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作者納西姆·塔勒布推薦61本書:1-30
《隨機騙局》《黑天鵝效應》《反脆弱》作者納西姆·塔勒布推薦61本書,涉獵甚廣,除了作者專業的概率論、數理統計、投資、金融類書籍,還有國際關係、經濟學、認知科學、哲學、神學、傳記、語言、小說、歷史地理、醫學、飲食、運動等。原文很長,城讀分兩期編譯,(搜索到)中譯本的一併附上。
Source: https://medium.com/the-mission/61-books-nassim-taleb-recommends-you-read-in-his-own-words-fc2e17a7f3c1
Picture source: http://www.fooledbyrandomness.com/
1.《危險幹預:安理會與混亂政治學》
一本關於幹涉主義的嚴謹著作,外交事務必讀書目。這是一本關於幹涉主義的副作用的傑出著作,以優雅清晰風格寫就。它記錄了人們是如何用道德觀點來幹預他們所不理解的複雜系統。這些幹預措施導致了無限連鎖反應的意外後果,然而這些後果全部加諸於受害者,幹預者卻毫髮無傷,導致幹預者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錯誤。作者普裡作為業內人士,首先概述了基本原則與立法機制,繼而一一回顧自伊拉克入侵以來的發生的各個事件。該書每一章都是簡潔的典範,講述了發生在烏克蘭、敘利亞、利比亞和葉門的故事。此外,這些章節還可以單獨作為簡報,供外行人了解。早就該有國際事務專業人士站出來揭露「醫源性傷害」的問題了。本書理應成為外交事務從業者與學生的必讀書目。
2. 《思想創造者:關於偉人生活與思想的個人觀點》(五星)
大眾一般通過閱讀所謂「科學傳播者」或者圈外人士(其中最糟糕的當屬科學史學者)寫的書來了解數學家的故事。這些書就像食欲不振者寫的墨魚汁食譜點評,或者像視障作者寫的羅亞爾河谷遊記。表面妙筆生花,實則儘是廢話。描述著眼於某些有趣的個性特徵,科學家有如觀賞性運動被品頭論足。《思想創造者》則由內部人士寫成,描述了這些偉人的真實情況。首先,作者沃爾夫勒姆自己就是一個思想創造者。第二,沃爾夫勒姆發明了做數學的新方法,使我們可以不斷推進數學研究。作為見證者,我幾乎所有的職業生涯都在使用史蒂芬·沃爾夫勒姆開發的Mathematica計算軟體做定量金融和概率,我目睹了Mathematica不斷開發積累特殊功能與工具。Mathematica使我成為看穿引擎蓋的汽車修理工。這本書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數學定理對於拉馬努金而言,是一個歐洲數學家用來說服另一個歐洲數學家的東西。沃爾夫勒姆是公正的,他公正甚至略帶褒揚地描述曼德博,儘管沃爾夫勒姆曾被曼德博批評過。最後,作者認識本書談論的許多人,例如費曼、曼德博、明斯基,或者像布爾、拉馬努金, 哥德爾和萊布尼茨通過作者「連接「起來。
3. 《法蒂瑪的秘密》(五星)
精彩!引人入勝,每一頁都有驚喜,讓我手不釋卷,甚至坐電梯時也在讀,真是難以抗拒。本書真正非凡的是:除了彼得·塔諾斯,沒人想得出詹姆斯·邦德與天主教牧師的混搭。
4. 《一個定理的誕生:我與菲爾茨獎的一千個日夜》(五星)
本書帶我們了解法國數學家克萊蒙• 穆奧(Clément Mouhot) 與塞德裡克•維拉尼(Cédric Villani)提出「朗道阻尼定理」的故事。維拉尼,其人,其研究、其書皆有趣。本書之所以為瑰寶只需一個理由:我們能從中看到維拉尼,一個純數學家,怎樣從抽象到抽象,全程沒有離開純粹符號數學的世界,儘管研究主題涉及到現實世界非常具體的議題。我一直等著看他用模擬甚至圖表來解方程式,然而他並沒有……他和穆奧找外援(學生或助手)來畫圖,並且很平靜地稱讚圖畫得很好。大多數物理學家、數量分析專家和應用數學家都會鼓搗計算機以求直覺,而維拉尼則直接研究非常抽象的數學對象。多數人對於朗道阻尼知之甚少。朗道阻尼(某種程度上)研究物質由於某種指數衰減因而不會爆炸。要在線性版本之外進行證明仍然不可能。維拉尼和穆奧試圖加以證明,並且最終成功做到。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簡直如偵探小說般抓人。
5 《現代阿拉姆語—英語/英語—現代阿拉姆語字典和短語手冊:亞述語/敘利亞語》(五星)
我們黎凡特人難以用有機的方式學習這門祖先的語言,只能用書呆子的辦法堅持1)學習語法(2)使用蹩腳的亞述字體,在沒有下載奇怪的字體之前,這種字符甚至無法在電腦屏幕上顯示。但是阿拉姆語仍為人所使用,我們不妨好好利用它,想辦法學習怎麼說「我想吃mjaddara」而不是去背一些作者死去多年的詩歌。阿拉姆語並不是一種死語言,黎凡特人現在去學阿拉伯語而不是自己的遺產,真是遺憾。
6《專家的暴政:經濟學家、獨裁者和那些被遺忘窮人的權利》(五星)
自上而下的發展思路在紙面上看著不錯,卻並不能帶來多少好處。作者伊斯特利(Easterly)以前已經表達過類似觀點。真正有說服力之處在於他對天真的幹預主義的反對、人道主義者忙著實現個人成長而對良知視而不見。他最有力的觀點:西方一直把發展放在道德問題之前的優先位置,罔顧人們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包括他們是否想要這些「進步」,因此加劇了失敗,把發展變為利於個人事業與野心、帝國政策和本土獨裁者的小算盤,卻沒有任何道德貢獻。換句話說,他們完全不問問人民,是否更願意要尊重而沒有援助,還是有援助卻沒有尊重。
P.S.中譯本書名竟然譯為《威權政治》(Excuse me?!)
7《保險與金融業的極端事件建模》(隨機建模與應用概率論)(五星)
極端事件數學或者尾部概率分布是一門獨立學科,它對於風險與決策比其他任何學科重要得多,因為某些領域為極端事件所主導:就次指數族(當然還包括冪律亞族)來說,尾部就是故事本身。
本書堪稱這個領域的聖經,並且在不斷更新版本。本書內容全面,只要與主題相關,讀者無一不可從書中找到。對本書的喜愛與日俱增。剛開始讀時,我可能只給5星,現在我會給6星,明年當然是7星。如果某天我不得不遠赴孤島、隨身只能攜帶兩本概率書的話,我會選擇費勒的兩卷本和這本。
8《凱利資本增長投資準則:理論與應用》(五星)
應對風險策略通常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可稱為馬科維茨模型,即需要知道未來所有參數,進行優化投資組合。除非你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啻為愚蠢之舉。要想操作馬科維茨最優化模型,我們必須需要知道未來所有資產的全部聯合概率分布,以及未來財富的精確效用函數。不能有一絲一毫差錯!(即使估算誤差也會讓模型失效)。第二種為「凱利方法」(更確切地,凱利-索普方法),兩者大約同時提出,它既不要求聯合概率分布,也不需要效用函數。因此該方法非常穩健。在實踐中,我們需要估計預期利潤與最差回報比率,動態調整方案避免破產。即使在最差的情況下,損失也是可控的(保留80%左右的儲備金)。凱利資本增長投資準則的模型誤差也非常寬鬆。核心在於避免賭徒破產問題。第一種方法只為學術圈的金融經濟學家所青睞,因為相比第二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更容易出產論文。與之相反,每個倖存的投機者則直接或間接地使用第二種方法。
我必須再次強調,在真實世界中,第二種方法科學得多,既嚴謹又可應用。第一種方法只適合「學術工作市場論文」(job market papers)。本書集合了關於第二種方法的所有主要論文,無一遺漏。信息理論和概率論領域大師,包括Ed索普、布雷曼、TM科弗、比爾津巴等均在其列,甚至伯努利原創文章也收錄其中。這本書比決策理論、經濟學、金融領域任何一本書具有更多乾貨。
9《福爾摩斯的啟示》(五星)
我們福爾摩斯粉、讀者以及秘密模仿者們急需一份指南。正好這本書就是!作者皮特·貝弗林是世界上最睿智的人之一,他遍覽群書,從柯南·道爾的小說裡選取與現代讀者相關的部分,既是智慧羅盤,也是夏洛克·福爾摩斯指南。本書讓你變得更明智,同時更渴望重讀福爾摩斯。
10《猜想的科學:帕斯卡之前的證據與概率論》(五星)
必讀。作為概率論從業者,我讀了大量關於概率論的書。其中大部分不過是其他書的線性組合,重述他人觀點,並沒有真正理解概率論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pisteuo(可信度),並且概率論貫穿古典思想。幾乎所有這些作者都錯以為古人不喜歡概率論。大部分書例如《反對上帝》(Against the Gods),對於概率論的認識甚至連錯誤都算不上:擲硬幣概率只是一個註腳。如果古人不喜歡計算概率,不是因為他們迷信神學,而是因為他們不喜歡遊戲。他們做出複雜決策,而不僅僅是概率論。他們其實非常善於此道。
本書遠勝其他同類。我從未讀過哪本書能像它這樣深入揭示概率論的真正哲學起源。此外,作者還涵蓋了倫理與合同法的討論,例如中世紀思想家讓·彼埃爾·奧利維的作品,今天幾乎沒有人討論這一話題了。
11《概率、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
經常有讀者和學生問我,對於非數學專業的人入門概率論(或統計概率方法),哪一本書比較合適?我的建議是,在研究更深入的問題之前,最好先從這本由已故的帕普裡斯所著的《概率、隨機變量與隨機過程》入手。我甚至把它極力推薦給數學家們,他們的訓練往往過分關注極限定理,而忽略了實際操練。本書可以作為案頭參考書,以備查閱。
12《數學: 它的內容,方法和意義》
俄羅斯學校教育有不少可敬之處:他們是真正在「做」數學的思想家,以極少的形式主義,表達格外清晰,完全沒有現代教材故作玄虛的毛病。這當然與我們對共產主義時代產物的期待截然相反,有如一股清流。數學家們都應以此書為寫作模範。你可以一讀再讀。除了現代教材之外,教授們應該布置學生閱讀這本書,學生能從中學習數學直覺,這正是現代教材所缺乏的。
13 《概率論》(庫蘭特講義)(五星)
俗話說「失去才知珍惜」,每當搞丟書不得不再買一本時,我才意識到哪些書真正有價值,比如這本。本書全面概述概率論的基礎,包括測度論,並給出主要證明。本書之簡明全面,無以倫比。本書源自瓦拉德漢教授的授課講義,不斷修改完善,直到學生能夠掌握其中要義。增一句嫌多,減一句嫌少,字字珠璣。瓦拉德漢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概率論家,跟他學習概率論就像跟亞裡斯多德學習哲學。
瓦拉德漢還著有另外兩本內容相近的書,一本關於隨機過程,另一半關於大偏差理論。本書應與隨機過程那本配合閱讀。
14 《失靈:為什麼看來可靠的模型最終都會失效》(五星)
伊曼紐爾·德曼寫了一本正中我心坎的書,優雅集回憶錄、懺悔錄、倫理散文、科學哲學與專業實踐為一書。他可信地論述了模型與理論的差異,並揭示為何試圖為金融市場建模的嘗試根本是不科學的。他論證金融建模既不科學,也不可行。本書非常好讀。
15. 《身體科學:基於研究的鍛鍊計劃,一周只需鍛鍊12分鐘》(五星)
我應該早些貼出本書的書評,從中獲益良多。我明白了強度訓練與最大化恢復的價值。我基本遵照本書的建議鍛鍊,並根據自身情況作了微調。我已經按照它的方法訓練三年多了。拋開顧慮和控制的幻想,學會更少但更高效訓練。無比感激這本書。
16《《冒險與直覺:金融市場起落的生理學之謎》(五星)
我在完成「過度補償」的論述後閱讀本書(過度補償指壓力源或隨機事件如何引致力量超過需要的增加)。我想知道為何低劑量(多數時間)和高劑量(偶爾)的混合總是優於一直使用中等劑量。本書從如下多方面論述解釋這種現象:1)急性壓力和恢復優於沒有壓力或長期壓力;2)壓力使人變得更堅強(創傷後成長);3)風險管理由個人內在深層結構調節,而非理性決策;4)獲勝促進力量增加。
非常棒的書!我在閱讀時忽略了它和金融市場的聯繫。但我學了一招,在壓力之下,我們可以尋求熟悉的環境。好極了!
17 《沙岸風雲》(五星)
直到閱讀《沙岸風雲》之前,布扎蒂的《韃靼人的沙漠》是我最愛的小說,可能是唯一一本我會反覆閱讀的小說。《沙岸風雲》與《韃靼人的沙漠》出奇相似,是關於預期的環繞走廊(環繞走廊是一款解謎冒險類的獨立遊戲,遊戲帶有一定的哲學色彩,遊戲以第一人稱單人探索為主)。我把布扎蒂的《韃靼人的沙漠》稱為「希望的環繞走廊」。不過這本書的語言更勝一籌,不愧是職業作家(布扎蒂是記者,他的文風偏功能主義風格)。本書風格瑰麗精緻,構思獨特,細節飽滿,營造出一種迷人的氣氛。一旦走入,你便會深陷其中。我邊讀邊告訴自己:「沒錯,就是這本書」。這本書一下就取代了《韃靼人的沙漠》。
18 《直面危機——拯救華爾街從這裡開始》(五星)
本書作者希拉•貝爾如實描述事情本來面目,她揭示真相,而我們從紐約時報及其他小媒體那兒看到的並非真相。載入史冊的將會是這本書,而不是圍著銀行家們打轉的那些嘍囉們(蓋特納、魯賓之流)。希拉,幹得好!
19 《信息:科學新語言》
如果你想真正入門信息理論和概率論,那麼這本書是不二之選。本書解釋概念清晰直觀,簡明扼要,例如幾句話就講清楚「蒙提霍爾問題」。本書是閱讀更技術性大部頭之前的必讀書。
20 《解放動物:用舊石器時代飲食法減肥》 (五星)
一本關於舊石器時代飲食的入門讀物,以作者自己生活為證。我一口氣讀完了全書。
21 《人人都是偽君子》(五星)
本書是認知科學模塊化方法的大整合。它橫跨整個領域,不足之處提供恰當的腳註。本書通俗易懂,行文之中可見作者的態度(這是值得肯定的,只是作者的笑話過於平淡)。雖然我強烈反對他的道德觀(我支持道義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人都是偽君子》不僅是認知科學領域最好的書之一,而且還是最易讀的一本。
22《解釋社會行為:社會科學要義》(五星)
這本書我讀了兩遍。第一遍讀完,我就認定它是本好書,可能是由這個領域最優秀的思想家寫就的社會科學思想的最佳綱要。我做了滿滿的筆記,我贊同他對理性決策採取的「補丁式的風格「。我向來不認同宏大理論(沒有用),而只關注基本要義(有用),本書為此提供佐證。
然後我開始重讀這本書,我又領會到:這本書另有一層深意,作者從普魯斯特、拉羅什福科、託克維爾、蒙田等人的作品中提煉出超越觀點的見解,這讓你發現簡化論的學術研究方法勢必會曲解研究主題。作為一個反柏拉圖主義者,我終於在這本書裡找到了非柏拉圖式地對人性的嚴謹探討,當然是非學究式的。
23《發現法蘭西:從大革命到一戰的歷史地理》
本書深入探討民族性如何通過內部殖民過程和消滅個體特徵而施加於一個群體之上。我向來對政府和國家控制持懷疑態度,因此很好奇為何儘管有一個大政府,法國仍然發展得不錯。這本書解答了我的疑惑:政府和國家花了很長時間才滲入法國最深處,所謂「法國深度「。直到晚近,法語才成為絕大多數公民的日常用語。學校雖然教授法語,但其處境跟希臘語或拉丁語沒什麼兩樣:短暫的學校生活結束後,大家立刻就忘個一乾二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法國的鄉村根本無法到達。
的確是本好書,很好的考察。
24《好卡路裡壞卡路裡:顛覆你的傳統減肥觀》(五星)
加裡·陶布斯是一位真正的實證主義者。我不敢相信人們仍然篤信飲食的熱力學定律(吃進的熱量=消耗的熱量)。本書應該讀兩遍,第一遍閱讀飲食,第二遍閱讀本書對科學史的翔實記載。
25《柏拉圖與鴨嘴獸一起上酒吧:從笑話看哲學》(四星)
我讀過翁貝託·埃科的《柏拉圖與鴨嘴獸》,那本書寫得非常才華橫溢,因此我買下這本書,我以為它像埃科那本書一樣討論同類的問題。但是這本書並非關於哲學,或者即便是,又講得不夠深入所以不盡人意。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在候機室裡跟一個有趣、聰明、詼諧的人來了一場短暫的酒敘,但這個人還是不夠風趣。所以我也給出了最低的評分:4星。
26《探尋智慧:從達爾文到芒格》(五星)
一本由一位睿智的決策者撰寫的關於智慧和決策的好書。它是那種可以讓你先讀一遍,然後放在床邊每天都會再讀一點的書,這樣你可以慢慢地從中汲取智慧。這本書有幾分蒙田的風格,但完全可應用於商業,其中對決策的心理維度做了大量討論。我喜歡這本書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一點,它是由一個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從業者寫的,而不是學究寫的。
27 《希臘教父傳統中的神話教義》(五星)
我最初買這本書是因為我好奇東西傳統的差異,特別是神化的差異——即對人的神化。這本書探究得非常深遠,涵蓋了前基督教前實踐(如斯多葛學派的思想、國王的神化、羅馬皇帝,以及那些採取象徵性行為的普通公民——例如安提諾烏斯,哈德良的痴迷,為了拯救人類而淹死等救世論。
這本書是羅素的博士論文,從日期猜測,應該是他中年後期完成的作品。但他的寫作風格易讀,完全沒有類似書籍充斥的有神哲學的術語。不過他在書中還是引用了原文,的確是一部真正的學術作品。
28 《統計模型:理論和實踐》
我畢生都在關注統計誤差以及由於錯誤解讀統計誤差,導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出錯。這本書在兩方面做得非常突出:1)它非常清晰,在真實的情境講述一切概念,2)它運用現實生活的案例對統計模型進行批判,指出統計的局限。例如,他在書中不時用趣聞軼事來說明兩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係並不代表因果關係,或者統計漸近性現實生活中卻可能不相關。這是我所讀過的第一本將統計作為獲取真相的工具的統計書。
29 《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五星)
隨機科學的誕生:重寫醫學歷史
控制對比實驗,即對比自上而下的研究結果與隨機產生的發現,可以揭示醫學研究設計的缺失。美國政府恰好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實驗案例:1970年代尼克森政府的「抗癌戰爭「成立的國家癌症研究所(NCI)。
「儘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天文數字的花費,但是只有少數幾種治療癌症的藥物是通過NCI中央性指導、定向項目找到的。在長達二十年對來自15000種植物超過144,000種植物提取物的篩查中,沒有一種植物提取抗癌藥物得到正式批准。這一失敗與1950年代後期一種重要要的植物性抗癌藥物「Vinca alcaloid」的發現過程形成鮮明的對比,Vinca alcaloid的發現完全是意外收穫,而不是通過直接研究取得。」
摘錄自莫頓·邁耶斯所著《現代醫學的偶然發現》。必讀。請快去買,而且要讀兩遍才夠。他提供了關於設計實驗作用的所有實證證據。他沒有直接討論敘事謬誤和回顧失真,但他的確讓我們重寫醫學的歷史。
我們沒有意識到治療癌症的方法來自於其他的研究領域。你搜索非癌症藥物,但卻找到了不是你想找的東西(反之亦然)。但是也有有趣的常量:
a)發現者幾乎總是被他的同事們當作白痴對待。邁耶斯描述了「同行評議」的惡性副作用。
b )通常人們可以看到結果,卻無法將關鍵點聯繫起來(研究者有他們自閉的一面)。
c )行業成員會對那些來自非自己行業的研究者施加壓力。巴斯德是化學家而不是醫生或生物學家。主事的人會不斷問他「你的醫學博士在哪裡?」幸運的是巴斯德有足夠信心,沒被嚇退。
d) 許多研究結果最初是由學術研究者發現的,但他卻忽視了這些研究結果,因為這並非他的本職工作,他需要遵守一套流程。或者是因為他太過書呆子,看不到這些點之間的聯繫。邁耶斯把達爾文作為終極案例:這位獨立的紳士學者確實不需要別人就能在有所發現時自己拿主意。
e )在我看來,有意外發現的學者都不是書呆子。
我們迫切需要改寫醫學史,而不是事後諸葛亮的解釋。邁耶斯開啟了這個過程:他為自巴斯德以來的現代醫學提供了數據。而我對伽林(古希臘名醫)之前的醫學起源更感興趣。
30《金融衍生品:定價、應用與數學》
這本書一出版,本書作者之一巴茲就送了一本給我。可惜當時我什麼心情看金融書,它就一直躺在書房裡。直到這周我被一個關於風險中性定價以及概率測量變化的哥薩諾夫定理的問題難住,這才想起這本書。我仔細閱讀書中的相關主題每一個段落,直到找到問題的答案。我才意識到早該讀這本書:本書對理論金融學做了扼要、深刻、全面的論述。沒有哪一本金融書有這本清晰。
城讀 ∣城市閱讀的記錄
微信公共訂閱帳號「城讀」,每周推送城市閱讀筆記
關注我們,請搜索帳號 CityReads
或長按上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