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學武術,不同態度的家長,就會造成孩子習武不一樣的結果!

2020-12-09 徐田峰

點擊上方"東方武術"快速免費武林資訊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

一家公司的兩個推銷員先後到一個落後的地區去考察市場。

第一個去的人看後搖頭嘆息,給公司回覆:這兒的人都是赤腳,根本不穿鞋,怎麼可能賣出去呢?於是空手而回。

第二個去的人一看,大喜過望,給公司回覆:太好了,這兒的人還赤腳,市場太大,大家都有買鞋的潛力,於是建議公司給人們免費贈送一部分鞋,等當地的人們有穿鞋的習慣,感覺赤腳的不便時,賣鞋就順理成章了,結果滿載而歸。

同樣是去考察市場,不一樣的推銷員,不一樣的結局。

孩子就像是這一片未知的市場

而孩子的父母就像是這兩個推銷員

不同的推銷員所帶給這市場的結果也不同

同樣的孩子學武術,

不一樣的家長,就會導致不一樣的結局

01

孩子武術,遇到磕磕碰碰時

睿智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學習武術難免會遇到磕磕碰碰,孩子沒有經歷過疼痛,就學不會如何保護自己,在訓練上就不會長記性,下次就不會有所進步。這些磕磕碰碰都是孩子童年寶貴的經歷,也是他們成長的機會。這能讓他們更好的學會面對挫折。

結果 :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吃苦,進步就會更快

奇葩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我的孩子受傷了,你們是怎麼教孩子的?怎麼這麼不負責任!連個孩子都帶不好,還做什麼教練!我要投訴你們!

結果 :孩子不但在武術上學不到任何知識,反而學會了推卸責任,尖酸刻薄

02

當孩子偷懶,不想去訓練

睿智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學習武術對於孩子的好處千千萬,學習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永遠掌握不了。我希望孩子能從學習武這件事上學會良好的意志力、時間觀、規則的概念。按時去訓練提升基本功和動作!

結果 :孩子在堅持中得到飛速進步,動作和難度很快也很出眾,並且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文化課也很有幫助

奇葩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孩子還小,文化課已經很累了,不去就不去吧,況且只是武術課,沒有文化課重要!

結果 :不但輸在了別人的起跑線上,並且養成了偷懶的惡習,對於文化課學習也沒有幫助

03

當武術教練布置任務,需要家長配合

睿智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學習武術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需要教練,學生和家長的互相配合和理解。教練布置了任務一定是出於對孩子的負責,那麼作為家長的也應該負責孩子到家後的練習任務。

結果 :孩子的武術基本功很牢固紮實,並且在三方的交流溝通中變得開朗善於表達,學會耐心的傾聽

奇葩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我們做家長的還要工作還要看孩子,已經那麼累了,你們教練是幹什麼用的,自己不教好,還讓家長配合你們監督。

結果 :孩子武術基礎不牢固,而且缺乏父母足夠多的關心,內心會變得越來越冷落,對於心理成長是沒有幫助的

04

當接送孩子上下課

睿智型家長是這樣的:

今天上課教了什麼呀?學習的有累嗎?

今天教練還表揚你了,說你訓練的有進步,回家能練給爸爸媽媽看看嘛?

……

結果 :孩子會漸漸熱愛武術,並且激發成就感,越來越喜歡學習,與父母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奇葩型家長是這樣想的:

今天教練指責你了嗎?有沒有兇你啊?

今天你們怎麼就學這麼幾招,這錢是浪費了嗎?

……

結果 :孩子情緒負面化,越來越不愛訓練

一個好的教練,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

但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家長對待武術、武術教練的態度

對孩子的影響也各異

或是讓孩子在武術路上越練越棒

或是阻礙孩子成長

家長希望孩子將來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長就先去做什麼樣的人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發布文章、圖片除標明原創外,多數來自網絡,不代表本號觀點,僅供讀者朋友閱讀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原作者的辛勤與智慧,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處理。投稿郵箱:dongfangwushu@126.com

相關焦點

  • 黃驊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張國鈞,20年義務教孩子們習武
    跟著張國鈞練習武術的孩子,小到七八歲的小學生,大到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他發現,這些孩子的身體素質普遍不高,多習武,不僅能讓他們了解武術文化,還能強身健體,一舉兩得。於是,張國鈞除了每天早上練習,每逢周六日,還將孩子們集合在公園裡再訓練。
  •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習武需要家長的堅定支持
    教練員帶的學生中,每名學生的性格都不一樣。有外向活潑的、有內向自卑的,有懶散依賴性強的……教練員不怕這些孩子內向、調皮、自卑,因為作為孩子的教練員,他們都想把孩子帶好,儘量改變他們的性格缺陷。但很多教練員怕的是這些孩子在改變的過程中臨陣退縮,而當孩子由於種種原因堅持不下去時,家長也以"尊重孩子的意見"放棄了。殊不知,享受了安逸生活的孩子最怕的就是吃苦,你讓他自己選擇,當然是越舒服越好!生命中有許多的錯過,不是因為我們不幸運,而是我們沒堅持、不努力,然後欺騙自己說一切都是命運。
  • 如果給孩子報班,是報跆拳道還是報武術班呢?哪個好?
    以及我們可以適當違背孩子的意願,比如孩子不願意學習,我們要強制,習武也可以適當強制,畢竟是吃苦的事,但是要有度,不能對孩子的身心造成影響,再適當在訓練後釋放,網上的天才武術兒童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沒有把孩子生成天才,當然,我們也沒有那份「狠心」!
  • 練習武術是不分年齡的,你為何還沒武起來?
    【 幼兒 】通過武術 啟蒙人生 幼兒階段孩子的身心都處在發育階段,這個時候主要是感受武術的氛圍,「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從武術精神擴散到做人的道理中。
  • 劉濤讓兒子遊泳習武:父母應根據孩子性格特點,選擇相應運動項目
    作為一兒一女的資深母親,劉濤曾說:「孩子就是天使,當賢妻良母是我從小的願望。」這句話透露出孩子在劉濤心目中的重要性,也體現出了她鮮明的人生態度。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朋友都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但大多都是隨波逐流,看別人家的孩子在學什麼,就讓自己的孩子也跟著學什麼。因為沒有明確的教育目的,結果很多孩子堅持不下來,最終家長也只能半途而廢。作為多年從事體育教育工作的一位父親,豹子哥深知體育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相信很多家長朋友也都認同這一點。
  • 中華武術不行了?從近年武術比賽為視角談中國武術頹敗的原因
    通覽下來,武術行家面對外國競技練習者失手的原因千奇百怪,所遇的問題也各有不同,但沒有一個人承認說:「是自己習武不精」。近代以來,中國國力衰弱,國民體質羸弱,傳統武術除在傳統的傳承發展之外,面臨著如何強健國民體格的重要使命,各習武之人在模仿學習外來經驗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大育才人數、引入新式訓練方法等改革。建國之後,武術一度被與體育強行並軌,對武術發展傳承造成嚴重的影響。
  • 冠軍父親帶3個孩子習武,網友紛紛點讚
    老爸帶3個孩子習武,孩子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大家應該聽說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摔跤手爸爸年輕時與冠軍擦肩而過,勵志培養女兒成為摔跤冠軍,從女兒五六歲起,不顧一切反對教女兒摔跤,最終女兒成為了世界冠軍。而在中國,有一個家庭堪稱現實版的《摔跤吧爸爸》!
  • 夜上海·悅動|練武術,讓孩子從「弱不禁風」到「虎虎生風」
    王先生說:「練武術,也要有好的體能,所以當初一到剛鋒來上課,我就開始讓她們晨跑,這個習慣已經堅持到現在,也算一個不小的收穫。」圖說:小朋友學武術好處多(下同)學武先學禮如今讓自己的孩子練武術,已經成了不少家長的選擇,但仍有不少人把武術和打架聯繫在一起。
  • 紐西蘭舉行2020年全國武術錦標賽 習武愛好者熱情不減
    紐西蘭舉行2020年全國武術錦標賽 習武愛好者熱情不減
  • 為什麼讓您的孩子練武術?家長都要看看!
    無論何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都是家長們的期望,但其過程千辛萬苦,不僅需要孩子勤奮刻苦有天賦,更需要家長正確引導無私付出。孩子進行武術訓練也好,或者做任何事情也罷,可以說,每一個能堅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家長們在默默堅持。
  • 搏擊和跆拳道武術,孩子適合學什麼,早看不後悔
    我們都知道社會在不斷的進步,搏擊也好,跆拳道也好,武術也好。都有著很好的發展。那孩子在成長當中,適合練習什麼樣的武術呢。首先我們先來分析分析,武術散打的基本概況。人非常少,在人們與自然的鬥爭的一系列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列的指抓和掌擊、拳腳的踢打、跳躍和翻滾的攻防手段,之後就慢慢產生的器械及徒手格鬥的捕殺技術,就是當時武術的萌芽情況。」在古代,武術是軍事及戰爭一種傳承和技術,習武的人可以防禦敵人攻擊,也可以拿來強身健體,是人類格鬥領域的方向和和當時的防禦和進攻保障。
  • 女孩拉筋學舞蹈,男孩武術跆拳道?當心報錯班影響孩子長高
    文|秘籍君我家娃上中班的時候,班裡的學生家長紛紛給孩子報興趣班,我也想要報個。想著自家娃性格比較文靜,又是男孩子,將來怕他上學吃虧,就準備給他報個武術班,能強身健體還能防身,如果他感興趣,以後當個長期愛好也不錯。結果被表妹知道後,極力阻攔,說容易影響孩子長高。
  • 習武真的影響身高嗎?
    至於習武長不高之說是大多數人的誤解,只是因為習武的人不適合過高。因此過去的師傅們擇徒時就選擇不會長得太高的孩子傳授武藝罷了。當然也有一些是過度訓練加上營養跟小,導致。所以其實只要方法得當,不會影響生長發育。
  • 最好的武術教育是:家長不護短,教練不姑息,我們並肩努力!
    但是作為武術教練這樣的特殊教育群體,哪一位教練員都想自己的學生能學有所成,因為是武術人骨子裡帶的血性:不能讓自己學生的家長看不起咱,不能辜負家長的託付。選擇讓孩子練武的父母是和孩子的教練一樣,都是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守護人,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很多家長卻當著孩子的面就給教練說:我的孩子不求學武術怎麼好,只要減體重,只要不在社會上浪蕩,在武校裡能管住就好。
  • 寫給中國孩子的家長們——關於中國武術(散打)
    當有些中國的家長們爭先恐後地把孩子送到「韓國的跆拳道館」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想到屬於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國粹-武術(散打)。說到散打我們不能不提到精神,而提到精神往往最先讓我們聯想到的竟是日本的武士道(仇恨歸仇恨,在這裡我們只談精神)。
  • 若孩子不願意上學,家長就遷就順從孩子意思,其實就是在害孩子!
    聽到家長這樣的話,我總是會問家長們這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你們是怎麼做的呢?」家長們給出了這樣兩種不同的回答:「還能怎麼辦,被孩子煩得不行,訓他、揍他,讓他老實!」「看見孩子這個樣子,我也心疼,反正小學課也不多,一天不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讓他歇一天。」面對這兩種不同的回答,我真是無話可說。
  • 越來越多的助力武術入奧愛心人士呼籲習武增強免疫力
    國不分強弱,皆有聯合抗疫之責;人不分膚色,皆有愛家防疫之責。全球各地的數十個社團代表7月17日在福州蘇寧廣場,再次呼籲全球民眾以居家習武增強免疫力的方式來團結「抗疫」。、土耳其華商會、福建搏擊體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東方九雅助力武術入奧全球巡演組委會、福建省拳民搏擊推廣中心和福州紅十字助力武術入奧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本場活動是助力武術入奧全球系列活動第八十三場。
  • 孩子「蝴蝶骨」凸起嚴重,家長要注意,可能是這幾種原因造成的!
    小美在學校上體育課的時候,跑步過程中,自己的背部突然疼痛,隨即老師便把小美送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美的蝴蝶骨凸起嚴重,屬於畸形肩胛骨,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加以矯正,就會慢慢的發展成為駝背,甚至是脊柱側彎。
  • 大馬華裔青年青睞「格鬥術」 掀習武熱潮(組圖)
    續《葉問》之後,電影《激戰》以強勁的走勢,成為本年度至今最賣座港片,「綜合格鬥技」(MMA)贏得馬來西亞華裔年輕人的青睞,掀起另一股習武熱潮。  「我要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擁有強健壯碩的身材!」當年已有40歲的林子輝曾經是一個92公斤的胖子,他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練出一幅好身材。
  • 中國武術風靡海外,美國弟子:還應更重視實戰
    「在南非,過去四年裡人們對中國武術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2016年,中國武術練習者的人數達到了兩萬多人,是四年前的數倍。在這幾年裡,中國武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跆拳道、柔術、空手道等其他類別。」南非武術代表團團長、非洲武術聯盟副主席西蒙·桌根斯·萊姆普來徹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