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與磁--變化的電與磁

2021-02-19 南郭比特

電能夠生磁,磁能生電嗎?奧斯特實驗之後,許多科學家提出了這個問題。包括安培在內的許多物理學家進行過多次磁生電的嘗試,均無功而返。在這些科學家中,距離成功最近的是科拉頓。

1825年的某一天,年輕的科拉頓在兩個房間之間反覆奔跑,每一次他都失望而歸。此時的科拉頓正在忘我地進行磁生電的嘗試。

在這次實驗中,科拉頓將一根導線繞成一個線圈,之後將磁鐵插入這個線圈,同時使用電流計測量是否有電流產生。為了避免磁鐵對電流計的影響,他將電流計放置到了另外一個房間。

每一次當科拉頓將磁鐵插入後,他都會跑到另外一個房間觀測電流計的指針是否發生偏轉;但是每一次指針發生的偏轉,都發生在科拉頓跑向另一個房間的路途中;每一次,科拉頓都一無所獲[25]。

在當時,如果科拉頓使用同一個房間做這個實驗,或者找一個助手在另外一個房間觀測電流計,那麼我們今天的電磁感應定律將有很大可能叫做科拉頓定律。科拉頓沒有成功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因為糟糕的運氣,而是他從始至終都認為,通過運動的磁產生的電應該是連續的。

科拉頓的失敗,使得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成為一代傳奇。

法拉第最終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後人研究他如何發現了這個現象眾說紛紜。他是個實驗物理學家,有許多開創性的發明,電容的單位法拉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沒有接受過正統的教育,卻創造性地發明了「場」。他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與爭議。這些傳奇與爭議使後世為法拉第書寫的傳記,遠多於牛頓和愛因斯坦[26]。

1791年,法拉第出生於英國倫敦的一個鐵匠家庭。他的父親異常重視子女的教育,雖家徒四壁,依然砸鍋賣鐵支撐著孩子們的學業,教育他的孩子懂得勤勞、勇敢、正直與淡泊名利這些質樸的道理。

法拉第幼年充滿著樂趣,這個樂趣卻因為他的父親逐步喪失勞動能力而提前終止。法拉第僅讀了兩年小學,就加入了倫敦穿街走巷的報童大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法拉第成為了一名裝訂書籍的學徒。這段學徒經歷,使他有機會閱讀了大量的書籍。

年少的法拉第求知若渴,被書中的內容,特別是與科技相關的內容深深吸引。這些書籍開闊了法拉第的視野,也激發了他對科學的濃厚興趣。學徒期滿後的法拉第,準備從事科學研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法拉第認識了在當時非常有名的化學家,漢弗裡·戴維(Humphry Davy)。

戴維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但中道沒落。父親病故之後,家境更加艱難。年少的戴維在一家藥劑鋪中做一名學徒,接觸到了化學,後來他使用電解法分離出鉀、鈉、等許多化學元素,證實金剛石與木炭的化學成分相同,是歷史上獨自發現化學元素最多的科學家。

1812年,21歲的法拉第在連續聽了戴維的4次精彩的科學講座之後,更加堅定了投身於科學研究領域的想法。法拉第寫信給戴維表達了這個想法,並附上聆聽戴維4個小時講座所記載的三百多頁的筆記。

圖1‑12戴維在薩裡郡的講演

也許是因為與法拉第較為相近的童年,也許是因為法拉第眼神中的執著,戴維接受了法拉第的請求。1813年3月,法拉第正式進入皇家學院,成為一名助理實驗員,同時也是戴維的助手。師徒二人準備在當時最為熱門的領域,電與磁領域,大展身手。

奧斯特實驗之後,許多人認為,既然電流能夠使磁針暫時偏轉,如果可以將這個「暫時偏轉」 持續下去,那麼就可以實現電動機。戴維團隊對此展開深入的研究,嘗試使用各種變化的電流,使磁針持續轉動,但並未獲得成功。

1821年,法拉第發現當合理地擺放通電導線與磁鐵的位置時,將磁鐵固定,導線通電之後將繞磁鐵旋轉;將通電的導線固定,磁鐵就會繞導線旋轉[27]。法拉第發明的這個裝置是單極電動機的雛形。法拉第的這個發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臺電動機。

單極電動機的原理非常簡單。運動的電荷在磁場中會因為洛倫茲力的影響,產生一個可以旋轉的力矩,如果旋轉軸與磁場平行,電流不需要換向即可持續旋轉。但是這種單極電動機的耗電量過大,轉換效率不高,應用場景並不多。

興奮之餘的法拉第,沒有通知戴維這個老師,就發表了這個研究成果。無論在當時,還是在今天,這種行為都屬於大忌。憤怒的戴維,很快失去了理智,他絕不容忍法拉第挑戰自己的權威,在戴維的引導和授意之下,皇家學會的會員們,公開指責法拉第剽竊了另外一位科學家沃拉斯頓的成果。

單極電動機的發明沒有給法拉第帶來鮮花與掌聲,只有對他人格的質疑。法拉第不知所措,甚至考慮退出科學研究。法拉第很幸運,擁有著與其一生相濡以沫的蘿拉毫無保留的支持;沃拉斯頓在詳細了解到法拉第電動機實驗全貌之後,也在第一時間祝賀了法拉第的成功。

幾年之後,沃拉斯頓帶頭籤名,支持法拉第入選英國皇家學院的會員。戴維在反對法拉第的過程中,在皇家學會的權威逐步崩塌。法拉第從這起事件的陰影中重新振作,卻沒有很快打開與戴維間的心結。法拉第在成為會員後,並沒有把全部心思花費在電磁學領域。

在這段時間,電磁學領域陸續出現過一些零星事件,最有名的是阿拉果的銅盤實驗。1824年,阿拉果在一個可以自由旋轉的銅盤的正上方,用絲線懸吊了一個磁針,他發現當銅盤旋轉時,其上的磁針也隨之同向旋轉,磁針旋轉時才能帶動銅盤旋轉,但在時間上略有滯後。

這個現象引起了極大的關注。畢奧認為在金屬銅中存在「磁流體」,銅盤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將其分離並形成磁極,對磁針產生引力或者斥力使其旋轉。畢奧的這個說法卻解釋不了,磁針旋轉時能夠帶動銅盤旋轉的現象。

安培認為這種旋轉分離的是「電流」,並使用通電的螺旋管代替磁針,也觀測到了轉動現象。安培始終認為電與磁間的作用,就是電流與電流之間的作用,認為阿拉果銅盤實驗時因為離心力,分離為兩種電流體,在銅盤中也確實產生了電流。安培志得意滿,認為這個實驗進一步驗證了他的「分子電流」假說。

無論是畢奧還是安培,都不自覺地引入了機械力,其本質依然是在用力學的觀點解釋電磁學現象。他們兩個包括其他科學家對阿拉果銅盤實驗的解釋,在不同程度上建立在一些未經證實的假說之上,未能更進一步。法拉第也關注到了阿拉果銅盤實驗,重現了這個實驗,並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1929年,戴維病逝。這個曾經指責法拉第為剽竊者的戴維,在病床上與友人說,「在我一生中,最偉大的發現是法拉第」。在那一瞬間,他或許已經預見到了法拉第璀璨的未來。三十多年之後,法拉第在彌留之際,顫抖地指著戴維的畫像說著,「這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人」。師徒間的恩怨如風般煙消雲散[28]。

戴維病逝後不久,法拉第重返電磁學領域,迎來了他在這個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這也是電磁學領域最重大的發現之一。1831年8月29日,法拉第在日記中記載,他通過圓環實驗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29]。

圖1‑13 法拉第與他的圓環實驗

法拉第將一個軟鐵環的兩邊分別用線圈A與B纏繞,線圈A的兩端通過一個開關與電源相連,線圈B接電流表。他發現在線圈A的電路接通或斷開的瞬間,在線圈B中會產生瞬時電流。這個實驗結果使法拉第豁然開朗,由磁感生得到的電是一種暫態而不是連續的,這與通電的線圈產生出的磁並不相同。

此後,法拉第發現當磁鐵快速插入線圈中,電流表的指針快速抖動了一下;當磁鐵被快速拔出後,電流表的指針逆向抖動了一下。至此磁生電得到了完整的驗證。這一天是1831年10月17日[29]。

在這兩組實驗中,電流表都可以檢測到因為磁作用而產生的電。但是這兩組實驗有較大的區別。在圓環實驗中,除了電源開關的閉合之外,通電線圈A,相當於一個電磁鐵,是靜止的;而在另一個實驗中,磁鐵是運動的。

圖1‑14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

在此期間,法拉第回顧了阿拉果銅盤實驗,使用電磁感應解釋這個現象,逐步建立了「力線」思想,製作了一個簡單的發電設備,如圖1‑14所示。這個發電設備也被成為法拉第盤,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發電機。這個發電機主要由一個圓盤,電刷和一個蹄形磁鐵組成。

圖1‑15 法拉第圓盤發電機

法拉第認為在馬蹄形磁鐵的周圍,存在磁力線,當轉動搖柄旋轉圓盤時,這個圓盤將切割蹄形磁鐵的「力線」,之後通過電刷可以對外輸出持續的感應電流。

在當時,這種發電機原始到了有人在持續質疑,他的這項發明到底有什麼用。法拉第的回答是,一個新生的嬰兒將會有什麼用?在法拉第完成了電動機與發電機的雛形之後,電的應用場景被無限打開。

這一系列實驗表明除了運動之外,電流與磁的變化也能產生感生電流。隨後,法拉第進行了幾十個電磁感應實驗,歸納了感生電流產生的幾種原因,包括變化的電流,變化的磁,運動的電流,運動的磁鐵,與在磁中運動的導體。同時法拉第注意到,這些磁與電流變化的越快,運動的越快,產生的感應電流也越大。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在英國皇家學會正式宣讀了電磁感應現象的論文。在論文的起始處,法拉第介紹了他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思想。不同於當時的其他科學家,法拉第認為,通過磁感應所產生的電流是瞬時的,而不是穩恆持續的。他的實驗也證明了這一點[27]。與法拉第同時代的亨利也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但他並沒有像法拉第這樣對這些實驗,進行系統地總結與梳理。

不久之後,俄國科學家楞次在安培的電動力學與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實驗的基礎上,提出「感生電動勢阻止產生電磁感應的磁鐵或線圈的運動」,後來這條定律被稱為楞次定律,這個定律確定了由磁產生的感應電流方向。此時的「電磁感應」依然停留在實驗描述層面,並沒有提煉為周密的數學表達式。

此時數學界已經將必要的工具準備完畢。在科技史冊中,許多概念源自於物理的實驗現象。數學家在對已知現象的總結與抽象中,形成一些公理,並推導出一系列定理。實驗現象與定理結合之後形成物理學上的各種定律。

從歐拉開始,經過蒙日與高斯等人的努力,微分幾何已初見雛形。微分幾何的引入,使物理學家發現的電磁學規律,演進成為一個可被計算的公式。在1845和1846年,德國的諾伊曼從楞次定律出發,韋伯從安培的電流元間的作用力出發,推導出電磁感應定律方程式,兩者的結果完全等價。

這個定律的展現形式可以是ε = -dΦ/dt,其中ε為感應電動勢,Φ為磁通量,這個定律的含義就是我們熟知的「在一個閉合迴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與穿過這個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無論是因為變化的磁產生的感生電動勢,還是因為運動產生的動生電動勢,都可以由這一個公式表達。

其中,通量指單位時間內通過的某個曲面的量。而磁通量可以表示為通過某個曲面的磁感線條數。磁感線也被稱為磁力線,是由法拉第引入的概念。磁力線是我們中學時代的常識,在一個磁鐵外部,磁力線的方向從北極到南極;在內部,磁力線的方向從南極到北極。

1851年,法拉第通過實驗驗證了諾伊曼和韋伯提出的方程式,證明了在磁場中,運動導線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只與導線切割的磁力線有關,為最後以他名字命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畫上了一個句號。

這個在常人眼中的巨大突破,帶給法拉第的是極度的痛苦。他進行過的所有電磁實驗與他所熟悉已知的理論,都無法完美地解釋電與磁之間的相互作用。

從49歲開始,失憶與抑鬱伴隨法拉第餘生。在許多人都認為他將如富蘭克林般江郎才盡時,病榻上的法拉第迎來了職業生涯最後也是最輝煌的成就。對幾十年電磁學實驗的系統總結,與對電與磁本源的探索,使他發現了「場」。法拉第至此封神。

法拉第能有這次突破,也許是因為他從頭到尾都無法理解牛頓的觀點。牛頓認為,力是物質間的作用,是物質運動的原因,力和物質存在根本的差異,物質是由微粒和微粒之間的空間組成。

法拉第認為物質是由力組成的,牛頓所定義的物質粒子只是力的集中,即「力粒子」;力粒子之間沒有空間,物質是連續的[30]。法拉第由此形成這樣一個思想,物質與空間不可分割,空間是物質的延續,而物體是空間的體現[31]。

這一指導思想貫穿於法拉第的所有發現,也直接挑戰著在當時主流的超距作用觀點。超距與近距是探索物質間相互力的兩種表達方式。超距理論認為物質間的作用,不需要媒介也不需要時間;而近距理論的觀點與之相反。在超距與近距背後,所討論的實質問題是物質的本源。

這個問題直到今天依然不算完全得到解決,有時答案清晰一些,更多的時候答案異常模糊。從古至今,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始終在思索這個問題,人類的科技史冊也在不斷探索物質本源的過程中,螺旋上升。

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是探索物質本源的第一人,他認為萬物的本原由原子與虛空構成。原子不可分割,是組成物質的基本單位,虛空是原子運動和存在的場所。原子是實際「存在的」,而虛空指空無一物,是「不存在的」。顯然德謨克利特的對於物質的認識停留在哲學層面。

亞里斯多德不認可「虛空」,他認為物質的基本元素除了水、火、氣、土,還有一個在天空之外的以太(Aether),這個以太是第五種基本元素,以太被引入之後,後續的科學家不斷豐富其中的含義,使得其後的物理學家在無法解釋某個實驗現象時,除了上帝之外,多了一個依靠。

笛卡爾率先將以太擴展到科學領域,他被稱為解析幾何之父,在哲學與物理學中也有卓越的成就。笛卡爾是近距理論的擁護者,認為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必須通過媒介傳遞。他認為空間中不存在「虛空」,而是被以太這種媒介所填充;以太不能被人所感知,卻能夠傳遞力的作用[32]。

1686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這條定律很難用近距作用解釋,似乎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不需要藉助任何介質,一個物體只要存在就必然會對另一個物體產生所用力,而與距離無關。在此時,超距理論已經出現萌芽。

牛頓本人是以太學說的擁護者,他創建了多個基於以太的模型,來解釋引力、電磁力等現象。1692年,他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明確地提出過,「很難想像,一個物體可以不通過任何介質,超越距離作用在其他物體上」[33]。

近距與超距之爭,沒有因為牛頓的這封信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在法國,笛卡爾的擁護者在質疑超距作用的同時,也開始質疑萬有引力這個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定律。憤怒的牛頓粉絲,在爭辯的同時恨屋及烏,反對笛卡爾提出的一切,包括以太和近距作用。

隨著時間的推移,萬有引力定律進一步深入人心。笛卡爾學派傾盡全力尋找以太這個第五元素,卻一無所獲。這使得超距作用的觀點逐步得到認可,並成為主流。早期的電磁學家,從庫侖到安培,他們的發現始終類比著萬有引力定律,自然是超距理論的擁護者。

法拉第並不認同這個超距理論。他從來不相信任何未經實驗證實的假說,而此時的他卻必須非常痛苦地提出一個假說,來描述什麼是電與磁。法拉第試圖從力線的角度出發,解釋三種已知的引力,包括重力、電力與磁力,並試圖用力線的思想將這些已知的力,統一在一起。

法拉第從大量的實驗研究中,構想出用於描述電與磁的力線,他認為帶電體與帶磁體周邊存在某種特殊的狀態,並使用電力線與磁力線描述這種狀態。力線在縱向上收縮,在橫向上擠壓。電荷之間與磁極之間的作用力通過力線傳遞。

他使用光線類比力線,光從太陽到達地球需要8分鐘時間,如果在源頭處將其掐斷,這些光線可以相對於源頭或者終點獨立存在,這些運動中的光線是一個明顯的物理存在,無需藉助複雜的實驗證明。此後法拉第所創造的理論,是他這個當世最頂級的實驗物理學家也無法驗證的了。

1855年2月,法拉第在《關於磁哲學的一些觀點》文章中提出,物質可以改變力線的分布;力線的存在與物質無關;力線具有傳遞力的能力;力線的傳播需要時間。力線不僅是實體性質的存在,而且具有傳遞力的能力,可以通過真空傳遞而無需藉助於媒介物質[30]。

1857年,法拉第發表《論力的守恆》。這是他的力線思想完全成熟,並過度到「場」的標誌。在這篇文章中,他將磁力線、電力線、重力線、光線和熱力線歸入空間力場的範圍,消除了超距作用的任何假設。

他隨後提出電力線和磁力線是呈曲線而不是直線;力的傳遞和力線的傳播需要時間;力和場是獨立於物體的另一種物理形態,物體的運動除碰撞之外,都是力或者場作用的結果[30]。

他認為「物質與場是物質存在的兩種形式」。

也許正是因為法拉第不懂數學,在《論力的守恆》中人們幾乎找不到一個數學公式,以至於許多人認為這篇著作只是一本關於電磁學的實驗報告。也許正是因為他不懂數學,他才不得不想盡方法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來表達高深的物理規律,才有著力線與場這樣簡明而優美的概念。

法拉第提出的「場」,從根本上撼動了牛頓力學的基礎,他卻只能用形象的語言和實驗來描述他的看法。他給不出對這個理論的數學描述,只能用淳樸的語言描述這個「場」,卻使得他從實驗中出發,在空中跨越了理論物理與數學層面,直抵哲學高度。其後科學家的工作,只是去補齊在空中缺少的樓梯。

至今法拉第的場已經成為常識,出現在任何一本電磁學的教科書之中,重構了之前使用牛頓力學描述的若干電磁學公式。法拉第發現的「場」,也為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多年之後,愛因斯坦認為,「場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創造性的思想,是牛頓以來最重要的發現。」

法拉第沒有學生,他的直覺與天賦是不可繼承的。在他的「力線」與「場」概念提出之後,引起了幾個年輕人的注意,包括威廉·湯姆遜,湯姆遜的另外一個名字更為人所知,就是開爾文勳爵。絕對溫度的單位K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湯姆遜封爵的主要原因是,解決了大西洋海底電纜的通信質量問題。在1858年,英國和美國聯合鋪設了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當美國總統和英國女王互通賀電之後,這條海底電纜因為信號嚴重畸變,從未真正投入商用,幾乎成為當時最大的爛尾工程。1866年,他解決了這個問題,被英國女皇封為爵士。

開爾文生於1824年,他很早就注意到了法拉第的力線,並將力線與熱流進行類比,逐步接受了法拉第的力線思想。也許是因為在電磁學中獲得的靈感,開爾文在熱力學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後人將其稱為熱力學之父。因為這個貢獻,英國女皇將他奉為男爵。

開爾文天賦異稟,年少成名,但缺乏耐心。在他大學畢業之後,很少有任何一項研究能夠連續佔用他幾周的時間,他時不時地回到電磁學領域研究幾周時間,然後又接著從事其他領域。

他曾經試圖用數學公式把電力和磁力統一起來,但並沒有更進一步,在電磁學領域取得更為突出的成就。開爾文曾對法拉第發現的磁光效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早在1845年,法拉第發現磁致旋光效應。1856年,開爾文在此基礎之上得出磁具有旋轉的特徵。開爾文還在電磁學領域取得了一些零星的成就。

而這位勳爵在這個領域上的所有貢獻累加在一起,可能還不如他向另外一位對電磁學有著濃厚興趣的年輕人,介紹了法拉第所書寫的一本名為《電學實驗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es in Electricity)的書籍。

多年之後,法拉第見到了這個年輕人,他的名字叫做麥克斯韋。

相關焦點

  • 法拉第:電生磁用了一瞬間,而磁生電卻用了10年
    磁是什麼?電和磁之間有什麼關係?人類很早時就對電和磁有了一定認識。古希臘人知道摩擦能產生電,並且定義了正負電。而中國古代的司南和羅盤則是對磁現象的利用。而直到1600年,才由吉爾伯特醫生將電和磁明確區分。而弄清楚電和磁之間的關係,又走了很長一段路。
  • 基本物理量、電與磁、單相交流電、三相交流電等電氣基礎知識講解!
    大小隨時間變化,方向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壓或電流稱為脈動直流電。電功率為1kW的設備,用電1h消耗的電能為1kW·h,俗稱1度電。9、磁現象(一)磁體與磁極人們把具有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稱為磁性,具有磁性的物體叫做磁體。把原來不帶磁性的物體具有磁性稱為磁化。磁鐵兩端磁性最強的區域稱為磁極。小磁針轉動靜止時,指北的一端叫N極(指北極);指南的一端叫S極(指南極)。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與磁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與磁,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電與磁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 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電轉換磁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電轉換磁,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2.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 天才麥克斯韋——之後再無電和磁
    1865年6月發表在《皇家學會哲學會刊》上的《電磁場動力學理論》描述了電和磁是如何像聯鎖齒輪一樣緊密相連的。一個驅動另一個必須響應;改變其中一種,另一種就會突然出現,即使以前根本不存在。這篇論文或許是所有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它展示了它們的聯合作用如何產生了一種被稱為電磁波的發電機。
  • 科普知識:磁光材料
    磁光材料是指在紫外到紅外波段,具有磁光效應的光信息功能材料,稀土磁光材料是一種新型的光信息功能材料。利用這類材料的磁光特性以及光、電、磁的相互作用和轉換,製成具有各種功能的光學器件。例如,調製器、隔離器、環行器、磁光開關、偏轉器、相移器、光信息處理機、雷射陀螺偏頻磁鏡、磁強計、磁光傳感器等。在磁場或磁矩作用下,物質的電磁特性(如磁導率、介電常數、磁化強度、磁疇結構、磁化方向等) 會發生變化。
  • 磁現象和磁場
    一、基礎概念1.磁現象和磁 (1)磁性:物質具有吸引 鐵質 物體的性質叫磁性。(2)磁體:天然磁石和人造磁鐵都叫做 磁體 。(2)意義:奧斯特實驗發現了電流的 磁效應 ,即電流可以產生磁場,首先揭示了電與磁 的聯繫。
  • 寶可夢No.081,No.082,No.462——小磁怪,三合一磁怪,自爆磁怪
    小磁怪是灰色的類似機械的寶可夢。小磁怪只有一隻眼睛,位於圓球形身體的中央,身體左右各有一個馬蹄形磁鐵,磁極是相反的。頭頂有一個大號螺絲,身體前側有兩個小號螺絲。所有的螺絲和磁鐵都能自由轉動。小磁怪是電屬性和鋼屬性的磁鐵寶可夢,特性是磁力或結實,也可能是隱藏特性分析。身高0.3m,體重6.0kg。
  • 德州市人民醫院 | 經顱磁刺受益終身 精心治療視患如親
    近日,在德州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出現了感人的一幕,一名患者家屬拿著寫有「經顱磁刺受益終生,精心治療視患如親」的錦旗親手送到了神經內科門診經顱磁治療室,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TMS其本質是一種顱內的感應電刺激技術,TMS不用電極,不用直接接觸人體,使用時比電刺激更簡便安全。實際應用中並不局限於顱腦的刺激,外周神經肌肉同樣可以刺激。
  • 自閉症患治療——經顱磁刺激治療
    經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於1985年首次創立的一種皮質刺激方法,是在顱外特定部位採用一定強度時變磁場,在顱內誘發時變感應電場,並引起感應電流,刺進臨近神經組織,影響腦代謝和神經電活動的電生理技術。
  • 《寶可夢》三合一磁怪為什麼有別於自爆磁怪?其對戰優勢在哪?
    三合一磁怪:屬性(電/鋼)、特性(磁力/結實/分析)。【本文純屬個人看法,如有錯誤,敬請指正】推薦輸出招式:電(十萬伏特、伏特替換、放電、電網、打雷、電力上升、電磁炮)、鋼(加農光炮、鐵蹄光線)、一般(三重攻擊、破壞光線)。
  • 自爆磁怪配招
    自爆磁怪配招詳解及打法攻略No.462 自爆磁怪 電/鋼特性磁力/結實/分析職能破盾、炮臺、遊擊、中轉、鋼盾、特盾評估事實證明有限制的抓人比無腦抓人要長命,繼踩影后,沙地獄也開始進行討論了,而磁力卻能穩穩待在OU發揮作用(未來不可說)。打不動鋼鳥/輝夜/草鋼/核果?
  • 山寨蘋果MagSafe磁吸無線充拆解
    今年的iPhone 12更是給配件產業鏈帶來了新的機遇,這不僅在於蘋果手機取消了標配充電器,同時也得益於iPhone 12系列採用了全新的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設計。從而形成了以iPhone 12系列為中心的龐大的磁吸無線充電市場,眾多第三方磁吸無線充電配件噴湧而出。
  • 蘋果magsafe另外的選擇,iPhone12百元磁吸無線充電器推薦
    iPhone12相比iPhone11變化最大的就是外觀跟磁吸無線充電,以及iPhone12全系支持5G。外觀由之前圓潤的造型,換成了現在直角邊硌手的造型,畢竟從iPhone6就開始使用這樣的造型了,總該換一下了。
  • 充電方便,高速傳輸:電友Type-C磁吸轉接頭評測體驗
    這時候磁吸充電器就真的實用了,開始的時候我也並不認可磁吸充電器,後來入手了電友的這款20pin磁吸充電器才真正地意識到它的好用。電友磁吸充電器的主要分為2個部分是與充電線連接,另一部分是與電腦、平板或者筆記本來連接。包裝盒上有詳細的介紹不過都是英文,這款對於筆記本來說更為實用,但是一樣兼容所有Type-C的電子設備。
  • 三雄極光磁吸軌道燈 照明設計隨你DIY
    (原標題:三雄極光磁吸軌道燈 照明設計隨你DIY) 近些年來,高端空間照明設計裡少不了磁吸軌道燈的影子
  • 讓iPhone12實現真無線充,PITAKA磁吸無線充電套裝
    順著拉手拉開第一層隔板,下方是立式充電底座,以及一個 12w 電源適配器另外還有說明書,以及一個可以貼在手機後殼上的磁吸貼,如果你沒有購買 PITAKA 的 MagEz 磁吸手機殼,就可以用這個 mini 的磁吸貼來達成同樣的無線磁吸效果。
  • 好用的MacBook磁吸轉接頭,踢到充電線也不怕電腦摔下來!
    尤其是曾經使用過「Magsafe」磁吸充電線的蘋果使用者,是不是特別懷念這樣的磁吸設計?就算現在都換成USB-C的連接埠,你也可以找回Magsafe的設計!最早在2015年蘋果公布全新MacBook時,為了讓筆電做到更輕薄,捨棄了所有的連接埠,包括大家最愛的Magsafe磁吸充電孔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正反都可以連接「USB- C」,在那之後蘋果筆電系列就慢慢改成只有USB-C連接埠設計,但大家最不舍的應該是「Magsafe」磁吸充電孔的設計,當你在充電時,不小心勾到充電線,磁力設計讓線會自動脫離電腦不會拉著電腦一起跳樓,非常多人被這樣的設計救了好幾次
  • 重複經顱磁刺激、腦深部刺激治療強迫症的效果有多大?
    之前幾篇關於強迫症的文章裡提及了,目前國內外精神科對強迫症的治療首選專業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其次;而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和腦深部電刺激(DBS)則屬於更加次要的治療方法,應對相對更少。
  • 《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自爆磁怪怎麼樣成 屬性圖鑑分享
    《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自爆磁怪圖鑑吧。《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自爆磁怪圖鑑: ... 自爆磁怪是《寶可夢:劍/盾》中小磁怪的最終進化形態,有很多小夥伴都對於這一形態的屬性很好奇,那麼就來看看這篇《寶可夢:劍/盾》鎧之孤島自爆磁怪圖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