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盤尼西林法則」告訴我們:凡事貴在堅持!

2020-12-14 寧麗媽咪育兒

文字/寧麗

編輯/寧麗

01引言

孩子在成長發育期尚不成熟,生活及學習過程中產生不良行為是普遍的現象,家長需要以客觀理性的視角看待,並加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在改善不良行為初顯成效時,也不該掉以輕心,而是應持之以恆、追根溯源的將孩子的不良行為徹底改正。

02案例分析

10歲的小婉在媽媽給她買了手機註冊了遊戲帳號之後,就開始沒日沒夜的沉溺於手機遊戲中。深夜不睡,通宵達旦玩遊戲,吃飯也沒有食慾,總是匆忙的幾口下咽,就迅速離開飯桌,回到遊戲世界升級打怪去了。

媽媽又生氣又著急,諮詢了同齡的寶媽更正不良行為的方法,靜下心來和小婉面對面的談話,講明了沉迷於遊戲的危害、虛擬遊戲世界的構成和盈利機制。

小婉在和媽媽談話過後,跟媽媽商量好了玩手機的限定時間,每天半小時,周末每天一小時。

媽媽相信小婉的自律能力,便沒有沒收手機,也確實就近一個月小婉都沒有不加節制的玩過手機了,媽媽感到很欣慰。

一天深夜,突然下了暴雨,媽媽想到小婉的被子還是夏天的薄被擔心她著涼就偷偷的進房間為她多加床被子,卻發現小婉的被子裡發著光,一揭開小婉在玩手機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媽媽氣壞了。原來小婉並沒有改正玩手機的不良行為,只是不再在媽媽面前玩手機罷了。

家長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中總會因為他們階段性發生的不良行為而苦惱,言語教育總是只能暫時性的緩解不良行為情況。想要根本性的改正孩子不良行為還需要理清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

03孩子們為什麼會有不良的行為呢?

首先,孩子心智發育尚不成熟。在青少年時期,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髮育都還不成熟,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做事情常以心情、個人喜好為判斷標準。

在不經意間,形成了不良的學習生活習慣,家長未及時發現或加以制止,長此以往便強化了不良行為,使其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形成阻礙。

其次,長輩的過度關愛,使孩子常以自我為中心。物質條件愈為充裕,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面對家裡的寶貝,大部分父母長輩都是儘自己所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玩具、零食、衣服等等,似乎即便是孩子要天上的星星,長輩也會搬來天梯為他們摘星辰、捉月亮。

長輩的過度關愛,使孩子慣性的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體諒他人,不愛換位思考,甚至不願意與他人分享。產生了不加節制的玩樂,打鬧不分享,不體貼關心長輩的不良行為習慣。

最後,孩子樂於關注模仿媒體和身邊人的不良行為習慣。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電視、電腦、手機等方便的視訊工具都為孩子了解花花世界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但隨之而來的傳媒視訊中的不良習慣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尚未形成分辨能力的孩子樂於模仿網紅音頻視頻,網絡流行用語。身邊大人們天天把玩手機的低頭一族,暴躁情緒的壞脾氣一族也會影響到孩子對行為規範的認知。

孩子的學習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家長的日常不良行為方式都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不良行為,家長應如何正確的引導並加以改正呢?專家建議想要改正孩子們的不良行為,可以先了解"盤尼西林法則"。

04什麼是"盤尼西林法則"?

盤尼西林是一種可以抗菌消炎的藥物,感冒或發燒時醫生會開藥給病人服用,但常常是醫生開了一周的藥量,病人只吃了1-2天覺得可以了就停止用藥,導致病情的復發。

盤尼西林法則即不堅持或半途而廢會導致前功盡棄,並對事物發展產生負面效果。

05如何運用"盤尼西林法則"幫助孩子改正不良行為?

1、 找到孩子不良行為的根源

分析判斷孩子不良行為習慣產生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根據原因去制定改正方案更有效率。

通過與孩子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理解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判斷,找到孩子心理上依賴認同不良行為的原因。

如學習模仿長輩,那麼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多陪伴多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行為規範。

如沉迷於手機遊戲,那麼家長在孩子的日常學習時間就應該暫時沒收手機,或採取將手機關機靜音等輔助監督模式,更正孩子沉迷手機的不良行為。

2、 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多吃蔬菜,多吃水果,保持一項體育鍛鍊。多獨立思考,多閱讀拓寬視野,多嘗試解答難題。

15-20天能養成一個習慣,培養孩子從小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對孩子未來長期持續性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3、 督促保持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在孩子的不良行為更正初顯成效時,不要立即停止,而更是需要加以理性的強化和保持。

家長應該多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在與孩子相處的日常中以更親和、更生動的方式教育和引導他們,堅持更正他們的不良行為習慣,長此以往能形成良性的循環。即便家長不在身邊,孩子也會自己安排好生活日常,保持規範的良性行為。

06總結

理性客觀看待孩子不良行為的產生,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以成人的視角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發揮家長在孩子成長中所具有的榜樣力量,相信時間的複利價值,督促孩子保持正確的日常生活習慣,好的堅持必然會帶來驚喜的成果。

改正孩子的不良行為,"盤尼西林法則"告訴我們:凡事貴在堅持!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為您答疑解惑!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難管教,不需要打罵,想讓他們改正,試試魚缸法則
    孩子的叛逆除了是孩子本身的天性,還有跟他們成長環境是離不開的,所以我們在分析過孩子的叛逆原因後,就應該摒棄「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了。近年來「魚缸法則」成了流行的一種趨勢,它適用於教育的範圍很廣,用來應對孩子的叛逆也是非常不錯的。
  • 「熊孩子」不良行為背後,隱藏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真的了解嗎?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小的時候,很多「熊孩子」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他還小嘛,長大了就好了。但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別人家的小孩做出一些不良行為的時候,卻總是心生厭惡,討厭「熊孩子」的存在。我們知道自己討厭這樣的小孩,但卻從來沒有想過,「熊孩子」到底是怎麼來的。
  • 看圖猜成語:貴在堅持,凡事就怕認真!
    看圖猜成語:貴在堅持,凡事就怕認真!
  • 戰爭期間,盤尼西林曾比黃金貴,徹底普及後為何在中國還是貴?
    這個藥便是大家熟知的盤尼西林,這個藥相信大家在各種影視劇中都看到過,為了盤尼西林無數人拼了命去奪,尤其是對於軍隊而言,盤尼西林更加的珍貴。只提盤尼西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有什麼作用,在古時候人們如果得了肺結核,便意味著這個人不久之後便會離開人世,為此科研人員進行了長期的探索。
  • 孩子學習問題太多?4種核心方法,輕鬆矯正不良行為
    導讀:經常會在評論裡收到家長的回覆,為孩子的種種學習問題憂心不已,甚至私信諮詢到底如何糾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說實話如果家長只是描述問題本身,根本無法回答,因為孩子的問題只是表象,沒有「因」何來「果」?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並無好處,巧用「自然法則」,讓孩子更優秀
    有的父母還會在吼叫完孩子之後,給自己的這種行為找一個理由,就是「我愛孩子,所以才會對他吼叫,換了別人,我壓根就不會生氣。」小年剛回到家就忍不住打開了電視看起來,每到放學的這個時間點,剛好就有動畫片可以看。
  • 家有熊娃不服管教,家長善用「熱爐法則」,讓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但小陽依舊是我行我素,不守規則,甚至破壞規則的行為依舊是屢教不改。當孩子對於破壞規則不以為意的時候,其實他們的這種小毛病已經埋下了不良行為的種子。並且這種行為同樣給他們帶來了負面影響。首先,孩子的社交圈會變得窄小。由於孩子總是以捉弄人為樂趣,常常是霸道無理的形象。
  • 凡事貴在堅持,練字更是如此:0.7毫米中性筆練字繼續進行中……
    凡事貴在堅持,這句樸實的話說出了做事行為的大道理。我們不苛求、奢望自己的堅持能帶來什麼,但如果沒有堅持,我想我們只能對著別人的東西望洋興嘆,進而只能羨慕別人的嘆為觀止。慢慢地堅持,或許,我們能讓自己變得更好。這,無愧於光陰,無愧於獨處,無愧於內心。
  • 凡事貴在堅持,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成果也一定會出在哪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貴在堅持!無論你在哪個領域,只要你努力的去深耕,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最終一定能成功!放眼望去,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今天在這家廠幹一年半載,明天又換家廠幹幾個月,幹著幹著,人老了,可沒有哪個行業是精通的,都是略懂一點而已。心裡卻依直說這個行業不好做,哪個行業不好做。
  • 盤尼西林主唱小樂:我們這一代人,好多不如上一代勇敢
    成功經驗應該是跟別人說,我四十歲的時候還是堅持自己,你也得這樣。」以下為盤尼西林主唱小樂(張哲軒)的自述。❶和弦一樣的歌,世界上有幾萬首綠洲只是和盤尼西林風格類似的眾多樂隊中,非常重要的一支而已。一些人非說我們學綠洲,是因為他們聽的音樂太少了,只聽過綠洲。
  •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
    對父母來說,很可能是在孩子年幼時,做了一些不恰當的事情,破壞了他的專注力。調查結果顯示,98%的家庭會有類似的行為,不少家長不斷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散播,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許這一切的根源是父母造成的。孩子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
  • 非要式行政行為——責令改正之我見
    責令整改的概念及其法律屬性責令改正或限期改正(以下稱責令改正)源自《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的規定,即行政執法機關為制止正在發生或可能發生的違法行為,責成、命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糾正違法行為,消除不良後果,維持法定秩序和狀態。
  • 就為一支盤尼西林!
    今晚第52、53集精彩劇情搶先看 在今晚廣西衛視的劇情中,加藤告訴言少白,日本陸軍醫院有盤尼西林,但他勸言少白先不要去,冷一丁在那裡埋伏。
  • 教練如何改善球員的不良行為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教練如何改善球員的不良行為,希望大家喜歡!相反,要堅持用那些容易記住的詞:安全、學習和尊重。明確告訴我們的球員,如果他們違反任何一條,那麼將會受到懲罰。在每節訓練課開始之前,應該提醒球員注意這些,所以當教練確實需要幹預時,讓他們沒有任何藉口。2.
  • 歐巴馬保持高效與專注的行為法則,你值得擁有!
    《小邏輯》提供了21個黃金的行為法則,搭建了一個「設定目標——制訂計劃——承諾機制——獎勵機制——分享機制——反饋機制——連接紐帶」的行為腳手架。這是一個有著行為心理學理論基礎的科學體系。當你了解了行為背後的各種謬誤,才能避開行為陷阱;當你用科學的規則將目標與自己的生活點滴聯繫起來,才能讓選擇變得簡單。
  • 《人生十二法則》:心理學教授告訴你如何走出混亂和痛苦?
    有時候是我們個人失誤導致的,至少還可以改正避免再犯;但有時卻仿佛是被無形的力量左右了命運:失業,疾病,災禍,死亡……這些究竟又是誰的錯呢?生活打過來這一套套難以招架的組合拳,我們該如何面對呢?或者你可以在突發混亂之前先接種一針強心劑,做好應對人生痛苦的心理準備,這就是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人生十二法則》。
  • 發現網課平臺給孩子推送不良信息?家長可以這樣維權
    小剛的媽媽最近發現孩子特別熱衷於某個網課學習平臺,起初她十分欣慰,覺得孩子學習熱情高,後來慢慢發現不太對勁。小剛每天花大量時間瀏覽該網站,但要問起學到了什麼,他卻總是答不上來。後來媽媽打開該自稱「青少年專業網課平臺」的網站,竟發現網站頁面不斷向瀏覽者推送網路遊戲、低俗小說、娛樂直播等不良廣告信息,並有誘導青少年瀏覽者點擊、跳轉至淫穢色情、賭博詐騙等有害頁面的行為,嚴重影響孩子。小剛的媽媽覺得十分氣憤,當即向不良信息舉報平臺投訴,後該網站被相關部門責令改正。
  • 一生受用的21天法則,堪比吸引力法則,最高級的自律
    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一般需要30~40天,總之是時間越長習慣越牢。我們是習慣的動物,我們百分之九十五的行為是通過習慣養成的。壞習慣就像一條太多漏洞的破船,任你想盡辦法,也無法阻止它下沉,那麼你為何不棄船逃生呢?習慣就是習慣,丟棄它並不容易!
  • 孩子出現三種行為時,可能離墮落不遠了,家長要及時拉一把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孩子沒有被教育好,就是父母的過錯,孩子的行為體現的是家教,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每個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飛飛的父親好吃懶做,賺錢能力不行,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良品行,母親常常抱怨和責備,可是父親絲毫沒有改正,為了平復母親的情緒,贏得她的歡心,飛飛努力學習,可是母親最後還是忍無可忍、離家出走。
  • 下列幾種不良坐姿,不光影響孩子脊柱發育,還可能讓娃無緣大長腿
    醫生告訴她,孩子的骨頭比較超柔軟,長期採用這種姿勢,腿型很容易出問題,身體的重心往往也會出現向前傾斜的情況,脊柱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受到影響。綜合這些情況,骨骼沒有辦法得到正常發育,身高自然也會受到影響,應該要及時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