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

2020-12-16 媽媽充電

注意力集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品質。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可能覺得它的作用並不清晰,但在孩子上學後,作用便立即體現出來了,上課很專心,能很快完成作業。注意力不集中就恰恰相反,上課坐不住,搖頭晃腦,做事拖拖拉拉沒完沒了,作業進程也十分緩慢,那麼學習成績肯定會大相逕庭。

在成績差的學生中,注意力不集中佔很大比例,教師對此最為清楚。對父母來說,很可能是在孩子年幼時,做了一些不恰當的事情,破壞了他的專注力。

調查結果顯示,98%的家庭會有類似的行為,不少家長不斷反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容易散播,卻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許這一切的根源是父母造成的。孩子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這些品質將伴隨著他們的一生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保護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建議家長注意以下四點:

破壞孩子專注力的4個行為,家長要注意,越早改正越好!

1、揠苗助長

一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對孩子進行進階教育,引導孩子在入學前進行一些腦補訓練活動,但不知道把握分寸。如果大腦的某個位置被過早地開發,那麼大腦其他部分的發育就會受到限制。

不僅會影響兒童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發展,而且會使兒童在進入學校後,對學習產生叛逆和傲慢的心理

他們會覺得自己懂書本知識,沒必要認真聽課,以至於在課堂上經常走神。一旦這種習慣形成,當孩子到了小學階段,他們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困難,成績也會越來越差

2、電子產品帶寶寶

有些父母忙於工作,回家後想休息一下,他們要麼讓孩子看電視,要麼把手機扔給他們,讓其自己玩耍。大多數孩子會被這些「神奇工具」所吸引,安靜下來,不再糾纏父母。不斷變化的電子圖片對孩子的大腦形成了強烈的刺激

但這些圖片只需要人腦的短期關注,因此,孩子表現出來的專注只是一種錯覺。讓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不僅會讓孩子失去在集中注意力的過程中。

本應體驗到的興奮和滿足感,也會使孩子難以集中注意力於靜態的事物。因此,單一、枯燥的課堂學習很難再激發他們的興趣。

3、不斷的幹擾、打斷

部分母親總是不能等待孩子完成正在進行的事情,對他們缺乏耐心。相反,總是根據自己的意願和計劃督促和幹涉孩子。有些母親可能是出於對孩子的關心。

當他們做作業時,會給孩子送一杯水,或是會送一個水果盤來打擾孩子,這些不起眼的行為也會損害孩子的注意力。育兒專家說過:不要低估孩子,他們已經擁有科學家的素質。

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看半個小時的猴子,三歲左右的寶寶可以看河馬聚精會神半小時。這不是不正常,而且十分令人欣慰。當孩子專注於觀察和觀察時,家長不應為了趕時間而打斷他們,讓他們享受專注和發現的樂趣,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在同一件事情上被打斷。

4、飲食作息不規律

研究表明,過量攝入高脂肪食物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含糖量高的食物有可能損害兒童牙齒健康,導致精神抑鬱。

所以在孩子的飲食中,家長一定要控制糖份的過度攝入。最好每天10點前睡覺,以保證8-12小時的睡眠質量。在睡眠狀態下,大腦可以得到休息,身體機能也可以逐漸恢復,兒童的注意力自然會變好。

孩子的專注力不是由先天性的因素決定的,畢竟人的天性是分心,想讓他們擁有良好的注意力,後天的教育培養才是關鍵。但大多數的家長不知道應該如何培養他們,若是給他們帶去錯誤的示範,用錯方式,給孩子一些養成壞習慣的機會,得不償失。

這套《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推薦給你,此套書籍一共十二本,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8分,可以放心選擇。裡面有著各式簡單的小遊戲,比如找不同、走迷宮等,可以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孩子興趣,讓他們在遊戲中輕輕鬆鬆的鍛鍊專注力。

不夠一套玩具的價格,原價180元的繪本,現只需88元,便可以送貨上門輕輕鬆鬆提高孩子的智力,點擊連結即可!

家長想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就需要制定一些規則,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寫作要整潔,書籍要看管好,作業要在一個小時內完成等等。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相信自己可以集中精力。幫助孩子花更多時間專注的最好方法就是和他一對一的相處,這是目前為止發現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相關焦點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睿智燈塔教育-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孩子們開學已經是半個多月,由於放假時間過長,導致孩子往往上學後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上課坐不住、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等,很多家長也是很頭疼。那麼,家長如何培養的專注力?其實,孩子坐不住和專注力不集中是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數據顯示,孩子學習好不好,與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父母的這些行為,極易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難怪學習成績上不去
    父母作為孩子成長的引路人,既能培養又能破壞孩子的專注力。成年人如此,更別說一個孩子,如果缺乏專注力,孩子容易變得行為散漫、做事拖延,很難在某一個領域獲得卓越的成績。其實每個孩子天生有專注的能力,而長大後逐漸變得漫不經心、注意力不集中,這主要和父母的不適當行為有關,家長才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始作俑者」。
  • 不良坐姿影響孩子專注力,家長可從幾個方面入手,越早糾正越好
    孩子的坐姿對大腦有何影響1、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國外科學家將一批孩子的坐姿與專注力進行調查與比較,結果顯示,那些坐姿不良的孩子,通常專注力比較低,在回答問題時的正確率往往也會比坐姿端正的孩子要低不少。因此,不良的坐姿很可能會導致孩子「提筆不能文,放筆不能動」。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出現不良坐姿雖然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總是彎腰駝背的坐姿是不好的,卻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知道原因,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 小學生寫作業慢,是專注力偏弱!家長只需4招,提升孩子專注力
    一、為什麼孩子寫作業慢俗話說「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孩子之所以做作業慢、錯誤率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專注力方面出現了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不同年齡段孩子,專注力維持時間是不一樣的,比如:3-4歲幼兒持續專注時間在3-10分鐘。
  • 這5種孩子會越長越醜,長大也難扭轉「變醜」結局,越早改正越好
    孩子在父母的眼裡都是好看的,但是有些爸爸媽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家孩子小時候又白又俊,怎麼越長越醜了呢?其實,孩子的長相不僅跟基因遺傳有關,還受到後天因素的影響。倘若父母不儘早幫娃改正,孩子會越長越醜,長大了也難以扭轉"變醜"結局。
  • 4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式,每天堅持十分鐘,親測有效
    而專注力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只不過有的孩子專注力強有的孩子專注弱,雖然專注力是天生的,但是家長後天的很多行為都能夠影響孩子的專注力,例如總打斷專注的孩子,就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進行有效的專注力訓練,則可以提高專注力。
  • 李玫瑾: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力」,而是專注力!要從小培養
    可以說在很多孩子身上都有這個「毛病」,其實孩子的這些種種行為都說明了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專注力出現了問題。專注力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能力,專注力好的孩子在學習時能夠認真聽老師講課,也從來沒有上課溜號的現象,回到家也能及時的完成作業,在學習這方面很少讓家長操心。
  • 如何保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絕大多數家長都做錯了!
    評價孩子的專注力不是拿自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而是對照科學的評價指標來判斷。3歲之前孩子的注意力都是無意注意;3至4歲是幼兒早期,注意力集中時間是3至5分鐘;4至5歲是幼兒中期,注意力會達到10分鐘左右;5到6歲孩子的注意力能達到12至15分鐘;7到10歲的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為20分鐘;10到12歲注意力關注的時間為25分鐘;12歲以上的孩子進入初中階段,達到注意力專注的時間是30分鐘。
  • 這些「好」行為你知道嗎?孩子天生的專注力就是被這樣破壞的!
    孩子以後成材是爸爸媽媽們都有的期盼。但是很多家長卻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成材的道路。寶貝,都學1個小時了,餓/渴了吧?來,吃點東西/喝口水!天哪,月亮可不像你畫的那樣!必須這樣做!……這些,寶爸寶媽有說過類似的吧?你知道嗎?這些滿懷愛意的話,卻會阻礙寶寶成長,因為它悄悄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孩子做事沒耐心、沒有堅持的動力,父母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的專注力培養是一種細緻的過程,家長很多不起眼的行為都會破壞他們的專注力。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在帶娃的過程中都會有這樣困惑,為啥自己的孩子坐不住呢?很多時候孩子的專注力都是被父母家人無意間的行為所破壞的。這些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小事,你做過多少?1)孩子專心做事的時候打擾孩子很多家長都幹過類似的「蠢事」,孩子在專心玩玩具的時候非得過去打擾,非得參與進去,這就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 成績差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三個方法提升孩子專注力
    以下4個方面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專注力狀態:(1)事物本事對我們的吸引程度;(2)自身與他人在互動中的連接能力;(3)自身身體狀態以及情緒狀態;(4)自身的意志表現。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不能集中每一個人的專注力都是有限的,小孩子也是一樣的,有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育的網站speechtherapycentres根據大腦發育規律,列出了孩子專注力的範圍,我們來對照看一下:2歲以下時:以無意注意為主2歲 :大約
  • 毀掉專注力等於毀掉孩子的學習,家長該如何修復孩子的專注力?
    1、生理方面的因素孩子的專注力時長隨著年齡的變化而逐漸增加,如下圖所示:年齡小的孩子,專注力時長就會較短,正如處於好動年齡的,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不動,家長會覺得正常嗎?當孩子對目前行為缺少興趣,或者呈現負面情緒(不喜歡、厭倦、煩躁)的時候,專注力自然就不會太好。相反,如果孩子對目前行為很感興趣,並且因為這個行為收穫成就感或者滿足感的時候,大腦就會刺激提升「多巴胺」( dopamine)的分泌,讓孩子變得興奮,從而促進專注力的進一步提升。
  • 孩子好動坐不住,可能是家長忽略了這三點,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本身就不知道什麼是專注力,有的時候他們正在吃飯,卻突然被旁邊的玩具吸引過去;上課的時候其他人都在認真聽講,他們卻對窗外的麻雀更感興趣,完全不在意老師講了什麼。造成這些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強,會被外界的各種因素所幹擾。在家長看來,這些都屬於小問題,但是時間長了,家長就會發現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做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孩子的專注力為什麼那麼差?
  • 專注力強更優秀,聰明家長都在用這些方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常常在不適時候的打斷孩子 這些行為家長們有沒有很熟悉? 比如:當孩子在塗畫的時候,媽媽拿來一杯牛奶詢問孩子要不要喝,或者嘗嘗新鮮的水果; 當孩子在路邊研究螞蟻的時候,媽媽走過來告訴孩子我們去那邊看看花吧; 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媽媽非要讓孩子過去聽自己講故事,強迫他轉移注意到你身上; 這些其實都是一種對孩子正在專注的打斷
  • 讓孩子做事有專注力,掌握這幾個技巧,解決家長煩惱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們是要發愁還是要鼓勵?天天是個二年級的孩子,老師跟天天媽媽經常反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經常聽著聽著就溜號了,一開始媽媽並沒有擔心,想著自己小的時候注意力也不集中,上課亂動還說話,調皮搗蛋。一次又一次的考試,讓天天媽媽開始著急,每次天天的成績都是倒數第一。
  • 專注力好的都是潛在「學霸」,這4個訓練專注力方法,孩子應知道
    有的家長就會重視孩子專注力這一塊,然而又有一些家長就會不重視,不僅是在什麼上,都會產生分歧,下面青青講述一個案例,希望能讓個別家長對孩子專注力有個重視感。就算專注力再好的人,不重視後天的培養,慢慢也會變成一個普通人。所以你現在對你家孩子有一個重視感了嗎?在此青青總結了4個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家長可以給孩子試一試。
  • 孩子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家長可巧用4個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也就是說,孩子專注力不夠,家長可以這麼做:1,給孩子空間: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注意給孩子空間,尤其是在孩子寫作業,認真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時,家長要儘量避免打擾孩子,中斷孩子手頭上的事。儘量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後,再讓他做其他的事情。
  • 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時期」,家長別錯過,不然很難在彌補了
    場景①曉靜發現,在早教班老師到了開始講繪本故事的一個環節,有四個2、3歲的小朋友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了,就紛紛拿著繪本湊到老師的身邊坐下,等待老師開講。老師在講的時候,這幾個小朋友就跟著老師的節奏,開始傾聽,並且按照老師的指令來觸摸繪本,有時還會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應。小朋友們專注的樣子,讓一旁的家長們都不自覺地安靜下來。
  • 80%的孩子不是輸在智商,而是專注力!(附提高專注力的3種方法)
    哪些行為會消磨破壞孩子專注力?父母急性子「急性子父母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清晰,導致孩子遇事急躁不安,無法冷靜來下專注的解決問題」。過分幹擾「孩子看書很專注,父母常來噓寒問暖,餓不餓,渴不渴,吃點東西等,都在無形中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