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龍新區:全力發展韭菜產業 打造產業扶貧增收新路子
義龍新區吉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村說。在義龍新區格沙屯下遊是平坦開闊的坪橋壩區,該壩區總面積600多畝,過去一直是優質水稻產區,今年初,格沙屯村引進了種植企業,流轉340畝土地發展韭菜種植,七月中旬以來,韭菜已陸續進入收割階段,每天都有幾十名工人採收韭菜,解決了當地部分就業勞動力。
-
義龍新區:做大特色產業,讓「試驗田」煥發生機
義龍新區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著力調結構,大力發展烤菸、食用菌、精品果業、生態漁業、蔬菜、特色林業、中藥材、畜禽、薏仁米九大特色產業,將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產業發展的「火車頭」,先後引進貴州裕農菌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韭之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入住義龍新區,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引導個體果蔬種植戶
-
義龍新區:生態智慧城市欣欣向榮
9月28日,主題為「快樂運動·生態義龍」的第六屆黔西南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義龍新區雲屯國際生態體育公園隆重舉行。古市香街故明月、綠野仙蹤神木林、關山綺夢水流西、春堤翠陌映華亭、實景直播帶貨等主體活動和系列子活動,大力提升了義龍新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
義龍新區建大電網支撐大產業
元豪電廠煤電鋁一體化熱電聯產項目是貴州省「四個一體化」重點項目,作為義龍新區最大的發電企業,項目總投資約63億元,2017年7月項目復工續建至今,已實現1號、2號機組投運,截至11月16日,元豪電廠已完成發電量11.2986億千瓦時,合計年發電量將達到40億千瓦時,實現產值14億元。 元豪電廠是義龍新區立足煤電、火電和水電等電網格局大力推進電網建設的縮影。
-
義龍新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同時,為提高辦事效率,義龍新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力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大廳窗口按照部門事項「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模式設置和運行,還設有7個自助申報區、一個24小時自助服務區,進駐政務服務事項590項,實現了「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趟」的目標。
-
...粵港澳」大灣區丨黔西南州義龍新區德臥鎮白水河村第一書記吳古昌
2018年7月,為打造義龍新區第一批500畝以上壩區產業,我與白水河村「兩委」共同編制申報八光海子金州出口蔬菜基地壩區產業,壩區初期有效種植面積1282.8畝,著力打造1個示範樣板壩區,壩區輻射帶動2957戶11912人,其中貧困戶18戶33人。
-
義龍新區團結互助壩區:600餘畝蒜苗上市 助農增收效益高
周年強告訴記者,壩區種植的蒜苗因生長周期短、口感好,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到蒜苗成熟時,許多客商都會主動前來進行收購,今年市場價以每斤1.5至2元的價格進行批發,主要銷往貴陽、遵義等地,截止目前,已有6位客商前來收購。據悉,團結互助壩區是大蒜的優質適生區,種植時間已達10年之久。
-
義龍新區:擦亮山地旅遊品牌
積極探索「體育+旅遊」深度融合 義龍新區憑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打造體育活動特色場地,積極爭取高水平賽事的舉辦,融合「體育+健康」「體育+旅遊」的創新模式,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步伐,助力打造充滿活力的「黔西南故事」。
-
義龍新區:一個都不少!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就學保障
王喜美2019年隨家人從望謨縣新屯鎮搬遷到義龍新區的新家,按照易地扶貧搬遷戶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按「就近入學」的原則,她轉入國建希望中學就讀。從農村到城市,從以前偏遠的學校到現在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綜合校園,王喜美並沒有感到孤單,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她快速融入到了新集體中,學習成績也穩步提升。
-
黔西南州義龍新區全面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義龍新區聚焦企業群眾反映突出的「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不斷創新審批模式,壓縮投資項目、企業開辦時間,提高審批效率,成立專班,圍繞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等改革任務,重點解決營商環境痛點難點問題,讓企業和群眾只「跑一趟路」「進一扇門」「去一個窗」,推動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
-
「銅仁·松桃」「六個抓好」推動壩區產業發展
2020年以來,松桃苗族自治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通過「六個抓好」,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助推脫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突出成效。
-
農技服務持續跟進 全力助推壩區產業發展——思南縣以「人才+壩區+...
思南縣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圍繞服務壩區主導產業,採取「人才+壩區+主導產業+」技術服務模式,組織引導廣大農技人才資源聚力基層一線,持續鞏固提升人才智力服務保障。在前期「人才+基地+經營主體+」產業發展精準服務工作基礎上,對現有的農技人才資源進行再整合、再聚力、再精準,按照壩區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優化調整技術服務隊專業結構,為全縣19個壩區匹配了19支技術服務隊伍。完善組織架構,突出團隊職能。每支壩區產業技術服務隊,從選派的農技人才中明確一名技術隊長,服務的壩區所在鄉鎮明確一名黨政班子成員為行政隊長。
-
貴州義龍新區:食用菌林下種植助農增收
近日,記者來到義龍新區雲屯公園林下黑木耳種植示範基地,近兩百名工人正在搬運菌棒、種植黑木耳,一派繁忙景象。「這幾天在基地種植木耳,一天可以收入80元。」57歲的義龍新區木隴街道王母社區新市民伍祖雲說,「2016年我們搬遷到義龍新區,這裡生活環境好,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事情做。」
-
「眾志成城抗疫情」義龍新區:日供蔬菜100噸!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
2月5日,義龍新區德臥鎮八光海子壩區的蔬菜基地內,一百多號工人正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忙活著。德臥鎮白水河村村民周登禹是基地「管水」的,他戴著口罩,給鄉親們剛移摘到田塊裡的菜苗澆下「定根水」。據悉,黔西南州義龍新區積極落實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多家企業復工復產。貴州金州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也聞令而動,開始復工復產。
-
義龍新區:萬畝辣椒分外紅!
「我們主要發展育苗和示範基地,整個新區的農戶種苗都由我們公司發放,今年每畝的產量應該在2500斤以上,部分農戶種植的會超過每畝3000斤的產量。」正在基地裡和村民們一塊兒忙活的是貴州遵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義龍分公司負責人熊澤海,他告訴記者,公司是集產、供、銷一體化辣椒企業,來到義龍新區後,與長箐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計劃發展辣椒種植2萬畝,以遵辣52號和石辣6號品種為主。
-
義龍新區百香果發展新圖景
為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義龍新區頂效鎮馬別社區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以猴子寨百香果基地為主的經濟林果產業,現已流轉土地1600多畝,種植有百香果、桑葚、蜂糖李、車釐子等各類水果,著力打造峽谷生態觀光專業合作社生態果園,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入,共帶動農戶465餘戶,其中精準貧困戶33戶。
-
義龍新區實施廁所改造1962座
義龍新區實施廁所改造1962座 發布時間:2020-12-16 09:52:35 來源:黔西南日報 今年6月以來,義龍新區在德臥
-
義龍新區高普隴水庫快馬加鞭抓建設,總投資1.85億元!
位於義龍新區新橋鎮高普隴村的高普隴水庫總投資1.85億元,於2018年開工建設,受疫情防控工作因素影響,項目年後復工時間推遲了20天,這段時間,項目管理單位正保質保量搶抓工期,爭取把落下的工程進度補回來。
-
科技特派員韋鑫:撲下身子抓產業 把科技傳授給千家萬戶
韋鑫是義龍新區龍廣鎮的一名科技特派員,他充分發揮自己專業所長,撲下身子抓產業,把科學技術傳授給千家萬戶、送到群眾心坎上,助推農業產業發展。龍廣鎮耕地面積6萬多畝,是農業大鎮。作為龍廣鎮煙辦主任的韋鑫,從事農業工作20多年,具有豐富的經驗,成為科技特派員後,他以壩區農業發展為依託,以高效作物種植和科技服務為抓手,手把手做給農民看,傳授農業新技術、新知識,幫助群眾增收致富。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韋鑫忙碌的身影。近日,記者在七星五臺壩區看到,韋鑫正在為聖女果基地負責人講解如何防治病蟲害。
-
貴州興義農商銀行:聚焦產業就業扶貧 助新市民「搬」進甜蜜生活
作為金融扶貧主力軍,貴州興義農商銀行始終以脫貧攻堅為統領,聚焦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 穩得住 能致富」的金融服務需求,充分發揮農村服務渠道優勢,全力支持「新市民」安置區產業發展,主動對接帶貧企業,不斷為產業扶貧、帶貧企業及貧困戶輸入金融「血液」,激發涉貧經濟活力,拓寬貧困戶增收致富渠道,助新市民「搬」進甜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