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感科技是一家以機器視覺為核心的人工智慧創業公司,行業內領先的視覺導航定位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於2014年,主要產品為:嵌入式場景感知攝像頭(消費級)、自動駕駛車輛定位導航控制器(工業級)、高精度機器人移動控制平臺。公司致力於幫助行業用戶利用低成本、高效的視覺融合技術解決空間中智能行動裝置與裝備的感知、定位、導航、規劃等關鍵應用問題。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是國內最早從事視覺定位導航算法研發的技術團隊,高級管理層成員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等,有超過十年上市公司、諮詢公司及世界頂級IT公司管理及戰略併購經驗,創始人於2017年入選國家級「高聚工程」領軍人才計劃。
公司2014年成立至今,累計獲得4輪次12家中美投資機構超過1億元融資,目前處於B輪高速成長階段。
速感科技創始人兼CEO——陳震,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信息交叉學科(計算機方向)專業,師從中國人機互動領域著名學者史元春教授及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前主管研究員徐迎慶博士,歐洲特倫託大學及臺灣國立交通大學訪問學者,主攻機器人視覺交互技術,個人擁有十餘項國家科技發明專利及相關學術論文。
前瞻網此次專訪陳震,就產品、技術、應用生態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交流。
凝心聚力:90後技術型團隊的獨特魅力
前瞻網:作為一個90後CEO,這種年輕人的身份在創立速感以及企業發展過程中是否有影響?您個人是怎樣看待青年創業?
陳震:90後年輕人創業其實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主要從兩方面,第一個是不是具備管理比自己年長的同事的經驗,第二個對行業的判斷和趨勢分析是不是足夠深刻。因為本身我和我的合伙人在大學還沒畢業時就創立這家公司,所以會受到諸多質疑。
但90後創業也有自己的優勢,尤其在技術型的創業公司,因為90後掌握的核心技術、深度學習、機器視覺,這些做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我們其實有技術落地和技術在工程化方面有自己的理解,我們可能更能適應新一代的技術在工程上的落地。
前瞻網:今年您入選2018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青年精英,這個事件對您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呢?
陳震:其實也沒什麼特別影響,對於我來說就是一次媒體曝光而已。現在創業公司都很需要曝光的機會。
兩大場景:打造完整生態閉環
前瞻網:目前,速感科技主要的產品線和業務布局是怎樣的?哪些是速感目前的業務重心?
陳震:速感本身的定位是以機器視覺為核心的人工智慧公司。所以我們基本是做定位導航這一領域,服務於機器人行業。具體細分來講,圍繞著兩大應用場景有兩條產品線。
第一是消費級場景的機器人。如家用的服務機器人和掃地機器人;
第二個工業型場景的機器人。比如AGV、自動停車和定位導航機器人、自動泊車機器人;
對於業務重心其實各有各的特點,只是目前消費級的行業特點就是會有短期爆發,而工業場景的行業特點為單價高毛利高,所以兩條產品線都是我們研發重點。
嵌入式場景感知攝像頭(消費級)
前瞻網:速感科技成立4年以來,一直深耕於機器視覺領域,在去年實現了掃地機器人視覺傳感器的量產,請問在從技術到落地到實際的產品,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特別大的挑戰,又採取什麼樣的解決方法呢?
陳震:我們從產品的設計到真正落地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不是在技術的研發上,而是在技術的工程化上。像掃地機器人的話我們要配合到客戶,輸出一整套從雲到端到終端的三方打通的解決方案。
云:視覺數據定位導航信息的實時同步傳輸
端:掃地機器人本體上運動規劃、控制、認知、感知、決策的數據計算
終端:C端用戶怎麼用app實時查看機器的地圖和路徑規劃
我們的服務是要連接三方的,所以最大的挑戰來自在技術工程化的過程中要打通三方的整個技術解決方案,把用戶數據做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其實量產就是真正的商業化落地,這是技術公司、創業公面對的最大的挑戰。
厚積薄發:築起視覺感知技術壁壘
前瞻網:視覺感知能力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速感在這方面有哪些核心技術,目前這個市場的行業布局是怎樣的?您是如何看待與上述企業的競爭?
陳震:視覺感知最核心的技術,對機器人來講有兩大塊。第一個是視覺感知算法、SLAM技術,也就是同步定位和地圖構建,傳感器的採集和同步計算。第二個就是認知決策算法,幫助機器人本體實時進行障礙物躲避、實時的路徑規劃、實時的輔助導航。
我們的核心突出優勢,就是有一整套底層的到雲端的算法,所以我們可以向用戶提供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過去在終端算力的條件下,能完成2-3毫米左右的定位精度。我們目前可以在終端算力減少40%計算成本的條件下提升10-15倍的計算接口——這是我們能帶給終端用戶的最大價值。
市場布局方面來看的話,這個行業在過去幾年是一個快速發展時期,所以整個產業鏈是在不斷的完備的、那逐漸的分化出來的產業鏈上遊(人工智慧基礎算法和基礎算力的部署,包括底層的晶片、雲存儲服務等)、中遊(產生了各種的垂直場景和垂直領域的各種解決方案公司,解決方案公司其實圍繞著自己的一整套閉環的算法、閉環的定製服務、來服務於下遊的終端客戶)、下遊(面向C端用戶和B端企業的終端設備,包括了機器人、AGV、自動駕駛汽車) 而速感更偏向於產業的中遊。
自動駕駛車輛定位導航控制器(工業級)
強強聯合:融合智能家居新業務
前瞻網:速感於今年3月份收購辰天科技,速感主要以機器視覺為核心,而辰天則是以智能家居見著,現在也已經過去快一年,目前與速感的融合程度怎樣?辰天目前是否有推出融合了速感技術的產品面世?
陳震:目前辰天的研發團隊已經完全移至速感,並且我們也成立了智能家居的事業部,也圍繞著智能家居的底端到雲端整個閉環,現在其實整個方案在逐步地完善了,我們的一款智能家居新品會在明年的上半年上市。
前瞻網:請問2018年速感科技與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合作項目啟動,到目前為止取得了哪些進展,對於速感來說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陳震:目前其實和清華大學的計算機學院、全球創新學院合作已經涉及到很多視覺底層算法的研發。人工智慧的算法未來會依賴更底層的更基礎的原始性技術創新,過去所有的視覺算法(算子、因子)都是從國外成熟的算法提煉出來。和清華在機器方面的合作的話,主要是去設想創新一些更底層的圖像特徵的提取或圖像特徵的分析和比對。目前速感已經聯合英特爾,並且把這樣一個創新的底層技術應用在IPK的展示空間,在合作過程中新的圖像分析和圖像解決方法落地到了展示的技術和展示的效果上。
在清華的合作,一方面是希望推進底層技術的創新,特別是機器視覺。第二點也是通過和高校的合作,能夠促進一些成果轉化和培養出這個領域相關的人才。
專註定位:為熟悉領域的下遊用戶提供價值
前瞻網:您覺得是哪些重要的理念,支撐著速感從成立到壯大,甚至達到融資過億的這樣一個層面?
陳震:目前團隊的規模是80人左右,我們在北京和深圳都有專門的辦公室。速感在整個的發展過程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我們很專注。不是像很多其他的人工智慧公司一樣去建大平臺,然後去落地一個又一個的解決方案。我們這一年半的時間都是落地在機器人這個行業裡面。
展望未來:業務與產品「兩條腿」走路
前瞻網:前瞻網也在策劃一個「智慧物流專題」,能否詳細解讀一下速感在工業自動化,尤其是倉儲移動機器人這個細分領域的進展及產品?
陳震:目前在整個工業的方面,速感提供的是面向工業AGV和自動化叉車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和調度系統,主要就是為這些企業的客戶和機器人設備提供定位導航的解決方案方案。
過去工業的定位導航主要有三代產品:
第一代是工業的磁條、磁導的磁牽引的解決方式;
第二代像極智嘉、快倉的二維碼定位導航的方式;
第三代則是基於雷射和視覺為主的柔性無人定位導航方式,這類導航方式的特點就是可以基於自身攜帶的雷射雷達、視覺傳感器,完成在工廠、工業級的環境裡的自主定位和導航,它最大的優勢的柔性、定製化強。可以面對非常多的非標準化的倉儲,提供在不同倉儲環境下的基於真實環境的定位導航,它比較靈活和便捷。
前瞻網:速感如今已成為行業內受矚目的企業,在融資、團隊、市場、技術和產品層面,您對於2019年有何展望?
陳震:2018年無論對創業公司和大公司來說,都是艱難的一年,我們希望未來在兩條核心的業務線和產品線上實現更廣泛的落地和更多的客戶,以支撐在這個行業更多的客戶認可,商業模式的落地回報。
在採訪的結束前瞻網認為這家核心團隊都是90後的年輕企業,從極客思維到商業思維迸發出來的能量卻讓人感到震驚。接下來,前瞻網還將持續關注該領域的最新動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