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021-01-09 倩倩侃娛樂

1、藍色多瑙河 小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全名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圓舞曲,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

3、致愛麗斯 貝多芬:致愛麗斯相傳是為了送給特雷澤·馬爾法蒂而寫的,後來特雷澤將其轉增給女友布萊託露。後來時光流轉,致愛麗斯的曲譜由德國音樂學家諾爾發現,在1876年公布,諾爾稱曲譜旁的題詞是「獻給愛麗斯作為紀念,4月27號,路·馮·貝多芬」,他把「特雷澤」誤說成「愛麗斯」,從此這種錯誤的說法就流傳開來,其實這首鋼琴曲的正式名字應該叫做致特雷澤。

4、藍色的愛 保羅·莫裡哀:藍色的愛煮最開始是法國皮葉爾·考爾所創作的一首歌曲,但是這首歌曲並不受歡迎,後來保羅·莫裡哀將這首歌改寫成鋼琴曲,其優美的旋律大受歡迎。

5、秋日私語 奧立佛·圖森:秋日私語是法國作曲家奧立佛·圖森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理察克萊德曼所寫的鋼琴曲,這首曲子可能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我們最常在生活中聽到的鋼琴曲之一。

6、愛之夢 李斯特:愛之夢都是夜曲題材,實際上有三首,分別是崇高的愛、幸福的死和愛吧。

7、月光 貝多芬:關於月光的創作有個美麗的故事,說是貝多芬某天晚上在街上散步,聽到一戶人家中有個姑娘說:我真喜歡貝多芬的音樂啊,要是能看到他的現場演奏就好了,可是票太貴了我又這麼的窮。貝多芬當即敲門進去,看見月光照進窗子的景象,為這個姑娘即興創作演奏出了月光。

8、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 莫扎特:莫扎特是音樂史上著名的音樂神童,年僅六歲時就被帶進皇宮為女皇演奏鋼琴,莫扎特年幼時跟隨著父親踏遍了歐洲,後來莫扎特成為了主教的樂師,和主教決裂後前往維也納開始正式創作的生涯,第二十一鋼琴協奏曲於1785年3月10日於克魯克劇場首演。

9、第一鋼琴協奏曲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旋律優雅漂亮,氣勢恢宏,非常容易被普通人所接受,也是普通人最熟悉的鋼琴曲之一。第一鋼琴協奏曲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切熱愛以及對歡樂和光明的嚮往。

10、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原名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是最著名、演出次數最多的交響曲之一。這首鋼琴曲第一樂章開頭的地方,貝多芬寫下了這樣一句話:命運在敲門。命運交響曲氣勢恢宏激烈,是是一首英雄意志戰勝宿命論、光明戰勝黑暗的壯麗凱歌。

相關焦點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1] 曲式分析編輯貝多芬這一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作法,他企圖重新評價奏鳴曲式主要的創作原理。傳統的格局,奏鳴曲式往往只出現在一個樂章裡,而且通常在第一樂章,但貝多芬打破了這種模式,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是古典樂派開始朝浪漫樂派轉變的作品之一。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
  • 10首讓人瞬間靜心的鋼琴曲,聽完世界都美好了
    從德彪西那精心安排節奏的序曲,到貝多芬那擁有輕柔樂章的奏鳴曲...當音樂家輕輕地按下琴鍵,帶出那無比舒緩的低沉聲時,你絕對可以感受得到那穿透噪音、帶來平靜美麗的瞬間。 最近是不是有些累?
  • 貝多芬:我寫的這首曲子,鋼琴家練50年才能彈
    從1794年的《f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到1822年的《c小調第32鋼琴奏鳴曲》,貝多芬從創作的早期到晚期都在進行鋼琴奏鳴曲的寫作,這些作品也見證了他創作風格的變化。許多音樂學家認為,從《A大調第28鋼琴奏鳴曲》開始,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可歸入晚期行列。這五部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他的《降B大調第29鋼琴奏鳴曲「槌子鍵琴」》。
  • 樂曲賞析:《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為奏鳴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興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鋼琴奏鳴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第一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的故事
    《月光曲》故事: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貝多芬聽到這裡,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貝多芬 一年秋天,貝多芬像往常一樣外出演出,他來到了一個位於萊茵河畔的小鎮上。也如往常一樣,當夜幕降臨的時候,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悠然地散步著。夜晚寧靜優美,邊走邊思。這時,忽然聽到有鋼琴彈奏聲隱隱約約傳來,這曲子是他的作品。從琴聲中可以聽出,演奏者雖然技巧還不夠熟練,但情感真摯,似乎想通過琴聲把自己的內心情感盡力表現。
  • 鋼琴曲《致愛麗絲》面世210年了,貝多芬創作的初衷還是一個謎
    1810年4月27日,德國作曲家貝多芬在鋼琴上創作了一首曲子,曲子不長,技巧難度也不高,對貝多芬而言,創作難度基本不存在。當琴聲從指間傳出,柔美精緻的旋律,明亮略帶一絲憂淡從鋼琴中傾瀉而出。彈畢。貝多芬在琴譜上寫下「a小調巴加泰勒」。 創作這首的初衷有很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有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孩為了幫助一位雙目失明的老人求助貝多芬,貝多芬感動女孩的善良,寫下此曲,老人儘管雙眼看不到,但是從音樂中「看見了」阿爾卑斯的雪山,耀眼的陽光和蔚藍的海水,無限風光。
  • 走進《月光曲》,了解貝多芬的高尚情懷
    貝多芬說:「我的音樂只應當為窮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這一點該是多麼幸福。」其中《月光曲》就是在為窮人演奏樂曲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1.作者簡介貝多芬 (1770-1827),德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從小接受父親的音樂訓練,學會了鋼琴和作曲。自1792年起,他一直定居維也納,後來成為德國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貝多芬創作《月光》的靈感——故事
    原文:兩百多年前,德國有個音樂家叫貝多芬,他譜寫了許多著名的樂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
  • 鋼琴家陳薩完成首次貝多芬獨奏會巡演,計劃演完「樂聖」全部奏鳴曲
    整個上半年,所有的演出取消,當復演的好消息終於傳來,陳薩帶著精心挑選的貝多芬第25號、第21號、第20號、第32號鋼琴奏鳴曲,於8月底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並帶著這套曲目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前不久在深圳完成最後一場演出,陳薩心懷不舍,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她計劃演完貝多芬的全部32首鋼琴奏鳴曲,因為「此刻,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貝多芬的音樂」。
  • 世界十大鋼琴家 全球最著名的鋼琴演奏家
    公認的優秀鋼琴演奏者可以稱為鋼琴家。世界樂壇上的鋼琴演奏家數不勝數、不計其數,有一流的、二流的、三流的,甚至還有不入流的。那麼世界著名鋼琴家有哪些呢?以下小編盤點了世界十大著名鋼琴家,這些鋼琴家的演奏特點及其風格,是人們公認的,令人信服的,一起來看看鋼琴家排名吧。
  • 貝多芬真是為個盲姑娘寫了《月光曲》麼?
    在現實世界裡,貝多芬從來沒有寫過《月光曲》這個題目。31歲那年,他寫了《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氣氛朦朧。文筆華美、性情浪漫的柏遼茲認為曲子仿佛哀歌,費舍爾認為氣氛猶如葬禮,阿諾德-謝靈先生認為這曲子活像《李爾王》——如您所見,這幾樣情調,都堪稱朦朧幽暗,憂怨哀傷。
  • 貝多芬5首最好聽的鋼琴曲分析
    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相呼應,是鋼琴藝術中的經典樂章。 這首奏鳴曲包含著貝多芬最原始的構思。它那夢一般即興的性質,探索鋼琴音響共鳴的方式已預察到約一百年後德彪西的印象樂派。 貝多芬曾說過他的作品二十七號的兩首奏鳴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的樂章之間要緊接不要有停頓,這樣才能從開始樂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漸展開,進入到錯綜複雜的終樂章,而得以提供一種凝聚高潮的感覺。
  •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幾個值得一聽經典版本
    他走近茅屋聽見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真難彈,要是能聽到貝多芬是怎麼彈的該多好!」 一個男的說:」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 ……」 貝多芬推門走進去,微弱燭光下只見窗前的一架舊鋼琴前,坐著一位十六七歲的盲姑娘。貝多芬即興彈起盲姑娘剛才彈過那支曲子。盲姑娘聽得入了神……
  • 這些鋼琴曲可以測試出你的鋼琴水平達到哪個階段?
    《夢幻曲》——舒曼《夢幻曲》是德國作曲家舒曼所作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曲子。旋律簡短而溫暖,富有律動,就像孩童的內心,簡單而充滿甜蜜美好,就像是一個美麗的夢。進階級《春之歌》——孟德爾頌《春之歌》,選自孟德爾頌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是此曲集中最為人熟知的曲目,此曲旋律如流水般輕柔,多裝飾音的應用更是為這首曲子增添了些華麗色彩。《降E大調夜曲》——蕭邦本曲作於1830年,是蕭邦夜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風格明顯地流露出傳統夜曲的痕跡,平易優美、飽含詩意。
  • 「貝多芬的故事」《月光曲的故事》
    1801年,貝多芬31歲,愛上了16歲的朱麗葉坦·桂察蒂。貝多芬心中難以排解自己的苦惱,唯有以音樂抒情。並為她寫了《月光曲》送給她,以表示對她的愛慕。她是一位伯爵的女兒,貝多芬對她一見鍾情。貝多芬有過幾段感情,不過都像這段感情一樣因為某種地位等等的原因終結了。
  • 鋼琴家貝多芬5首最好聽的鋼琴曲分析
    一一德彪西貝多芬一共寫了32首鋼琴奏鳴曲,鋼琴這件樂器在貝多芬手上,施展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真正成為樂器之王。貝多芬的《三十二首鋼琴奏鳴曲》,與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相呼應,是鋼琴藝術中的經典樂章。
  • 鋼琴家趙曉生:貝多芬被誤讀 《月光》不是為愛而奏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手稿。「貝多芬,應該叫『悲多憤』。」近日,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趙曉生教授在顧廷龍紀念館的「合眾講堂」上語出驚人。以《C小調鋼琴大奏鳴曲(悲愴)》為例,趙曉生撕下了貝多芬的勵志標籤,從種種現代人對貝多芬的誤讀入手,還原了一個壓抑、柔弱、充滿血肉的貝多芬。
  • 除了《小白船》,這3首曲子使上千人自殺,被列為世界三大禁曲!
    音樂是一種藝術,一種能夠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的藝術;可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你能想像嗎,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曾經出現過三首特殊的曲子,據說這三首曲子,每一首曲子的背後都隱藏著一隻惡魔,它會吞噬掉欣賞者的生命,所以這三首曲子也就被列為了「世界三大禁曲」!
  • 巨匠名曲|貝多芬的《月光曲》
    貝多芬在這個時期的奏鳴曲充滿了嘗試性的創作,甚至企圖重新評價當時奏鳴曲的主要的創作原理。 以往的傳統格局發布上,往往奏鳴曲式只出現在一個樂章,並通常在第一樂章上,而貝多芬在這首曲子上將這種傳統模式給打破。月光奏鳴曲是象徵著古典樂派開始向浪漫樂派的轉變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