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盤龍鱔的製作秘笈 | 如何加工才能讓鱔魚變成蜿蜒盤旋的龍?

2021-02-07 四川烹飪雜誌

↑↑  直接點擊  ↑↑

盤龍鱔是一道有名的民間菜餚

這道菜能流芳後世

據說,還與慈禧有關

清同治十三年,正逢慈禧四旬壽典,各地官員都在絞盡腦汁,為慈禧準備壽典獻禮。

戶部左侍郎袁保恆也不例外,為討慈禧歡心,袁保恆收集家鄉名吃「幹煸盤龍鱔」

作為壽禮獻給慈禧,慈禧品嘗之後龍顏大悅,還把製作「幹煸盤龍鱔」的廚師崔世昌請進宮廷,封為御廚。

這整條鱔魚到底要經過怎樣的加工,才能變得來像蜿蜒盤旋的龍一樣呢?這裡,我們請來鄭國利師傅給大家介紹製作盤龍鱔的技術細節和訣竅。

活鱔魚400克、幹辣椒節20克、花椒10克、八角2枚、薑片、蒜片、蔥花、辣椒麵、鹽、料酒、白糖、味精、雞精、香油各適量、菜籽油150毫升

1.把活鱔魚放清水盆裡,滴入少許菜籽油,待鱔魚吐淨汙穢後,才投入沸水鍋裡燙死。撈出來後洗淨其外表的黏液,待用。

2.淨鍋上火放入菜籽油燒熱,然後把燙過的鱔魚下鍋小火半煎半炸,等到鱔魚表皮稍幹且鱔身開始捲曲時,投入幹辣椒節、花椒、薑片、蒜片和八角熗炒出香味,邊炒邊調入鹽、白糖、味精和雞精,直至鱔魚裹勻調料且入味時,烹少許的料酒並撒入辣椒麵,待炒至鱔魚肉脆味香色濃時,撒蔥花、滴香油即成。

鱔魚一定要鮮活,而且只宜選用比筷子頭稍粗 — 每條重25克左右的小鱔魚,因為體型過大的鱔魚,肉質老韌且不易入味,而過小的則往往骨多肉少。

提醒:鱔魚切不可大小參差不齊,否則大的還沒有酥香,小的就已經焦煳了。

由於做盤龍鱔用的是連骨帶內臟的整條鱔魚,所以鱔魚買回來後,需要先放清水盆裡餵養一段時間,滴少許食用油則是要讓鱔魚吐去汙穢。

在正式炒制盤龍鱔前

處理活鱔魚的方式有三種

▽▽▽

放冷水鍋裡,即把活鱔魚倒入加有料酒和米醋的清水鍋裡,蓋嚴鍋蓋才上火加熱,等到鱔魚不再遊動了(不用等到水沸騰),便可撈出來用冷水洗淨表面的黏液,然後瀝水待用。

直接下到沸水鍋裡,等到把鱔魚燙死後,撈出來洗淨表面的黏液,瀝水待用。

直接把活鱔魚下入熱油鍋裡,炸定型後才撈出來瀝油。把鱔魚冷水下鍋,因為鍋裡加有料酒和米醋,所以鱔魚的腥異味消除得比較徹底,不過鱔魚在鍋裡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表皮容易碎爛並且肉質比較軟。而把鱔魚沸水下鍋的方式,則因加熱時間短,鱔魚不容易燙破皮,故形態保持得比較完整。而把鱔魚下油鍋的方式,不僅形態保持得更加完整,而且表皮還有點酥脆感。

這三種處理活鱔魚的方式

都要求鱔魚一死,就得撈出來

不可長時間的加熱

在炒盤龍鱔時,要做到熱鍋冷油,以防止鱔魚粘鍋,而油脂的用量,則比平常炒菜時略多一些。當鱔魚下鍋後,用中小火半煎半炸,不要隨意地去翻動鱔魚,等到鱔魚被煎炸得表面稍幹,並且可以隨炒鍋一起晃動時,再去翻炒,否則,鱔魚皮便容易破裂。

下鍋熗炒的時機(投入幹辣椒、花椒和八角),應該是在鱔魚被煎炸得表面已定型時,一定要把幹辣椒的辣味、花椒的麻味和八角的香味熗入鱔魚肉裡邊。

辣椒麵只能最後下鍋,並且要炒至粘附在鱔魚肉的表面,但須注意不能炒煳了。

鱔魚在被燙(或炸)死後要及時下鍋烹調,這樣成菜時鱔魚才會自行捲曲。而死鱔魚或燙死後長時間沒下鍋的鱔魚,成菜後都不可能捲曲。這應該是與鱔魚肉質處於不同時期的性質(僵硬期或成熟期)有關。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會發現燙死的鱔魚其實並不是彎曲的,當下鍋煎炸至表皮發硬時,鱔魚才會捲曲,等慢慢炒至鱔魚表面變脆時,也就基本上盤曲成形了。

盤龍鱔的總體口感是:肉嫩味鮮,香酥可口。不過,用水燙過或用油炸過的活鱔魚,成菜後的效果會有差別,前者口感滋潤,後者口感幹香味濃。

盤龍鱔除了可以做成麻辣味的以外,還可以做成香辣味、孜然麻辣味、鮮辣味,甚至還可以做成麻辣糖醋味,只不過糖醋要收濃一些,使其更多地附著於鱔魚的表面。

如何從做好的盤龍鱔成品上

看出用的是

鮮活鱔魚還是死鱔魚呢?

那就需要觀察鱔魚是否盤曲,以及鱔魚的嘴是否張開。如果鱔魚沒有盤曲並且嘴巴閉合,那麼用的就是已經死了很久的鱔魚了。

如果鱔魚能夠盤曲但是其嘴卻閉合,那麼用的就是剛死不久的鱔魚。如果鱔魚能夠盤曲,並且鱔魚嘴一個個都張開,那說明用的都是鮮活鱔魚。

戳下圖回放「贏在後廚活動往季內容

2017《四川烹飪》合訂本已剩少量,戳下圖立即訂購

《四川烹飪》雜誌訂閱方式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3.微店(點擊)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4.中國郵政報刊訂閱(點擊)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禁止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否則必究!

相關焦點

  • 中國紅主題宴[視頻] | 青泡椒炒盤龍鱔(泡椒),兩江行(鮮辣),麻辣小脆肉(麻辣),手提三味拼(煙燻鹹鮮青芥)...
    比如以當地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龍安柚入餚的菜品「龍安柚配麻辣小脆肉」,以廣安兩大幹流嘉陵江和渠江命名的「兩江行」一菜,融合廣安人喜食的土鱔魚和青泡椒製作的「青泡椒炒盤龍鱔」……中國紅主題宴[視頻]盤龍鱔是廣安地區百姓喜食的一道佳餚,這裡將土鱔魚與青泡椒結合,製成了升級版的盤龍鱔。
  • 炆雞煲和盤龍鱔
    豉汁盤龍鱔,168塊一斤,一盤約1斤三兩左右,龍鱔即河鰻,粗壯的鰻魚口含紅棗、團團盤踞;嫩且飽含優質蛋白質的肉感,豉汁裡一定額外加了很多料,我只吃出了一味陳皮……
  • #品味勒流#「偷龍轉鳳」柚皮炆頂骨鱔
    順德鄉諺所言:「食大鱔,啖啖肉。」順德鱔魚菜餚多以炆為主要烹飪方式,意在突出鱔魚嫩滑、肉質細膩的風味特色。選取一條將鱔魚切成骨斷皮連的小段,熱油開鍋,放鱔魚稍微過油撈出。撈起鱔魚,放入火腩、冬菇、陳皮絲與鱔魚重新回鍋炆煮。
  • 白鱔、黃鱔、風鱔、海鱔、羅鱔,誰跟誰是「一夥」的?
    其實縱觀市面,「鰻」和「鱔」頻繁出現,除了各種帶鰻字的魚,還有白鱔、黃鱔、風鱔、海鱔、羅鱔,以及油錐、爽鱔等。它們到底誰跟誰是「一夥」的,誰又和誰不是「一類」的?如果是個吃貨都應該去了解。首先,我們倒過來,先來聊聊「鱔」。
  • 全鱔宴 香十裡-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仙桃日報訊(全媒記者 謝伯康   圖/記者  晴霄)粉蒸鱔魚、幹煸盤鱔、鱔魚米粉、四喜鱔魚丸子、軟兜鱔魚……11月6日,在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黃鱔交易市場,由李和鳴大師工作室和南京華江飯店的廚師們精心打造的30多道以黃鱔為食材的特色菜餚賺足了眼球
  • 鱔魚幾種美味做法,最肥美的季節,學我這樣做,品嘗最肥美的食物
    所以大可不必「談鱔色變」,也沒必要鱔魚崇拜,迷信食補功效。但要注意飲食有度,烹飪時要熟透才行。 江蘇人,鱔魚頭號玩家,就算被戲稱為「散裝江蘇」,也能在一盤鱔魚面前化幹戈為玉帛。做法爭奇鬥豔,最有名頭的就是響油鱔絲。
  • 鱔魚的85種吃法
    這本《鱔魚菜譜》珍貴在於,記載了鱔魚的八十五種吃法。雖然魚類有很多做法,但很少見到鱔魚的多種吃法。鱔魚我從小就吃,但知道的方法也不過十多種。《鱔魚菜譜》1985年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內容是由一位叫田樹民的老師傅口述,經吳志華、馮祥文、周曉燕共同整理。周曉燕如今已經是淮揚菜大師,淮揚菜的非遺傳承人。田樹民是江蘇淮安人,口述菜譜時已經70歲了。
  • 軟兜正宗做法:以細嫩的鱔魚為食材,取其脊背肉,通過爆炒而成
    做這道菜不宜選用太過粗壯的鱔魚,而是要用「筆桿鱔」,也叫「筆桿青」。也就是類似毛筆桿子粗細的小鱔魚,1斤重大約有個12條左右,這般大小的「筆桿鱔」炒出來才夠細嫩。而且光是選擇對了鱔魚還不夠,老式的正宗做法並不是將鱔魚去骨去內臟收拾乾淨就可以整條入饌的,講究的淮揚師傅只取鱔魚口感最好的背脊肉來製作這道菜,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將鱔魚的鮮、嫩、香、軟發揮到極致。其次淮安軟兜的做法有講究。
  • 美食推薦:幹煏風鱔、羊肝炒菠菜、農家肉粘飯製作方法
    幹煏風鱔 此菜先煎後炒,逼出鱔段中的多餘水分,再使其吸收蔥、姜、蒜以及調料香氣,成菜外焦裡嫩、滋味十足! 製作流程: 1、鮮活風鱔1條(重約750克)宰殺治淨,入70℃的清水中燙去表面黏液,洗淨後頂刀切成2釐米長的段。 2、平底鍋中倒入色拉油30克燒熱,放鱔段小火煎7分鐘至兩面金黃。
  • 端午前後,故鄉的鱔魚最美味
    見有鱔魚,往它頭部附近一掐,放進腰間掛著的小布袋。這時候的鱔魚還在冬眠,遭此橫禍,拼命掙扎,卻沒用。男孩子,是摳鱔魚的高手。溝渠的土壁上,有一個個圓洞。晚間,他們拿著手電筒,照著這些洞穴,分得出來哪是蛇洞,哪是鱔魚洞。一旦確定鱔魚洞後,用手摳,十有八九能捉到鱔魚。有時運氣好,能追到鱔魚一家。傳說,入夜後,鱔魚是朝著北方的。
  • 鱔魚骨的滋味丨林清玄
    鍋子的煙囪高聳,煙囪的蓋子大開,燒滾的鍋子熱氣滾滾,瀰漫在整個屋子。  朋友點了一個大號的酸菜白肉鍋,加了幾盤羊肉、一些牛肉卷餅,然後把菜單推到我面前,叫我點一些菜。我點了幾個菜,特別點了爆炒黃鱔和韭黃炒鱔。  跑堂的過來,看了看菜單,好意地探詢:「先生,您點了兩道鱔魚呢!」「對了,我喜歡吃鱔魚!」
  • 江蘇教育頻道【尋味江蘇】素脆鱔
    將幹香菇泡發四小時,仿葷素菜——素脆鱔這才拉開製作的序幕。無錫靈山蔬食館廚師長 周建龍 一定要冷水泡,熱水泡了之後呢,雖然加速了,軟,快,它的口感不好,它的香味泡掉了,冷水泡,香味就不容易走掉。
  • 昆明盤龍江北段新建了好幾座橋,它們的名字中大多有個「龍」字
    這些年,昆明城市發展了,與30多年前相比,城區面積擴大了數倍,盤龍江邊的變化也是非常巨大。從松華壩水庫、龍川橋以南,直到匯入滇池的入湖口,河流長度30餘公裡,都已變成了城區。兩岸高樓林立、街道繁華,車水馬龍、人流眾多。河岸兩邊大多建成了江濱花園,走路、跑步、騎行,盤龍江畔成為市民最喜歡的城市休閒地之一。
  • 黃瓜苦筍燒鱔段
    意思是說黃鱔不僅是席上的佳餚,整個身段均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載,黃鱔有補血,補氣、消炎、除風溼等功效。鱔魚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治虛損之功效。採用野生鱔段燒黃瓜,是我母親小時候從她們家學來的,是我們的家常菜。我花四十元買了一市斤。賣鱔魚的農民家住茅橋鎮,剖魚的技術刀法熟練,三下五除二就把一斤鱔魚開膛破肚,踢去骨脊。隨之買了黃瓜,黃瓜要選本地土品種,外表呈黃色,其中的妙處只有鱔魚懂得。
  • 藏息堂硯語 (九) 歙硯之鱔肚眉子坑
    那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華美硯石——歙硯的鱔肚眉子。在眉子坑的左側一直到頂端的位置,出產了歙硯五大種類之一的魚子紋石,其石色偏黃,有魚子點,青黑和鱔魚黃兩種魚子紋也出於此,它們是魚子紋中的佼佼者。鱔肚眉子梟形硯·王耀制鱔肚眉子坑所出產的石料,其紋理一般包括棗心眉子、線眉子、針葉眉子、綠豆眉子等。最著名也最受歷代文人喜愛的,當屬棗心眉子石。
  • 鱔魚養殖模式
    水泥池養鱔分有土和無土兩種養殖方式,這兩種方式都要栽種水花生或水葫蘆,以在炎熱季節起調節水溫和供鱔魚避暑的作用,可全池種滿只留幾個投食點(約1/10的空間) A、有土養殖以底鋪20釐米~30釐米泥土為宜,泥層表面以上水位應保持在20釐米~25釐米。水過深則鱔魚在活動中要消耗過多的能量,過淺則水體易渾濁且水溫變化大;B、無土養殖水位保持在30釐米~40釐米為宜。
  • 藥材 | 盤龍七
    【中藥名】盤龍七panlongqi【別名】石白菜、地白菜、大盤龍七。【英文名】RhizomaBergeniaeScopulosae。【藥用部位】虎耳草科巖白菜屬植物秦嶺巖白菜BergeniascopulosaT.P.Wang的根莖。
  • 《我的起源》龍沼獸營配方是什麼 龍沼獸營製作配方分享
    導 讀 我的起源龍沼獸營怎麼製作 龍沼獸營建築製作攻略,需要哪些材料才能製作這個建築,具體應該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