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宋潔 通訊員 羅小春 張懿)11月16日,位於黔西南州的義龍新區萬屯鎮的元豪電廠迎來一件喜事,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轉入商運,這標誌著元豪電廠2020年雙機投產目標成功實現。
元豪電廠煤電鋁一體化熱電聯產項目是貴州省「四個一體化」重點項目,作為義龍新區最大的發電企業,項目總投資約63億元,2017年7月項目復工續建至今,已實現1號、2號機組投運,截至11月16日,元豪電廠已完成發電量11.2986億千瓦時,合計年發電量將達到40億千瓦時,實現產值14億元。
元豪電廠是義龍新區立足煤電、火電和水電等電網格局大力推進電網建設的縮影。截至目前,義龍新區已有7家發電企業和龍廣、鄭屯2座220千伏變電站,及新材料產業園、大數據園區、萬屯、馬別、閩黔、涼水井6座110千伏變電站,基本實現轄區電網全覆蓋,初步形成大電網支撐大產業發展的格局。
如今,義龍新區四大園區入駐企業500餘家,截止到11月,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5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形成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製造、新型建材、大健康醫藥等多維互動的產業發展態勢;完成工業總產值91.1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3.06億元,實現產業投資74.3億元。
位於鄭屯鎮的黔西南州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垃圾焚燒發電廠,是貴州省第一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項目總投資5億元,2015年1月建成投產日處理700噸一期工程,2017年6月建成投產日處理500噸的二期工程。該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對全州各縣市和義龍新區城鄉400萬餘市民產生的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每天處理垃圾1200噸,日發電量46萬千瓦時,月發電量是1100萬千瓦時,年累計發電量接近1.4億千瓦時,年上網電量達到1.2億千瓦時,每天產生的爐渣接近200噸,成磚5000塊左右。
近年來,義龍新區緊扣「大電強網+大產業」發展戰略,構建「電+」模式推動產業規模發展,重點布局和打造大數據產業園、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園、生態載能產業園、紅星醫藥產業園,構建「電—鋁」「電—化」「電—材」等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一區四園」產業格局。
立足於元豪電廠的發展,2019年,黔西南州元豪投資有限公司在義龍新區鄭屯鎮啟動「煤電鋁一體化」項目,一期建成年產鋁液和鑄錠8.65萬噸,計劃2021年5月投產。
2017年3月16日,入駐義龍新區大數據產業園的華為西南大區黔西南雲計算中心正式上線。該中心有1.8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提供13萬T存儲、3萬臺雲主機(15萬核的計算能力)、3萬臺雲桌面的服務能力。黔西南州扶貧雲、河長雲、旅遊雲、教育雲、醫療雲、安全雲等善政惠民興業的雲應用應運而生,當地政務與公共服務的現代化治理能力不斷得到提升。
依託電價優勢,該中心每年可節省幾千萬元的電費,貴州榮盛(集團)建材有限公司、貴州固鑫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南能礦、黔西南州聚鑫工貿總公司等一批企業和重大項目選擇入駐義龍新區,新區「一區四園」產業格局初步形成。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