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集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可能覺得它的作用並不清晰,但在孩子上學後,作用便立即體現出來了,上課很專心,能很快完成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就恰恰相反,上課坐不住,搖頭晃腦,做事拖拖拉拉沒完沒了,作業進程也十分緩慢,那麼學習成績肯定會大相逕庭。
在成績差的學生中,注意力不集中佔很大比例,教師對此最為清楚。對父母來說,很可能是在孩子年幼時,做了一些不恰當的事情,破壞了他的專注力。
調查結果顯示,98%的家庭會有類似的行為,不少家長不斷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散播,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許這一切的根源是父母造成的。孩子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這些品質將伴隨著他們的一生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保護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四點: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
1、揠苗助長
一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對孩子進行進階教育,引導孩子在入學前進行一些腦補訓練活動,但不知道把握分寸。如果大腦的某個位置被過早地開發,那麼大腦其他部分的發育就會受到限制。
不僅會影響兒童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而且會使兒童在進入學校後,對學習產生叛逆和傲慢的心理。
他們會覺得自己懂書本知識,沒必要認真聽課,以至於在課堂上經常走神。一旦這種習慣形成,當孩子到了小學階段,他們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困難,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2、電子產品帶寶寶
有些父母忙於工作,回家後想休息一下,他們要麼讓孩子看電視,要麼把手機扔給他們,讓其自己玩耍。大多數孩子會被這些「神奇工具」所吸引,安靜下來,不再糾纏父母。不斷變化的電子圖片對孩子的大腦形成了強烈的刺激。
但這些圖片只需要人腦的短期關注,因此,孩子表現出來的專注只是一種錯覺。讓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在集中注意力的過程中。
本應體驗到的興奮和滿足感,也會使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於靜態的事物。因此,單一、枯燥的課堂學習很難再激發他們的興趣。
3、不斷的幹擾、打斷
部分母親總是不能等待孩子完成正在進行的事情,對他們缺乏耐心。相反,總是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計劃督促和幹涉孩子。有些母親可能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
當他們做作業時,會給孩子送一杯水,或是會送一個水果盤來打擾孩子,這些不起眼的行為也會損害孩子的注意力。育兒專家說過:不要低估孩子,他們已經擁有科學家的素質。
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看半個小時的猴子,三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看河馬聚精會神半小時。這不是不正常,而且十分令人欣慰。當孩子專注於觀察和觀察時,家長不應為了趕時間而打斷他們,讓他們享受專注和發現的樂趣,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同一件事情上被打斷。
4、飲食作息不規律
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高脂肪食物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可能損害兒童牙齒健康,導致精神抑鬱。
所以在孩子的飲食中,家長一定要控制糖份的過度攝入。最好每天10點前睡覺,以保證8-12小時的睡眠質量。在睡眠狀態下,大腦可以得到休息,身體機能也可以逐漸恢復,兒童的注意力自然會變好。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由先天性的因素決定的,畢竟人的天性是分心,想讓他們擁有良好的注意力,後天的教育培養才是關鍵。但大多數的家長不知道應該如何培養他們,若是給他們帶去錯誤的示範,用錯方式,給孩子一些養成壞習慣的機會,得不償失。
這套《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推薦給你,此套書籍一共十二本,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8分,可以放心選擇。裡面有著各式簡單的小遊戲,比如找不同、走迷宮等,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孩子興趣,讓他們在遊戲中輕輕鬆鬆的鍛鍊專注力。
不夠一套玩具的價格,原價180元的繪本,現只需88元,便可以送貨上門!輕輕鬆鬆提高孩子的智力,點擊連結即可!
家長想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就需要制定一些規則,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寫作要整潔,書籍要看管好,作業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等等。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幫助孩子花更多時間專注的最好方法就是和他一對一的相處,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