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
12 月 17 日,2021人工智慧技術創新系列高峰論壇——服務機器人產業在福田區舉行。會上,《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技術規範》團體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規定了移動機器人(以下簡稱機器人)的定位、導航、避障、脫困、地圖構建、多機器人協同避障和協同交通等項目的性能測試要求和評估方法。
福田區人才工作局副局長蒙泱,福田區工商聯專職副主席黃遠康,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執行會長等領導和企業家代表共計140 多人出席,線上觀看人次約20萬人次。
蒙泱在致辭中提到,對於人才服務聯盟單位,人才服務聯盟努力做到」 兩個支持「:一是支持聯盟商協會的發展,二是出臺人才政策,加強人工智慧科研的培養及支持。
範叢明表示,福田區在全市首先推出《福田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政發展若干措施》,福田人才工作局主動作為,積極為轄區人工智慧科研人才制定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機器人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三大類。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加速了服務機器人在各領域的滲透。近五年,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增速高於全球平均增速,市場規模佔全球比例超25%,同時在產業鏈、產業環境等方面都具備全球競爭優勢,未來有望成為全球服務機器人領域的領導者。在疫情催化之下以及數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基礎上,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未來仍將迅速擴張且潛力巨大。
伴隨著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導航、傳感、半導體以及動力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機器人在功能、性能、自主性、易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創新也在不斷突破。如何將技術力量更好的發揮作用?如何把先進的技術轉化成產品、市場價值進而促進服務機器人產業化發展?
會上,優艾智合機器人創始人張朝輝作《移動操作機器人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的主題演講,他提出移動機器人助力產業化智能升級主要體現在:一用工業機器人、搬運小車、傳輸線從物理上將離散系統連接,打通物質流;二用工業網際網路將自動化設備的數據相連,打通數據流;解決數據流中的關節軟硬體問題;三用智能分析替代人的決策,實現智能決策;解決數據處理應用的軟硬體問題。
智繪科技創始人張亮作《多傳感器緊融合的定位與測圖技術》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多傳感器緊融合定位技術已在多類場景落地使用,總應用時間超5萬小時,主要的應用場景是智慧電網、智慧農業以及軍工科技。
雲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楊子作《服務機器人價值再思考》的主題演講中,服務機器人應以「服務」為核心滿足技術,成本,系統完整,持續價值的要求,有明確的價值擴展路徑,最終回歸商業本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教授、珠海市嶺南大數據研究院院長朱曉蕊發表了《具有社會屬性的智能移動機器人》的演講,她提到移動機器人具備以下特點:智能系統感知能力和行動能力日益增強;人與智能系統的日益融合——人機共融環境;新型智能移動機器人,在未知社會環境中具有學習行人行為模式的能力。
速騰聚創副總裁史毅以《雷射雷達在機器人市場中的應用》為題進行演講,他提到多線雷射雷達在機器人的應用有:清潔機器人、安防巡檢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抗疫機器人等;同時多線雷射雷達擁有更強大的環境感知能力和軟硬體工具鏈更成熟的特點。
優必選科技副總裁龐建新的《新基建的新載體——智慧機器人》演講中,新基建政策帶來了資金的多重利好;以智能為載體,人工智慧技術為核心,從以下三方面推進新基建。一是,投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發,以創新驅發展;二是,智慧機器人一站式行業應用解決方案,加速智能化升級;三是深耕人工智慧教育,孕育新一代科創人才。
該活動由福田區人才服務聯盟單位深圳市人工智慧產業協會主辦,區工商聯、優必選科技、雲跡科技、速騰聚創、智繪科技、優艾智合、量子科技、大道智創、奧比中光、志奮領、先發智能、坎德拉的支持。福田區人才工作局進行指導。
(主辦方供圖)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