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朋友相約到泊裡鎮去趕集,便想起了戰友曾說過的黃島泊裡大集。
泊裡大集,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是目前西海岸尚存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集市之一,農曆遇四逢九開市,從蔬菜肉蛋、農副產品、山貨水產、五金木材、玩具書畫、衣帽裘皮到鮮花編織、小吃餐飲、日用百貨,物豐繁華,應有盡有。
農曆九月二十九日,逢集開市日,我們一行四人,先乘公交車,再坐隧道車,後轉地鐵13號線,歷時兩小時四十五分抵達泊裡。
下車出站,眼前茫茫一片,處在荒郊野外的車站,四周無一建築,只有暮秋凋零的田野和不多見的小麥苗,還有孤零零立於野田中的幾棵幾近落光葉子的楊樹和迷眼的涼風。
站在車站出口處,我們正不知向何方走,一老農熱情搭話,你們是趕集的吧,我們忙說是,他向東邊指了一指說,那兒就是。
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一眼望去,約一公裡處,恍恍惚惚,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人們雜亂的高叫聲和汽車的喇叭聲混雜在一起,隱隱約約地傳來。忙不解的問道,不是說是泊裡集嗎?怎麼在這郊外呢?老鄉忙解釋說,原來集市在鎮上,為了方便,靠近地鐵,現在把集市遷到了這裡。我脫口說了一句,泊裡集原來在坡裡呀。(泊bo裡,人們習慣叫泊po裡),一行人都笑了。
(難得一見的手稱子)
我們跟著老鄉一起來到集市,一行人開始自由行動。因為我想先看一看水產品的行情,於是便與愛人來到靠近集市西邊的水產品買賣區。
在逛市中突然看到了野生鯽魚,活蹦亂跳,非常新鮮,問及價格,答曰一斤八元,我心中暗暗高興,喜歡吃的鯽魚太便宜,來的對了。因為在市裡需要十五元才可買到一斤。又想到集市上是可以砍價的,便說道六元一斤行不行。想到一下降了兩元,會不會惹的賣家生氣?如果在市裡買東西,是不能砍價的,否則一定會被賣家數落,甚至招來煩心的挖苦和謾罵。不想賣家痛快答應,好吧,六元就六元。
當我們提著鯽魚再往裡邊走時,又問一家鯽魚價格時,賣家很爽快的說道,看你是真想買魚的,我們賣六元一斤,五元一斤給你。哈哈,自以為買的便宜,還是買貴了。
(待賣的裘皮)
當我們來到盛有一筐淡水雜魚攤位時,問及魚價,兩元五角一斤,我也象買鯽魚那樣給到兩元一斤,且只選麥穗和小白條(兩種小魚),賣家一邊說好一邊高興的撿起魚來。我剛想下手挑揀,賣家一邊揀一邊說道,這麼髒,你不用下手了,保證你滿意還不行嗎?這兩種小魚是我平時最喜歡吃的。只要整條魚用鹽稍微醃一下,裹上麵粉和雞蛋,用油一炸再回鍋一燉,鮮香無比。因為家鄉的親戚朋友都知道我的這一喜好,不管誰來我家還是我們回家,都會給我炸上好多。這麼多年來我是第一次親自買到,而且物美價廉,心中真是高興,這次趕集真的是來對了。
兩提魚近十斤,我們只好提著逛市,雖然累點,但買到了稱心的東西,還是很興奮的。
逛蔬菜海鮮衣物市、水果乾貨書畫市、土產牛羊豬肉市,各類市場,邊逛邊買,不亦樂乎。
看看已近中午,便尋找飯店,準備午餐。根據老鄉指點,我們興致勃勃地來到一大片餐位處,看到有賣火燒羊肉湯的,賣混沌和水餃的,還有賣爐包炸油條的等等,種類繁多,想吃什麼基本上都有。吃飯的人群,或蹲或坐,什麼姿勢都有,熙熙攘攘,成為集市一大風景。我們來到一處買水餃的攤位旁,老闆一邊拿馬扎讓我們坐下,一邊熱情地問道,從市裡來趕集的?也不知道他怎麼看出我們是從市裡去的,便笑了笑說是的。很快,水餃上桌,(其實是小條桌兒),熱情地吃起來。
(特別的燒水壺)
雖說看到老闆娘在包水餃時,餡上面的那點肉被老闆娘用筷子一直往前挑動,始終不見缺少,但水餃的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那些白菜,可能是他們自家地裡種的,味道純正。吃到無公害的蔬菜,就算是肉價素餡也是值得了。
當我喝完自帶水問老闆可不可以倒點熱開水時,老闆馬上站起來,很麻利地從爐火中抽出一根煙筒狀的鐵管子,我說我要開水,老闆抬抬手說,這裡邊盛的就是開水。我驚詫地看著他手裡的那個東西 一時不知所措,老闆倒笑著說,這就是我們燒水的專用水壺呀,我忙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燒水壺。看著它象長長的煙筒,大約一米左右,一頭封堵一頭如煙筒拐角似的直角,並在拐角處有一個把手,通過直角口灌好水,然後把它插到專用的通往火爐中的口中,在燒飯的同時,水也就燒開了。一火兩用,飯熟水開兩不耽誤。
我真的驚嘆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我急忙說,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燒水壺,我要把它拍照留念,老闆聽後哈哈地笑了。
那爽朗的笑聲和憨厚的笑容也感染我和愛人,我們一起笑了。
(難得買到的無公害大白菜)
飯後起身,準備返回。看著一個個滿載而歸的趕集人,有說有笑地相繼離開,看看我們買的大包小包一大堆,心裡也滿足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