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語學習,有個大誤區,就是認為理解很重要。所以很多人的學習重心一直在單詞和語法上,但就是不想讀課文,覺得這件事沒用。這種傳統的、看似有用的英語學習法,實際上沒多少人能把英語學好的。
當我分享重複讀《新概念英語》100遍的方法時,有人就噴我,說:這是鸚鵡學舌,是機械化的洗腦式學習;明明有高效率的學習法,為什麼不用其它的?
那這些所謂高效率的學習方法究竟在哪裡?這麼多年來,我從來沒見過或者聽說過靠高效率的方法能學好一件事情的。
任何學習內容,都必須經過持續、大量的練習,才能量變引起質變。讀《新概念英語》正是這個思路,練習創造完美。當你能讀100遍的時候,單詞、句法都會牢牢記住。而且,這個方式的試錯成本也很低。不用讀多少篇,大概有個5篇,也就10-20個小時,能堅持完成任務的人,會知道效果如何。
我最受不了的就是所謂「聰明人」,凡事斤斤計較,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這麼多年來我見過的例子挺多的,喜歡學招式,不願意下苦功,基礎不紮實,所以成績最多一般,上不了臺階。
我這個方法來自李陽和俞敏洪兩位英語界的傳奇人物,實踐效果槓槓的。直到今天,依然也沒有人能再提出過任何獨創性的英語學習法,可見其厲害之處。
這套方法,最核心的就是重複強化。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最合適的。因為我們缺乏英語的語言環境,日常生活中根本沒有接觸充足英語內容的機會。
雖然我們可以聽英文歌、看英語新聞、看電視劇、看電影,但是對於學習者來說,基本毫無幫助。很多人刷了好多年美劇、電影,英語還是那個水平。因為這些內容是高階的日常應用,而我們只是入門學習者。
我們的學習方式,應該對標英語國家的小孩子才對。在早期的階段,必須要用大量的、重複的素材去充實我們的「英語大腦」。
就像嬰兒學語言一樣,父母和親友總是在身邊重複地說「爸爸」、「媽媽」之類的詞語。在這之前,父母們都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才等到小寶寶開口的時刻。從小寶寶的角度,其實並不真正理解「爸爸」、「媽媽」這兩個詞的真正涵義,但卻是最熟悉的詞語。
如果我們重複地讀某些英語材料,就相當於反覆地訓練「英語大腦」,培養一個英語小寶寶。等英語小寶寶突破的時刻,也就是英語猛進的時候了。作為中國人,我們要學好英語,就必須做這件事。
無論李陽或俞敏洪,都是在讀大學的年紀,才開始做這件事的。他們就是苦於之前多年所謂「高效率的」、正統的英語學習法,才另闢蹊徑,刻苦地讀課文,最終突破了英語水平,也改變自己的人生。
全中國上下,這些年來,學英語的人少說過億了。但是能真正學好英語的人,寥寥無幾。最大的原因,就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總是認為沒有語言環境就學不好英語;或者期待有外教、好的老師、高效的學習方法來幫助自己。結果最重要的事情沒有做,就是大量的基本功重複訓練。
這個方法,不僅我實踐過,我妹妹也實踐過。她英語八級,水平極高,現在一家外企做美國老闆的秘書,負責中美兩地的溝通。她在前一家公司,也有很多海龜同事,結果上臺講英語,都以為她是留洋回來的,其實就是土鱉。
當然現階段,英語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但至少未來十年內都應該還是學校教育的一個主要科目。作為主科,每天平均給英語分配一到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不過分吧?
你背單詞、做題,不也是要掌握英語詞彙和語法。這種零散的語言學習,其實效率才是最低的,東一槍西一槍,很難積累起重複的基本功。與其如此,還不如老實地讀課文。這些時間,用一個小時來讀《新概念英語》,是不是非常合理的安排?
所謂熟能生巧,讀多幾遍,慢慢都融會貫通了,直接就理解了。我當年讀初中的時候,也是這麼學英語的。平時不怎麼做題,每天早上起來就讀一下單詞,然後朗讀幾遍課文。我基本是雷達不動,天天這麼幹的。就這樣,我的英語水平也是全校第一的,全國競賽還能拿個一等獎回來,甚至比我很多在城市的同學都好很多,這在我們鄉下地方是相當少見的了。可能我的語言天賦也相對較好,但成績差不多的同學沒有一個英語像我這麼好的。
所以,當我遇到李陽瘋狂英語的時候,一見如故。我深深地覺得,這套學習方法,才是英語的出路。我相信它,並踏踏實實地實踐它,才能受益。如果我有一丁點半途而廢,哪怕天賦再好,也不行。
當然,我也不是傻讀,而是模仿著讀。
我首先掌握好音標,每個單詞的發音都儘量做到精準,讓它聽起來像個「外國人」,而不是像「標準模特」。然後不去刻意模仿老外的發音方式,而是體會他們在連讀和轉換語氣中的細微差別。最後,再通過反覆地讀,讓每一次讀的課文都變得越來越流暢。不管什麼課文,只要啃過100遍,必然都百分百滾瓜爛熟了。
跟讀是沒有意義的,要掌握自己的節奏。你可以比原音更快,或者更慢。更何況,很多原音聽起來真的非常做作、令人厭煩,完全跟不下去。請記住,沒有一個外國人會像原音那樣講英語。消滅自己的個性,去模仿沒有感情的原音,是不是太離譜了?
英語本身是非常簡單的,沒必要投機取巧,高屋建瓴,就是老老實實多練習,很快就出成績了。就像我們的小學語文,也同樣是需要大量地朗讀甚至背誦課文的。
把音標學好,就能把單詞讀好,反覆地讀《新概念英語》自然也沒有問題。把這件最簡單的事情先幹好了,基礎夯實了,再求高效率也不遲。
今天好多人還在走學英語的彎路,上各種課,下載各種app,浪費大把錢和時間依然沒學好。所以能看到這個方法的人,都是有緣人,怎麼也得實踐一把,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