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與竇皇后共生四子一女,除李世民之外,其他人結局如何?

2020-12-22 致閱歷史

導語:唐高祖與竇皇后共生有四子一女,除唐太宗李世民以外,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李淵「雀屏中選」迎娶竇皇后

李淵的皇后竇氏容貌豔麗,他的父親北周大將竇毅視其為掌上明珠,不肯將女兒輕許他人。竇毅為了選到好的世家子弟做自己的女婿,舉辦射箭比賽,進行比武招親。他放置了一個繪有孔雀的屏風,以射中孔雀為標準,李淵憑藉超強技藝,一箭射中孔雀眼睛,不僅拔得頭籌,還抱得美人歸,一時傳為佳話。這個故事也被後世稱為「雀屏中選」。

李淵和竇皇后生有四子一女

李淵和竇皇后一生共生有四子一女,分別是:

長子:李建成

二女:平陽昭公主

三子:李世民

四子:李玄霸

五子:李元吉

李世民號稱「千古一帝」,一生文治武功,事跡自己不用多說,那麼他同父同母的其他幾位兄弟姐妹結局如何呢?

長子李建成在玄武門事變中被李世民射死

李建成和李世民早在戰爭時期就已逐漸產生巨大矛盾,當大唐王朝漸漸穩定以後,二人的鬥爭更日趨白熱化和表面化。

根據兩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李建成為了削弱來自李世民的威脅,作出了種種應對,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算計了李世民最重要的謀士房玄齡和杜如晦,將其開革,而後又派人行刺了李世民的重要將領尉遲恭,失敗後又詆毀尉遲恭,尉遲恭經李世民說情才免於一死。為削弱李世民力量,當突厥人於公元626年初入侵邊境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去抗禦突厥人,並想要趁機帶走李世民幕府的精銳將領和士兵,李建成和李元吉還重金賄賂李世民手下的關鍵人物,希望他們倒戈相向,但尉遲恭、段志玄都拒絕了他們的拉攏。李世民對此展開了反擊,在軍方中立將領的默許中,做好了武裝政變的準備。為此李世民收買了玄武門的禁軍將領常何,使其聽命於己。

這時,李建成手下的率更令王晊又向李世民洩露李建成、李元吉意欲在昆明池殺害李世民的計劃,李世民遂在部屬建議下決意發動政變。武德九年(626年)六月三日,李世民向唐高祖告密李建成、李元吉與尹德妃、張婕妤通姦偷情,淫亂後宮。唐高祖立即對四人私通亂倫一事進行查驗。次日一早,張婕妤把李世民對他們的控告通知建成和李元吉,他們便決定不去朝廷而逕自去見皇帝說明詳情,因此打馬直奔太極宮,想為自己辯護,結果在玄武門遇到李世民的埋伏,李建成被李世民本人引弓射殺,終年37歲,史稱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隨後掌握了宮中的禁軍部隊,唐高祖李淵無力回天,只得下詔以李世民主軍國事。事後,建成的兒子安陸王李承道、河東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訓、汝南王李承明、巨鹿王李承義等人都因而被殺,還在宗室的名冊上被刪除名字。在李世民即帝位後,於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詔,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並以親王禮儀規格下葬,詔李建成東宮舊臣來會,於宜秋門哭之,諡隱。貞觀元年,唐太宗以宗室子李懷仁為李建成後嗣,後改以己子李福為李建成後嗣,貞觀十六年六月庚寅(7月8日)又追封為隱太子。

二女平陽昭公主死因不明

平陽昭公主生年不詳,僅知其兄李建成出生於589年,因此生年應在589年之後。早年間,李氏下嫁柴紹。617年李淵起兵之時,李氏與丈夫柴紹在長安,考慮到出逃不便,便讓柴紹孤身出逃,自己留在關中。柴紹離開長安後,李氏從長安避居鄠縣(今陝西戶縣),散家財,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數百人,以此響應父親的起義。又遣家奴馬三寶招降地主武裝何潘仁,合兵攻下鄠縣城。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等部,部眾最終達7萬人,當時號為娘子軍。相繼攻下盩厔(今陝西周至)、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武功鎮)、始平(今陝西興平東南)等關中要地。史家稱她「勒兵七萬,威震關中」。

李氏派人報告她的父親,李淵喜出望外,便派柴紹率軍渡過黃河去佔領華陰接應。她引精兵萬餘人在渭河北岸與李世民會師,隨後與柴紹分置幕府,圍攻長安。李氏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性軍事將領,她的起兵,牽制了隋軍力量,為李淵西進關中奪取長安掃除了障礙。李淵稱帝後,封她為平陽公主。因為她軍功赫赫,又為李淵唯一的嫡女,唐朝建國之後,賞賜猶多,諸公主不能與之抗禮。

武德六年(西元623年),平陽公主逝世,葬禮加班劍、鼓吹等軍人葬禮的儀仗。諡號為昭,史稱平陽昭公主。她死時不過二十多歲,死因不詳。

她的兒子柴令武,娶她的侄女巴陵公主為妻,太宗時為魏王李泰黨羽,高宗初捲入高陽公主謀反一案,被斬。傳說她於武德四年駐守的關隘,至今稱為娘子關。

四子李玄霸是《隋唐演義傳》李元霸原型

李玄霸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得年十六,並無兒女。李元霸是在小說、戲劇經常出現的人物,在不同朝代多所避諱,所以有時寫為李元霸,有時寫為李玄霸。元、玄二字時常通用,如避趙玄朗(傳說是宋朝皇室的祖先)、朱元璋(明洪武)、玄燁(清康熙)的國諱,如以李淵四子李元吉以後各弟字號,可能李元霸會較為正確。傳說,宋真宗被仙人趙玄朗託夢,自稱為宋朝皇室之祖先,故此後宋朝往往避諱「玄」字,故李玄霸寫作李元霸。

但有些典籍反而避諱元字,改為玄字,故李淵三子在宋朝成書的《新唐書》名為玄霸,但在《全唐文·皇子元霸智雲追封王制》其名為元霸,而此文同樣在宋代的《唐大詔令集》卷39中對應的文獻名為《皇帝三子玄霸追封衛王等制》。

五子李元吉在玄武門事變中被尉遲恭射死

李元吉是一員悍將,早期曾與李世民多次合作,共同大敗竇建德、王世充。但到後期,李元吉認為太子李建成必能稱帝,而且李建成許諾封他皇太弟,所以李元吉決定支持李建成,打壓李世民。二人又同與後宮庶母尹德妃、張婕妤有染,所以關係更加親密。

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在長安城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元吉與李建成途徑臨湖殿時,發現異常,急忙調頭回走,此時伏兵殺出。李元吉三次對李世民射箭,都未能拉滿弓,李世民卻一箭射殺李建成。尉遲恭率七十騎趕到,李世民左右將李元吉射落馬下。這時李世民馬受驚,馳入林中,李世民墜馬不起,李元吉趕到一把奪下李世民的弓,欲用弓弦勒殺之,尉遲恭騎馬趕到呵斥他,李元吉丟下李世民,欲逃到武德殿中尋求父皇庇護,卻被尉遲恭追上射死。李元吉死後,兒子梁郡王李承業、漁陽王李承鸞、普安王李承獎、江夏王李承裕、義陽王李承度全被殺掉,他的遺孀王妃楊氏還被李世民霸佔,後生下一子即曹王李明。

相關焦點

  • 22子,19女,李淵的后妃群花團錦簇,熱鬧非凡
    李淵有二十二子、十九女,不由要感慨一句,李淵生殖能力超強啊!而且其中17個皇子都是他當了皇帝以後生的,這樣推算他的嬪妃肯定不少。李世民登基後,對他及他的嬪妃還是比較仁慈的,李淵后妃許多都是活到60多歲才自然去世的。上面提起,竇皇后在李淵稱帝前就去世了。當時還有一個莫貴嬪,第六子荊王元景生母,在李淵當皇帝第一年十一月,就死掉了,才32歲。
  • ...的同母姐妹平陽昭公主|李元吉|李世民|平陽公主|李淵|柴紹|李建成
    唐高祖李淵的髮妻竇皇后生有四子一女,四個兒子分別是隱太子李建成、唐太宗李世民、李玄霸和李元吉,一個女兒就是在初唐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平陽昭公主李氏。作為唐高祖李淵唯一的嫡女、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同母姐妹,李氏也確實不是泛泛之輩。
  • 李淵的兩個寵妃曾多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稱帝後,她們結局如何
    李世民拒絕尹德妃後,尹德妃當然就不喜歡李世民,多次在李淵面前說李世民的壞話。有一次,李世民的部下杜如晦從尹德妃的父親尹阿鼠的門前走過,尹阿鼠的僕人把杜如晦從馬上拉下來揪打,質問杜如晦,從尹大人的門前過,為什麼不下馬?甚至把杜如晦的手指頭打斷了。不僅如此,尹德妃還惡人先告狀,說李世民縱容窮部下,欺負自己的父親。結果李淵把李世民逮來,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 唐高祖李淵有多少子女?
    唐高祖李淵共有四子十九女。(一)說為:唐高祖李淵有22個兒子1. 太子 李建成 竇皇后2.
  • 李世民14個兒子的悲慘結局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發動玄武門之變,架空父親李淵後成功登上帝位。李世民確實也是一代明君,能勤政愛民,打造貞觀之治,使得百姓安居樂業。雖然李世民英明神武,可是他的兒子們卻沒兩個善終的。1、長子李承乾,流放。
  • 英明神武的李世民,且看他十四個兒子結局如何悲慘
    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 發動玄武門之變,在殺掉太子大哥,做掉三弟齊王,架空父親李淵後成功登上帝位。這可能就是李世民一生中的幾大汙點之一吧。但李世民確實也是一代明君。能勤政愛民,打造貞觀之治,使得百姓安居樂業。但佛說因果報應,該逃得逃不掉總會輪到你的,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也在李家天下得到佐證。
  • 李淵有兩個寵妃多次污衊李世民,李世民上位後,她們有何結局?
    這兩個寵妃都育有一子,尹德妃的兒子名為李元亨,是酆王,張婕妤的兒子是周王,叫作李元方,李世民是李淵的次子,所以算起來和她們的兒子是有權力之爭的,雖然皇帝身邊妃子眾多,但因為她們經常待在李淵身邊,因此也十分受寵。再加上都生下了皇子,在皇宮中也是有一定權勢的,這也使得她們有些目中無人。
  • 李淵的第七個兒子,身為著名書法家,為何會被親哥哥李世民賜死?
    據《法書要錄》記載,史陵教出了三個大名鼎鼎的學生,分別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大唐漢王李元昌、大唐宰相褚遂良。這三個人除了地位顯赫之外,還都是著名的書法家。李世民的書法,在帝王裡面,雖然比不上宋徽宗,但也是上等水平。褚遂良是初唐四大家之一,他博採眾長,水平超過了老師史陵。
  • 李淵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不明不白就死了,極有可能是李世民下黑手
    貞觀二年,唐高祖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同父異母的弟弟,周王李元方去世,死因不明不白。《新舊兩唐書》只是記載說:「 周王元方,武德四年始王,與鄭、宋、荊、滕四王同封。貞觀三年薨,無子,國除。」皇帝的兒子貴為親王,親王有封國,確確實實有王位繼承。一般情況下,親王即便是沒有兒子,也不會除國。
  • 李淵22個兒子,為啥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
    李淵 在皇帝們當中產量不俗,他足足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九個女兒,竇皇后先後生下李建成、 李世民 、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李玄霸在十六歲就去世了,平陽昭公主有勇有謀,但並無異心,嫡出的只剩下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 李世民帶領十人發動了玄武門政變,這十人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李世民帶領的這十名將領也後世稱為玄武門十將,下面就來說一說這十人的最終下場如何。凌煙閣第一功臣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出身將門之後,他的父親長孫晟是隋朝名將,母親則是北齊皇室樂安王高勱之女,可以算是名門之後,但長孫無忌自幼父母雙亡,他與妹妹自幼就被舅舅高士廉撫養長大。
  • 李淵有22個兒子,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爭奪皇位,其他人呢?
    唐高祖李淵也是一個擁有眾多子嗣的君主,高祖李淵一生中有22個兒子,19個女兒,除了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公主為嫡出外,其它皆為庶出。有意思的是,在這22位子嗣中,卻只有三位在爭奪太子。那麼,高祖李淵其他的兒子都在幹什麼?他們難道真的對皇位不感興趣?
  • 竇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李淵為什麼要殺了他?
    比如李淵的老丈人竇毅,李淵的老婆太穆順聖皇后(追封)竇氏,李淵的死對頭竇建德。竇建德和竇毅,都自稱是竇章的後代。按照史書的記載,竇建德和太穆順聖竇皇后,是同族姐弟關係。竇建德自稱是竇章的後代,又覺得竇章名氣不夠響亮。竇建德接著往上追溯,又把老祖宗竇充抬出來。竇充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他的女兒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就是漢武帝的奶奶竇太后。
  • 李淵與李世民——被政治扼殺的親情!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集解》)可在李淵看來,史書上的這種定義和解釋毋寧說充滿了嘲諷的意味。從李世民登基御極的那一天起,李淵感覺自己就成了一個活生生的反面教材。李世民每頒布一條新政策,都無異於在他臉上狠狠摑了一巴掌。
  • 李世民到底是漢人還是鮮卑人?史書給出答案,李世民是「混血」
    至於李世民,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他的熱血澎湃,因為它在古代國王中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角色,一方面在軍事領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他建立了民族團結的意志時,李世民也知道如何利用人民來統治國家。
  • 李淵22個兒子,為何就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3個兒子鬥得最兇?
    李淵在皇帝們當中產量不俗,他足足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九個女兒,竇皇后先後生下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李玄霸在十六歲就去世了,平陽昭公主有勇有謀,但並無異心,嫡出的只剩下了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李淵那麼多兒子,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鬥得最兇?
  • 李淵共有22個兒子,玄武門之變僅有三人參與,其他人都在做什麼?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後世的印象中,玄武門之變似乎只有這三個兄弟參與,但李淵一生共有22個兒子,除了這三個兄弟,誰也不想爭奪王位?另外19個兄弟在玄武門之變中在做什麼?事實上,除了玄武門之變中涉及的三兄弟,李淵其餘的兒子都還很小,長子李建成、第四子李元吉都是被李世民殺死的,其他的都還小。
  •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的目標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父親李淵
    又比如李元吉,15歲就留守太原,李淵希望他能成大器,結果劉武周南下時,李元吉扛不住,撒丫子跑回長安。再比如李神通—李淵的堂弟,被派到河北坐鎮,結果和李績一起被竇建德俘虜。 既然天下已定,另起爐灶也不現實,那就在李淵和李世民之間做選擇吧。至於李建成,更像是李淵的附庸,資源根本不足以和李世民對抗,只有依附李淵才能生存下去。玄武門之變,其實是李世民和李淵的戰爭。 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人,都有一種敏銳的判斷力,他們大多選了李世民,強者為尊嘛。而李世民也很有手段,據《資治通鑑》等史料來看,只要追隨過他的人,基本都對他絕對忠誠。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後?
    李世民劇照李淵如何保命?李淵劇照《舊唐書》記載,李世民帶著九個人進入玄武門內,並埋伏在旁邊的小樹林裡,由此可見臨湖殿應該在玄武門內,根據「臨湖」一詞可以看出,它應該靠著湖。李建成劇照李世民如何善後?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當務之急是如何善後、穩定人心,畢竟逆取難以順治。
  • 唐高祖李淵與他的皇后竇氏是怎麼相識的
    公元626年,才享受了8年的皇帝生活,就發生了本文開頭所描述的那個玄武門之變,成為了李世民眼裡的男二號,退位給李世民。  唐高祖李淵退位後的生活:唐高祖李淵退位後過得應該是閒雲野鶴班的生活,美女相伴左右,偶爾在皇家重大節日宮宴的時候露露面,其他也就沒什麼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