經為使用無線通話、簡訊、上網流量付費了,電信運營商就無權強迫手機用戶被動接受廣告。」

今年8月,工信部就《通信簡訊息和語音呼叫服務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第三章第十六條指出,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用戶同意或者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簡訊息或撥打商業性電話。用戶未明確同意的,視為拒絕。用戶同意後又明確表示拒絕接收的,應當停止。

「如該《規定》通過,我們可能會收到電信公司發來的徵求簡訊詢問『是否同意接收商業性簡訊息』,如果客戶明確表示同意,電信公司才可以向客戶發送;如果客戶不同意,電信公司就不能發送。這樣一來,客戶就可以從根源上避免受到『簡訊轟炸』。」

另一個問題是,顧客曾在店鋪消費,「主動」留下了聯繫方式,是否就是授權商家發送促銷簡訊?韓晉對此持反對態度。「消費者留電話是為了方便商家或快遞員聯繫,商家發促銷簡訊,就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告知,告訴消費者可能會針對這個號碼發送促銷簡訊、生日祝福、積分情況等。沒有明確告知,就不可以這麼做。」

有顧客認為,商戶私發簡訊還涉嫌侵犯隱私。因為民法典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

不過韓晉認為,這一過程不涉及或輕微涉及侵犯隱私。「所謂『簡訊轟炸』,主要是許多不同店鋪短時間集中給某個消費主體發送促銷簡訊,這若干家店鋪是相對獨立的、不同的主體。如果平攤到單個商家,從幹擾的嚴重程度和發送信息的數量看,尚未達到侵犯隱私權的判斷標準。」

本文轉自新京報APP 作者:徐美慧 郭薇

本文編輯:劉穎

-閱讀推薦-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網絡新聞用戶增長,全國新聞從業人員逾百萬

免費VS付費,站在岔路口的網絡文學如何抉擇?

羅永浩也「翻車」,直播帶貨的行業「劣根性」究竟在哪裡?| 周末談

相關焦點

  • 網購節「簡訊轟炸」!太煩人,誰來管、怎麼管?
    ▲「雙12」網購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的各種促銷簡訊。手機截圖   ━━━━━   促銷簡訊輪番轟炸 消費者不堪其擾   剛剛過去的「雙12」購物節,不少消費者收到了大量的商戶促銷信息,量大、發送時間段集中等特點,簡直成了「簡訊轟炸」,讓人不堪其擾。
  • 網購節「簡訊轟炸」太煩人:第三方發簡訊 最便宜三分九一條
    記者調查發現,為了宣傳和推廣,不少網店商家會利用第三方服務向曾在自家消費過的顧客發送促銷簡訊。有律師表示,這類簡訊本質上是一種無客戶授權、無法律根據的「無理騷擾」,大多通過三大運營商的106平臺發送,運營商應予以一定的限制,工信部門也應出臺相關規範。「雙12」網購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的各種促銷簡訊。
  • 與購物節一同到來的「簡訊轟炸」,你也遇到了嗎?
    「雙十二購物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各種店鋪發來的促銷簡訊。手機截圖「淘小蜜評價」服務界面上介紹,其提供「簡訊營銷」服務。網站截圖618、雙11、雙12購物節……伴隨著五花八門的購物節一同到來的,還有若干年前為大眾所熟悉的「簡訊轟炸」。
  • 「簡訊轟炸」何時是個頭?
    「618」「雙11」「雙12」……伴隨著五花八門的購物節一同到來的,還有若干年前為大眾所熟悉的「簡訊轟炸」。只不過,這次捲土重來的「簡訊轟炸」披上了「網購營銷」的外衣,讓消費者不堪其擾。而被簡訊轟炸的網友紛紛發帖吐槽,「求放過」。
  • 淨網2020 躲不掉的簡訊轟炸!一覺醒來錢沒了……
    「驗證碼」幾乎是我們每天都要接收的信息然而,一天幾百條的「驗證碼」你還HOLD得住嗎!@才疏學淺NML:我也遇到過,淘寶也沒給過差評,莫名其妙的就收到簡訊和電話。@不群不黨VIP:本人因為給一個淘寶賣家差評,他就用過這手段,用一堆電話軟體打電話騷擾註冊軟體把你的手機號註冊無數應用,就接到無數驗證簡訊。@北山雀:被朋友惡作劇過,拉黑了。
  • 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頻遭簡訊轟炸
    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頻遭簡訊轟炸大量106開頭簡訊騷擾消費者;工信部擬規定在發送商業信息之前,徵求用戶同意「雙十二購物節」期間,一名消費者收到各種店鋪發來的促銷簡訊。手機截圖「淘小蜜評價」服務界面上介紹,其提供「簡訊營銷」服務。
  • 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遭淘寶商家簡訊轟炸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購物節營銷 消費者頻遭簡訊轟炸618、雙11、雙12購物節……伴隨著五花八門的購物節一同到來的,還有若干年前為大眾所熟悉的「簡訊轟炸」。只不過,這次捲土重來的「簡訊轟炸」則是披上了「網購營銷」的外衣,讓消費者不堪其擾。
  • 簡訊轟炸!積分兌換禮物是真是假?警方這樣說……
    了解更多資訊你的手機簡訊會不會經常出現這樣的信息?直到小編發現原來不止自己其他人也有同樣的困惑近日有市民反映被「積分換購」簡訊轟炸無中生有的積分令其產生懷疑吳先生起初並沒有留意然而隔天上午吳先生又收到了兩條兌換提醒簡訊轟炸終於引起吳先生的注意然而,點開三條不同的「積分換購」簡訊
  • 在Telegram臥底調查隱私交易 作者被人肉搜索、簡訊轟炸
    因為發表了一篇揭露Telegram社工庫的文章,作者被曝光身份證照、遭遇簡訊轟炸。·· 1 ··使用本人信息調查社工庫2020年3月19日,Phala Network創始人兼CEO佟林發布調查文章《隱私一覽無餘!微博洩露事件臥底調查報告》,揭露了黑灰產在Telegram上經營的社工庫。
  • 收到500多條「信息」 「寶媽」半夜遭遇簡訊「轟炸」
    4月10日深夜,家住景程小區的李女士,幾分鐘內,手機收到了500多條簡訊,簡訊內容全部是驗證碼信息。這讓李女士有些害怕,她趕緊將手機靜音,期間,簡訊不停地進入。記者調查獲悉,這是「簡訊轟炸」軟體在作祟,一般只需要填寫電話號碼,就可以對其施行「呼死你」。收到500多條「信息」據李女士介紹,當天晚上,她哄睡孩子,就用平板電腦看電視劇,23時40分左右,聽到了手機的簡訊提示音。「拿出手機一看,是一條驗證碼信息。」
  • 電商商家「簡訊轟炸」折射個人信息保護之憂
    618、雙11、雙12購物節……伴隨著五花八門的購物節一同到來的,還有若干年前為大眾所熟悉的「簡訊轟炸」。只不過,這次捲土重來的「簡訊轟炸」則是披上了「網購營銷」的外衣,讓消費者不堪其擾。(《新京報》12月22日)<br><br>  一名從事淘寶行業五年多的商家告訴記者,他使用的第三方平臺是給顧客發送簡訊的價格平均最低大概三分九一條。並介紹道,其店鋪客服總能收到顧客的投訴,顧客的反映「並不好」。雖說花錢買吆喝,雖說費力不討好,可總有商家抱著「廣撒網,多捕魚」的心態積極營銷。
  • 當心是信息洩露被「簡訊轟炸」
    來源:揚子晚報在非本人操作情況下,手機短時間內收到很多來源不明的驗證碼或金融通知類的簡訊數百條,那可能是遭受了「簡訊轟炸」!近日,泰州市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出售簡訊轟炸軟體案,並作出宣判。  2019年5月至7月間,被告人覃某某明知「某某簡訊」是一款可以連續向固定對象發送垃圾簡訊程序的情況下,仍以營利為目的,通過網絡向23人售賣,非法獲利1258元。經鑑定,「某某簡訊」程序未經授權調取多個政府網站簡訊接口,對外提供有償的雲呼功能。被告人覃某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並向公安機關退出了贓款。
  • 泰州有人販賣簡訊轟炸軟體獲刑
    泰州有人販賣簡訊轟炸軟體獲刑來源:揚子晚報在非本人操作情況下,手機短時間內收到很多來源不明的驗證碼或金融通知類的簡訊數百條,那可能是遭受了「簡訊轟炸」!近日,泰州市醫藥高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出售簡訊轟炸軟體案,並作出宣判。
  • 營銷簡訊泛濫成災,媒體:用戶隱私信息遭濫用的風險應警惕
    > 中國青年報11月13日報導,在「雙11」網購節期間,許多人的手機頻繁收到營銷簡訊。
  • 我把手機號給了App,卻換來被垃圾簡訊轟炸
    然後,汐元又看了看自己手機上的簡訊收件箱:沒錯,這裡就像手機的回收站,裡面填滿了垃圾。促銷的、拉人的、問候的、提醒的……各種垃圾簡訊,簡直了。這些垃圾簡訊中,可以說80%都是各家App群發的營銷簡訊。這些App怎麼知道你的手機號碼的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你註冊帳號的時候主動給他們的。
  • 購物後又被騷擾簡訊轟炸了?你需要和多號保護個人信息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和多號最新資訊 > 正文 購物後又被騷擾簡訊轟炸了?你需要和多號保護個人信息 根據往年數據表明顯示:雙11當天往往是一年中騷擾電話和垃圾簡訊爆發最高的日子,並且雙11過後的收貨高峰期,更加要高度警惕「退貨退款中獎」等網絡詐騙。
  • 雙品網購節是什麼意思及活動意義
    雙品網購節是什麼意思?  「雙品網購節」以「品牌消費、品質消費」為主題,內涵十分豐富,這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在整個網購消費鏈條裡,商家與消費者是最關鍵的主體,只有實現兩者互惠、互利與雙贏,才能讓「雙品」實至名歸。
  • 網貸被催收,擔心通訊錄被轟炸,老哥教你怎麼辦
    爆通訊錄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電話轟炸,一種為簡訊轟炸。第二種就是不會自報家門的,上來就是威脅、謾罵,最後你都不知道他是哪家公司,他們的目的只在於對你造成騷然,進而逼迫你還款。避免被爆通訊錄的好方法,那就是不失聯。對方在任何時間點,只要想聯繫你,都能聯繫上你,對方就不會對你的通訊錄進行轟炸。
  •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瀋陽大學生遭騷擾電話輪番轟炸,之前曾怒懟一條垃圾簡訊 最近,瀋陽工業大學的大一學生小高很是煩惱,從12月14日中午開始,他的手機每隔幾秒鐘便會接到莫名其妙的電話,對方用了30個不同的號碼連續撥打,平均每隔10秒就打一次
  • 中國平安簡訊轟炸強推產品?用戶退訂換號碼繼續騷擾
    來源:新浪財經被投訴機構:中國平安  投訴內容:頻繁發送簡訊強推產品  投訴入口:【黑貓投訴平臺】  相關專題:【金融維權 我們幫你】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智能終端設備得到了極大普及,簡訊這一通訊工具已經不復當年輝煌。然而儘管榮光不再,許多機構卻仍舊頻繁利用簡訊,對用戶進行「地毯式轟炸宣傳」。而這其中,不乏許多持牌金融機構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