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民族在印度大陸建立的國家——貴霜帝國

2020-12-18 歷史有趣壇

貴霜帝國是印度歷史上比較強盛的帝國,他鼎盛時期在公元127年-230年,這一階段恰好是東漢中後期和三國時代,此時的東漢王朝正面臨著多重的危機挑戰。而當時的貴霜則是國力強盛,文化發達,佛教獲得了極大發展,當時流入東漢三國的僧人和佛典大都出自貴霜轄下的領地。鼎盛時期的貴霜帝國雖然未能具有整個印度,但是卻整合了中亞、南亞的大片土地,曾擁有人口近七百萬,士兵三十多萬。

在國際上,因絲綢之路穿越貴霜,貴霜商人扮演了一個中間商的角色,類似後代的粟特人。他們南下深入南亞,東進中原,西經安息而入羅馬帝國,把東方的絲綢、鐵器、木材、香料和各種奢侈品運到印度、羅馬,把羅馬人的鎧甲、金幣等運到東方,中國則從中亞獲得了葡萄、蠶豆、石榴、番紅花、核桃等。毫無疑問在2世紀貴霜帝國是一個令人無法忽視的強大政權,絲毫不遜色與羅馬、安息,其實力甚至要優於內憂外患的東漢。

這麼強大的帝國,卻和中國一個古代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就是月氏人。

關於月氏的種族,各種五花八門。月氏人屬何種族,有的說是韃靼族,有的說是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有的說是突厥族,這一般是國外專家的看法。

《史記·大宛列傳》云:"行國也,隨畜遷徙,與匈奴同俗。"《後漢書·西羌傳》云:"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別也,被服、飲食、言語略與羌同。"

林幹的《匈奴史》中考證,月氏人與烏孫也有相似之處。既似這個民族、那個民族,又不是這個民族、那個民族,正好說明它有本民族的特徵。它就是月氏族。

梁啓超、胡適、楊建新等主張本地"土著"說。何秋濤認為是北方民族,王國維發揮了何的觀點,根據《穆天子傳》記載,認為月氏人是秦漢時從雁門(今山西境內)西遷到河西來的。

孫智輝以為是從塔裡木盆地西南角帕米爾(古蔥嶺)一帶的遊牧民族遷來的。他認為帕米爾一帶是我國古民族的發源地,強盛後東遷、逐漸進入中原。月氏人就是東遷時留在河西的。

翦伯贊則認為月氏人是夏族的一個原始民族,是古羌族的一支,最早住在鄂爾多斯一帶(今內蒙古伊克昭盟)。在史前時期,一支東徙中原,一部殘留原處,一支西徙甘肅,還有一部分西徙到塔裡木盆地。其春秋時叫"禺知",秦漢時叫月氏。公元前二世紀被匈奴擊敗,被迫西遷。

由圖可見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後,秦國的西部,有不少地區,是月氏人的地盤。

而秦朝末年,匈奴崛起,並且不斷攻打月氏,月氏人見隴西一帶已經無法安身立命,於是倉皇西逃,一路逃到蔥嶺以西。

公元前 174年,《史記·大宛列傳》說:「(冒頓)攻破月氏,至匈奴老上單于,殺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大概在此時,月氏分兩支出走。一支抵達伊犁河流域,遂塞人而據其地,稱大月氏。另一支退居南山,稱之為小月氏。

公元前139~前129年間,大月氏人又遭烏孫人攻擊,被奪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再退往費爾幹納盆地(今烏茲別克斯坦地區)。從這裡進入大夏。這時,大夏國已經衰落。大月氏人與先前已進入此地的塞人推翻希臘人的政權,後又趕走塞人,佔據大夏國的大片居住在大夏國故地的大月氏人,分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和都密五大部落。他們受到原大夏先進文化的影響,開始從遊牧轉為農業定居生活,經濟也發展起來了。

中國西漢王朝使節張騫曾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部落,欲聯合他們共同對付匈奴。但大月氏人已安居樂業,無遠徵匈奴報前仇之意了。大月氏五部落之間的關係最初較為和睦。後來,貴霜發展較快,實力不斷增強。約公元1世紀初,貴霜部落首領邱就卻降服其他四部落,自立為王,國號貴霜。

丘就卻立國後,即進行對外擴張活動。他入侵安息、佔領高附,攻滅濮達、攻入克什米爾地區的廁賓國。魘賓國領有印度西北部的咀叉始羅等地。這樣,丘就卻佔領了西北印度的大片土地。

丘就卻死後,其子閻膏珍尚幼。待其親政後,首先鎮壓異已者,穩定國內局勢,然後大規模對外擴張。他降服復叛的劂賓等國,佔領了印度河流域地區。貴霜帝國在西北印度的統治範圍進一步擴大。對西北印度地區,他任命一位將領統治,稱之為「西君太守」。

這時,貴霜的疆域北逾阿姆河,東越蔥嶺,抵天山南路之西與漢朝接壤,成為一個規模龐大的帝國。中國史書《後漢書·西域傳》說:「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曰貴霜王。」

閻膏珍死後,迦膩色伽為王。迦膩色伽與丘就卻、閻膏珍不屬一個王族系統。他可能是小月氏人,後擁兵自立,奪取了王位。迦膩色伽時代,貴霜帝國發展到極盛。在北部印度,他佔領了波羅宛斯以西的大片土地。北印度自孔雀帝國滅亡後,經過二百餘年戰亂,又出現了統一的趨勢。這時貴霜帝國的版圖縱貫中亞和印度北部。它與羅馬、安息、東漢並列為當時的四大帝國。

相關焦點

  • 貴霜帝國,印度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國家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印度又是世界上歷史出現斷層的國家,這個現象實屬罕見。
  • 【古印度列國志】貴霜帝國(上):建立
    貴霜帝國(上):建立 貴霜帝國(梵語:कुषाणराजवंश;巴克特裡亞語:ΧΟϷΑΝ;英語:Kushan; 亦稱「庫沈」或桂霜帝國
  • 絲路四大帝國之一的貴霜王朝今何在?
    當時,歐亞大草原東部風起雲湧,遊牧於我國西北的大月氏人遭到匈奴的打擊而西遷,後來在今阿富汗和印度半島北部建立了這個龐大國家。貴霜與同時期的漢朝、帕提亞帝國、羅馬帝國一起,被稱為絲綢之路上的四大帝國。貴霜是否和徵服印度的來自伊朗高原的白種人有關係?貴霜的後裔去哪裡了?羅帥:貴霜跟匈奴的體制還是有所區別的,大體上算作一個封建君主國家。有學者認為,貴霜的建立者大月氏人源於吐火羅人,而吐火羅人和雅利安人一樣,都是原始印歐人的分支,為高加索白種人,因此可以說月氏人和雅利安人有比較遠的親緣關係。貴霜王朝滅亡後,其後裔融入到中亞、印度的各種人群中去了。
  • 貴霜帝國
    一、貴霜帝國的建立貴霜帝國(Kushan Empire)是大月氏人建立的,我國古稱之為大月氏國。
  • 匈奴嚇跑的一支「中國人」,竟建立了印度帝國,還與漢朝齊名
    鮮為人知的是,大月氏後人並不慫,其中一支建立了一個大帝國,威震中亞,規模竟然與漢朝齊名。歷史上的大月氏,由休密、雙靡、貴霜、胖頓、都密五部歙侯組成,雖然屬於歐亞人種,高鼻深眼,但從如今地域上看,卻是地道的「中國人」!
  • 基本處於同時期的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為什麼沒有羅馬帝國出名?
    首先羅馬、貴霜、安息都是有歷史記載的,不存在什麼虛無縹緲。羅馬的歷史記載更不是虛無縹緲的。現代文明的源頭是西方,而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希臘和羅馬。在古代世界歷史上的歐亞大陸有四大帝國:羅馬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大漢王朝。這四個大帝國基本平分了歐亞大陸的大部分領土。
  • 印度的王朝特別多,比較牛的只有幾個,關於貴霜王朝的故事
    南印度也是如走馬燈似地更換著王朝,你方唱罷我上次,國王一不小心就被殺,江山王國對於這些王族來說,大概就像中國古語說的:人亡弓,人得弓。印度人自己就這麼分裂著打來打去,從來沒有一個王國研究一下為什麼總有外來人入侵、他們是怎麼入侵的。哪怕有一個小王國把自己的軍隊駐紮在開博爾山口這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方,在當時的條件下想進入印度大陸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 【古印度列國志】貴霜帝國(下):迦膩色伽一世2
    歷史上,七大家族之一的蘇倫家族,就曾經在北印度地區建立過霸權。但此時的貴霜帝國,已經在軍隊數量和軍事技術上,都反超了江河日下的帕提亞。面對步騎兵完整,勢力雄厚的迦膩色伽,沃洛吉西斯四世的東徵自然一敗塗地。
  • 班超平西域時擊敗的貴霜帝國有多強?為何能位列四大帝國之一
    ▲公元四大帝國雖然在很多人心中,那個貴霜似乎和中國並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在很多我們想不到的地方,雙方的聯繫就早已建立。比如說東漢明帝時期,中國宗教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白馬馱經」。作為統治著河中地區、巴克特裡亞(今阿富汗)還有北印度的大帝國,其對整個絲綢之路的控制,使得佛教在整個中亞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直到後來貴霜帝國滅亡,來自波斯的拜火教和印度本土的婆羅門教才開始得以在中亞地區傳播。
  • 絲綢之路上的貴霜帝國,發展犍陀羅藝術文化,與中國友誼源遠流長
    賽福爾先生歷數從西、從北、從東來的入侵者有哪些時,說到了古代中國,我就問是中國哪個部落來到這裡的。他說是貴霜帝國。而把佛教犍陀羅藝術發展到極致貴霜帝國的前身,就是先秦時期的大月氏人。
  • 貴霜帝國︱本是敦煌牧馬人,西遷烏滸成霸主
    對我們來說,貴霜王朝是一個古老而陌生的國度,不過,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歷史事件,比如張騫鑿空、絲路貿易、佛教東來等等,都同它有著密切聯繫。有關這個西域國家的文獻記載非常稀少,致使其歷史充滿傳奇色彩,諸多問題難以定論。貴霜王朝大約建立於公元30年,在公元230年前後遭到新興的波斯薩珊王朝的侵襲而瓦解,餘部一直延續到4世紀下半葉。
  • 只有根基穩,生意才能「搞起來」:貴霜帝國的人過得那叫一個滋潤
    貴霜帝國曾是中亞史上的一支強大的力量,他們在崛起之後囊括了中亞和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區。他和同時代的中國漢朝,西亞的安息,歐洲的羅馬並稱四大帝國。在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上發揮著重大作用。作為佔據絲綢之路要道的遊牧民族,貴霜人的生活可謂豐富多彩貴霜帝國是一個幾乎完全由遊牧民族建立起來的國家,這主要是和他們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他們面對的主要是沙漠,草原和山地,因而畜牧業相對發達。
  • 號稱「世界四強」的貴霜帝國為什麼不揮師中原,滅了東漢、三國?
    大夏位於阿富汗北部,又稱「中亞希臘王國」,是一個古希臘人建立的奴隸制國家,民族是塞種人,被大月氏人徵服後,被拆分為五部,叫做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題目中的貴霜帝國就是在貴霜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他們統一了各部,推翻了大月氏人,建立了貴霜帝國,在全盛時期,他們西起伊朗東境,東至恆河中遊,北起錫爾河、蔥嶺、南至納巴達河的廣大疆域的帝國。
  • 在中國西北崛起的古帝國,面積三百八十萬,鼎盛時期被分而滅之
    這裡是中亞最富饒的河谷盆地,能夠孕育出強大的帝國。果然,大月氏之中的貴霜部落在公元1世紀時統一了大月氏,建立貴霜帝國,成為歐亞大陸上最強大的四個帝國之一。公元3世紀開始,貴霜帝國逐漸分裂和衰落,給嚈噠的崛起提供了機會。嚈噠在4世紀左右擺脫貴霜帝國,建立起自己的國家。
  • 十大帝國之「雄霸世界」的大漢帝國
    大漢帝國是中國歷史在科學成就、技術進步、經濟、文化、和政治穩定等多方面的黃金時代,當時漢民民風尚武,漢初功勳三傑兼三大名將,在年輕落魄之時就經常佩戴一把劍,雖然有過胯下之辱,只能說明韓信氣量大不和那蠢貨一般見識而已。當時在歐亞大陸同時期和大漢帝國並存的有羅馬帝國、波斯的安息帝國、中亞和印度西北部的貴霜帝國。
  • 話說印度歷史
    亞洲南部,三大半島,包括:阿拉伯大半島,印度大半島,中南大半島。印度大半島,或稱次大陸,包括三大區域:北印的印度河-恆河平原,南印的德幹高原,和印度半島南端。7、外敵入侵時期,前200~200,與中國的西漢、東漢同期:孔雀帝國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巴克特裡亞-希臘人在前二世紀初,入侵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
  • 米羅:貴霜錢幣所見的密特拉
    米旦尼王國在今敘利亞北部,由胡裡特人(Hurrian)建立,他們原是印度-伊朗語民族(Indo-Iranian)中的一支,大約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南下到達伊朗高原。在已知印伊部落分支印度雅利安人最早創作的《梨俱吠陀》(Rig Veda)中,也提到了這五位神。1表明密特拉是原始印歐人已有的信仰。
  • 世紀對決20 1世紀:歐亞四大帝國時代,貴霜崛起與大漢羅馬安息並立
    1世紀,中亞地區的貴霜帝國異軍突起,於是,一時之間,歐亞大陸形成了四大帝國並立的局面。東漢王朝國力最強,羅馬帝國次之,安息帝國緊隨其後,貴霜帝國則屈居末位。
  • 從地圖看世界4000年帝國演變史,唯一不變的,是中國
    公元前6世紀中葉,處在西亞的波斯人崛起,他們吞併了鄰近的兩河文明和埃及文明,觸角達到了愛琴文明和印度文明,他們建立了世界第一個橫跨亞非歐的大帝國——波斯帝國。
  • 絢麗奪目的貴霜王朝金幣
    之後,大月氏人分成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高附五部,稱「翕侯」。公元1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統一五部,自立為王,建立貴霜帝國。公元前30年,丘就卻繼續南下,進入帕提亞東部,攻佔喀布爾河流域,並經興都庫什山開伯爾山口進入巴基斯坦及北印度,最後定都為高附(今阿富汗的喀布爾),初步奠定了貴霜帝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