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青島小嫚兒的新年原因】讓泊裡大集瞬間又火了一把。其實泊裡大集本身就很火,畢竟這個大集是西海岸新區唯一入選市級「非遺」的農貿大集。翻看歷史,你會發現泊裡大集距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它可是青島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傳統集市之一了。
每逢農曆四、九,便是泊裡大集日,那可是相當的熱鬧。海鮮市、蔬菜市、肉市、乾貨市、小吃市……分類相當的齊全。大清早趕集,那叫一個人聲鼎沸,好多商販都是拿著喇叭在那裡吆呼哦,生怕來往的趕集人看不到他們的攤位。
對於吃貨來說,從市區駕車近兩個小時,第一次趕泊裡大集最關心的還是大集上的美食。之前朋友就安利過大集上的羊肉湯,全國各地很多美食達人還專門為了那碗羊肉湯來到泊裡大集呢,但喝羊肉湯的人太多了,在大集上瞎轉悠的島島意外發現了另一樣美食,這就是看起來極其普通的蔥油餅。
蔥油餅,相傳是東漢時期山東的燒餅鋪賣的其中一種餅,是一種由麵團混合蔥花,加油放在加熱的鐵盤上煎平,形成一大片圓形的餅,直徑約有50公分, 煎至金黃色表皮口感酥脆,可加醬油、辣椒醬調味,也可加蛋一起煎!
要知道蔥油餅在北方那是相當常見的,特別是一些街頭或者夜市什麼的,所以一開始也沒太在意。但兩位老夫妻的蔥油餅小攤上趕集的人排隊買他家的餅,勾起了島島好奇。大爺負責揉面、煎餅,大媽負責稱重、收錢,配合得那是相當的默契。
他家蔥油餅做的就是最原始的,麵粉、油、蔥花和孜然,沒有額外過多的調料。大爺說:面都是凌晨提前發好的,到集市上現擀現煎,這樣才能多賣一些。一斤蔥油餅才4塊錢,跟市區比起來確實便宜了很多。之所以他家小攤前會排隊,原因只有一個:蔥油餅好吃!因為除了用料不錯哦,大爺對餅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別看只是一塊小小的蔥油餅,想要做得好吃,技術還是很關鍵的。蔥花和椒鹽的比例必須拿捏得恰到好處。且餅的厚薄也是有要求的。看大爺全程手工揉搓、推擀,這技術活可不是一兩天能練成的,蔥油餅擀的相對薄一下。下平底鍋油煎的時候,火候可是關鍵。火大餅容易煎糊,火小餅的出鍋率就低。大爺說:這些都是靠著經驗摸索出來的。來回翻轉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出鍋呢。
剛出鍋的蔥油餅果然香,迫不及待買了一大塊,分量真叫一個足。一口咬下去,鮮香味十足。且蔥油餅表皮有點脆脆的又不失韌性,越來越好吃。忍不住買了整一張圓餅打包路上吃。大媽把蔥油餅給我們切得小小的,順便還放了幾根牙籤,方便我們好吃。臨走的時候還特意囑咐,蔥油餅一定要趁熱吃,涼了口感就會差很多。其實島島想說,即使涼了,味道也不錯。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一些美食,特別是小吃類的,或許在農村的市集裡你才能吃到最正宗的。比如,這口蔥油餅。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