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的都不對,奧運會比賽途中我出去了半個小時,是去數螞蟻了」,中國奧運金牌首枚獲得者許海峰多年後在接受採訪時,第一次講述了自己那特殊的半小時。
1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在美國洛杉磯舉行,7月28日當地時間16:15正式開幕。中國作為參賽國派出了353人前去參賽,許海峰就是其中一員,他參加的比賽項目是男子50米手槍慢射比賽,比賽時間是7月29日。
比賽當日,許海峰前27發打的特別好,到28發的時候居然出現了8環。他馬上意識到不對勁了,自己的動作肯定出問題了。
之前還有9發試射,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打了將近40發子彈,人已經疲憊。整個比賽過程要持續兩個半小時,許海峰打算休息一會。
許海峰出了大門,不想坐門口,他想著該如何放空腦子。這時候剛好有一群螞蟻經過,他就開始數螞蟻。
數螞蟻的過程,讓許海峰頭腦放空,自然放鬆休息了半個小時後,他重新返回了賽場。
恢復了體力和精力的許海峰,越打越好,當他打出最後一發子彈的時候,全場歡呼了。最後他以總分566 的成績的優異成績一舉奪魁,成為中國奧運賽場上首位金牌獲得者。
當他出了射擊地線,當時的國家體委副主任黃中在擁抱他之後,還親了兩口。
多年後當許海峰又回憶起這個片段的時候,給人一種雲淡風輕的感覺,好像他說的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別人的事情,那種穩重勁兒,讓人看了都安心。
許海峰一路走來,心態極好,因為他明白賽場上拼的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心理素質,沒有好的心理素質,最終被打垮的往往是自己。
許海峰深諳其道,最後成就了自己。
2
許海峰對於自己能獲獎,特別意外。因為參賽前他沒想過能得冠軍,所以只帶了領獎服,連褲子都沒帶。
領獎時,沒有辦法,許海峰只好借了一條褲子,還借了一雙白球鞋。戲劇性地是借的褲子還短了一截。
領獎時,還有一段小插曲。
由於第一天比賽,主辦方當時只準備了一面國旗,一起的王義夫奪得了銅牌。
兩人得獎只有一面國旗,主辦方臨時又讓工作人員從新聞中心用直升機送了一面國旗,所以還遲了40分鐘才頒獎。
許海峰當時還開玩笑說:「早知道這樣,我們自己帶一面國旗來好了。」
許海峰甚至沒有感到自己獲得的這枚金牌到底有什麼不同,第二天他就坐車去看比人比賽了。誰知剛到賽場,就被當時中央電視臺的一名記者一把揪住,他高興地說:「你可來了,你不來我就慘了。」許海峰特別驚訝,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記者告訴他,他獲得冠軍的消息一出,北京的各大報紙馬上被搶購一空。現在所有的文字消息都有,但是沒有圖像消息,記者讓他趕快接受個採訪。
到這個時候,許海峰才感覺到自己獲得的這枚金牌和之前的金牌不一樣,挺厲害的。
讓他徹底感到這枚金牌的意義,是在1984年8月3日回國那一天。
那天,領導在機場親自迎接,並讓他做了運動員代表講話。許海峰這個時候才徹底的感覺到,到了祖國後,自己對這枚金牌的感覺比在美國時更有感覺,也更有意義了。
這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自己今後的責任。
回來之後,許海峰把這枚具有特殊意義的金牌捐給國家了,許海峰說:「如果沒有國家花費人力、財力、物力,沒有國家給我提供平臺,我也不可能得獎,所以獎牌就是國家的。」
3
1993年,許海峰得了 「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炎」,得了病後,他看靶子就不清楚了。在這樣極其不利的情況下,許海峰又堅持了一年比賽,在1994年世界錦標賽上又奪得了一枚金牌。
緊接著廣島亞運會許海峰又參加了一個項目,慢射得了金牌,第二個項目,許海峰感覺自己的眼睛已經很模糊了,再加上已經拿到了一枚金牌,就向領導請辭,不參加第二個項目。
領導同意了,可臨時又給他安排了一個活。當時女子手槍的教練沒去,許海峰作為一名老運動員有經驗,臨危受命被安排過去管理女隊。那次女子手槍一共四個項目,全部拿了冠軍,賽後,領導說讓他乾脆做教練,從此許海峰走上了教練的道路。
4
成為女隊的教練,許海峰壓力很大。從洛杉磯奧運會到巴塞隆納奧運會,女子手槍一直沒有冠軍。可許海峰心裡有著一股子勁,他堅信只要努力,無論做什麼,一定會成功。
在他執教一年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女子手槍項目就實現了零的突破,拿了冠軍。
作為一名教練,他深知讓自己的隊員在比賽中,能夠發揮自己的水平,這就是一個好的教練員。
所以在亞特蘭大的奧運會上,當隊員李對紅回頭看他時,他毫不猶豫地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還大聲告訴李對紅,她已經領先三環。
他的話無疑對隊員是一顆定心丸,李對紅知道後,穩住情緒,奪了冠軍,讓女隊脫了零的帽子。
現在已經年過六旬的許海峰,已經退休了,但是有了一個新的身份,「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委員」。從競技體育人到全民健身推進人,他始終在體育領域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身份變了,但對體育事業的熱愛沒有變。
如今的許海峰,除了還在為體育事業做貢獻外,和千千萬萬個普通的老頭一樣,逛菜市場回家做飯,他要把曾經沒有陪伴家人的歲月,加倍的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