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廷森林事件:蘇聯抓了25萬波蘭戰俘,為何只對這2萬人下毒手?

2020-12-18 歷史圓桌派

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向全世界發布一條震撼消息:在蘇聯卡廷森林發現一批巨大的墳墓,裡面埋著成千上萬名波蘭軍人,很顯然是被人有組織地集體處決,並稱此舉為「猶太——布爾什維克獸行」的典型例證。納粹電臺所說的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卡廷森林慘案」,約2.2萬波蘭戰俘被有預謀的屠殺。

不過,納粹德國此時是全世界的公敵,即使證據確鑿,公信力也會大打折扣;再加上蘇聯與美國的刻意隱瞞,這起事件也就成了一樁謎案,直至20世紀90年代才漸漸浮出水面。那麼問題來了,蘇聯當初抓了25萬波蘭戰俘,為何只對這2.2萬人下毒手呢?

01蘇聯的戰俘處理措施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閃擊波蘭;9月17日,蘇聯出兵侵入波蘭;9月28日,蘇軍在布格河與德軍「會師」,波蘭滅國。蘇聯的軍事行動相當順利,僅僅用了10天就滅了波蘭,達成佔領西烏克蘭與西白俄羅斯的目標。與此同時,軍事行動也帶來了2個問題,一是如何把波蘭領土變為蘇聯的「合法」領土,二是如何處理大量的波蘭戰俘。

事實上,蘇聯在出兵前就已經考慮到了戰俘問題,紅軍參謀部為此提出建議,要求設立8個戰俘接收站和2個分配站,同時組建一個專門的戰俘管理機構——戰俘管理局,直接負責戰俘營的組建,以及戰俘的配置、接收、登記、關押等各項工作。

隨著軍事行動的結束,戰俘營很快發現面臨著種種問題。8個戰俘營最多關押6.8萬人,但蘇軍俘虜的波蘭軍人遠超這個數字,數量巨多的戰俘除了給戰俘營的管理帶來壓力之外,戰俘本身的生存問題也成了一大考驗。儘管修建戰俘營的命令早已下達,但準備工作進展緩慢,大量戰俘湧進戰俘營時,更顯得捉襟見肘。

木板搭建的戰俘營四處漏風,沒有天花板和爐子,修建囚舍的木板、釘子、油氈也不夠用,戰俘沒有內衣、沒有毯子、沒有床墊,甚至基本的食物都無法得到保證。即使這樣的戰俘營,還只能安置一半的戰俘,大量戰俘被安置在豬圈、馬廄、窩棚裡,在寒冷的氣溫下凍得瑟瑟發抖。

為解決戰俘問題,緩解戰俘營的壓力,蘇聯內務部長貝利亞與蘇軍總政治部主任梅赫利斯向史達林提出建議,將戰俘分為6類進行不同處理:

第一,對住在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的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等戰俘,全部遣散回家;

第二,故鄉被德國佔領的戰俘,暫時關押至科澤利斯克、普季夫利戰俘營,待與德國談判好遣返問題後讓他們回家;

第三,捷克戰俘以拘留者的身份關押至別利斯克戰俘營,等待戰爭結束;

第四,留下2.5萬名戰俘修路;

第五,設立軍官戰俘營,中校以上的將官及軍政要員,關押至扎奧尼凱耶戰俘營;其餘軍官關在尤紮營;

第六,間諜及反間諜人員、憲兵、警察等,單獨關押至奧斯塔舍科夫戰俘營。

其中,被劃為最後兩類的戰俘,幾乎全部成了這起悲劇事件的主角。

02為何要對這些人動手?

俄羅斯與波蘭算得上世仇,即使十月革命之後,蘇聯領導人腦子裡也存在一個思維定式:波蘭統治階級仇視紅色蘇維埃。因此站在蘇聯的立場上看,消滅波蘭不能光佔領土地,也要徹底打碎波蘭的國家機器。

我們都知道,軍隊、警察、監獄等暴力機關,是維持國家機器運轉,保護統治階級利益的工具,而軍官、警察、知識分子、高級官員又是貫徹統治階級利益的中堅力量。他們受教育的程度高,能夠從更深的層次上思考戰爭形勢、國家命運。

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在戰俘營採取對抗措施,並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緒以及反蘇精神,甚至在蘇芬戰爭爆發後,密謀越獄參加芬蘭軍隊,對抗蘇聯。這都引起了蘇聯的不安,在蘇聯的政治體制下,他們成了最難以被接受、最難以被信任的一類人,也是「最反動、最危險的一類人」。

這些人關在戰俘營隨時可能暴動,時刻消耗著蘇聯寶貴的人力和物力,成為一個沉重的包袱;可一旦放回去,又勢必對蘇聯的現狀構成威脅。在波蘭已經滅國的情況下,蘇聯必須採取措施,讓他們失去復興「地主、資產階級波蘭」的能力,而消滅了這些人,無異於打斷了波蘭的「脊梁」。可以說,這些戰俘的命運,從實施分類處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

相關焦點

  • 二戰蘇軍活捉25萬波蘭戰俘之後,為什麼要製造卡廷慘案?其實很簡單
    1940年,突然發生了卡廷慘案,它也被稱為卡廷森林大屠殺,據資料揭露,這次事件主要是蘇軍對被俘的波蘭精英階層,如知識分子、公務員、軍官等上流階層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導致波蘭精英階層損失殆盡。那麼我們不禁要問,蘇軍為何要屠殺波蘭的精英階層呢?其實這還要從二戰爆發時說起。
  • 揭秘「卡廷事件」:是誰槍殺1.2萬波蘭軍官?
    他們每個人的後腦勺都能找到標準的子彈孔,這是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標準手法,是猶太布爾什維克的典型例子云雲。雖說卡廷森林已經堆滿了屍體,但我們的故事還遠遠沒完。這世上就沒有不透風的牆,早在1943年波蘭軍官的屍體被挖出來前,流亡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就大概猜到了波蘭戰俘的命運了。在某種程度上,還是託德國人的福。
  • 卡廷慘案:2萬波蘭軍人慘死,真相被強權碾壓50年
    蘇軍在12天內佔領了19萬平方公裡土地,俘虜了約25萬波蘭軍人。  為了管理戰俘,蘇聯內務部專門組建了戰俘管理局,從1939年9月19日起,戰俘管理軍組建了138個轉運站和8個戰俘營,來管理波蘭戰俘。  卡廷慘案,就是在這些戰俘營中醞釀的。
  • 卡廷慘案:一場人為的災難
    1943年4月16日,蘇聯政府公告中寫道:「德國法西斯惡棍在自己新的荒謬絕倫的臆想中並沒有停止散布最荒誕不經和卑鄙下流的謊言,他們企圖利用這些謊言掩蓋由他們自己製造的滔天罪行,這一點現在已經很清楚了。」
  • 卡廷事件:存在的疑點
    施韋德的這篇文章指出,證明史達林對屠殺波蘭人的卡廷事件負有領導責任的基本文件《蘇聯內務人民委員貝利亞1940年3月向史達林呈報的794/б號報告》及根據該報告通過的政治局決議疑點重重,而且俄羅斯官方解密了上述「超級機密」檔案,卻對與卡廷事件相關的機密程度低得多的卡廷文件諱莫如深,認為「不適宜」解密。實際上,這些文件的解密可能會對卡廷事件的官方說法造成沉重的打擊。
  • 波蘭人民永遠的痛——卡廷慘案
    電影《卡廷慘案》劇照1939年恐怖的大肅反運動血跡未乾,史達林依舊磨刀霍霍四處尋找需要除掉的反對派羔羊,很不幸這25萬波蘭俘虜成為了史達林的目標。波蘭歷史上飽受蘇聯人欺負,所以波蘭對蘇聯充滿的仇視情緒。
  • 讀史有智慧:卡廷森林慘案故事的背後——一場持續了半個世紀的謊言
    1939年9月17日,蘇聯從東部入侵波蘭,佔領寇松線以東的全部波蘭領土,俘虜約25萬名波蘭軍隊官兵。  1940年3月5日,蘇聯內務部負責人貝利亞專門就對2萬餘名以波蘭軍官為主的戰俘和犯人實施槍決一事寫出報告上交史達林和聯共(布)中央審批,隨即獲得批准。1940年4月初,處決波蘭戰俘的行動正式開始。
  • 史達林和卡廷慘案
    1943年4月13日,德軍官方宣布在蘇聯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卡廷森林發現了波蘭軍人的萬人坑,納粹德國藉此大肆宣揚蘇聯屠殺波蘭戰俘,而蘇聯方面斷然予以否認。此後蘇德雙方均前往卡廷地區實地調查,蘇聯宣稱這些波蘭戰俘的死亡時間在1941年,而且處決他們的是德制的手槍和子彈,加上德國戰敗失去了話語權,於是這項罪名便加在了德國頭上將近半個世紀之久。
  • 背景資料:卡廷慘案
    1939年9月1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9月17日蘇聯出兵波蘭。駐守波蘭東部地區的波蘭軍警及官員約25萬人被俘。1943年4月13日,納粹德國宣布在卡廷森林發現被蘇聯殺害的萬具波蘭軍人屍體。蘇聯對此矢口否認,指責德國嫁禍於人,並同要求查明真相的波蘭在倫敦的流亡政府斷交。
  • 卡廷慘案的開始和瀋陽之亂的結束
    在整個二戰進程中,蘇聯紅軍如同一把雙刃劍,總體上他們是正義之師,然而又在很多時候無異於兵匪流寇。雙面紅軍的戰爭罪惡就從波蘭的卡廷森林開始醞釀。起初,蘇聯方面因為戰爭進展過於順利,因此大量產生的戰俘根本無法被戰俘營接納,蘇軍12天的軍事行動產生了25萬名戰俘,而戰俘營的最大接納能力不超過7萬人。所以有些軍官甚至提出直接釋放戰俘的建議。
  • 百萬德軍戰俘人間蒸發,至今死無對證
    當卡廷森林慘案被曝光後,前蘇聯在很多人(包括很多蘇聯本國人)心裡的神聖形象坍塌了,原來那麼偉大的國家會做出這等殘忍且令人不齒的事?戰爭中是沒有道德王者的,戰爭發生大屠殺的事情隨處可見,天下烏鴉一般黑,強暴、虐俘、殺俘、屠殺,世界上沒有一個帝國的軍隊的手是乾淨的。
  • 二戰期間的一次絕密事件,數萬人在一夜之間失蹤,多年後被解密
    答案是蘇聯人槍斃後頭部蘇聯的組織的基準手法,另外,1940年的那個時候,正好蘇聯進攻波蘭的波蘭俘虜25萬揭發了我們必須在這裡訴說的故事並沒有結束,另一方面,卡廷事件的發展和我們對揭露,剛開始其實,早在波蘭軍官的屍體被挖掘出來之前,人們就已經有了隱約的不適的推測為了尋找沒有放棄波蘭流亡政府的自己家的高級軍官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惡行
    十天之內這場戰役的勝負已經確定,9月17蘇聯進入波蘭西部邊界,9月27日華沙淪陷,兩天以後他們的國家被瓜分,德國佔領西部而蘇聯得到了東部。不到一個月,這個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就在地圖上完全消失。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的扮演了一個十足的侵略者的角色,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25日它與德國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其中附帶了瓜分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的秘密條款。二戰結束後,這成為一個無法磨滅的汙點。
  • 歷史解封: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大惡行,令人震驚!
    十天之內這場戰役的勝負已經確定,9月17蘇聯進入波蘭西部邊界,9月27日華沙淪陷,兩天以後他們的國家被瓜分,德國佔領西部而蘇聯得到了東部。不到一個月,這個歐洲最大的國家之一就在地圖上完全消失。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的扮演了一個十足的侵略者的角色,就在剛剛過去的8月25日它與德國達成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在其中附帶了瓜分波蘭與波羅地海三國的秘密條款。二戰結束後,這成為一個無法磨滅的汙點。
  • 卡廷慘案是蘇聯暴行?那蘇德條約該同情波蘭政府嗎?重點錯了
    1943年,納粹德國在蘇聯卡廷森林發現4000多具波蘭人屍體。經調查,認定是蘇聯所為。 結果卻被蘇聯矢口否認,認定這是納粹德國的離間計。 直到1991年12月23日,戈巴契夫、葉爾欽,還有雅科夫列夫才共同決定公布總統密檔,卡廷慘案的真相這才浮出水面。
  • 蘇聯時代的最大劊子手
    話說蘇聯大清洗時期,克格勃在全國各地建立了行刑隊,僅1937年就槍決了35萬人,1938年又槍決了33萬人,往後逐年減少。克格勃的超級行刑者名叫勃洛欣,他曾親手處決了2萬多人。蘇聯時代,人們提起他的名字無不毛骨悚然。勃洛欣1895年生於貧農之家,牧童出身,1915年從軍,1924年被任命為肅反委員會第61師副師長,1925年被任命為國家政治保衛局行刑隊隊長。
  • 卡廷慘案?蘇聯和波蘭這些過往爭端,最後受傷的還是無辜的百姓
    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的大清洗不止這一個,集中營也不止一所。對我們中國人比較陌生的卡廷慘案背後不僅是單純的無辜殺戮,還有兩個政府之間主權的宣示和極其不理智的行為。卡廷慘案故事的兩個主角分別是波蘭和前蘇聯。如果只看故事的結局,卡廷慘案是蘇聯政府對手無寸鐵的2.2萬名波蘭人單方面的屠殺。而發現這四千具屍體的是還在二戰期間的德國。處於風口浪尖上的德國很快就被蘇聯站出來矢口否認,說這是離間計。
  • 蘇波紛爭造成數十萬人死亡,同盟國蘇聯的納粹行為,令人髮指
    然而,波蘭卡廷森林慘案的被害者至今也沒有得到來自蘇聯的歉意,原以為這段悲痛的歷史只能由波蘭人民自己承擔,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變現」讓我們知道什麼叫做大國風範。
  • 極地大逃亡:蘇聯戰俘徒步6500公裡,從西伯利亞走到印度
    隨著這本書的暢銷,一個堪稱奇蹟的越獄故事被人熟知,一群蘇聯戰俘,從西伯利亞雅庫茨克附近的勞改營中逃出,一路穿越西伯利亞,翻越喜馬拉雅山,走過戈壁灘,徒步6500公裡,從蘇聯走到印度,這個故事比任何志怪小說更加傳奇,故事開始於1939年。1939年9月1日,德國開啟二戰的序幕,閃電戰很快讓波蘭無從招架,就在此時 蘇聯加入瓜分波蘭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