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農村電商發展進入快車道,電商服務點、支線配送站逐步覆蓋農村地區。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同步開展,農村電商的火種漸次在廣袤鄉村被點亮。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網民中農村網民佔比27.5%,規模達到1.78億人。2012至2014年,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30多個月增幅超過城市,三四線成為投資熱土,許多零售企業和電商企業下沉。同時專家表示,城市電商之間的競爭已經白熱化,相對而言,農村和農產品市場,像藍海一樣在等待企業布局。
然而,知易行難。如果說農村地區是蘊涵著巨大電商市場的一塊凍土,那麼遍布全國的京東鄉村推廣員就是帶來生機的暖風。截止2016年8月30日,京東已發展30萬鄉村推廣員,服務23萬行政村。他們克服農村網購技術障礙、理念差異促工業品下行,同時搜集上報家鄉特產信息,為家鄉農特產上行創造機會。
推廣員薦特產 用電商力量促家鄉富裕
「了解農村你會發現,越是地理偏遠的地方,政府寄予農村電商的期待越高」,京東重慶區鄉村推廣經理丁燦介紹,受地理環境和資源影響,很多偏遠地區不具備發展工業的條件,但是農產品的生長環境特別好。重慶周邊的各個縣,都希望通過電商能讓這些山裡的「寶貝」走出去,吸引外出打工的人回家鄉來。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農產品的交易總額在4萬億元左右,其中80%是通過傳統市場實現,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總量並不大,這也預示著農產品電商存在萬億級潛在市場。
遍布全國1700個區縣及23萬村莊域的京東鄉村推廣員,多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近日,為滿足農村地區普遍的農產品上行需求,對接城市對無汙染、高品質農產品的消費需求,鄉村推廣員隊伍加強了一項任務——根據鄉親們的推薦,收集當地優質農產品信息上報。
重慶市雲陽縣京東鄉村推廣專員陳昌勝得知消息後首先推薦了家鄉的皖橙,皖橙生長在大山深處,肉質細嫩、甘甜多汁,他從小吃到大,在重慶上大學時一直很想念這種味道。家鄉特產,是鄉親們的驕傲,遠行人的鄉愁。在跟鄉村推廣員們一起工作時,他能感覺到鄉親們推廣電商的心情,跟他是一樣的。讓家鄉的農產品走出去,農村富了,青壯年自然會返鄉創業。
大數據指導生產 預售模式受歡迎
當前,京東平臺提供多種農產品上行渠道。由鄉村推廣員上報的農產品信息經過分類,需要冷鏈物流的提供給生鮮項目,不需要冷鏈支持的提供給特產館項目,入駐商城資質尚不足但品質優秀的農產品則推薦通過金融眾籌項目進行推廣。雲陽「老鄔家」菜籽油正是通過眾籌項目一炮打響,成為雲陽地區一個標誌性的農產品名片。
「很多農民非常淳樸,種的農產品很好,但是不懂得營銷,只能低價賣給收購的商販」。丁燦介紹,在重慶周邊的山區,很多自然生長的農產品,如上好的花椒、木耳、橙子,完全沒有汙染,但因為路途遙遠、缺乏商業手段就是賣不好。
當地菜籽油在京東眾籌成功以後,整個地區農產品電商銷售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了。鎮裡人人都知道,通過京東,農產品能賣得多、賣的好。通過鄉村推廣員,產生了大量農產品上行的成功案例。雙11前夕,丁燦上報的皖橙即將迎來京東生鮮項目組的檢驗,一旦檢驗合格,將啟動京東自採、眾籌預售、產地發貨,通過京東物流將皖橙從枝頭直送到消費者手中。
從消費者到流通者,再到生產者,京東農產品銷售模式漸次向上遊賦能,通過大數據指導農民生產。雲陽菜籽油正是通過眾籌的方式預售,當地農民收到預付款後,根據預定的商品總量,精選原料,現榨現發,保證了菜籽油的新鮮純淨,同時也讓農民們安心,減少了生產者承擔的風險。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曾多次公開表示,農村電商絕不是一句空話,要實實在在地改善農民的生活,為農民增收致富。農產品上行是京東農村電商的重要戰略,未來京東將進一步整合資源,用更具創新性的方式、覆蓋更廣闊範圍、配合強大的冷鏈配送能力,幫助更多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廣闊的全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