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Gravity 懸浮音響體驗:兩年後,依然覺得它足夠亮眼

2021-01-08 極客公園

今天極客之選(微信號 GeekChoice)和大家分享的產品比較特別,因為從它亮相到我們真正體驗到已經過去了兩年時間,它就是魅族的 Gravity 懸浮音響,不知道還有多少讀者記得它呢?

在消費數碼領域,兩年時間足以更迭好幾代產品了,極客之選也一度認為 Gravity 不會正式發售了,沒想到它居然隨著魅族 16 一起來到了大家面前。不過既然已經發售了,這篇文章就不再討論 Gravity 跳票背後的故事了,我們還是會從產品本身出發,看看這款遲到兩年的音響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歷久彌新的外觀設計

兩年時間音響/音箱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智能類產品遍地開花,Google、蘋果等巨頭也加入到了家庭音響的大軍中。不過我們認為 Gravity 的設計並沒有過時,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它依然是極其特別的(尤其是在眾多圓柱形智能音箱的襯託下),這也是 Gravity 最大的產品亮點。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不少通過磁力實現的懸浮音箱,不過 Gravity 的「懸浮」還是有所不同的。結構上,Gravity 由長條狀的腔體和透明稜鏡(PMMA 有機玻璃材質)組成,正是這塊稜鏡的加入為它增加了「懸浮」的視覺效果。

具體來說,Gravity 所帶來的懸浮效果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稜鏡底座因為位置偏移和光線折射的原因,讓音響本身看起來有了懸在空中的感覺。

另外就是稜鏡的上半部分實際上是一個顯示屏,能夠顯示歌曲信息、專輯封面等信息,其實現方式和 Google Glass 類似,將顯示內容和現實背景疊加起來(AR),所以看起來會有一種信息漂浮起來的感覺。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只有播放 Gravity app 內置的音頻時,才能顯示歌曲和專輯封面信息,AirPlay 或藍牙下只能顯示隨機線條圖案。

根據我們負責拍照的小夥伴反饋,如果你想要它的懸浮效果更加明顯,需要多找一些角度試試,音響的背景最好以純色為主。另外就是背部的電源線還是要藏好,要不然也會影響視覺效果(Gravity 沒有內置電池)。

Gravity 的所有按鍵和接口都放在了音響背面,操作起來會有些麻煩,不過這樣的設計顯然也是為外觀服務的,因為整個音箱在可視角度看起來非常簡潔,沒有什麼多餘的元素(在 Gravity 背面看到的籤名來自於它的設計師坪井浩尚 Kosho Tsuboi)。總結來說,稜鏡的加入讓 Gravity 和其他的長條狀音響形成了明顯的區分度,儘管已經過去了兩年,外觀上 Gravity 依然是足夠亮眼的。

內置資源較少,好在連接方式靈活

如果大家留心的話,應該已經注意到我們一直稱 Gravity 為音響,極客之選通常是這樣區分的:如果只能通過藍牙連接一般稱之為音箱,能夠 Wi-Fi 連接的話則稱之為音響(魅族官方也稱 Gravity 為音響)。

Gravity 的配對過程非常順利,這裡給它點個讚。需要注意的是,Gravity 配對使用的 app 目前還沒有 iOS 版本,所以使用 iPhone 的小夥伴要繼續觀望了;還有就是它不支持連接 5GHz 的網絡。

Gravity 支持藍牙、Aux-in 和 Wi-Fi 三種音源輸入,前兩種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了,下面我們重點聊聊它的 Wi-Fi 播放體驗。Wi-Fi 音響的價值在於收聽時不會像藍牙一樣被打斷,而且理論上音質也比藍牙要更為出色。

官方沒有明確說明 Gravity 配對 app 接入的音源平臺是哪家,不過從我們的實際體驗來看曲庫還是比較匱乏的(另外 app 的 UI、交互也不夠精緻)。不過 Gravity 還支持 AirPlay 和 QPlay 等協議,可以直接把手機端的音樂推送到音響上,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內置資源不夠豐富的短板。

紙面參數上,Gravity 配備了兩個 40mm 的全頻揚聲器和 Rubber edge 雙被動振膜,使用了 TI 的數字功放;從實際聽感來說,Gravity 的聲音風格是比較中性的,三頻比較均衡,以 Bose SoundLink Mini II 作為對比的話,Gravity 音染沒有那麼重,中低頻量更少但更有彈性。Gravity 不屬於那種「一耳朵」就覺得好聽的音響,但還是比較耐聽的。

值得一提的是,Gravity 還支持 Dirac Power Sound 聲音優化技術,這個技術是專門針對小型和微型揚聲器研發的,實測開啟後對聲音的解析力和聲場大小有正向優化效果,算是 Gravity 在聲音表現上的一個彩蛋吧。

Gravity 的售價為 1099 元,如果你本來就很注意去布置自己的家居環境,相信它會成為一個錦上添花的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當然,這也意味著你要為它外在的成本而買單。

因為 Wi-Fi 音響本身就是一個強調家庭屬性的產品,所以外觀設計的優先級是可以很高的。Gravity 擁有著不俗的外觀設計,音質上也沒有拖後腿,產品邏輯上是行得通的(而且是很有潛力的)。不過接下來魅族想要進一步提高它的產品競爭力,可能還要在 app 和內置音源這些「軟實力」上多下些功夫。

(編輯:Rubberso 圖片:豆腐店店長丶)

相關焦點

  • 外媒眼中魅族懸浮音箱Gravity
    北京時間5月16日晚,魅族在北美上市了一款名為「Gravity」的懸浮音箱。國產品牌走向海外發布新品的消息很快不脛而走,傳回國內,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不僅國內炸了鍋,魅族新品在外媒眼裡也十分新奇,眾多有影響力的外媒如Wired、Engadget、雅虎等都紛紛對魅族懸浮音箱Gravity和魅族品牌做了報導。
  • 魅族Gravity 懸浮音響正式亮相:限時優惠 999 元,今日首發
    IT之家8月8日消息 魅族今日舉行了魅族16手機的發布會。除了新款旗艦手機魅族16,魅族此次還帶來了粉絲期待已久的魅族Gravity懸浮音響。魅族官方宣布,這款產品售價1099元,首發限時優惠999元。
  • 【IT之家開箱組】魅族懸浮音響 Gravity 開箱圖賞:怎麼個懸浮法
    IT之家8月8日消息 今天,魅族在北京正式發布了魅族懸浮音響Gravity。其實這款音響早在兩年之前就已經推出,但由於設計超前,一直無法量產。這次隨著魅族16一起發布,想必是有備而來了。下面跟著IT之家一起來看看這款懸浮音響,究竟怎麼懸浮,又有哪些新奇之處。
  • 」擺脫重力」的秘密 魅族Gravity音箱能聽出懸浮感
    早在兩年前,魅族在INDIEGOGO網站上線了一款音箱,並將其命名為Gravity懸浮音箱,這也是魅族首次在國外進行眾籌開發。這款音箱以其獨特的外觀獲得了當時網友的大量關注。左側透明的支架讓這款音箱看起來懸浮在空中,配合懸浮在空中的屏幕,著實吸引眼球。如今,這款跳票兩年的音箱終於發售,究竟是否懸浮?音質又如何?請接著看。    拿到這款音箱後,我一下就被它獨特的設計所吸引,音箱與桌面的接觸只有左側的透明底座。其餘大部分都懸浮於空中。
  • 魅族Gravity+ App 亮相:懸浮音箱或要發售
    IT之家2月14日消息 此前,一款名為「Gravity」的無線WIFI音箱新品現身國外,從頁面信息來看,這款音箱來自魅族科技。但是後期,魅族的這款「懸浮音箱」或遭遇開發不暢,一直擱淺。今日,有微博網友爆料,「懸浮音箱」的配套App已經亮相。
  • 魅族發布全新產品 Gravity 懸浮音箱
    5月18日消息,昨天IT之家報導了魅族全新產品懸浮音箱Gravity美國亮相的消息,現在魅族官方回應此事,並宣布魅族Gravity無線WiFi音箱正式登陸美國市場,號稱這是一款「當科技遇上禪意」的產品。
  • 不用等太久,令魅友望眼欲穿的魅族 Gravity 音箱發布在
    提到魅族 Gravity 音箱,相信對於廣大魅友來說,一定是印象非常深刻的一款高顏值科技產品。在第一次曝光時,就迅速燃起了魅友們的激情,科幻般的設計和屏顯,讓這款本身就具有高顏值的音箱更顯得頗具科技感。只不過談起魅族這款懸浮音箱,也是讓魅友們幾家歡喜幾家愁。
  • 細節成就夢想 魅族17系統功能體驗分享
    這些各廠商自行研發定製的手機系統往往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其中魅族的Flyme系統一直以簡單便攜的使用體驗著稱。特別是搭載了最新版Flyme 8.2的魅族17,其系統體驗在保持簡單、便捷、舒適的基礎之上,還有著很多新功能和新特性。下面便帶大家一起感受一下魅族17的系統使用體驗。
  • 有顏值有內涵,精雕細琢誠意之作,真旗艦魅族17深度體驗
    經過測試,它能有效減少37.5%有害藍光,真正的保護大家的雙眼。魅族17採用了右上角單開孔屏設計,開孔極小,直徑僅為2.99毫米,UI還巧妙的將狀態欄與挖孔結合起來,帶來的是更加沉浸的全面屏體驗。同時在挖孔四周實現環形電量顯示,把攝像頭作為電池圈,這個設計真不錯。
  • 華為、小米、魅族,誰才是最好的國產手機?我覺得魅族更好
    如果我選擇魅族,會不會有人說我不識抬舉呢?客觀的講,華為的旗艦機最優,小米中低端手機更出色,而魅族手機沒有明顯亮點。為什麼我覺得魅族手機最好呢?在我認知中,手機的好壞不僅僅是手機的體驗、質量、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口碑!
  • 599價格千元級別體驗 魅族Flow耳機評測
    另一方面,09年開始轉型的魅族除了推出智慧型手機還有耳機,不過剛轉型的前幾年推出的耳機關注度並不大,直到EP-21以及其升級版EP-21HD的出現。EP-21HD擁有128Ω阻抗,堪比不少專用於Hi-Fi播放器/音響的耳機,而後續推出的EP-2X半入耳式耳機在佩戴舒適度上體驗較好。
  • 高幀率視頻杜比音效一樣不少 魅族17影音體驗分享
    因此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不少用戶發現魅族17在影音體驗方面具有相當不錯的優勢,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解析一下魅族17在影音方面都有哪些不錯的體驗。120Hz高清直屏 暢享HDR說到影音體驗,我們就不得不談到屏幕了。
  • 四千檔旗艦有心了:865+四攝+NFC,魅族猛攻!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手機也是非常的亮眼了,這兩年也是帶來了不少不錯的產品,也真是非常亮眼了。魅族17 Pro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各個方面表現得不錯,尤其是在手機的價格上,它來到了四千檔左右,在價格上佔有優勢。如果你還沒有選擇到好的手機,那麼不妨一起來看看這款旗艦機,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魅族Flyme真的沒落了嗎?往日盛景不再,期待王者歸來!
    在中國安卓手機系統還沒有百花齊放的時候,小米的MIUI和魅族的flyme並駕齊驅,可以說是國產系統當中的兩大巨頭,但是曾經與MIUI系統並駕齊驅的魅族flyme現在有一點沒落的趨勢。
  • 小眾黨永遠的情懷,魅族17上手體驗,網友:這才叫高顏值!
    在智慧型手機的圈子裡,有一批用戶可以被稱之為小眾黨,它們偏愛那些冷門的機型,而且對顏值有著苛刻的要求,在這個標準下,索尼,Nexus,摩託羅拉都是青睞的對象,而國產手機裡面魅族可以說也達到了要求,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上手目前魅族的最新旗艦,魅族17,看看什麼才叫高顏值吧。
  • 懸浮球「有毒」,停不下來!
    在2019年當中魅族流失了很多重要的人才,不過一些重要人物後續也回歸了,所以這次的flyme8系統依然沒有讓人失望!這次的新系統主要在兩大方面進行了更新,首先是設計部分,新系統優化了壁紙、圖標以及改變視覺聽覺震動反饋的效果,據說有1000多項設計升級。
  • 魅族16S Pro再見,魅族17你好
    4月20日,魅族科技官微宣布:魅族16S Pro正式停產,產品線上最後一臺為夢幻獨角獸特別定製款。這樣的官宣標誌著魅族16S Pro成功完成了它的使命,將要和大家再見。而此時魅族17系列正在路上,將以全新的姿態和大家見面。
  • 20天體驗,七大角度解析魅族17,值得購買嗎?
    三、性能、遊戲體驗魅族17全系配備目前最先進的移動處理器高通驍龍865,性能上大家絲毫不用擔心。除此之外,魅族17系列的快閃記憶體均為UFS3.1規格,整個手機的性能更有保證。安兔兔進行性能測試中,魅族17獲得了584734的成績,表現出色。使用GeekBench 4進行測試,魅族17單核成績為4285,多核成績為13152,表現很亮眼。
  • 詮釋無物感耳機 魅族EP63NC體驗
    在配件方面,EP63NC體驗最好的就是磁吸式的收納袋,得益於主體記憶金屬材質,EP63NC可以在不影響使用的同時做到更為極限的收納狀態,配合這個可單手開合的收納袋,可以說在便攜性上,EP63NC的表現讓人滿意。
  • 魅族POP2s耳機上手體驗:這就是驚喜!
    前言作為TWS耳機狂熱者,在AirPods一代面世之前筆者曾在華強北購買過其它牌子的TWS耳機,那時候網絡上還沒有真無線耳機這個概念,看中TWS耳機純粹是覺得有線耳機的羈絆明顯影響到了出行體驗,比如當你不小心扯到耳機線時很容易將手機連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