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唐高祖與竇皇后共生有四子一女,除唐太宗李世民以外,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李淵「雀屏中選」迎娶竇皇后
李淵的皇后竇氏容貌豔麗,他的父親北周大將竇毅視其為掌上明珠,不肯將女兒輕許他人。竇毅為了選到好的世家子弟做自己的女婿,舉辦射箭比賽,進行比武招親。他放置了一個繪有孔雀的屏風,以射中孔雀為標準,李淵憑藉超強技藝,一箭射中孔雀眼睛,不僅拔得頭籌,還抱得美人歸,一時傳為佳話。這個故事也被後世稱為「雀屏中選」。
李淵和竇皇后生有四子一女
李淵和竇皇后一生共生有四子一女,分別是:
長子:李建成
二女:平陽昭公主
三子:李世民
四子:李玄霸
五子:李元吉
李世民號稱「千古一帝」,一生文治武功,事跡自己不用多說,那麼他同父同母的其他幾位兄弟姐妹結局如何呢?
長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事變中被李世民射死
李建成和李世民早在戰爭時期就已逐漸產生巨大矛盾,當大唐王朝漸漸穩定以後,二人的鬥爭更日趨白熱化和表面化。
根據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李建成為了削弱來自李世民的威脅,作出了種種應對,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算計了李世民最重要的謀士房玄齡和杜如晦,將其開革,而後又派人行刺了李世民的重要將領尉遲恭,失敗後又詆毀尉遲恭,尉遲恭經李世民說情才免於一死。為削弱李世民力量,當突厥人於公元626年初入侵邊境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去抗禦突厥人,並想要趁機帶走李世民幕府的精銳將領和士兵,李建成和李元吉還重金賄賂李世民手下的關鍵人物,希望他們倒戈相向,但尉遲恭、段志玄都拒絕了他們的拉攏。李世民對此展開了反擊,在軍方中立將領的默許中,做好了武裝政變的準備。為此李世民收買了玄武門的禁軍將領常何,使其聽命於己。
這時,李建成手下的率更令王晊又向李世民洩露李建成、李元吉意欲在昆明池殺害李世民的計劃,李世民遂在部屬建議下決意發動政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向唐高祖告密李建成、李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通姦偷情,淫亂後宮。唐高祖立即對四人私通亂倫一事進行查驗。次日一早,張婕妤把李世民對他們的控告通知建成和李元吉,他們便決定不去朝廷而逕自去見皇帝說明詳情,因此打馬直奔太極宮,想為自己辯護,結果在玄武門遇到李世民的埋伏,李建成被李世民本人引弓射殺,終年37歲,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隨後掌握了宮中的禁軍部隊,唐高祖李淵無力回天,只得下詔以李世民主軍國事。事後,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義等人都因而被殺,還在宗室的名冊上被刪除名字。在李世民即帝位後,於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詔,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並以親王禮儀規格下葬,詔李建成東宮舊臣來會,於宜秋門哭之,諡隱。貞觀元年,唐太宗以宗室子李懷仁為李建成後嗣,後改以己子李福為李建成後嗣,貞觀十六年六月庚寅(7月8日)又追封為隱太子。
二女平陽昭公主死因不明
平陽昭公主生年不詳,僅知其兄李建成出生於589年,因此生年應在589年之後。早年間,李氏下嫁柴紹。617年李淵起兵之時,李氏與丈夫柴紹在長安,考慮到出逃不便,便讓柴紹孤身出逃,自己留在關中。柴紹離開長安後,李氏從長安避居鄠縣(今陝西戶縣),散家財,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數百人,以此響應父親的起義。又遣家奴馬三寶招降地主武裝何潘仁,合兵攻下鄠縣城。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部,部眾最終達7萬人,當時號為娘子軍。相繼攻下盩厔(今陝西周至)、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武功鎮)、始平(今陝西興平東南)等關中要地。史家稱她「勒兵七萬,威震關中」。
李氏派人報告她的父親,李淵喜出望外,便派柴紹率軍渡過黃河去佔領華陰接應。她引精兵萬餘人在渭河北岸與李世民會師,隨後與柴紹分置幕府,圍攻長安。李氏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軍事將領,她的起兵,牽制了隋軍力量,為李淵西進關中奪取長安掃除了障礙。李淵稱帝後,封她為平陽公主。因為她軍功赫赫,又為李淵唯一的嫡女,唐朝建國之後,賞賜猶多,諸公主不能與之抗禮。
武德六年(西元623年),平陽公主逝世,葬禮加班劍、鼓吹等軍人葬禮的儀仗。諡號為昭,史稱平陽昭公主。她死時不過二十多歲,死因不詳。
她的兒子柴令武,娶她的侄女巴陵公主為妻,太宗時為魏王李泰黨羽,高宗初捲入高陽公主謀反一案,被斬。傳說她於武德四年駐守的關隘,至今稱為娘子關。
四子李玄霸是《隋唐演義傳》李元霸原型
李玄霸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得年十六,並無兒女。李元霸是在小說、戲劇經常出現的人物,在不同朝代多所避諱,所以有時寫為李元霸,有時寫為李玄霸。元、玄二字時常通用,如避趙玄朗(傳說是宋朝皇室的祖先)、朱元璋(明洪武)、玄燁(清康熙)的國諱,如以李淵四子李元吉以後各弟字號,可能李元霸會較為正確。傳說,宋真宗被仙人趙玄朗託夢,自稱為宋朝皇室之祖先,故此後宋朝往往避諱「玄」字,故李玄霸寫作李元霸。
但有些典籍反而避諱元字,改為玄字,故李淵三子在宋朝成書的《新唐書》名為玄霸,但在《全唐文·皇子元霸智雲追封王制》其名為元霸,而此文同樣在宋代的《唐大詔令集》卷39中對應的文獻名為《皇帝三子玄霸追封衛王等制》。
五子李元吉在玄武門事變中被尉遲恭射死
李元吉是一員悍將,早期曾與李世民多次合作,共同大敗竇建德、王世充。但到後期,李元吉認為太子李建成必能稱帝,而且李建成許諾封他皇太弟,所以李元吉決定支持李建成,打壓李世民。二人又同與後宮庶母尹德妃、張婕妤有染,所以關係更加親密。
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在長安城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元吉與李建成途徑臨湖殿時,發現異常,急忙調頭回走,此時伏兵殺出。李元吉三次對李世民射箭,都未能拉滿弓,李世民卻一箭射殺李建成。尉遲恭率七十騎趕到,李世民左右將李元吉射落馬下。這時李世民馬受驚,馳入林中,李世民墜馬不起,李元吉趕到一把奪下李世民的弓,欲用弓弦勒殺之,尉遲恭騎馬趕到呵斥他,李元吉丟下李世民,欲逃到武德殿中尋求父皇庇護,卻被尉遲恭追上射死。李元吉死後,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全被殺掉,他的遺孀王妃楊氏還被李世民霸佔,後生下一子即曹王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