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寵,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結果可能讓家長感到意外!

2020-12-14 光合密碼心理諮詢

最近,我在微博熱搜榜上看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配合小朋友畫畫的貓咪#,點開一看,差點笑岔氣:

視頻裡,貓咪辛辛苦苦擺pose,萌娃有模有樣比著畫,結果最後定稿的作品,簡直不忍直視。網友紛紛打趣:小貓咪,你是不是有很多問號?

其實,每次看到這樣的畫面,內心都有一股暖流在湧動,太治癒了!

的確如此,萌寵與萌娃和諧共處,人畜無害,試問這樣的場景,誰能抵擋得了呢?

事實上,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趣事。家有萌寵,還能改變孩子的一些行為。

哈佛大學就有一項調查表明:家裡養寵物的孩子,責任意識會提高20%。

網上曾看到一位媽媽分享的故事,很受感動:

女兒特別喜歡貓,就給她收養了一隻流浪貓,貓咪從小就和女兒親密無間,寫作業、吃飯、睡覺都陪著女兒。一次意外,貓咪生了一場大病,差點離世。自那以後,女兒特別懂得珍惜,每次出門都會和我說再見。養了寵物的孩子,作文也寫的很出彩,善於觀察,感情細膩,總之好處特別多。

究竟有多好?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01養只寵物?想都別想

猶記得「家有兒女」中的劉星,特別想養只小狗,卻被媽媽劉梅一票否決了。

她給出的理由是:「養狗多髒啊!一天到晚就剩打掃衛生了。」

相信劉梅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家長的心聲。

的確,家有萌寵,雖是可愛,但也有不少煩惱。譬如掉毛、細菌、寄生蟲……

而且家長精力有限,既要忙工作,又要做家務,還要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這些都還忙不過來,再養個寵物?那不是添亂嗎?

可是,比起孩子的快樂成長,豈能用一句「添亂」搪塞過去?

愛,是「如你所願」,而非「如我所煩」。

其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當孩子渴望得到一個寵物時,不如在答應他的同時,加一條附加要求,譬如養了它之後,要對它負責,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既滿足了孩子願望,又能培養他的愛心,還能促進彼此間的親子關係,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在決定養寵物之前,我想為家長提供幾點建議:

l 考慮孩子的性格和動物本身的習性

養寵物要結合孩子的喜歡和年齡,嬰兒期,可以養魚;再大一點,可以養小兔子、小狗之類的。貓適合比較安靜的小朋友,狗則適合愛動愛鬧的小朋友。

l 讓孩子參與養寵物的過程

可以帶孩子一起買寵物飼料和玩具,幫助寵物布置新家,找相關資料,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l 注意寵物的衛生問題

定期給寵物洗澡,修剪它們毛髮和爪子,做好防疫工作。

02家有萌寵,並非你想的那樣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於養寵物這件事,亦是如此。

英國作家愛略特就說:「動物是最可親近的朋友,它們從不提問,也從不指責。」

單從這兩個「從不」就能看出,萌寵會給孩子帶來無限溫暖。

給予孩子最悉心的陪伴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一項調查顯示,在有寵物的兒童中,98.5%的孩子表示喜歡寵物朋友,85.3%的孩子覺得寵物朋友也愛他們。

對孩子來說,小動物不僅是寵物,還是他最要好的夥伴。尤其是在獨生子女家庭居多的情況下,平時父母比較忙,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而寵物的陪伴,在某種意義上正好「扮演」了父母的角色,它會成為孩子分享內心情感的忠實聽眾,進而消解孩子獨處時的孤獨感。

正如電影「導盲犬小Q」中的一句臺詞:「寵物的意義,在於化解人的孤獨。」

在孩子心中,寵物就像親人一樣,雖不言語,卻忠實可靠,無論什麼時候,都不離不棄。

幫助孩子緩解情緒英國有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2歲時被診斷出有自閉症,她有一隻名叫圖拉的小貓咪。

愛麗絲討厭洗澡、害怕水,但因為圖拉愛玩水,她也嘗試著接觸水,還跟圖拉一起練習遊泳技巧,一起享受泡泡浴。

平時,愛麗絲也不愛說話,不願意與別人進行眼神交流,可跟圖拉在一起久了,愛麗絲居然開始學著跟它聊起天來!

圖拉的存在,讓這個患有自閉症的小女孩慢慢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試著探索未知,開始變得樂觀開朗,甚至成為聞名世界的小畫家,在英國享有「小莫奈」之稱。

在寵物的世界裡,它們不會介意孩子的成績好壞,也不在乎孩子是否調皮。孩子不開心時,對著寵物傾訴一番,雖然它未必聽得懂,可它搖搖尾巴、喵喵幾聲,也會讓孩子很快從悲傷的情緒中擺脫出來。

重塑孩子的自信心英國貝爾法斯特大學的黛博拉·威爾斯博士說:「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養寵物的人,他的自信心可能更強,患孤獨症和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小。」

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其實很簡單。

父母再愛孩子,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擺出家長的威嚴,讓孩子聽話、懂事,不許這樣、不許那樣。孩子在條條框框的約束中,自然很難與父母進行情感上的有效溝通。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失去自信,做任何事都畏手畏腳。

但寵物不一樣,孩子在它面前沒有任何心理壓力,不需要偽裝,也不需要遷就,可以坦然做自己,釋放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天性——那是他本該擁有的模樣。

此外,孩子在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還會產生被需要、被信任的成就感,更容易建立起自信心,形成獨立、健康的人格特徵。

有人說,親情無價,知己難得。

而寵物,是唯一可以用金錢買到的「珍貴」,它如親人、如知己,無私陪伴,治癒心靈。

有它,孩子就少一份孤獨和悲傷;

有它,孩子就多一份溫暖和快樂;

有它,即便誰也不說話,只是靜靜的彼此守護,就是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願家有萌寵的你,知悉、驚喜、欣慰。

相關焦點

  • 孩子考試家長卻感到焦慮?學會緩解,避免負面情緒影響孩子的狀態
    但有一批家長,孩子考試,他們卻感到焦慮,這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到底因何而生呢?攀比心理嚴重孩子成績出來後,老師會對孩子的學習狀態進行批判,學生家長們會在私底下對孩子們的排名進行討論,就連親戚朋友,有時也會來關心一下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的自尊心很強,一旦孩子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就會覺得掛不住面子,甚至覺得丟臉。2.
  • 孩子走路姿勢「外八字」,除了遺傳因素外,還有可能是家長造成的
    前幾天,小編帶孩子在小區裡遛彎,順便和小區的媽媽們一起聊了會。帶孩子聊的話題當然是和孩子有關了。當時有幾個小寶寶已經開始學走路了,有個媽媽就突然說:「俊俊媽媽,你看你家兒子走路的姿勢是不是有點外八?可能要校正一下哦!」俊俊媽回答說:「有嗎?我還從來沒留意過!」
  • 同樣學武術,不同態度的家長,就會造成孩子習武不一樣的結果!
    第一個去的人看後搖頭嘆息,給公司回覆:這兒的人都是赤腳,根本不穿鞋,怎麼可能賣出去呢?於是空手而回。第二個去的人一看,大喜過望,給公司回覆:太好了,這兒的人還赤腳,市場太大,大家都有買鞋的潛力,於是建議公司給人們免費贈送一部分鞋,等當地的人們有穿鞋的習慣,感覺赤腳的不便時,賣鞋就順理成章了,結果滿載而歸。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
  • 孩子「蝴蝶骨」凸起嚴重,家長要注意,可能是這幾種原因造成的!
    蝴蝶骨這種病並不是大人會有,孩子也同樣會有。肩胛骨據邱媽媽的回憶,孩子平時要上網課,所以就給孩子買了一個電腦,可能是趁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偷偷地玩電腦,導致的。孩子上學作為學生,我們平時去學校的時候,把沒有必要帶的東西,就不要放在書包裡,書包太沉,會讓我們的後背一直往後仰,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不管做什麼都喜歡挺著肚子
  • 你家孩子會「坐」嗎?家長注意,坐姿不對會影響他身高發育!
    孩子的身高發育是家長都會關注的問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長多高主要取決於健康的作息時間和平時的營養補充。確實,這幾個因素對孩子的身高發育有很大的影響,但除了些原因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孩子的坐姿問題。
  • 專家稱接孩子就是「溺愛」,別繼續害孩子了,家長:你家沒孩子吧
    當孩子長大之後,一般都會擁有更多想要的東西,即便家長依然能滿足,但孩子也會缺少很多東西,而且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是無法滿足自己孩子的。,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永遠離開自己的父母。
  • 總是大聲「吼」孩子,會影響孩子智力,嗓門高的家長別怪孩子笨了
    「吼叫」似乎已經變成了全世界父母教育孩子通用的方式。生氣是一種常見的情緒,人人都會有。當孩子某些事情超出了家長所能承受的底線,家長就會通過吼叫的方式,企圖掩蓋自己內心的「挫敗感」。但總是大聲的「吼」孩子,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大家知道嗎?
  • 孩子睡覺時出現「奇怪舉動」?可能與大腦發育有關,家長別擔心
    假設你家的寶寶小時候存在類似的表現,家長應該學會辨別,防止分辨不出是生病還是正常反應。大腦發育快的孩子睡眠時常會出現這幾種舉動1.睡覺時總會笑有時家長哄孩子睡覺的時候會發現,自家孩子睡著覺突然笑了。大家都為孩子睡覺多動的行為感到困惑,和他們睡覺總是睡不好。其實家長不該感到困擾,反而應該高興。睡眠時愛亂動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很不錯的運動天賦,他們的頭腦發育早,以後四肢協調性會很好。而且這是種無意識的舉動,家長可別怪孩子,更不要阻止他們鍛鍊自己的四肢。可以給娃留出更大的睡眠空間,讓其自由的活動。
  • 孩子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玩手機,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你知道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在一旁拿著手機或刷視頻,或聊天,或處理工作,時不時的對著孩子喊一句快點寫!家長用這樣的方式陪同孩子學習,有沒有想過會對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對孩子產生什麼的心理作用呢?
  • 媽媽邋遢和凌亂不堪的家庭,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成長影響?
    文/蘭媽談育兒邋遢和凌亂不堪的家庭,從大人的角度會影響個人形象和來客的心情,從小孩的角度來說會影響性格和習慣,就拿蘭媽家的懶爸爸來說,因為父親又懶又不愛乾淨的原因,每次出門都有隨地亂坐的習慣,而孩子學習這招非常快平時出門隨地亂坐不說,還經常一有不如意就躺在地上放賴,從來不操心自己的衣服會不會髒
  • 李玫瑾育兒觀:孩子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大有出息,家長別忽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學習優異,並且將來有好的工作。這樣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家長操心,還能讓父母臉上有光。但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無從下手,於是選擇讓他們自由發展甚至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保持孩子的純真與質樸,避免把負能量傳遞給孩子,做個好家長!
    孩子的成長是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的,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必然會有一個團結而和睦的家庭;一個憂鬱沉默的孩子其背後也少不了擁有著負能量滿滿的家庭背景。案例分析:身為教師,我遇到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學生,有活潑開朗的,也有憂鬱沉悶的。
  • 家長經常大聲吼孩子,對他們性格造成的傷害,遠遠超過想像
    在我們周圍,許多父母總是愛吼孩子,但是每次吼完又後悔自己的行為,怕這樣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實脾氣暴躁的父母,與遇事冷靜處理的父母,教出來的孩子有很大差別。這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的未來也帶來不同的結果。根據調查研究,父母的大吼大叫,會讓孩子更富有攻擊性,心理更焦慮。
  • 過度保護或忽視孩子需求,難治性癲癇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影響?
    難治性癲癇對於家庭影響很大,不僅僅是經濟上負擔很大,還會對於心理和情感上造成很大負面影響。患者往往需要定期、頻繁地就診,給家庭經濟造成了負擔。癲癇發作,常常讓家長內心充滿恐懼,害怕因為抽搐導致死亡或出現嚴重顱腦損害,雖然醫生會告知家長癲癇發作很少會引起死亡,但是作為家長很難紓解這份擔心,這種強烈的恐懼,也會造成孩子出現焦慮和抑鬱的心理問題。
  • 是什麼導致孩子不自信?家長反省下自己,有沒有這幾種行為
    所以家長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避免下面的這些問題,不然孩子今後身心健康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攀比心理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這些言論:媽媽,我們能買輛比小牛家的大100倍的車嗎?爸爸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比朵朵家還大的房子啊?
  •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會破壞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給孩子一生的影響
    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優秀,由於對孩子的高度期望,很多強勢的父母對孩子都有過度的保護和幹涉行為。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孩子的將來,害怕孩子會受不良思想和不良行為的影響,對其活動範圍進行了過多的限制,甚至在擇友方面也進行了諸多的規定。
  • 孩子頭磕個包,揉一揉消腫就沒事?這些情況很危險,家長可別粗心
    說起家裡的孩子,可以說是每個家庭的心頭肉了,孩子生下來後,很多家長都生怕寶寶受到一點傷害,哪怕輕輕碰一下,可能很多家長都非常焦急。但有些家長卻覺得,孩子和大人一樣,不過都是肉做的,輕輕磕一下又有什麼問題呢?但就是這種想法卻讓張先生家的小孩離開了人世。張先生是老公的一個小學同學,本來結婚就晚,婚後多年才有寶寶。
  • 孩子越來越叛逆?家長了解「破窗效應」,挽救孩子的未來
    文/小焦媽媽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可算得上是費盡了心思,可即便是在用心最後收穫的結果也往往是差強人意的。有的時候家長運用的方式不正確,也很有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做出傷害自己或是傷害別人的行為。
  •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會怎麼樣?家長的吼罵,會給孩子帶來三大影響
    俗話說「教育要因材施教」,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學校環境,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變化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為父母,肯定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正確引導孩子。
  • 新生兒為什麼會出現蛻皮?可能是四種原因引起的,家長要留意
    但是許多家長卻發現,孩子的蛻皮現象似乎不分春、夏、秋、冬,可能剛剛出生沒多久的寶寶身上,就出現了大面積蛻皮的現象。這令家長們感到非常擔心,生怕是孩子身體出現了問題,所以才會有蛻皮的表現。朋友阿亮最近給孩子換衣服的時候,發現孩子的衣服裡總會有一些皮屑,而且身上有一部分地方也出現了大面積的脫皮現象,阿亮不懂得是什麼原因,很害怕是孩子的健康出了問題,於是就急急忙忙的帶孩子去了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