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舍「小我」而顧「大局」丨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巖...

2020-12-16 天眼新聞

我叫羅德勇,到樂平鎮巖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之前,我是區政協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多年來一直都從事辦公室工作,沒有站在一定高度去思考過整體工作部署、安排、運行等問題,也沒有獨當一面過。我深知,駐村工作是最接地氣、最融入群眾、最鍛鍊幹部的崗位,作為一名黨員,為人民服務是宗旨,但若從我個人角度考慮,又憂心忡忡。欣喜的是可以到國家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為人民服務,心憂的是自己的小家該怎麼辦?

巖上村駐村第一書記羅德勇 (餘蘭 攝)

一邊是我的小家,上有年過七旬的父母,下有剛出生才四個月的孩子。若我一去駐村,吃住在村,照顧父母、撫養小孩等家庭所有的重擔全部壓在妻子身上,她能扛得住嗎?一邊是國家、廣大群眾的需要,該如何抉擇?在經過短暫的思想鬥爭後,我毅然選擇了舍「小我」而顧「大局」。

按照組織安排,我被派駐到平壩區樂平鎮巖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該村屬一類貧困村,全村轄4個自然村寨7個村民小組,567戶256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19戶520人。巖上村距城區36公裡,由於山路彎曲,平常開車需50餘分鐘才能到達,冬季常有霧霾、雪凝,路途長且險。

到村後,我嚴格按照「一宣六幫」駐村工作職責,給自己制定了「三步」工作計劃,第一步:摸清村情民情;第二步:因地制宜謀發展;第三步:對症下藥抓落實。我組織駐村同步小康工作成員深入到群眾家中、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針對村裡發展的短板進行了研討,將當前制約廣大群眾發展的問題納入首要議事日程。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帶領駐村工作組成員與村「兩委」一道,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於2018年8月順利通過了脫貧攻堅國家第三方評估,取得了脫貧攻堅階段性的勝利。

羅德勇到田間地頭了解冬季農作物種植情況(餘蘭 攝)

羅德勇了解村裡道路建設情況(餘蘭 攝)

通過評估不是我工作的終點,我的目標是讓廣大村民過上幸福的生活。我主動向單位領導提出申請,繼續駐村,不光要把貧困戶扶上馬,還要送一程。

三年過去了,現在,貧困戶全部脫貧了,通村通組路全部硬化了,路燈亮了,機耕道全覆蓋到田間地頭了,每家每戶的院壩、聯戶路硬化了,危房、舊房換新顏了,群眾收入增加了,群眾的臉上揚起了笑容。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恆新 整理

編輯 謝靜靜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讓金銀村變成真正的「金銀」村丨安順市平壩區夏...
    【我的扶貧故事】讓金銀村變成真正的「金銀」村丨安順市平壩區夏雲鎮金銀村駐村第一書記劉俊武 2020-12-08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用真心換真情 敲開致富之門丨安順市平壩區安平...
    看到他站在危改後新屋前滿臉的喜悅,我心裡感觸頗多。「多注意身體。」我高興地說:「身體是關鍵,身體好了,你明年就可以多種植黃瓜、八月瓜、茄子啦!」「我會的,你放心,國家政策好,又有你們的支持和關心,我不會拖後腿的,相信我。」毛哥肯定地說。走訪調查了解貧困戶家庭及收入情況我叫梁虎,是安順市平壩區安平街道幫扶幹部。記得剛到毛哥家時,那是一個陰雨連綿的下午。
  • 「我的扶貧故事」調產業強基礎助民增收奔小康丨安順市平壩區十字...
    我叫張軍,安順市工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經濟運行部副部長,2019年8月在公司黨委的安排下,輪換到平壩區十字鄉擺撈村擔任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投入到脫貧攻堅浪潮之中。  心中有多少真情,腳下就有多少泥土。
  • 【我的扶貧故事】兵支書變成「鵝司令」丨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黨...
    【我的扶貧故事】兵支書變成「鵝司令」丨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黨支部書記胡克貴 2020-12-04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小小水龍頭 擰出的是對群眾的真切關懷丨安順市...
    回憶起以前吃水的情景,安順市平壩區齊伯鎮引子渡村村民皺著眉。「如今通上了自來水,擰開水龍頭就有清亮亮的水流出來。」看著譁譁流出來的水,村民們臉上樂開了花,我也跟著笑了起來。我叫馬武忠,現任平壩區水利工程管理處副處長。1989年,我來到馬場鎮水利站工作,2005年考調到平壩區水務局工作。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打破界限 從單家獨戶邁向產業規模化
    迎著春天的陽光,走進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寬闊平坦的大壩春耕鏖戰正酣,挖掘機、拖拉機轟鳴聲不絕於耳,挖溝、修路、耕地、鋪地膜、種香蔥火熱進行。   青莊壩區的發展,源於平壩區高標準蔬菜示範建設的戰略布局。
  • 「我的扶貧故事」真心付出 必有迴響丨安順市西秀區巖臘鄉箐口村...
    我叫賀祝英,是巖臘鄉人社中心負責人。2014年,扶貧工作開始,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一名扶貧工作者。我包保的貧困戶在巖臘鄉箐口村,一共有八戶,其中有四戶殘障家庭,一戶智力有障礙,一戶重性精神疾病,兩戶聾啞,基本上都是溝通不暢的對象。老實說,我剛剛知道我的包保對象的這些情況時,心裡是忐忑的,我很害怕我不能勝任這份工作,拖了全鄉扶貧工作的後腿。
  • 「我的扶貧故事」舍小家顧大家,一切都值得|黃平縣重安鎮五福村第...
    我叫蒲祖潤,是黔東南黃平縣農業農村局一名幹部,從2016年4月開始,根據單位推薦和組織選派,我來到重安鎮五福村任第一書記,近5年的駐村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幾近癱瘓的愛人,舍小家顧大家。  駐村工作中,我每到一戶貧困戶家裡,都認真詳細地了解群眾生產生活現狀,家庭情況、致貧原因、幫扶需求等,並認真作好記錄,我和村「兩委」通過與村民「拉家常」,召集村民召開板凳會、座談會,傾聽群眾對農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認真梳理歸納和分析。
  • 「我的扶貧故事」接好扶貧「接力棒」丨紫雲自治縣大營鎮芭茅村第...
    2018年4月,從單位同事手中接過扶貧「接力棒」,我成為紫雲自治縣大營鎮芭茅村駐村第一書記,也是芭茅村的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安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註冊科科長,我下鄉的時間比較少,芭茅村又是一個地處巖山地帶的深度貧困村,肩上的重擔不言而喻。初來芭茅村,村委會辦公樓已建成並交付使用,村裡已修建了296口小水窖……山多石多,土少缺水,調優產業結構,發展扶貧產業是芭茅村的一道坎。
  • 「我的扶貧故事」桃花有了花 水江有了水 群眾有了笑容丨安順市...
    扶貧路上,一路走來,點點滴滴我仍歷歷在目,雖然有猶豫、有彷徨、有辛酸、有不被理解和誤會,但看到路變寬了、水變清了、房變美了、學校變敞亮了、群眾笑了,我認為這一切的辛苦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有幸參與到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我也是幸福的。
  • 舍小家為大家 | 我的扶貧故事
    舍小家為大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1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擬命名表彰 2018 —2020年度安順市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
    如有意見和建議,可通過信函、郵件、電話等方式向安順市精神文明辦反映。(25 個) 平壩區安平街道金梯村、平壩區夏雲鎮江西村、平壩區天龍鎮興旺村、平壩區羊昌布依族苗族鄉稻香村、平壩區白雲鎮邢江村、平壩區樂平鎮大堯村、平壩區鼓樓街道大關村、平壩區白雲鎮肖家村、平壩區夏雲鎮金銀村、平壩區齊伯鎮齊伯村、平壩區5 天龍鎮合旺村、平壩區鼓樓街道城北村、平壩區齊伯鎮桃花湖村、平壩區鼓樓街道向陽村、平壩區十字回族苗族鄉羅院村、
  • 「我的扶貧故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勝扶貧誓不還丨織金縣綺陌街道...
    我叫張芳華,男,1983年生,2010年參加工作,先後紮根在織金縣上坪寨鄉、熊家場鎮、綺陌街道3個基層鄉鎮脫貧攻堅工作中,現為綺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回首這十年,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串聯起我和扶貧事業的不解之緣,從一名普通工作員到綺陌街道辦事處主任,我始終最牽掛貧困群眾,始終把脫貧攻堅抓在手上。從擔任民政局社會救助局派駐珠藏鎮工作員起,我就始終以民政救助和社會兜底保障作為民生工作,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 「我的扶貧故事」衝鋒在扶貧路上的脫貧「戰士」丨貓洞鄉龍都村駐...
    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我深入一線,嚴守工作崗位、忠誠履職、埋頭苦幹、傾情奉獻,深入走訪群眾,用心用情做好精準扶貧工作。朱仲友是貓洞鄉龍都村黑巖組的村民,也是村裡的一名老黨員,家庭經濟條件十分糟糕,住房也不安全。其長子朱啟貴還是個肢體殘疾人,朱仲友對未來的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巾幗脫貧故事】王學英:用勤勞的雙手撐起家的希望 2021-01-04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家庭的殷切期盼成為現實丨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高田村幫扶幹部文彬
    「謝謝哥,我錄取了!」微信消息提示聲響起,我包保的天龍鎮高田村郭應秀戶的女兒田茂餘給我分享她順利考上大學的喜悅。「恭喜你,加油,自己的幸福生活靠自己爭取!」回復完消息後,我內心思緒萬分。「好好鼓勵她,生活上、學習上遇到什麼問題請她第一時間和我聯繫,我會盡力幫助的。」這是我對郭應秀的回答,也是我對自己內心的回答。我曾經也是一名安順二中的畢業生,高中時期,班裡也有很多類似田茂餘的貧困生,我見證了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好的生活。幸福真的是可以靠自己爭取來的。
  • ...過上好日子丨安順市平壩區樂平新區同富社區青莊安置點搬遷戶馬...
    像我這樣在山裡住了大半輩子的農村人,做夢都想不到能住上這樣漂亮又寬敞的新房子。我叫馬興梅,原居住在平壩區樂平鎮架布村大箐口組。架布村地勢偏僻,交通不便,去鎮上一趟,要走很遠的林間山路才能坐上車。村裡山多地少,我們靠種地很難維持生計,為了生活和方便孩子上學,我帶著全家人到鎮上租房居住,靠做點小生意維持全家人生活。由於文化低、見識少,在鎮上做生意一年下來,除了房租,基本只能維持全家人溫飽,隨著孩子長大,上學的費用增加,加上房租的逐年上漲,無法繼續在鎮上生存,無奈之下,只好打算再搬回原地居住。
  • 安順市「十三五」水利精準扶貧結碩果
    吳忠賢 攝 近年來,安順市依託「十三五」水利發展規劃,以建設石漠化片區水利精準扶貧示範區為契機,加快實施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確保農村供水水質有保障;加強骨幹水源工程建設,提升區域供水水源保障力;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管理力度,加快補齊短板,水利為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緊抓農時春耕忙
    近日,走進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種植小蔥田裡,3臺挖掘機開墾荒地,村民們紛紛下到地間分組施肥、犁地、移栽小蔥等,機械與人力交叉春耕作業,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我們昨天聽說壩區需要人手,今天一早我們過來幫忙了,做工一天能拿到100元的勞動報酬。」
  • 貴州安順市創新推動水利精準扶貧示範區建設
    省部共建,探索精準扶貧2016年11月,為給解決石漠化區域因水受困、因水致貧等水利突出問題提供示範,充分發揮水利在精準扶貧、生態保護和區域發展中的基礎支撐和重要助推作用,水利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安順市作為全國唯一的省部共建石漠化片區水利精準扶貧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