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導航技術規範」發布!專家齊聚深圳,共話服務機器人新技術新...

2020-12-22 雷鋒網

全球範圍內,機器人是衡量國家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重要切入點。

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高科技和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慧催生了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躍升。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滲透。

相對於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更加重視人機互動體驗,用戶和機器人之間的互動頻繁,而且對機器人反饋速度的要求也較高,這對包括深度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視覺感知、雲計算等在內的人工智慧技術的要求極高。

近五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增速高於全球平均增速,市場規模佔全球比例超 25%,同時在產業鏈、產業環境等方面都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未來有望成為全球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

在疫情催化之下、數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基礎上,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未來仍將迅速擴張且潛力巨大。

2020 年 12 月 17 日,2021 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系列高峰論壇——服務機器人產業及應用研討會暨《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發布儀式在深圳舉行,政府代表、學術專家、優秀企業家、媒體代表等共話服務機器人產業化落地。研討會由福田區人才服務聯盟單位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主辦,福田區人才工作局指導,共 140 餘人出席研討會,線上觀看人次約 20 萬。

研討會前,就服務機器人產業及應用情況,雷鋒網與深圳市大道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CTO 邢志偉、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 CEO 張朝輝、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子、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龐建新進行了一次深入對話。

規範企業行為,整合上下遊產業資源

研討會開始,深圳市福田區人才工作局副局長蒙泱首先在致辭中提到,希望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對接政府,積極為政府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同時把行業規範、規則標準制定好,推動產業有序發展;要服務好企業,要提升會員企業凝聚力,為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空間。

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執行會長範叢明表示:

福田區在全市範圍內首先推出了《福田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政發展若干措施》,福田人才工作局主動作為,積極為轄區人工智慧科研人才制定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協會將繼續做好政府的幫手、產業的推手和企業家的助手,為人工智慧產業服務。

隨後,《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規定了移動機器人的定位、導航、避障、脫困、地圖構建、多機器人協同避障和協同交通等項目的性能測試要求和評估方法。

通過制定、實施團體標準,能有效地整合各企業的資源和研發力量,促進優化上下遊產業資源形成產業鏈,在全產業鏈、行業交融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與自主協調能力,助力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峰會論道,共話服務機器人新技術新路徑

會前,雷鋒網與四位服務機器人領域專家展開了一場面對面對話。

就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龐建新首先表示,服務機器人發展至今,已在各個垂直領域深度發展。廣度上,服務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非常之多,小到家庭、達到國之重器;深度上,服務機器人技術領域更廣。目前,服務機器人被大眾接受的程度也大大提升。龐建新表示:

在醫院場景下,通過 20 多天的快速迭代,優必選科技打造了防疫版機器人,實現了「國內紮根、海外開花」的發展模式。此外,優必選科技也著眼於教育產業和智慧物流,未來我們還會看到服務機器人和新基建的結合。

龐建新認為,相比美國,中國服務機器人領域的特點是:供應鏈齊全、應用需求大、社會治理更先一步。

北京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子談到,相比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行業。服務機器人的關鍵就在於「服務」,旨在對崗位進行增強,降低人力成本。

在談及到酒店場景服務機器人時,楊子向雷鋒網表示:

目前,雲跡科技的酒店送物機器人已在國內 4000-5000 家酒店裡得到應用,未來我們還將深扎這一領域,把這一領域做深做透。未來我們向酒店的不只是單純的送物機器人,我們將提供完整的人機協作方案。

隨後,深圳市大道智創科技有限公司 CTO 邢志偉談到,2016 年服務機器人複合年增長率在 35% 以上,可以說是服務機器人元年。而今年服務機器人行業實現了爆發,包括清潔、安防等場景的商用服務機器人越來越被大眾接受。

邢志偉表示:

機器人不是平板+外殼,服務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本質上講,服務機器人的最終落腳點應該是在服務。其意義一是提升行業的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二是服務機器人和傳統行業結合,將會打造一些新的服務價值品類。

在被問到中美服務機器人各自現狀時,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 CEO 張朝輝談到:

其實相比美國,中國的移動機器人起步並不晚。優艾智合的機器人已經通過 60 多個渠道出口到了 20 多個國家,我們和海外最一線的移動機器人公司有過直接的競爭,通過對比就能發現,國內在產品層面上還是有很多優勢的。就現在大家關注的雷射導航技術而言,中國還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除了技術,張朝輝表示我國服務機器人發展還有另一個特點——場景豐富。他表示,國內的服務機器人和很多場景都產生了化學反應。

除了上述對話,研討會上另有三位機器人領域專家學者、企業家帶來了精彩分享。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珠海市嶺南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朱曉蕊發表了題為《具有社會屬性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的演講。她談到,移動機器人具備以下特點:

智能系統感知能力和行動能力日益增強;人與智能系統在日益融合,形成人機共融環境;新型智能移動機器人在未知社會環境中具有學習行人行為模式的能力。

智繪科技創始人張亮作了《多傳感器緊融合的定位與測圖技術》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多傳感器緊融合定位技術已在多類場景落地使用,主要包括智慧電網、智慧農業以及軍工科技,總應用時間超過了 5 萬小時。

另外,速騰聚創副總裁史毅在題為《雷射雷達在機器人市場中的應用》的演講中,提到了多線雷射雷達在機器人的應用:清潔機器人、安防巡檢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抗疫機器人等。

他認為,多線雷射雷達的特點在於,環境感知能力更強大、軟硬體工具鏈更成熟。

通過本次研討會,專家們多角度深入剖析了服務機器人的現狀和未來,並提出創新的發展理念,為人工智慧與服務機器產業的融合發展倡議新路徑。

期待未來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機器人如何自主定位?深圳制定了技術規範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12 月 17 日,2021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系列高峰論壇——服務機器人產業在福田區舉行。會上,《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規定了移動機器人(以下簡稱機器人)的定位、導航、避障、脫困、地圖構建、多機器人協同避障和協同交通等項目的性能測試要求和評估方法。福田區人才工作局副局長蒙泱,福田區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黃遠康,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執行會長等領導和企業家代表共計140 多人出席,線上觀看人次約20萬人次。
  • 思嵐科技受邀參展2020南通新一代信息技術博覽會,共探技術創新
    此次博覽會由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吸引國內外新一代信息技術優秀企業和產業精英齊聚南通,共討產業前沿,共探科技創新。同時打造一個展覽展示、行業交流、成果發布、產業對接的平臺。  思嵐科技一直致力於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新一輪科技變革,帶動產業發展創新,受邀參展,榮幸至極。
  • 移動機器人定位技術—雷射SLAM
    在移動機器人研究中一個最關鍵的技術就是即時定位和建圖,也就是所謂的SLAM技術。SLAM它試圖解決這樣的問題:一個機器人在未知的環境中運動,如何通過對環境的觀測確定自身的運動軌跡,同時構建出環境的地圖。
  • 移動機器人超聲波導航定位技術
    那麼移動機器人定位技術主要涉及到哪些呢?經總結目前移動機器人主要有這5大定位技術。 移動機器人超聲波導航定位技術 超聲波導航定位的工作原理也與雷射和紅外類似,通常是由超聲波傳感器的發射探頭髮射出超聲波,超聲波在介質中遇到障礙物而返回到接收裝置。
  • 南科大醫院在深率先開展機器人和3D列印導航技術應用於疼痛介入手術
    來自廣東省內各疾控部門、疼痛科、神經科等領域的專家出席及授課,就交感神經在疼痛中的作用、頭痛的研究進展及臨床診治要領、神經病理性疼痛診斷與治療等領域的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大會旨在積極探索神經疼痛領域新理論與知識、新技術與方法,創新開發神經性疼痛與臨床診療技術,嚴格規範頭痛與神經疼痛疾病臨床診療流程。南方科技大學醫院王玉琨副院長致會議歡迎詞。
  • 大道智創龍建睿:機器人導航技術的通用平臺和垂直場景|CCF-GAIR 2020
    CCF-GAIR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雷鋒網聯合承辦,鵬城實驗室、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以「AI新基建 產業新機遇」為大會主題,致力打造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跨界最廣的學術、工業和投資領域盛會。
  • 四歲新時代「深圳人」,Walker機器人的大夢想
    「我誕生在新時代的深圳,深圳人忙碌的身影中也有我一個……我們的宗旨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隨著稚嫩的聲音傳來,鏡頭聚焦到這位新時代的「深圳人」——優必選Walker機器人的身上。作為優必選科技自主研發的一款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於2016年正式立項研發,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深圳人」。
  • 視覺導航 vs 雷射導航,掃地機器人SLAM技術解析
    近年來不少中高端掃地機器人都配備了導航系統,可以為室內區域建圖或建模,以此來規劃清掃路線,既節能又可以提高效率。目前市場上使用較為廣泛的導航技術有兩種,一種是視覺導航,另一種是雷射導航。兩者都是通過SLAM(同步定位與建圖)算法實現,SLAM是指運動物體根據傳感器的信息,一邊計算自身位置,一邊構建環境地圖或模型的過程,解決機器人等在未知環境下運動時的定位與地圖構建問題。
  • 瑞金新技術(十五)| 心房顫動消融新技術的應用
    隨著新技術的研發和臨床應用,以冷凍球囊消融術和機器人磁導航指導房顫消融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體現了各自的優勢,在不斷地改進和創新中,兩大技術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瑞金醫院心律失常中心是中國房顫中心示範基地,是國內最早應用這兩項先進技術的中心之一,在房顫治療上積累豐富的經驗,並且開展多個臨床研究,取得了諸多臨床和科研成果。
  • 仙知機器人|技術乾貨,帶你了解SLAM技術的前世今生
    機器人定位導航:SLAM 可用於生成移動機器人所處環境的地圖。基於這個地圖,機器人執行路徑規劃、自主定位、導航等任務。無人駕駛領域:SLAM 技術可以提供視覺裡程計功能,然後與GPS等其他定位方式相融合。
  • 海康威視新一代搬運機器人亮相:自主雷射SLAM導航
    一年一度的物流大展CeMAT上周落下帷幕,展會上,海康機器人展臺首次亮相了幾款物流搬運機器人新品,包括叉車系列及複合型機器人系列等等,同時還帶來了自主研發的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導航系統。1、移動機器人產品海康威視搬運機器人-叉車系列性能特點:- 定位導航系統:雷射SLAM+慣性導航,部署方便、路線靈活、柔性避障- 智能取貨系統:負載能力1.6-2t,最高可堆疊貨物4.5m,起升高度定位精度±2.5mm;車體長度小,可在3m的通道內直角堆垛- 驅動系統:穩定高效,運行速度可達1.5m/s,轉彎速度可達
  • 「新深圳人」Walker的青春修煉手冊
    晚會現場為深圳大劇院,不同於其他舞臺,本次晚會選用的舞臺縱深長達50米,舞臺現場設有在播放動態影片的千餘平米LED大屏,還有數十組來展現光影效果的強光燈效,這樣的光影環境成為傳統的基於穩定光照環境研發的機器人,在視覺定位技術上面臨的一大難題。
  • 斯坦德機器人淺析移動機器人的SLAM技術
    作者:斯坦德機器人 BUCK自主導航是移動機器人自動運行的一種關鍵技術,目前最主流的導航技術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方式,中文意思是」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其原理是通過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然後構建一個和真實環境一致的地圖,同時對機器人位置進行定位
  • 北鬥導航創新技術研究將定位成功率從70%提升至95%以上
    央廣網廣州3月29日消息(記者鄭澍)29日上午,在廣州市第59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省科學技術獎專場)上,來自海格通信「面向複雜電磁環境的北鬥導航創新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的田震華表示,北鬥導航創新技術研究將定位成功率從70%提升至95%以上。
  • 室內定位技術的百家爭鳴時代
    現實中,掃地機器人「迷路」把家裡搞亂、手機與智能家居終端「失聯」、智能音箱罷工等「智障」家居事故也是層出不窮。除家居領域外,智慧工廠、智慧物流、智慧養老等場景下也需要室內定位技術來提升定位準確率,隨著需求的驟增,室內定位技術也在快速發展。
  • 深圳移動機器人「創新軍團」正在崛起
    「開啟智能搬運新模式」是怡豐機器人的願景,在深圳這片充滿創新基因的土壤上,怡豐也在不斷以新的技術和產品去推動行業發展變革。2015年,深圳怡豐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創「雷射導航+梳齒交換」式汽車搬運AGV機器人,「最牛停車場」落戶南京夫子廟。
  • 中關村發布第二批抗疫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
    儀器信息網訊 2月18日,中關村管委會發布第二批抗擊疫情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清單。此次發布的清單包含86家企137項技術產品,涉及體溫監測及篩查、消毒殺菌及淨化、醫療器械、AI輔助診療、疫情監測分析與發布、大數據信息化研發服務、在線問診、信息資源服務、自動化服務設備、防護物資、危廢處置及環境監測、病毒檢測服務等12個領域。
  • 淺析移動機器人的SLAM技術
    自主導航是移動機器人自動運行的一種關鍵技術,目前最主流的導航技術是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的方式,中文意思是」即時定位與地圖構建「,其原理是通過傳感器對周圍環境進行掃描,然後構建一個和真實環境一致的地圖,同時對機器人位置進行定位,並規劃一條正確的路徑
  • 首屆軟銀機器人Pepper方案認證專家培訓會成功召開
    - 軟銀機器人中國首次推出「Pepper機器人解決方案專家認證體系」- 軟銀機器人中國推出「開發者計劃」 ,鼓勵開發者加入,與軟銀一起「玩轉」Pepper機器人- Pepper內容管理系統——「Pepper for Biz」中國版正式公測,為各行各業的Pepper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友好易用的、基於網頁的應用開發新途徑
  • 「攜手向未來--2020南科大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對接會」 圓滿舉行
    陳健會長表示,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正處於轉換期,面臨著外部環境的壓迫、內部結構的轉變、技術創新的變革。在這個機會與困難並存的時代,通過本場對接會讓高校與企業齊聚一堂,為雙方提供對話交流,激蕩創新思維的機會,形成匯聚各方智慧、資源和力量的新動能,助推深圳電子信息產業走向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轉型及技術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