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寧麗
編輯/寧麗
01引言
孩子在成長發育期尚不成熟,生活及學習過程中產生不良行為是普遍的現象,家長需要以客觀理性的視角看待,並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在改善不良行為初顯成效時,也不該掉以輕心,而是應持之以恆、追根溯源的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徹底改正。
02案例分析
10歲的小婉在媽媽給她買了手機註冊了遊戲帳號之後,就開始沒日沒夜的沉溺於手機遊戲中。深夜不睡,通宵達旦玩遊戲,吃飯也沒有食慾,總是匆忙的幾口下咽,就迅速離開飯桌,回到遊戲世界升級打怪去了。
媽媽又生氣又著急,諮詢了同齡的寶媽更正不良行為的方法,靜下心來和小婉面對面的談話,講明了沉迷於遊戲的危害、虛擬遊戲世界的構成和盈利機制。
小婉在和媽媽談話過後,跟媽媽商量好了玩手機的限定時間,每天半小時,周末每天一小時。
媽媽相信小婉的自律能力,便沒有沒收手機,也確實就近一個月小婉都沒有不加節制的玩過手機了,媽媽感到很欣慰。
一天深夜,突然下了暴雨,媽媽想到小婉的被子還是夏天的薄被擔心她著涼就偷偷的進房間為她多加床被子,卻發現小婉的被子裡發著光,一揭開小婉在玩手機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媽媽氣壞了。原來小婉並沒有改正玩手機的不良行為,只是不再在媽媽面前玩手機罷了。
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中總會因為他們階段性發生的不良行為而苦惱,言語教育總是只能暫時性的緩解不良行為情況。想要根本性的改正孩子不良行為還需要理清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
03孩子們為什麼會有不良的行為呢?
首先,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在青少年時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髮育都還不成熟,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做事情常以心情、個人喜好為判斷標準。
在不經意間,形成了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家長未及時發現或加以制止,長此以往便強化了不良行為,使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阻礙。
其次,長輩的過度關愛,使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物質條件愈為充裕,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面對家裡的寶貝,大部分父母長輩都是儘自己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玩具、零食、衣服等等,似乎即便是孩子要天上的星星,長輩也會搬來天梯為他們摘星辰、捉月亮。
長輩的過度關愛,使孩子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體諒他人,不愛換位思考,甚至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產生了不加節制的玩樂,打鬧不分享,不體貼關心長輩的不良行為習慣。
最後,孩子樂於關注模仿媒體和身邊人的不良行為習慣。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電視、電腦、手機等方便的視訊工具都為孩子了解花花世界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隨之而來的傳媒視訊中的不良習慣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尚未形成分辨能力的孩子樂於模仿網紅音頻視頻,網絡流行用語。身邊大人們天天把玩手機的低頭一族,暴躁情緒的壞脾氣一族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行為規範的認知。
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家長的日常不良行為方式都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不良行為,家長應如何正確的引導並加以改正呢?專家建議想要改正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可以先了解"盤尼西林法則"。
04什麼是"盤尼西林法則"?
盤尼西林是一種可以抗菌消炎的藥物,感冒或發燒時醫生會開藥給病人服用,但常常是醫生開了一周的藥量,病人只吃了1-2天覺得可以了就停止用藥,導致病情的復發。
盤尼西林法則即不堅持或半途而廢會導致前功盡棄,並對事物發展產生負面效果。
05如何運用"盤尼西林法則"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
1、 找到孩子不良行為的根源
分析判斷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產生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根據原因去制定改正方案更有效率。
通過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理解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判斷,找到孩子心理上依賴認同不良行為的原因。
如學習模仿長輩,那麼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多陪伴多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規範。
如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家長在孩子的日常學習時間就應該暫時沒收手機,或採取將手機關機靜音等輔助監督模式,更正孩子沉迷手機的不良行為。
2、 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保持一項體育鍛鍊。多獨立思考,多閱讀拓寬視野,多嘗試解答難題。
15-20天能養成一個習慣,培養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未來長期持續性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3、 督促保持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在孩子的不良行為更正初顯成效時,不要立即停止,而更是需要加以理性的強化和保持。
家長應該多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中以更親和、更生動的方式教育和引導他們,堅持更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長此以往能形成良性的循環。即便家長不在身邊,孩子也會自己安排好生活日常,保持規範的良性行為。
06總結
理性客觀看待孩子不良行為的產生,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以成人的視角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發揮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所具有的榜樣力量,相信時間的複利價值,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日常生活習慣,好的堅持必然會帶來驚喜的成果。
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盤尼西林法則"告訴我們:凡事貴在堅持!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為您答疑解惑!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