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院長訪談錄|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在挑戰與思考中前行

2020-12-27 澎湃新聞

「看著原來繁華的武漢街道竟空無一人,僅有少量的交通車輛駛過,一種莫名的傷感湧上心頭,更覺得此次援鄂責任重大。」在前線日記中,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這樣描述2月19日晚初到武漢的感受。

經過33天的奮戰,王琛和他帶領的甘肅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已於3月22日結束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18病區的工作,平安凱旋。在蘭州隔離期間,他已漸漸撫平內心的激動。「這次援鄂工作帶給我的首先是挑戰,也有感動和震動,之後就是深深的思考。」他坦言。

讓所有隊員平安回家

2月16日,接到出徵通知時,王琛並未感覺突然。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就向甘肅省衛生健康委表達了馳援武漢的意願,但當一支由省內57家醫療機構、147名醫務工作者組成的隊伍交到手中時,他才頓感壓力巨大。

「這是一支臨時組成的隊伍,我對每位隊員的能力、性格,甚至年齡都不掌握,能否按要求把隊伍帶好,心裡沒底。另外一個未知數是,抵達武漢前,我們不知道要進駐哪個醫院、哪個病區,具體是什麼任務。」面對未知帶來的壓力,王琛並不避諱,但對於自己的承諾,他非常堅定:必須保證所有隊員平安回家。

按照規定,出發前,隊員均在各自所在醫院接受了關於疫情防控的培訓;出發前一天,隊員們又統一接受了院感及自身防護等重點培訓。即便這樣,王琛也不放心,他在醫療隊新建的微信群裡上傳了趕製的防控知識PPT和視頻,並反覆叮囑大家務必仔細觀看,牢記於心。到達武漢住地後,醫療隊第一時間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感專家李六億開展了院感培訓。同時,醫療隊迅速成立了院感組、專家組、醫用物資組、生活保障組和宣傳組,每個小組各司其職,院感組監督隊員們回到住地後的感染防控和消毒流程。

在病區裡嚴格執行院感相關規定,回住地也不放鬆,這讓醫療隊實現了零感染,也讓王琛實現了出徵時的承諾。

「一患一方案」

2月22日,是醫療隊正式接診患者的第一天。此前,武漢當地經與各地醫療隊的磨合和協作,各項工作已比較順暢。此時的18病區已經過改造和清潔,在醫療隊為各個區域張貼好相應標識後,便等待著患者的到來。

「我們的患者有從方艙醫院轉過來的,有從養老院過來的,有剛生完寶寶的產婦,其中大部分是高齡患者,最年長的95歲,基礎病之多是不用說的。」王琛介紹,該病區共有40張床位,主要收治輕症和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面對「構成」如此複雜的患者,專家組和護理專家組對患者開展個體化治療,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方案,做到「一患一方案」。此外,中醫專家組充分發揮優勢,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對方劑配伍進行加減,做到辨證施治,因人施治。針對輕症患者,醫護人員還帶領他們練習健身操、八段錦等,以提升免疫力。

「我們收治的輕症和重症患者比例大約為2比1,但沒有一名死亡,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控制住了重症的進一步發展。」王琛說,看著很多重症患者轉為輕症,直至各項檢查達標出院,是醫療隊員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醫患關係在戰「疫」中升溫

提起那位握著他的手不停道謝,還說出院後要請醫護人員到家裡吃正宗湖北菜的老人,王琛的聲音難掩哽咽。入住18病區後,老人就與在其他醫院隔離治療的家人失去了聯繫,加之病情時有反覆,時常感覺胸悶,讓他非常焦慮。為了緩解老人的情緒,醫護人員一口一個「爺爺」,叫得非常親切,還把自己的生活物資拿給他使用。老人牙口不好,護士就專門請食堂為老人燒制軟爛的飯菜。

「在我們快離開武漢的時候,每次見到老人,只要他能起身,都會向我們鞠躬致謝。此情此景,讓人忍不住落淚。」王琛說,同時,33天的相處也讓他「認識」了這支由26位醫生和120位護士組成的團隊。

很多患者入院時,因為對疾病的未知和對家人的思念,導致情緒波動,有的甚至不願配合治療,醫護人員就想辦法與患者聊天,紓解他們心中的鬱悶。有的患者要出院了,醫護人員比患者還興奮,在一起拍照留念,並向他們贈送甘肅特產和小禮物。病區裡沒有護工,護士承擔了很多生活護理工作,餵水餵飯,翻身拍背,清理排洩物。「這些孩子大部分是『80後』『90』後,都是家裡的寶貝,現在髒活、累活搶著幹。我認為,任何讚美的話語都無法表達他們的付出。」

在18病區裡,王琛說,他看到了一種醫患間自然流露的關係,「醫護關心患者,患者理解醫生,醫患相互感恩、相互體諒,這本應存在於醫患之間。」

綜合醫院亟需補課

回程的前一天,醫療隊到後湖院區門口合影,對面住宅樓上的市民拉出了致謝的條幅,並高喊「謝謝你們」,這成為王琛和他的隊員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畫面。

「我們不能再沉浸於過去的1個月中了,大家不妨趁這段時間考慮一下,回歸各自醫院和崗位後的計劃。」如今,隔離休養剛過半程,他便在醫療隊微信群中提醒大家。

當前,對於醫院來說,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恢復正常診療秩序成為首要任務。「我有一點著急。」談到隔離結束後最想做的事,王琛說:「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疫情一旦發生,對綜合醫院的傷害往往最大。未來,綜合醫院需全面完善防控體系,要按照要求做好感染科建設。特別是微生物檢驗室,需要達到什麼級別,要根據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建設。對於我院,也要儘快把這套防控體系建立完善。在全面恢復正常診療後,我想把這兩個月落下的『功課』補起來。」

「對於防疫物資,應有通盤的考慮。如果各地都具備基本防護物資的生產能力,並根據醫院規模和人口數量進行一些必要的儲備,或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疫情初期的物資緊張現象。」王琛補充道。

作者:健康報記者 劉立夏

來源:微信公眾號「健康報」

原標題:《戰疫院長訪談錄|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在挑戰與思考中前行》

相關焦點

  • 專訪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疫情給醫院帶來的挑戰與思考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新冠疫情影響下,醫院的運營面臨哪些衝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醫院還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如何去應對?數位化時代,智慧醫院的建設又該如何走?這些問題,在9月11日的2020中國醫院大會期間,成為了多位醫院院長探討的話題。
  • 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王琛做客蘭州大學講述抗疫先進事跡
    原標題:聆聽戰疫故事 堅定使命擔當 我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王琛做客蘭州大學講述抗疫先進事跡  中國甘肅網5月6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耿睿)近日,蘭州大學在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大禮堂舉行「聆聽戰疫故事,堅定使命擔當
  • 戰疫院長訪談錄|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外防輸入...
    戰疫院長訪談錄|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王昆華:外防輸入,內控反彈,構築全流程健康防控銅牆鐵壁 2020-04-23 2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大二院院長王琛:大醫精誠「微視野」下可有大作為
    中國甘肅網7月1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何燕)「今年為全力援助湖北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我省抽調全省醫療戰線的『精兵強將』組建了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我是第五批的隊長。」2月19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率147名隊員奔赴武漢,並接管了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發熱18病區。
  • 戰疫院長訪談錄|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林海濱:未雨綢繆...
    有一所英國教會創辦的百年醫院名揚海外,贏得百姓信任,她就是莆田市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莆田學院附屬醫院新院區這與其124年的建院史不無關係,與近些年連續融合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腫瘤醫院、傳染病醫院(第五醫院)等16家醫院不無關係,更與直面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不無關係。
  • 戰疫院長訪談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李海洋:從「應戰首例...
    能讓所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清零,能讓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讚許中國經驗,能讓一家方艙醫院勝利休艙……貴醫附院在疫情的風暴中,默默遞交了答卷。3月8日,經過全體醫療隊員的全力奮戰,武漢開發區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勝利休艙。貴州在援助武漢中做到了4個「0」:患者病亡率為零,醫護人員零感染,治癒出院患者核酸檢測「返陽」為零,方艙內所用空間及物體表面的核酸檢測沒有一例陽性。
  • 戰疫院長訪談錄|西安市紅會醫院副院長許鵬:做疫情大考中的合格...
    戰疫院長訪談錄|西安市紅會醫院副院長許鵬:做疫情大考中的合格答卷人 2020-04-15 23: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院長訪談錄|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小民:讓支援從此...
    戰疫院長訪談錄|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李小民:讓支援從此不斷線 2020-04-28 2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蘭大二院院長王琛獲「九三學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疫一線優秀...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近日,九三學社中央表彰九三學社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榮獲「九三學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疫一線優秀社員」榮譽稱號。
  • 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首批援鄂抗疫醫療隊出徵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28日電 (記者 丁思)「馳援武漢,我請戰!」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急診ICU副主任醫師張蓓主動請纓帶隊出徵武漢援鄂抗疫。1月27日晚,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快速集結呼吸、重症、院感等專業人員組成第一批醫療隊,以國之名,馳援武漢。
  • 戰疫院長訪談錄|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於凱江:決勝...
    4月10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於凱江接受採訪時語氣急促地說。據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又多了兩個「頭銜」: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黑龍江省委赴綏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組醫療救治組組長。剛剛結束「黑龍江重症救治攻堅戰」後,又馬不停蹄投入到「綏芬河保衛戰」中的於凱江,「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是認真的。
  • 蘭大二院院長王琛的武漢「抗疫"日記
    王琛教授  王琛,男,出生於1964年11月。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  武漢「抗疫」前線日記  王琛  作者單位:蘭州大學第二醫院  2020年2月19日  今晚20點多,我們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乘坐東航專機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 戰疫院長訪談錄 | 東莞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綜合救治、攻堅克難...
    運用國內最先進技術救治危重症東莞市人民醫院院長蔡立民告訴記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東莞市人民醫院承擔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以及疑似病例、醫學留觀病例收治,共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13名,治癒12名,3月20日實現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住院患者「動態清零」,醫護人員「零感染」。
  • 西北公立醫院黨建高峰論壇在蘭州召開
    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 彬)11月19 日上午,由蘭大二院承辦的「西北公立醫院黨的建設與發展命運共同體2020年年會暨西北公立醫院黨建高峰論壇」盛大開幕,西北五省區多所省級醫院、大學附屬醫院以及甘肅省內各市、州主要公立醫院的黨委書記、副書記、黨務部門負責人及黨務幹部參加會議
  • 蘭大專家任兩批甘肅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 附屬醫院援鄂隊員增至65人
    2月19日下午,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舉行出徵儀式。省委書記、省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林鐸在出徵儀式上為醫療隊授旗並作動員講話。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王嘉毅主持出徵儀式。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擔任甘肅省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長並代表全體隊員發言。
  • 戰疫院長訪談|餘學清:科學戰疫,省醫擔當!
    這只是省醫戰疫場景之一。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洶洶席捲,省醫精兵強將守醫院、援湖北、撐定點、援外抗疫、跨國接運同胞……處處科學戰疫,盡顯省醫擔當! 根據廣東省整體安排,省醫第一時間在主動報名人員中遴選出18名優秀醫護人員,組成省醫武漢醫療隊除夕深夜出發,緊急馳援湖北,對接武漢漢口醫院內科樓二樓原呼吸科病區,正是疫情嚴重、患者病情重的病區之一。「第一批剛抵達,第二批、第三批已經報名並培訓完畢,隨時待命!」餘學清說,醫護毫無懼色逆行戰疫,身為「掌門人」,則要當好抗疫戰士的最堅強的後盾。
  • 王琛:在武漢,我們和病毒在賽跑,也和自己在賽跑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2月19日,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院長王琛接過隊旗,帶領147人組成的甘肅第五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從黃河到長江,隴鄂同心。在荊楚大地上的33個晝夜,王琛和隊員們以實際行動書寫著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 雷神山醫院院長是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兼任,是北醫大博士
    2月16日,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接管的武漢雷神山醫院ICU病房正式投入使用,並第6次開艙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由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團隊接手,負責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 王行環,男,1965年生,198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並獲學士學位,1989年獲武漢大學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南醫院泌尿外科工作,1996年獲北京醫科大學泌尿外科博士學位。2020年2月8日,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兼任雷神山醫院院長。
  • 《聽·院長說》第二季開播 來看看醫院「掌門人」之間的碰撞
    大型醫院院長深度訪談節目健康上海之《聽·院長說》第二季,昨天起每周五20:30登陸都市頻道,製片人、主持人周瑾將攜手12位上海各級醫院院長,暢聊「醫學·人生」。「青春的選擇」「醫患的互助」「科技中的仁心」「生命的意義」……當聽完這些上海各級醫院掌門人為之奮鬥和思考的日常,也許就明白了什麼是「健康上海」的未來。由《36.7℃》團隊打造的《聽·院長說》第一季播出後,業內外好評不斷,時隔三年,《聽·院長說》第二季鳴鑼開講。相較於第一季一集一人的「深度訪談」,第二季將形式升級為一集兩人的「碰撞與交流」,兩位院長各站舞臺兩端,由「講述」轉為「對話」。
  • 東南七省醫院院長齊聚聊了啥?
    如何積蓄新的前行力量?6月12日,由健康界主辦的「東南七省醫院院長高峰論壇」成功召開,浙江、福建、湖南、江西、雲南、貴州、廣西七省的15位醫院院長及醫院管理者齊聚,共同探討網際網路+新型醫院管理、雲醫院建設、區域協同發展等內容,為醫院未來發展謀求更多支撐。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蔡秀軍院長、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張國剛院長作為大會的論壇主席,分別進行了精彩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