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美團小米8月勢染藍 港股將迎盈利增長估值雙升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港股

不同權股將納入恆指大改革擁抱新經濟

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擁有50多年歷史的恒生指數,又迎來一次重要的改革。恆指公司經市場諮詢後,宣布逾90%回覆人士,均支持將同股不同權(WVR)及第二上市的公司,納入恆指組合之內,但權重設限,最多5%。換言之,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及小米(1810)等公司,最快在8月便可「染藍」(9月生效)。市場人士認為,恆指公司此變動,是全面擁抱新經濟,當該些具動力的公司獲納入恆指,將有助港股擺脫全球股市估值「陷低谷」的局面。■記者周紹基

自從港交所(0388)修改了《上市規則》,容許WVR公司來港上市後,市場一直有不少聲音,希望恆指儘早納入新經濟股,以提升科技股的權重。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認為,容許新經濟股染藍,將令科技股在恆指的權重大幅提升,吸引到更多資金流入,絕對可激活港股交投,實屬好事。他預期,恆指將會又一次迎來盈利增長和估值雙升的時期。

將迎盈利增長估值雙升

不過,與此同時,恆指日後的波動性也將會增大。由於恆指維持50隻成份股不變,假如8月份納入阿里及美團後,便可能剔除市值最低的兩股,即目前僅426億元的太古A(0019),以及市值483億元的瑞聲(2018),將使恆指的預測市盈率,由現時約11倍提高到12.1倍,超過滬指估值。但科技股的股價上落較大,其結果也會導致日後的恆指的波動性相應增加。

更多傳統藍籌料被擠出

另一變化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正擬大舉回流,其中京東最快可能在6月回港掛牌,百度、攜程等,據報也在加速回港二次上市的進程。屆時或有更多的傳統股份,被擠出藍籌行列。目前市值排在藍籌「尾班車」的股份,包括市值458億元的神華(1088),市值674億元的旺旺(0151),以及市值介乎720億至750億元的信置(0083)及恒隆(0101),該些股份全屬具代表性的傳統產業。

光大新鴻基策略師溫傑表示,新經濟股、中概股染藍,是港股大勢所趨。事實上,阿里自去年11月在港上市以來,日均成交達41億元,佔同期主板日均成交1,070億元的近4%,晉身藍籌是順理成章。

股息率將降波動性恐增

對於恆指的整體股息率將因而下降,波動性也會增加。他表示,凡事當然有得必有失,但新經濟股及優質中概股的回歸,有望提振港股的信息產業估值,有助提振整體成交量,也會吸引更多海外企業考慮在港上市,甚至吸引更多長線資金配置恆指。

鑑於部分國際性投資者對WVR公司「染藍」有一定戒心,恆指公司今次也為納入WVR公司設限,包括單一的WVR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在恆指及國指裡的比重上限設定為5%。

此外,在同股不同權公司中,所有「一股多票」的股份將被視為非流通股份,不會將之計入流通市值內。而第二上市的公司,公司市值亦只會計算其「香港股本」,即只有在本港註冊的股份,才可獲計算在市值之內,至於由存託人持有的海外存託證券(DR )或股票,一律被視為非流通股。

大摩:3準新貴料增吸286億

摩根史坦利預測,阿里巴巴、小米及美團三股,最快9月「染藍」,料可引導37億美元(約286億港元)的被動資金流入恆指。大摩認為,阿里去年已經符合恒生綜指的快速納入指數規則要求,「北水」亦早已可買小米及美團。今次恆指公司改變規則,可被視為資本市場願意作出改變,未來同股不同權及第二上市公司,在港股市場的重要性將日益增加。以市值計,阿里、小米及美團三股高達5.3萬億元,約佔港股總市值的15%。年初至今,三股的日均交投量及南向交易量,約佔總交投的7%至8%。

非消費必需品股比重將大升

大摩指出,今次調整可將恆指內的行業配置,變得更為平衡,新經濟股將令恆指的預測市盈率倍數,提升0.9個百分點。大摩推算,日後恆指內的非消費必需品股比重將大幅提升,由目前的4.3%升至16%,超過通訊服務板塊,成為恆指內比重第二大類別。金融股比例將由原來的超過47%,降低至41%。

相關焦點

  • 廣發證券:市場波動率下降 港股估值、盈利有望「雙升」
    同時美國開始履行分階段降低關稅承諾,將1200億美元商品關稅加徵幅度降為7.5%,並取消1800億美元商品關稅加徵計劃。市場波動率下降、人民幣匯率企穩,港股市場估值、盈利有望「雙升」。貿易環境緩和降低港股波動中樞,不再對估值擴張產生壓制。而人民幣匯率企穩後,跨境資金有望重新回流港股,港股中資股EPS不再受匯兌損失拖累。
  • 騰訊、阿里等持續上漲,港股新經濟龍頭走出「陰霾」
    來源:紅刊財經紅周刊 記者 | 何豔1月15日,港股新經濟龍頭公司騰訊、阿里等繼續上漲。其中,騰訊今日漲幅接近2%,而前期調整較大的阿里則連續3天上漲,區間漲幅近10%。阿里的估值不僅取決於監管政策還取決於電商和新零售的大局《紅周刊》:我們從A股擴大到美港股市場,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中概新經濟自階段高點至今股價跌幅均接近30%。我們如何看待阿里當前的投資機會與風險?裴培(資深網際網路、傳媒行業投資人,網際網路怪盜團負責人):從長期看,阿里的估值不僅取決於監管政策,還取決於電商和新零售的大局。
  • 港股風雲 | 恆指周K線四連漲 惠理集團謝清海看好內資股
    第一上海證券就指出,港股方面市場對經濟復甦預期信心仍在,但是在熱點板塊如科網股和汽車股出現同步下挫的情況下,要提防市場氣氛會受到打擊影響。科網股方面,由於第二上市的公司股份沒有在施政報告中宣布被納入港股通交易名單裡,市場預期是有所落空的,加上小米-W在三季報後也出現了明顯的回吐,都是板塊整體承壓的現象。至於另一熱點板塊汽車股,亦出現了集體下跌。
  • 公募抱團分享港股新經濟板塊盛宴 南向資金掃貨美團點評
    近來,港股市場上代表新經濟的個股迎來一輪強勁上漲行情。作為全球最大的餐飲外賣企業,美團點評市值節節攀升,成為僅次於騰訊、阿里巴巴的第三大中國網際網路上市企業。   數據顯示,3月至今,南向資金對美團點評進行了大力度掃貨,部分內地公募基金將其作為第一重倉股持有。此外,近期股價表現強勢的微創醫療、阿里健康等多隻個股,也獲得了公募基金的抱團持有。
  • 阿里、騰訊、美團、小米……巨頭們聚到一起!港版「納斯達克」終於...
    同時指數選股準則並會考慮合資格公司是否利用科技平臺進行運營、研究發展開支佔收入比例及收入增長。經上述篩選後,市值最大的30隻股票被納入成為恒生科技指數成份股。其中阿里、騰訊、美團、京東、網易、小米、中芯、阿里健康、中興通訊、舜宇光學科技和平安好醫生這11家公司市值超過千億港元,而市值最小的易鑫集團市值則不到200億港元。
  • 珊珊:小米牛彈高 Daytrade投資者不建議追入
    鳳凰網港股|上個星期五(8月14日)將三隻染藍歡呼聲最高的小米(01810)、美團(03690)及阿里(09988)的走勢重新看一次,完全沒理會這三隻的業績如何、市值如何、未來發展如何等等,真的是純粹用技術分析去看一次,結果就挑了一隻小米牛(57170)出來,按照一貫策略,是小米5分鐘上個星期五臨收盤前20分鐘,SlowSTC(14,3)見回落至超賣水平,按(57170)當時高低位見過
  • 上市20個月,小米換掉CFO:市值比美團少3000億
    4 月 10 日傍晚,小米集團公告,小米總裁王翔代理CFO一職,國際部總裁周受資不再兼任CFO,將專注小米海外市場業務。這意味著,在執掌小米財政大權 5 年後,周受資正式卸任CFO。需要指出的是,小米對於新CFO尚未有合適的人選。小米稱,董事會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遴選人才出任CFO。
  • 小米敲定港股IPO:工號1000以內財務自由 十大解讀
    港交所為同股不同權企業「開綠燈」,市場瘋傳許久的小米赴港上市的消息,今日早晨終於落地。   同股不同權下首隻嘗鮮公司、超高估值、新經濟…小米身上的標籤吸引著無數的目光,它成為阿里巴巴之後,全球最大的科技企業IPO,亦將成為香港首隻申請上市的「同股不同權」公司,這對於港股是雙刃劍。
  • 上市兩年股價狂飆3倍,美團二次上市或只是時間問題
    海外財經界已經把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小米四隻中國科技股的英文名稱首個字母,合稱「ATMX」股份。2018年9月,美團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籌集約42億美元,並成為小米之後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上市後,美團股價在兩年時間裡漲了3倍多,今年年內就累計上漲超過200%,股價從不足100港元漲至300港元上下,近期美團更是漲勢強勁。
  • 肥宅快樂APP美團IPO 它的盈利故事怎麼講
    2017年1月9日,美團CEO王興通過內部郵件宣布了最新的核心業務組織架構升級和人事任命,將美團平臺與酒旅事業群合併,成立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將大眾點評平臺與到店綜合事業群合併,成立點評平臺及綜合事業群。2017年10月,美團完成新一輪 40 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約為 300 億美元。
  • 這是投資港股最好的時代
    港股上市公司超過2500隻,總市值差不多40萬億港元,在全球各主要交易所中排名第五。上市公司結構來看,中國內地企業市值佔比75.8%,成交金額佔比為81.2%。 融資結構來看,過去10年香港市場IPO融資總額超過2.3億港元,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大部分來自中國內地公司。
  • Do you know 除了戰略配售還有港股投資!
    時至今日再回想起當初的決定,用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的話來說,痛定思痛,為了避免在新經濟的「浪潮」中被邊緣化,港股需要主動求變。同年5月18日,恒生指數公司正式宣布將同股不同權以及香港二次上市的公司,納入恒生綜合和國企指數的選股範疇,這就意味著以阿里、小米、美團等為首的優質科技公司將有望納入其中,從而改變恒生指數金融、地產等成分股佔比過高、整體估值偏低的局面。
  • 詳解京東健康估值 網際網路醫療三巨頭齊聚港股 誰主沉浮
    分拆與估值詳解京東健康是京東集團旗下專注於從事醫療健康類業務的子公司。2019年5月,京東健康獲得超過10億美元A輪融資,從京東集團拆分,投後估值約70億美元。2020年8月,京東健康獲高瓴資本超8.3億美元B輪投資,投後估值達300億美元。從估值上看,京東健康的估值一年之內就翻了四倍。
  • 讀懂美團三季度財報,看看美團這次能打幾分
    三季度,阿里用支付寶全力為餓了麼導流,阿里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收入同比增速達29.3%。美團外賣的收入增速,能否超過餓了麼將是一個重要信號。二是美團會不會再次陷入虧損。今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美團在連續盈利三個季度後再次虧損,三季度,美團加入社區團購大戰,新業務的擴張或將拖累美團利潤。三是社區團購能否為美團帶來增量。
  • 小米上市首日破發,新經濟股難逃窘境
    小米集團,成為港股新規「同股不同權」政策下的第一支股票。「小米只要上市就是巨大的成功」,雷軍在上市前一天的公開信中說。新經濟公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創投市場有史以來最活躍的關鍵詞,而「新經濟」標榜之下的兩家巨頭——小米和美團的IOP進程備受矚目。
  • 「水利工程師」李小加卸任在即 港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來源:新浪港股還有13天,港交所將告別李小加時代,迎來下一任接任者。執掌港交所11年,李小加將在2020年12月31日卸任。至於接任者是誰,目前尚沒有明確消息。但是,隨著李小加卸任,港股將何去何從?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歐美大型來港作第二上市的公司。4月30日正式生效。據新浪港股統計,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成為港股第一家雙重股權架構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團成為第二家。2019年,美團、小米等不同權企業納入港股通,今年更是被納入恆指。
  • 早報| 螞蟻金服估值達1萬億 ;暴風TV擬以5億元引入戰略投資;小米...
    | 頭條:螞蟻金服估值達1萬億1、螞蟻金服成最大獨角獸,估值達1萬億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的《世茂前海中心·2018第二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顯示,螞蟻金服的估值從上一期的4000億上升到1萬億,位列第一,滴滴出行和小米保持3000億的估值並列第二
  • |a股|外資|港股|港股通|滬股通|深股...
    淨流入最多的10隻AH股票,股息率中位數幾乎高達7%,而估值相對更低疊加AH溢價,使得港股在大類資產配置中獨具優勢。另一方面,騰訊控股每天均出現在港股通的前十大活躍成交個股中,中芯國際、美團、小米、舜宇等的上榜次數也較多,說明資金也十分青睞港股中新經濟的代表,尤其是港股中具備稀缺性的核心資產。
  • 港股早知道:小米被曝將增發10億股並發行可轉債 募資約40億美元
    小米:被曝將增發10億股並發行可轉債,募資約40億美元。估計MSCI香港指數明年盈利增長強勁反彈21%,意味2019至2022年間每股盈利年增長預期5%至6%。但基於基本面缺乏亮點,限制了估值顯著走高,港股明年預計將溫和上漲8%至10%。  招商基金指出,目前港股相較於A股的投資性價比處於歷史高位,長期看好港股市場具有資產稀缺性的新經濟板塊,以及中概股回歸受益的板塊。
  • 美團市值破千億美金,本地生活的「新混戰」
    疫情重挫美團   「我要打造一家1000億美元的公司」,2018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正式登陸港交所,王興曾誇下海口。   當天,美團的開盤價72.9港元,美團點評市值為4003億港元(約合510億美元),排在阿里、騰訊、百度、小米、京東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