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強:想拍一部電影,留100年

2020-12-12 騰訊網

在電影圈說起他,甚至不必動用「江志強」這個名字。只需要一個簡單的稱呼「江老闆」,大家都知道這是在指代誰——但在拍攝當天,他卻完全沒有「老闆」的架勢:早上9點就準時出現在攝影棚裡做準備,開始採訪前,特意拿出手機,一邊念叨著「關機」,一邊毫不猶豫真就關上了,以防留下任何打擾這次談話的可能性。整整一小時的時間裡,他一再強調「專業」的重要性,演員要專業、編劇要專業、電影公司要專業……其實在他用語言解釋之前,關機這個小動作,就足以證明他的專業。和電影相比,沒有任何事能讓他更投入。

服裝:香草色棉府綢高領大襯衫 Hermes

Part 1

要專業,要愛惜自己

「沒機會的不要抱怨自己沒機會,你努力做一定會有人看到你。你成功了以後,不要馬上以為自己很了不得,還要繼續努力讓自己越做越好,要專業,要愛惜自己。」

「做人要專業。」聽江志強聊電影,「專業」兩個字反覆出現,這是他做選擇的第一標準,權重遠勝過演技、流量、話題度這些娛樂圈中討論藝人和作品時經常出現的詞彙。包括江志強的公司安樂電影最近出品的《赤狐書生》,或許很多人以為江志強選擇陳立農和李現這兩位當紅年輕男藝人,是出於網絡流量的考慮,但答案毫無改變,看到他們時,江志強腦海裡的兩個大字依然是「專業」。

「那時候陳立農剛從綜藝節目出來,他問我是真的想找他演戲嗎?我說你有契機,但你願不願意下個月開始,放下所有工作來訓練?我說我願意賭你,但你要付出,他就真的放下所有工作,三個月。」

不管是早些時候的《臥虎藏龍》還是近幾年的《捉妖記》,江志強的電影在行業中做出過許多突破,但選擇一個毫無表演經驗的偶像來擔綱男一號,對於他也完全是第一次。「我問他有沒有演出經驗,他說12歲的時候在學校裡面演過話劇。我問演過幾場?他說就幾場。」

《赤狐書生》劇照

就像是面對一張完完全全的白紙,但江志強看中的也正是這點。「電影是講兩個剛剛長大的男生出去考試,他們都是人生中第一次向外走,所以我們必須找一個很淳樸的人,一看就有這個感覺。」至於怎麼在攝影機前把這份天生的純真感演出來,江志強當然有很多擔心,但歸根結底,需要時間去印證的還是態度:「擔心他不專業,擔心他答應下個月來訓練,結果最後就來了兩天。當然擔心,但他一點問題也沒有,包括李現也來訓練,他們兩個年輕人很專業,所以我覺得我運氣好。」他沒給年輕人提出難以企及的過高要求,先來上課再說,於是也讓年輕人有了輕裝上陣的可能,不需要去證明超出自己當時能力範圍的演技,專業從踏實開始,其他一切排在後面。

這也是江志強評判所有演員的標準。在他看來,或許每個人被看到的機緣確實有早晚之分,但運氣來了之後怎麼面對,則完全是個人可以掌控的態度問題。「找到機會就把握好,上位以後就做一個專業的演員,不要想太多其他的。」

黑色小牛皮短靴 Hermes

甚至怎麼「被看到」,對他來說都是在考驗演員到底想不想認真面對這個職業。他也聽到過不少行業裡的抱怨,知道很多演員在討論類似「人到中年沒戲拍」這樣的殘酷命題,但至少從他的角度看出去,他沒覺得這一行真正埋沒了哪個有才華又認真的人。

「美國很多喜劇演員怎麼出來的?都是在紐約一些小舞臺說脫口秀,說了很久才有機會被看到他有才華。」「現在很多討論演技的綜藝非常好,給你演出機會被人家看到。當然如果你問我,看到一個人會不會請他做演員,我說不會,但我會找他的資料出來,以後有劇本我可能會去問他。」「我們現在有些時候,在抖音這樣的平臺找演員都可以,像李佳琦、薇婭也都有人找他們演戲呀,就是有機會被看到了。」他不拘泥於傳統的選角方式,覺得努力「被看到」是入行的必修課,他也相信當下的網絡時代給足了每個有才華的人機會,把唉聲嘆氣的時間留出來努力才是正經事。

「沒機會的不要抱怨自己沒機會,你努力做一定會看到你。你成功了以後,不要馬上以為自己很了不得,還要繼續努力把自己越做越好,要專業,要愛惜自己。」說到演員的困境,江志強覺得真正的難關其實暗藏在「被看到」之後:這個行業不缺精緻漂亮或者敢想敢拼的新人,但有太多稍縱即逝的流星。「比如說去吸毒這類事情,還沒火就已經很驕傲了。」被類似心態折損的人不計其數,這就是江志強心裡的「不專業」。

那麼怎麼做,才是應對這份命運厚禮的絕招?「被看到,不等於你可以做演員,如果你真的在抖音上被看到,人家想找你,趕緊去學校。陳立農現在就準備去上學,他把握住了這個機會。」雖然早就是行業大佬,但他不講空話,這樣的職業建議他都會給出很具體的方向——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每一步該怎麼走都擺在這裡了,就看誰有勇氣真的這麼做。

《赤狐書生》劇照

Part 2

觀眾只喜歡看好看的電影

「他沒被以前的成就局限在陽春白雪的小圈子裡,心裡也沒有一條自己站在頂端的鄙視鏈,形式和渠道都是過客,內容總能找到它們的觀眾。」

同樣的道理,還被江志強拿來解釋編劇的問題。

自從社交媒體讓所有人都有了公開表達意見的渠道,關注影視圈的觀眾,每隔一陣就能看到一些編劇對行業的吐槽,類似於一部戲投資動輒上億元,給編劇的報酬卻少得可憐,或者哪部戲明明都已經上映了卻還在拖欠編劇的薪水。這樣的故事看多了,不免被看客拿來解釋為什麼好電影這麼少,但身處這個行業中心的江志強,卻給出了另一面的理解:「其實現在編劇的待遇已經不低了,但中國這麼大,電影公司面對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嚴重缺乏好而且專業的編劇,嚴重缺乏。」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劇本之於作品的重要性,但從自己拍戲的經驗回想,卻並不覺得問題出在劇組忽視了編劇——和演員一樣,他還是用「專業」這個概念來解釋好劇本為什麼如此稀缺。

「比如我給你1000萬元,讓你花一年時間去寫一個劇本,你會說『好的,我答應你』,但轉身你還會悄悄寫5個,覺得可以賺5000萬元。因為你不是為了寫好這個東西,而是為了賺錢。但這樣你也賺不到1000萬元,人家是因為寫得好才找你,最後你就只是拿了一個定金而已。」跟江志強的這場採訪,時不時就會被他的坦誠所震撼。或許同樣的問題拋給別人,大家還會客套地表達對不同立場的相互理解,但做為電影公司的老闆本人,他直接到犀利,一個例子就講透許多彎彎繞繞。

他這樣不留情面地講出來,不是為了打擊編劇,而是希望大家沉下心來,寫出真正能拿到1000萬元的好劇本。「比如我們公司現在手上就有三十幾個項目,都在寫劇本,但能發展出來的,我相信只有八九個左右,再到明年可以拍的,也就兩三個。」

很多人好奇江志強的工作內容是什麼,尤其低調如他,又不經常出來為公司或者自己的個人形象站臺。其實在那些沒曝光的時間裡,作為電影的出品人和製作人,他在反覆做一件事:「一直在開發、開發。從一個idea到完全能拍的劇本,這個開發過程是最痛苦的,也是我最花時間的。」

他拍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這麼一關一關闖過來的。「《捉妖記》發展了7年才做出來。」而就算是這樣已經通過市場驗證的作品,想再往下做也沒有捷徑。「《捉妖記3》《寒戰3》《葫蘆娃》也都在這個過程中,還沒有好到可以拍。」

那如果故事打磨好了,題材卻被市場趨勢拋棄了怎麼辦?「我從來都相信,觀眾是不會歧視什麼類型的電影的,觀眾只喜歡好看的電影。」就拿最近的《赤狐書生》來說,它延續了《捉妖記》系列的古裝玄幻風格,但五年過去,江志強卻絲毫不擔心已經有太多同類作品橫向競爭。「玄幻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彩、觀眾越來越喜歡,很多觀眾說不看玄幻片,那是因為他們剛剛看了很多很爛的玄幻片。」他相信帶有豐富感情的好故事,留得住觀眾和掌聲。

《捉妖記》官方海報

他對好故事、好內容的信心,甚至不局限於電影。尤其最近幾年受大環境影響,在各類報導中都能見到影視從業人員對媒介的討論,大家擔憂原來坐在電影院、電視機前的觀眾全被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奪走了,但江志強沒有把它們強制割裂。「一點打擊都沒有,都是一個過程,只要你懂得拍內容,懂得跟觀眾溝通。」他承認現在的年輕人更偏好用碎片時間靠手機看短視頻,但歸根結底,這依舊是市場在需要內容。「觀眾已經不看書了,所以對視頻的要求就越來越多,但需求不會永遠停留在同一個地方。比如今天可能看3分鐘的,明天看8分鐘的,後天看半小時的,到後來覺得半小時太多,又退回到看15分鐘長度的……觀眾的習慣會根據他們的生活改變,所以做內容的人就會越來越好。但是,你必須要根據時代改變。」他沒被以前的成就局限在陽春白雪的小圈子裡,心裡也沒有一條自己站在頂端的鄙視鏈,形式和渠道都是過客,內容總能找到它們的觀眾。

Part 3

專業第一,數據第二

整個電影行業都尊稱他一聲「江老闆」,今年江老闆67歲了,雖然有時也會調侃自己不用數據去思考「可能很快被淘汰了」,但入行多年,他還是堅持站在更高的視角,去思考更大、更久的局面。

正是憑藉著足夠專業去做好內容的底氣,江志強在這個行業幾十年,從沒被一時的熱點、趨勢所裹挾。就像大家把當今的影視環境稱為「流量時代」,很多公司甚至會通過精準的大數據去計算一個藝人、一部電影的投入產出比,但江志強在承認數據的前提下,依舊覺得在電影這樣的藝術面前,專業第一,數據第二。

「我知道現在很多公司來買片都問我這個事情,我們作為創作者,這些數據必須知道、必須尊重,但我不是盲目聽它來擺布,不能讓數據去告訴我怎麼選角、怎麼拍電影。」

他想起20年前的《臥虎藏龍》,選中章子怡的時候她還是個大學生,但夠踏實、肯訓練的態度勝過數據,才有了成就經典的可能。還有《北京遇上西雅圖》和後來的《捉妖記》,當時既沒有現在這樣足夠豐富的數據信息,也沒人盡信所謂的市場趨勢,但「這些電影都是不得了的電影」。比起數據,他更相信這些為了一部電影要在劇組一起生活一兩年的導演和演員,一個一個的個體湊在一起,擁有數據計算不出的可能性。

所以他也不追求通過完美的計算,把一個成功的電影模式無限複製下去。「包括美國拍漫威的英雄電影,每一部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每一部裡面都要增加很多東西的。」細數安樂電影原來的作品,會發現它很少拍續集,就算是現在有了IP的概念成為系列片,每一部也都是獨立的故事,不會在一部成功後就跟風複製、以量取勝。「我們是相信創新的,我喜歡挑戰。」

挑戰的範圍,廣闊到他惦記著給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拍不同的電影:當然要順應需求去滿足消費力旺盛的年輕人,但在市場全力追捧的90後、00後之外,其他群體他也沒忘記。「16到30歲的年輕人,每個月都要看6到8部電影。他們為什麼有這麼多時間?要談戀愛的,想跟女朋友一起拖手,所以他們必須來電影院。30歲以上的人要照顧家庭,沒空來電影院了,但他們看電視、看網劇,大家都還在看內容,只是在不同的平臺看。」所以他不會讓一部電影去通吃全盤市場,而是在為年輕人拍大片的同時,也為孩子們籌備《葫蘆娃》,為有商業片之外需求的其他觀眾拍一些自有深意的作品。比如去年就有《送我上青雲》和《吹哨人》接連上映,它們的觀眾不是「合家歡」電影的群體,但總會有人需要它們,有需要他就拍。

尤其是一些被市場定義為「文藝片」「小眾電影」的作品,它們永遠不可能成為「爆款」,但只要符合夠專業、好內容這些標準,他就會一視同仁地給它們機會,哪怕拍之前就知道不賺錢。「我不是為了最高的票房而拍電影,只是希望能夠拍好的電影。」安樂電影公司至今沒有上市,這也是江志強敢這麼選擇的原因之一。「上市公司要為股東的錢負責,我不建議他們這麼做,但我們沒有上市的負擔,我們必須要做。」

所以在安樂出品的片單裡,我們能看到《海洋天堂》《最愛》《送我上青雲》這類可能只會吸引一小群人的電影,它們一定不賺錢,甚至也不一定能獲獎,但總要存在一些這樣的電影,去講述一些特別的故事。

《送我上青雲》官方海報

「我們去年有兩三部電影,票房上都是失敗的,但電影沒有失敗。像《吹哨人》是一部反腐敗電影,電影出來之後大家都在講什麼是吹哨啊,但你看現在,誰不知道吹哨人呢?電影對社會是有不同的影響的。」

至於為什麼要選擇這麼一條看起來沒有「性價比」的道路,江志強的解釋既長遠又浪漫:「我經常說一句話,就是你看美國電影超過中國差不多70年,現在他們評100年來最好的10部電影,都不是當時最賣座的,但可以留下來100年。我是受這類東西影響的,我們當然要拍商業電影去生活,但我真的是希望能夠有機會拍一部電影,可以留100年、200年,這個是最不得了的事情。」

那這個100年的夢想,是他拍電影所背負的最深的使命感嗎?「不是使命,是愛。你說愛值多少錢呢?說不通的。現在中國這類人有很多,像寧浩、文牧野,他們都很厲害,他們都有想法、都有愛。包括姚晨,她當時為了《送我上青雲》那麼拼,這是出於我們對電影的統一的愛。當時的觀眾可能不會理解,但若干年後你會明白。」

整個電影行業都尊稱他一聲「江老闆」,今年江老闆67歲了,雖然有時也會調侃自己不用數據去思考「可能很快被淘汰了」,但入行多年,他還是堅持站在更高的視角,去思考更大、更久的局面。「我理解有些人想往前衝衝衝,但我覺得,做人不要每天都只看眼前的事情。」他還在為自己的電影跑前跑後、親力親為,用專業精神去要求自己和別人,這些都不是為了衝破什麼數據排行榜上的紀錄,而是想在能延續更遠的時間線上,「為電影做好,能做多少做多少」。

攝影/李奇

編輯、形象/任博Renee Yam

妝發/竇凱

採訪&撰文/張凡

執行/王禹斯Lily

服裝助理/傅丹婷Flint、懷一媛

相關焦點

  • 《赤狐書生》與年輕人「共舞」 江志強坦露影人心聲
    那麼,除去花式宣發電影,《赤狐書生》該如何與年輕觀眾共舞呢?本期《今日影評》特別邀請電影《赤狐書生》監製江志強,一起聊聊這部新上映的影片。Part.1從主演陣容李現、陳立農,大約就能看出,《赤狐書生》是一部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
  • 江志強做客《今日影評》暢聊《赤狐書生》:李現陳立農有CP感,努力...
    12月7日,電影《赤狐書生》監製江志強做客《今日影評》節目,以主創身份暢聊影片的臺前幕後,揭秘主演李現與陳立農幕後故事之餘,更與廣大觀眾朋友一道討論年輕化電影的拍攝問題。對此,江志強在《今日影評》現場坦承《捉妖記2》因劇本不夠好而導致口碑不佳,但自己目前仍在努力準備《捉妖記》續集,「把胡巴的聲譽挽回來。」在籌備《捉妖記》續篇的過程中,江志強遇到了《赤狐書生》。「(這是一個)冒險,非常冒險,很多人叫我不要拍的。」可並不擅長計算的他,拍電影的理由只有是否被劇本的故事、人物所打動。
  • 周杰倫首任電影監製,拍一部馬拉松青春片,王大陸主演
    他 2012 年製作的短片《Mr.Monster》入圍了當年坎城影展「短片角落」單元,2015 年在美國拍攝過一部科幻低成本劇情片《Battle for Skyark》。而片方在宣傳中提到,周杰倫是因為看到《Battle for Skyark》的預告片,欣賞洪升揚的才華,邀請他一起合作電影。 但這裡需要有一些關於周杰倫眼光的討論。
  • 拓展「捉妖宇宙」,《赤狐書生》這場電影大考成功了嗎?
    圖片自電影《赤狐書生》官博江志強,公認的「亞洲最佳製片人」,引領中國電影開啟了真正的大片時代。他自稱不為賺錢拍電影,一部《捉妖記》曾押上全部身家,「賠光就退休」。今天上映的《赤狐書生》是江志強傾盡心血打造的又一部古裝奇幻喜劇大片,被視為對標《捉妖記》,但在今年因為疫情遭遇超支、延期、市場低溫,是疫情年裡無數中國電影多舛命運的一個縮影。相信這一次娛樂圈的刷屏轉發並不是出於「商業吹捧」,而是對電影初心的共同感受。就像結伴而行、相知互助的白十三和王子進一樣,希望2020年底的賀歲檔能夠因為《赤狐書生》的陪伴而變得暖一點。
  • 《一代宗師》一部真正用心拍的電影,一部值得再看的電影
    早在1997年王家衛就開始醞釀《一代宗師》的劇本,2002年他帶著梁朝偉拜訪葉問之子葉準先生然後又等了五年,這一部電影依然沒有聲音,坊間玩笑已經45歲的偉仔對墨鏡王說,再不拍我就老了就打不動了,2009年《一代宗師》
  • 我拍了一部電影,獻給老爸老媽
    《四個春天》是一部以家庭生活為背景的電影,45歲的導演陸慶屹將鏡頭對準了自己年逾古稀的父母。因為故事從2013年春天延續到2016年春天,所以有了現在這個片名。電影之外,這家人又有著怎樣的生活?請聽陸慶屹近日在「一席」演講上講述自己的故事。
  • 1995年,成龍花2億拍了一部電影,卻斬斷了袁詠儀的巨星之路
    1995年成龍參演了一部電影叫《霹靂火》,這部電影可是大投資大手筆,在香港影壇成龍一般最有流量的那一個,它在國際市場也是很有影響力的。當年的霹靂火投資兩個億,兩個億放到現在也是很多錢呀。劇組曾在東京,美國紐約實地取景,還毀壞了100多輛頂級的賽車。
  • 1994年,張藝謀拍了一部被禁26年的電影,卻讓作者餘華賺了1550萬
    當時,張藝謀對餘華說:「我想把你的《河邊的錯誤》改編成電影,就拍驚悚片,如果你願意,我想看一下你的作品。」就這樣,1994年,張藝謀終於把《活著》拍成了電影,當時可謂是轟動了全世界。該影片獲得了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坎城國際電影節人道精神獎、第48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獎。
  • 1990年的劉德華拍了10部電影,轉眼30年過去了,最後一部不可超越
    當年的王胖子也確實有才,才個把月的時間就拍出了一部經典。二.《阿飛正傳》說好的劉德華是男主角,但拍來拍去戲份被刪的沒有多少了。坦白講,對王家衛的電影並不感冒,讓我選擇的話還是喜歡王晶多一點。三.看這種電影圖的就是一個好玩,就別要求什麼演技了。六.《獄中龍》話說劉德華和何家勁還真有幾分神似,當年看時還真有點傻傻分不清楚。那時的黎姿略帶嬰兒肥,還不是女神,完全就沒有長開。劉德華應該是最沒主角光環的演員了,演小混混從來就沒有過好下場,這部電影也很慘,看到最後差點哭了。七.
  • 1986年,影壇失意的李連杰拍了這樣一部電影,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演藝圈有這麼一句話「演而優則導」演員戲演得好就想嘗試自己拍攝電影後,很多功夫明星都有自己的導演作品,比如李小龍的《猛龍過江》成龍的《笑拳怪招》甄子丹的《戰狼傳說》等,其中不乏很多優秀作品,有些不如人意,但怎麼說都是自己的「處女作」還是非常有意義的,今天我想起一部李連杰主演的電影 《
  • 馬季先生生前,有一個心願未實現,那就是有一部電影想拍,但沒拍成
    馬季先生生前,有一個心願未實現,那就是有一部電影想拍,但沒拍成 2021-01-09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李連杰在香港拍的最後一部電影,你知道哪一部嗎?
    《殺手之王》是由董瑋執導,李連杰、曾志偉、任達華、梁詠琪主演的一部劇情片,於1998年4月3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它也是李連杰進軍好萊塢前在香港拍的最後一部電影。李連杰後來與「熾天使」一同殺死了想殺「熾天使」獨得酬金的日本暴徒,成為第二代「熾天使」——殺手之王。本片是李連杰赴好萊塢前的最後一部港片,不知道是不是化妝師的原因,感覺這個時候的李連杰已經顯老態了,比兩年前同是時裝動作戲的《赤子威龍》看起來老了很多。
  • 網友:扎導拍一部《神奇女俠》,扎導:我想拍一部《艾麗卡復活》
    另一部分人則表示其實神奇女俠本身在漫畫中性格就比較強硬,是個非常典型的女戰士形象,他們非常樂意能夠看到扎導拍一部《神奇女俠》,或者採用扎導的原設定來拍一部《神奇女俠》。持這種觀點的觀眾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神奇女俠2》給「嚇」到了,因為《神奇女俠2》中的故事結局簡直堪比童話故事,合家歡到讓人懷疑這不是誕生在2020年的超級英雄電影。
  • 1999年,杜琪峯拍了兩部電影,一部是《槍火》,還有一部就是它
    1999年杜琪峯拍了兩部極為重要的電影;一部是《槍火》另一部就是《暗戰》。這兩部電影也分別把吳鎮宇和劉德華送上了金馬和金像的影帝之位。《暗戰》是標準的雙雄對決電影主打高智商犯罪和警匪之間的惺惺相惜,但不同於吳宇森《喋血雙雄》式的浪漫主義風格,杜琪峯把雙雄之間的惺惺相惜變現出了一種硬邦邦的宿命感。劉德華飾演的彼得原本是生活在英國的江洋大盜,他的父親一年前死於黑幫大佬之手。
  • 重慶富二代花光積蓄拍了一部電影?
    不過,一個地道的重慶富二代花光積蓄拍一部重慶電影,確實難以理解。這部即將在愛奇藝播出的影片,還因為完全不懂電影的出品人背景,一度被蒙上了神秘色彩,以致小編在提前觀影前有了特殊的期待,但經過實測,影片確實值得一看。
  • 「拍過100多部電影,演過100多個角色,林青霞最難演的是林青霞」
    拍過100多部戲,演過100多個角色,她卻說「林青霞最難演的是林青霞」。今天是林青霞66歲生日,即使退出影壇近30年,她依然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傳奇。在父母輩眼裡,林青霞多半是早期瓊瑤片裡清純美好的女主角。80、90後對林青霞最深的印象,則來自《東方不敗》、《白髮魔女傳》、《東成西就》中那些或英氣或悽美的武俠角色。
  • 劉德華在兩千年拍了4部電影,20年過去了,你還記得嗎?
    不過時至今日,回想起這部電影,腦海中記起的不是他,而是林熙蕾。簡直是尤物啊,身材太好了,有一幕情挑劉天王的戲碼,差點以為是看豔情片。當年又想看,又怕被人看見覺得難為情,那種偷偷摸摸的感覺你懂的。二.《阿虎》劉德華的第100部電影,記得第一次看是在租碟片的地方,花了兩塊錢。40歲的劉德華留起了鬍子,只能說帥哥就是帥哥,怎麼折騰都好看。
  • 最受期待的續集電影:《寒戰3》獨佔第一,《赤道2》未來成迷
    2011年,梁樂民、陸劍青兩位導演界的「新人」,萌生了想要拍一部描繪香港上層人物角力的故事,兩位導演自己的回憶中曾經說「故事的靈感,就是來源於歐巴馬選舉」(在最終成型的電影中,這一細節似乎並未有所展現),為此他們準備耗費大量的時間去撰寫劇本,但他們沒有想到劇本竟然可以快速寫完,且成色遠遠大於他們的期望值。
  • 馬克叔:想拍《綠巨人》獨立電影 與金剛狼組隊
    馬克叔:想拍《綠巨人》獨立電影 與金剛狼組隊 時間:2020.04.1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