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威海| 這裡峰巒疊翠、流水潺潺,還有仙姑傳說流傳千年......

2021-02-10 文旅威海

| 走遍四海| 還是威海 |

仙姑頂,背倚巍峰仙境,鳥瞰東方福海,自古就是東方海文化和仙道文化的靈福聖境。這裡,春夏翠林清泉,流溢海光山色;秋冬彩林冰雪,迷幻瓊樓玉閣;似一幅 「煙雲舒捲覽勝景,松石古淡怡遠情」的精美畫卷。

登上頂峰,東瞰大海及劉公島,北眺全市景色盡收眼底,西望翠綠青山及渤海灣。濃厚的天然佳境造就的旅遊聖地,加上神奇的傳說,更使得美不勝收。

一點一滴,濱海仙山的水墨神韻交融在天人之間;一景一物,仙人相和的靈福感覺沁潤於遊覽品賞之每一步。 

相傳,早在宋代,仙姑東遊至此,見風景秀麗,山高峰險,便決定在此修煉,遂在峰下點化出一山泉,泉水汩汩而出,年年不絕。當地一位樵夫每次上山砍柴,都來飲此山泉,久而久之,身體硬朗,80多歲仍鶴髮童顏。當地百姓奔走相告,眾多體弱多病的百姓慕名而來,飲之清醇甘冽,唇齒留芳,沁人心脾,餘味無窮。被當地百姓稱為仙姑聖水。

後來黃海龍王的小兒子聽說後,也趁老龍王不在宮的時候,偷偷跑出來,到仙姑頂下飲此山泉。一飲便上了癮,不願離去。於是三個月不回龍宮。老龍王非常焦急,到處尋找。最後在仙姑頂下的泉邊找到愛子。老龍王本來很生氣,但一看小龍子三個月來飲此山泉,非但沒有消瘦,反而龍體康健,騰雲駕霧、翱翔天宇、更顯神通。於是老龍王大喜,臨走之時,變化出一石龍臥於泉眼之上,仰首長嘯,口吐聖水。所以後人讚嘆說:仙姑聖水龍吐泉,喝了益壽又延年。

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加上仙姑神跡的奇妙傳說,更使得仙姑頂名揚四海。仙姑廟內常年香火不斷,遊人絡繹不絕,每年的廟會期間多達十數萬人進山朝拜,蔚為大觀,是休閒靈修勝境地。

除了這些歷史傳說,還裡還是一個精美絕倫的玉雕世界,更有300多噸的玉仙姑像等9個天下第一玉雕,分別是,天下第一玉壽星,天下第一玉福星,天下第一玉祿星、天下第一玉橋.精品玉雕之多,品相之豐,被稱為」天下第一玉景區「。

微風拂過,繁花茂葉含笑飛揚,輕輕抖動。會有一種:」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境。

順勢而上的山路,由大大小小的石頭砌成,像縮小版的萬裡長城,曲曲折折盤旋在山頂上,它依山勢而建,時而平坦時而陡峭,平坦處人能休閒散步,陡峭處如臨懸崖,光看一眼就使人膽戰心驚。沿著石梯而上至山頂,一副天然山水畫便呈現在眼前。

灌木隙中生,碎花草木旁。溪流山澗瀉,玉帶雲間落。一路行來,步步皆景,風從山谷吹過,使人清爽,影在水裡顫動,使人陶醉。

登上山頂,俯瞰腳下,此情此景,你會感嘆人工智慧與天然造化的完美結合。極目遠眺,和風拂面、遠山隱隱,頓生思古懷幽之感慨。

聽耳邊不時傳來鳥雀的啾鳴;看山邊一簇簇花朵,如同國畫中點染出水漬墨暈。這會縱有千般煩惱憂愁,在這裡也融化到這青山綠水之中了。

--- END ---

整理 ▏小威

轉載請註明「威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wh12301)


歡迎關注:新浪微博@威海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旅遊諮詢:0631-5312301

歡迎投稿,郵箱:whtour@163.com


相關焦點

  • 鬧村傳奇,流傳千年!
    鬧村鄉,一個山長水遠的村落,一個有著古老傳統的山鄉,一個曾經是平陽縣地域最大的鄉,儘管深藏在難於覺醒的山谷腹地裡,但在這一片46平方公裡的蒼茫土地上,她的傳奇故事如同這盆地裡的霧靄生生不息,流傳千年。鳳嶺古道一個尋常的早晨,當七八點鐘的太陽朗照在南雁山脈的崇山峻岭之時,山嵐褪了,千山醒了,林子活了。
  • 峰巒疊嶂入雲端.風光如畫卷.風來松鳴巖.散文遊記.原創.潭影
    松鳴巖景區與太子山逶迤相連,山谷有小峽河流淌於之間,但見青峰直插雲端,古松挺拔似利劍;這裡四季雲霧繚繞,終年流水潺潺;每當山風勁吹,松鳴石壁吶喊,恰似千軍萬馬奔騰,峽谷松濤轟鳴,其聲震蕩四野,這就是筆者對松鳴巖的真實寫照。
  • 珍禽飛鳴,雲霧繚繞,群峰疊翠的化龍山之龍洞傳說
    據史料記載,這裡「山多田少,近且開墾無餘,土性疏薄,不耐風旱。南鄉山益峻,深林窮谷,尤忌秋霖。力農之,苦更百倍於平原也。然夏聽農歌年祈蠟鼓,率作興事守望相助,猶有幽風之遺意焉。」(《平利縣誌》)
  • 這裡有山有水,時光荏苒,恍如隔世,還差一個你!
    你喜歡寧靜,安逸,清爽,「小橋流水人家"這種淡淡的美好的環境嗎?還是已經適應了城市的繁華和喧鬧?不得不說,我們當下的生活節奏非常快,你是否還知道這一天看似忙忙碌碌充實的生活是為了什麼?如果你想安靜下來,你一定要來這個地方——松莊村。
  • 沙縣小吃城、七峰疊翠、馬巖山莊、純玩二日遊
    沿著步道向 東北 方向走,可以走進「七峰疊翠」的棧道。棧道盤旋上山,外部掛有燈帶,遠處看像一條盤龍。晚上,披上燈光的它,象天仙一樣優雅。白天的它,有種朦朧的美。特別是玻璃棧道,激發起人的挑戰欲。一年四季,這裡都能收穫豐盛的瓜果,長長的蛇豆、金黃的蝶瓜、不知名的野果、稀有的蜂鳥蛾,還有潭邊成群的野鴨、天鵝嘎嘎地共話家常,這一切不正是你夢想中的世外桃源嗎?
  • 瑤池和仙姑
    瑤池獻壽圖 絹本設色 198.7cm×109.1cm 臺北故宮藏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大概就是新疆天池。《列子•周穆王》記載:「……遂賓於西王母,觴於瑤池之上。西王母為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所入。一日行萬裡。」說是周穆王姬滿,由京城出發萬裡迢迢,沿天山到瑤池來會見西域部落聯盟首領西王母。
  • 道教神仙 上洞八仙之何仙姑
    在今廣州增城縣一帶,關於何仙姑的傳說更為具體,而且有"實物印證":何仙姑本名何秀姑,是增城縣小樓區新桂鄉人,唐武則天某年夏曆三月初七出生。其父何泰以做豆腐為業。秀姑自小聰明伶俐,十四歲時幸遇雲遊到此的呂洞賓。呂給她吃了一些雲母片,從此能知人間禍福,並常去羅浮山裡訪仙。後父母為她找了個姓馮的婆家,秀姑不肯嫁人,於中宗景龍某年八月初八自投家門前的水井。
  • 傳說千年的仙姑山
    這個「搭船」還有一段來由。仙姑山東面是煙波浩渺的武山湖。古時候的武山湖水系連環一大片,從東到西綿長不下百十裡,過官橋那邊是萬丈湖,與萬丈湖連接的是太白湖……仙姑山的正南面是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萬裡長江。仙姑山上最為景觀的地方乃是傳說中的那個仙姑洞,也就是說上下相傳了一千多年了,有那麼三位女子修道的並得道成仙的地方。這個仙姑洞我沒有下去過,也就不知這個仙洞到底有多深了。
  • 千山疊翠育神奇——記內蒙古烏蘭壩國家自然保護區
    這裡,萬頃林草遼闊壯美;這裡,各種鳥類翱翔天際;這裡,淙淙流水呢喃低語;在魏巍的大興安嶺南段東麓
  • 廁神·紫仙姑
    紫姑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每當上元節的時候,居家婦女便要迎廁神。說起來風俗很奇怪,節前的一天,鄧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同時,另設供案,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 「三聖」故裡——壽光,這裡流傳著「文聖」倉頡的造字傳說
    傳說創造漢字的「文聖」倉頡、「鹽聖」夙沙氏和「農聖」賈思勰,都誕生在這個地方,所以壽光又稱「聖城」。暮春三月,草長鶯飛,春色宜人。我們借參觀壽光蔬菜博覽會之機,緬懷憑弔了「文聖」倉頡。這裡綠樹成蔭,花木扶疏,亭臺樓閣林立,假山湖水相映,倉頡紀念堂就建在園中的湖心島上。紀念堂正殿是身披樹葉、腰捆獸皮、手握所創文字的倉頡聖像。其身後有一神龕,內有倉頡所造二十八字的石刻,四周繪有數幅倉頡造字的傳說故事。
  • 山東八大離奇古老傳說,你知道幾個?
    大明湖的青蛙為什麼不會叫?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濟南,就住在大明湖邊的巡撫衙門裡。晚上,大明湖的青蛙聒噪盈耳,吵得萬歲爺睡不著覺。因為孫臏曾在此山屯過兵,儲過糧,打過仗,後來又在此著《孫臏兵法》,民眾中流傳孫臏用兵如神,又成仙人,因以對此山命名時,八仙加孫臏,成了九仙,取名九仙山。
  • 仙姑傳奇,深山異景,永春百丈巖的神奇風情
    距離廈門百餘公裡外的泉州市永春縣蓬壺鎮,有一處被譽為「小泰山」的百丈巖風景區,峰巔的寺廟俗稱馬氏、馬寺,供奉的是閩中獨特信俗之馬氏仙姑娘娘。其地名與信俗都與永安桃源洞後山之百丈巖相重合,故網上信息多有混淆者。那天上午離開牛姆林後,我們就前往蓬壺百丈巖一探究竟。
  • 「印象契丹」千山疊翠育神奇——記內蒙古烏蘭壩國家自然保護區
    這裡,萬頃林草遼闊壯美;這裡,各種鳥類翱翔天際;這裡,淙淙流水呢喃低語;在魏巍的大興安嶺南段東麓,有一處千山疊翠,萬木爭榮的丘壑地帶,宛若一顆鑲嵌在黑土地中的綠色寶石,神秘地藏在這裡,它就是內蒙古烏蘭壩國家自然保護區。
  • 《東遊記》中:呂洞賓的千年情劫到底是白牡丹還是何仙姑呢?
    ——雅各布 當年看電視劇沒看懂,可是後來再看了一遍,才明白了呂洞賓真正的千年情劫究竟是誰,且聽我慢慢道來。 看過《東遊記》的朋友應該知道,呂洞賓的前世是東華上仙,在東華上仙和牡丹仙子還在天庭之時,東華上仙就已經深深的愛上了白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