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發布啦!

2020-12-12 澎湃新聞

前兩天,小編公布了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的名單,再一次恭喜獲得優秀論文的各位同學!然而,收錄論文集的論文只公布了數量,讓很多投稿的同學非常急切地想知道結果。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今天發布啦,快來找找有沒有你的同學!

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論文名單

論文題目

第一

作者

高校

1

「博洛尼亞進程」20年對中國研究生培養的啟示

陳晨

上海師範大學

2

「導生關係」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張展圖

汕頭大學

3

「多才多藝博士」的輸出現狀及影響因素 ——基於《Nature》全球博士生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侯延昭

南京農業大學

4

「煤氣燈操縱」:惡劣導生關係中的行為控制及其發生條件

劉裕

南京大學

5

「問題導向」視閾下研究生能力素養在場雛議及路徑延展

葉必成

華東師範大學

6

「質量」邏輯與學術邏輯之辯:基於高校研究生清退事件的學理探析

尚瑞茜

西南大學

7

案例開發、案例教學、案例研究「三位一體」式研究生培養模式探索 ——以個人「CSR理論學習研究」為例

付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8

博士生導師視角下的申請考核制:實踐與效果 ——基於對Y大學博導的混合研究

郭二榕

北京大學

9

博士生發表制度的「內捲化」:表徵、機理與復歸

趙祥輝

廈門大學

10

博士生非認知能力及其影響因素 ——基於Nature全球博士生調查的實證分析

鄭玉燕

武漢大學

11

博士生培養環境:圖景·機理·路徑 ——基於2019年Nature博士生調查的注意力配置分析

樊 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2

博士碩士論文抽檢制度中的懲罰機制研究

肖楊

湘潭大學

13

博士生科研資助的粘性效應:比較優勢還是能力分層——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例

張雙志

天津大學

14

博士選擇去哪些企業就業?——基於X大學2011-2015年畢業去向數據的實證研究

喬文琦

天津大學

15

博士學位授予標準的學理分析和法理邏輯

張微

北京理工大學

16

補葺與重構:名譽博士學位的歷史沿革、發展特徵與反思

師悅

南京大學

17

場域視角下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落實機制構建

曹媛媛

華中農業大學

18

從研究生角度研究大團隊下的導師權責模式

王若璇

北京理工大學

19

導師-研究生對話共同體的本質邏輯與生成機理探究

許 洋

同濟大學

20

低年級直博生學術熱情緣何消減:基於紮根理論的分析

洪茜

清華大學

21

高校制定授予學位細則的司法定性與權限邊界——以《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第25條為中心

魏文松

東南大學

22

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制度化困境研究 ——基於新制度主義的視角

汪夢媛

南京大學

23

工業價值鏈對工程人才培養的嵌入性研究

張婷婷

大連理工大學

24

溝通行動理論視域下研究生導生有效溝通的策略研究

劉培軍

廣西大學

25

國際學術流動對博士生的影響研究

李宇航

大連理工大學

26

國外研究生教育研究述評:熱點主題、理論前沿與啟示

李保忠

華中農業大學

27

哈佛大學教育學PhD項目的跨學科特點及啟示

薛李

山東師範大學

28

海歸博導有助於提高博士研究生國際期刊論文產出嗎?——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實證分析

王雅晶

南京大學

29

後疫情時代英國研究生教育的挑戰、應對與啟示

張靖佶

廈門大學

30

基於SNA的臨床醫學專業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田宛鑫

哈爾濱醫科大學

31

基於設計的研究對當代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

李然

中央民族大學

32

基於同行評價視角的地方院校博士學位論文質量研究

董宗旺

河北師範大學

33

加入一場缺席的遊戲:在臺就讀博士生的學術幻象及其資本積累策略

秦啟光

臺灣師範大學

34

監測之於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合理性及其價值

楊旭婷

北京理工大學

35

科研興趣對博士生培養質量的影響研究

李福林

清華大學

36

跨學科背景下研究生培養課程研究 —以CSBI項目為例

張曉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7

跨學科視角下的「新文科」發展路徑研究

倪秦

中國人民大學

38

理性選擇制度主義視角下的研究生推薦免試政策研究

衣芳青

清華大學

39

立德樹人視域下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目標研究

林銘涵

南京師範大學

40

論撤銷不合格學位授權點的性質界定及其制度完善

楊傑

南開大學

41

論生態視域下一流學科的生長邏輯與建設方略

鄭政捷

天津大學

42

論學位撤銷制度的法治化進路

翁明傑

中國政法大學

43

論學位授予標準設定權 ——兼評柴麗傑訴上海大學不履行法定職責案

張頌昀

東南大學

44

邁向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開放40年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政策變遷與發展邏輯

楊茜

南京大學

45

美國生物醫學博士生教育的職業開發實踐 ——BEST計劃的起因、措施與成效

陳爾東

南京農業大學

46

迷失與重構: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導學關係」的依戀樣態表徵 ——以N大學為個案實例的質性研究透析

陳林

南昌大學

47

墨爾本大學教育博士培養特色及啟示

彭金玉

東南大學

48

女性讀博滿意度真的更低嗎?——基於《自然》2019年全球博士生調查數據的實證分析

汪衛平

復旦大學

49

群智交互:喬治亞大學人工智慧碩士項目的經驗與啟示

馬萬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0

人工智慧時代研究生知識觀的異化與重塑

羅琴

西南大學

51

如何適度布局博士生規模?導師指導規模總量與博士生科研產出的關係

吳嘉琦

北京大學

52

申請-考核制對博士生招生生源的影響

郝曉偉

北京大學

53

師生關係如何走向惡化 ——基於有真實經歷研究生的訪談

任可欣

南京大學

54

實踐·邏輯·審思:教育博士學術治理之研究 ——基於七屆全國教育博士論壇論文集(2013-2019)的分析

馬文飛

陝西師範大學

55

守正·融合·創新:教育學碩士研究生「新文科式」培養路徑的探索

李莎

中央民族大學

56

誰更願意讀博士?——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讀博意願影響因素分析

牛晶晶

北京理工大學

57

誰願意進入博士後流動站?——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實證分析

何家琪

南京大學

58

史丹福大學學術型碩士在線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史文欣

東南大學

59

探究女性碩士生的科研狀態 ——基於2019年中國研究生滿意度調查的數據

張楠

北京理工大學

60

提高學術評價治理水平 破除唯論文「SCI」至上

雷琨

北京理工大學

61

天道酬勤?不同培養模式下博士生時間投入與能力產出關係的實證分析

楊佳樂

清華大學

62

我國博士生導學關係影響因素實證研究

常海洋

河南大學

63

我國博士生教育分流機制的現實問題、設計理據與制度構想

閆淑情

天津大學

64

我國工程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實踐探索與未來發展方向 ——基於多案例研究視角

王維軍

華東理工大學

65

我國專業管理機制現行特徵及其優化的阻力分析 ——基於中美比較的視角

施悅琪

北京師範大學

66

我國專業學位設置和授權機制、規模和結構分析

常琅

北京理工大學

67

新世紀以來中外交叉學科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基於2000-2020年中外文獻的比較分析

張卓

北京科技大學

68

學術邏輯為主、行政邏輯為輔:一流學科建設的應然邏輯及其回歸路徑

姜凡

上海交通大學

69

學位糾紛案件適用履行判決的障礙及其消解

侯嘉淳

東南大學

70

學位論文查重製度的本原、異化和回歸路徑

吉祥佩

安徽師範大學

71

學位評定委員會的職責定位及完善路徑 ——以《學位條例》修訂為中心

王由海

中國政法大學

72

研究生對給予導師決定其能否畢業自主權的態度與政策意蘊 ——基於925個樣本的調查分析

孫天慈

華東師範大學

73

研究生教育資源配置有效嗎?——基於三階段DEA及Malmquist指數的分析

徐玉勝

武漢大學

74

研究生師生矛盾事件的新聞報導及網絡評論對研究生對師信任的影響

孫卉

南京師範大學

75

研究生推免制度的要素、困境及舉措 ——基於社會學制度主義的理論視角

肖燦

武漢大學

76

研究生網絡學習行為機制 與評價策略 研究 ——基於 R asch 分析模型 的探討

古立春

西北師範大學

77

一流學科建設方案的政策聚焦——一項社會網絡分析

謝 靜

浙江大學

78

因「志」施教:不同求學動機的博士生需要差異化培養嗎?——來自中、美、英、德四國博士生調查的證據

謝鑫

南京大學

79

英國頂尖大學一年制課程制碩士培養研究 ——以牛津大學人文社科類學科為例

王雅鑫

北京理工大學

80

英國理工科一年制碩士培養實施研究——以牛津大學為例

冉雨萌

北京理工大學

81

優秀研究生線上學習小組合作特徵研究

陳楨楨

華中科技大學

82

哲學社會科學博士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涵育 ——基於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的視角

尚宇菲

天津大學

83

支持型教育環境對我國博士生專業社會化的影響研究

邵劍耀

江南大學

84

職業意願能代表職業選擇嗎?——過程性視角下博士生學術職業選擇的形成機制研究

韓 霜

南京農業大學

85

中美比較視角下高等教育學碩士生課程設置研究

謝芷薇

湖南師範大學

86

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培養的回顧與反思

繆英潔

江蘇大學

87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結構與產業結構互動關係研究:基於長三角一體化的動態考察

王媛

浙江大學

88

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現狀分析及路徑探索 ——基於雲南省高校的調查

劉頌迪

雲南師範大學

89

準碩士生是如何度過「空檔期」的?——基於某「雙一流」建設高校52名準碩士生的質性研究

袁粼

北京理工大學

90

自我決定理論視角下學術型碩士生學術志趣的轉變機制

趙金敏

南京大學

由於疫情原因和會議規模的限制,投稿論文的第一作者可以報名參會。具體的會議安排和報名方式請點擊:

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優秀論文

同學們北京見!

來源:芥末堆教育

公眾號ID:jiemoedu

個人微信號:xuezhexiaoyi(不閒聊)

推薦關注

『壹學者思政研究』

「壹學者思政研究」是為從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的學人而建。日常發布《複印報刊資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擬用目錄、精選文章,以及高校思政課的前沿動態、研究課題、教學指導等內容。

《複印報刊資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現已開通

在線薦稿、在線評議通道

,歡迎您關注!

>>點擊查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020年第四期目錄>>點擊查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2019年全年目錄

原標題:《第四屆研究生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收錄名單發布啦!》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河南大學開幕
    為展現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創新培養機制和學術成果,搭建新聞傳播專業研究生溝通交流的學術平臺,12月3日,第二屆中原新聞與傳播研究生學術論壇開幕式在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實驗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舉行,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
  • 2021廈門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廈門大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交大第五屆研究生「學術之星」答辯會圓滿落幕!
    獲得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上海交通大學醫工(理)交叉研究生學術論壇暨「博極醫源」研究生學術論壇「學術報告三等獎」等榮譽。吳天昊共發表高水平論文4 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50,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國際頂尖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27.398)上發表學術論文1 篇。同時,以第一作者發表會議論文一篇(EI 收錄),並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進行口頭報告。Muhammad Riaz Ahmad
  • 陝西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舉辦
    為落實《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打造陝西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育人共同體,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陝西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於11月28日舉辦陝西省首屆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
  • 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金陵影視研究生論壇在南京舉行
    2020年 12月12日,南京師範大學第二屆金陵影視研究生論壇在南京舉行。論壇由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教學專業委員會指導,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研工部)、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重點學科、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電影與電視藝術系、中國非虛構研究院承辦。
  • 2015上海體育學院-臺灣輔仁大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我校舉行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周成林、臺灣輔仁大學體育學系主任曾慶裕、上海體育學院研工部部長殷勤、體育教育訓練學院黨總支書記趙曉晗出席開幕式。參加開幕式的還有臺灣輔仁大學助理教授邱奕文、陳冠旭、何健章等7位老師和6位研究生,以及上海體育學院50多名研究生。論壇開幕式由殷勤主持。
  • 武漢大學舉辦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科技節
    9月8日,武漢大學第十五屆研究生學術科技節開幕。校黨委副書記屈文謙出席,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會。  本次科技節以「明誠崇學,『疫』線擔當」為主題,包括論壇講座類(含新生青春訓練營)、學科競賽類、跨學科交流類、學術誠信教育類、創新創業類和抗擊疫情特別活動等六大板塊,博士生學術沙龍和弘毅講堂兩個專項。
  • 成都體育學院舉行碩博研究生學術論壇現場報告會
    為推動研究生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加強研究生跨學科、跨學校學術交流互動,成都體育學院碩博研究生學術論壇現場報告會於12月11日在同傳室順利舉行。本次論壇徵文分六大專題,包括運動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新聞學、經濟管理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
  • 【畢業季】2018屆研究生畢業達人風採展
    在讀期間,在航空航天、流固耦合、流體力學等領域的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篇,以第一作者在《AIAA Journal》等國際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SCI二區收錄7篇。碩士期間兩度榮獲校「優秀研究生標兵」稱號,並獲得校「學術之星」、「研途之星」和「五四紅旗標兵」等榮譽。入學至今擔任15201-5班班長,帶領班級兩度獲校研究生「模範班級」稱號。
  • 教育學碩士研究生:就業出現新特點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達到54.09萬人,其中教育學碩士研究生3.12萬人,是繼管理學碩士、法學碩士之後文科類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最大的學科;就各學科研究生招生的增長率而言,教育學碩士招生人數的增長率是管理學碩士的1.87倍,是法學碩士的3.93倍,是全國碩士的2.15倍。
  • 第四屆全國體育學科研究生文化論壇暨《體育文化導刊》進高校系列...
    12月19日,第四屆全國體育學科研究生文化論壇暨《體育文化導刊》進高校系列行活動在東北師範大學成功舉辦。   本次論壇由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文化導刊》編輯部聯合主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東北師範大學)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機遇、新挑戰」,旨在為廣大在讀研究生創建學術交流平臺,增強體育學科研究生的理論自信和文化自信,積極推進體育強國建設。論壇首次採取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會議形式。
  • 大工研究生最高榮譽名單揭曉
    近日,2019-2020學年優秀研究生標兵名單揭曉,來看看標兵們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優秀研究生標兵(博士)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劉朝龍,中共黨員,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師從袁景利教授,於2017年轉為博士,現處於博士階段第四學年,從事長壽命金屬配合物發光探針設計開發及生物應用研究
  • ...地區體育學研究生科學論文報告會暨第三屆運動與健康促進學術...
    11月28日,2020年川渝地區體育學研究生科學論文報告會暨第三屆運動與健康促進學術論壇在西南醫科大學城北校區舉行。近80名川渝地區的體育與醫學專家學者和體育學研究生參加了論壇。  會前本屆論壇面向成渝地區體育學研究生開展了徵稿活動,收到稿件170餘篇,並組建專家評審委員會對投稿論文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71篇,其中一等獎18篇、二等獎28篇,三等獎25篇。
  • 【聚焦研究生教育會議】天津大學舉辦國際一流研究生培養論壇
    本站訊(通訊員 沈妍)10月9日下午,國際一流研究生培養論壇在北洋園校區圖書館一層多功能廳舉行,拉開了天津大學第四次研究生教育會議專題大討論的帷幕。本次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由研究生院,人事處、教務處、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共同舉辦。論壇邀請了數位具有豐富海外學術經歷的專家和青年學者及我校戰略合作辦學機構的外方代表,就一流研究生培養的理念、模式及舉措分享經驗、開展研討。王樹新副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各學院研究生副院長、機關部處代表、研究生導師、研究生教務員等共計13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研究生院培養辦主任齊崴主持。
  • 湖南理工學院:打造創新論壇為研究生創新能力提質增效
    本網訊(通訊員 夏曄)秉承「至善窮理」的校訓精神,探討交流學術知識,12月18日,湖南理工學院舉辦第五屆研究生創新論壇暨首屆「求索」學術文化節總結表彰大會。研究生導師與研究生齊聚一堂,在對話與交流中充分享受研究生創新論壇的累累碩果,在學術的探討中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
  •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最高榮譽名單揭曉!
    近日,2019-2020學年優秀研究生標兵名單揭曉,來看看標兵們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優秀研究生標兵(博士)(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劉朝龍,中共黨員,化工學院分析化學專業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師從袁景利教授,於2017年轉為博士,現處於博士階段第四學年,從事長壽命金屬配合物發光探針設計開發及生物應用研究。
  • 【聚焦研究生教育會議】天津大學舉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生組專場...
    何芳首先傳達了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及近期發布的重要文件精神,介紹了我校召開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啟動會以來的相關情況。在交叉學科人才培養及評價方面,希望增加交叉學科以及文科專業課程資源,文學院19級碩士生李宏玲建議為中國語言文學等文科類專業研究生提供選修智算學部和新媒體學院開設課程的機會;學校可組織一些跨學科的學術論壇,為從事交叉學科研究課題的研究生提供更多諮詢交流渠道,理學院19級碩士生郭偉奇提出組建由學校牽頭、研究生具體參與的交叉學科交流平臺;教育學院19級碩士生張宜峰提出交叉學科成果評價問題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研究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研究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http://shanghai.eol.cn/  中國教育在線    2019-11-13  大 中 小
  • 第八屆全國阿拉伯語專業研究生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行
    2020年12月12日,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阿拉伯語系、北京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和中國阿拉伯文學研究會共同舉辦的第八屆全國阿拉伯語專業研究生論壇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新樓舉行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付志明教授在致辭中表示,研究生論壇能夠給青年學生和青年學者創造促進交流、建立聯繫、提高研究水平的平臺,希望各高校阿語研究生能夠利用論壇契機提升研究素養,為阿拉伯語研究和阿拉伯語教學貢獻自己的力量。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吳傑偉教授也出席了本次論壇開幕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