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二戰中的波蘭,有些人就咬牙切齒,似乎這個東歐小國和自己有什麼深仇大恨。當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之後,這些人就啐一口,罵一句「活該!」個人認為這是當下中國史圈(對中外歷史感興趣的人組成的圈子)網民所出現的一種相當奇怪而且有趣的現象。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波蘭「支持」日本侵華,在巴黎和會上,支持將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還有波蘭在1938年參加了對捷克斯洛伐克的瓜分以及在1920年蘇波戰爭之後「殺害」了5到6萬的蘇聯紅軍戰俘,故謂之「被瓜分活該」。首先咱們說波蘭支持侵華這個問題,說句不好聽的話,是一句相當「愚蠢」的話,是一句漏洞百出的話。首先咱們以常理分析,一戰結束後的波蘭和中國有什麼利害衝突呢?又和日本有什麼利害衝突呢?人家為什麼非要插手中日之爭呢?
有些人想當然地認為(或者是在潛意識中)國與國之間的鬥爭是鄰裡之間的吵架,是市井小民的爭執,而波蘭就是其中那個壞到掉渣的人。但哪怕是市井小民之間的爭鬥,這起因也是利益不均的問題吧?壞人為什麼被稱為壞人呢?那是因為壞人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利益,可波蘭這麼做自己又能獲得什麼呢?當然波蘭在二十世紀早期確實是比較親日的,這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保護波蘭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僑民以及幼稚地幻想日本能調停波蘭和德國的關係,綜合來說也是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
最讓人無語的是,在整個巴黎和會期間,波蘭作為一個新生的民族國家,是根本沒有任何資格與英法平起平坐的,試問它又是如何在中日山東問題上上竄下跳的呢?真實的歷史就是這個小國在中日問題上只是隨大流而已,其他國家支持中國,它就支持中國,其他國家綏靖日本,它也就跟著綏靖日本,畢竟這個小國當時關心的應該是德國和蘇聯領土的問題,這才是和波蘭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
我們再說關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1938年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匈牙利也出兵,撿了一點殘羹剩飯。波蘭拿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地區。早在一戰結束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14點原則,主張民族自決,按照這個原則,波蘭人口佔55%的切欣地區本就應歸屬波蘭,可到了2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居然把切欣地區搶了去,這徹底激怒了波蘭,但此時它也無可奈何,結果到了1938年,德國人馬上要滅亡捷克斯洛伐克了,波蘭於是出兵摘桃子,奪回了切欣地區。之前有人說,波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是「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嘿嘿,這還真是「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只不過對象不是波蘭,而是捷克斯洛伐克。
最讓人作嘔的一點就是所謂的「屠殺蘇俄五萬蘇俄戰俘」。1920年蘇波戰爭之後,被俘虜的五萬多蘇軍確實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死于波蘭戰俘營,不得不說波蘭政府確實沒有善待戰俘,而且還確實會有虐殺戰俘的現象出現,但是波蘭大規模屠殺蘇聯戰俘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因為大量的蘇聯戰俘是死於集中營的糟糕環境。況且在1920年的戰爭之中,蘇聯同樣俘虜了大量的波蘭戰俘,這些人同樣沒有得到良好待遇,並且其中的大部分人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祖國。所以,蘇波雙方在戰俘問題上誰也沒有資格指責對方,最重要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東歐國家問題本來就是一筆爛帳,不存在誰更「活該」的問題,而之後的蘇德瓜分波蘭以及卡廷慘案早已經被定性為赤裸裸的侵略行為,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產物,給這一行為冠上「報仇雪恨」之名,不知居心何在呢?
之所以出現如此的怪現象,我個人認為是由於我們國內的一些年輕人有「俄羅斯情節」亦或是「德國情節」。德國情節好理解,無非就是二戰德軍帥氣的軍裝以及兇猛的虎式坦克。俄羅斯情節則是由於一些俄羅斯土味文化的滲透,比如「蘇卡不列」這樣的俄羅斯粗口;蘇聯文化對中國人的薰陶;以及中國人對於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的不滿「俄國和美國是對立的,所以要支持俄國。」這就是「俄羅斯情結」產生的原因。上大部分的年輕網民文科素養都很低,很難產生什麼真正的中華民族自豪感,再加上俄羅斯人粗獷,崇尚蠻力的性格(即所謂的戰鬥民族)和一些頭腦簡單的年輕人的思維與行為不謀而合,所以現在網絡上的崇俄現象也就不足為怪了。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