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盛傳
中南大學醫學生裡隱藏著一群神仙畫手
今天小編在這裡澄清一下
這不是謠言
沒錯 中南就是有一群這樣的學子
該校舉辦解剖學繪圖大賽
《骨單位》《花與骨》…
學生作品令人大呼「神仙畫畫」
網友:瑟瑟發抖,一群被醫學耽誤的靈魂畫手
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賽
欣賞選手筆下的奇妙作品吧
《花與骨》
《腕骨和手骨—臨摹》
本作品臨摹自《奈特人體解剖彩色圖譜-第三版》圖439腕骨和手骨。本作品採用素描的方式,臨摹展示了右手腕骨和手骨的前(掌側)面觀和後(背面)面觀,輪廓、線條清晰,比例適當,充分展現了每個結構的特點,並標註了各個結構的名稱。
《手部骨骼、肌肉、結締組織臨摹》
該臨摹以鉛筆起稿,原子筆和鉛筆混合上色,英文標註圖示各個部位的名稱。因為手部肌肉數量、層次較多,排列較複雜,所以通過繪圖能更好地理解各肌肉以及結締組織、骨骼的分布。
《Prime Factory》
心臟在人體這臺精密運作機器中就像是一間不停歇的「發電站」,源源不斷地把「電能」輸送到每個角落。本作品以心臟冠狀面解剖以及心腦供血關係為基礎,大膽地進行創意化重造,把心臟內部主要結構以簡練直觀地展示了心腦血液循環過程。
《三叉樹之戀》
三叉神經為十二對腦神經之中的第五對腦神經,是混合性腦神經之一。其由兩種纖維成分所組成。三叉神經的損傷會引起面部的劇痛,影響面部情感的表達。當三叉神經健康時,我們面對自己心愛之人可以展現出最誠摯的微笑。
《頭頸部右側面肌肉、血管和神經》
作品表現的主要是人體頭頸部右側面的肌肉、血管和神經,圖中以紅色表現肌肉和動脈,以藍色表現靜脈,以黃色表現神經。近些年,面部整形成為越來越多愛美人士提升顏值的方式,而掌握面部及頸部的解剖學知識是做好整形的基礎。
肌肉依附於骨骼,神經血管攀附著肌肉行走,此幅臨摹畫較為詳細地刻畫了人體頭頸部右側面肌肉、血管和神經的位置關係。
《腦神經概況臨摹圖》
之所以選擇這一幅圖的原因是因為距離系統解剖學整個課程的學習完成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但是我依然記得當時為了理解並記憶神經系統的知識我是怎樣的煞費苦心,運用口訣,畫思維導圖,畫解剖圖,通過這些努力,我發現系解的知識由白紙黑字彩圖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起來。謹以此紀念為了系解而努力過的時光。
《心意》
心代表心臟,意則代表大腦。因為人的精氣神、意識和思想,屬於大腦的心理成果,是大腦對外界事物的迴響反映:中醫學將思想勾當婦之於心,是根據心血充裕與精神狀況有親密相關面提出來的。所以心意體現出心與腦的密切聯繫.
《頭的秘密》
頭骨,看似狹小的空腔內,卻裝有全人體最精巧的器官——大腦,它是一名將軍,實時發號著施令;它是潘多拉魔盒,不時迸發的火花能成就世界上一筆筆珍貴財富;它是一臺神秘的機器,一直吸引著人們對其進行深入探索。面骨,人體最靈動的部分,其掌控著一切情緒的表露。一顰一簇,所能透露出的遠遠大於它自身。
《命門》
頸部包含許多重要的結構,與我們的性命攸關。因此,常常我們所指的命門,死穴指的就是頸部。此幅畫是臨摹頸前區淺層結構黑白繪圖、自主上色。包含有一下結構:下頜下腺、腮腺、甲狀腺、頸外靜脈、頸內靜脈、面靜脈、頸前靜脈等靜脈結構,還有頸總動脈、舌下神經、頸袢腋神經。肌肉包括:肩胛舌骨肌、胸鎖乳突肌等結構。
《頭面淺表動靜脈》
本幅畫為臨摹圖,臨摹自奈特人體解剖學彩色圖譜第六版,第24頁,作品主要繪製的是面部與頭皮的動脈與靜脈的結構與分布。
《引而待發》
擲鐵餅者張開的雙臂象一張拉滿弦的弓,帶動了身體的彎曲,呈現出不穩定狀態,體現「引而待發」的狀態。但高舉的鐵餅又把人體全部的運動統一了起來,使人們又體會到了暫時的平衡。使畫面充滿了連貫的運動感和節奏感,突破了藝術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傳遞了運動的意念,把人體的和諧、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達得淋漓盡致。
通過直接描繪肌肉的形態,能更加直觀地看到人體運動時各肌肉的狀態,有更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
《肉丸的奇妙之旅》
麵粉聽說小肉丸要出門歷練,放心不下肉丸的他化身成為一件披風,企圖將小肉丸偽裝成一個大包子,同她一起闖蕩忽晴忽雨的江湖。
外面新奇的一切都吸引著天真懵懂的小肉丸,不知不覺間她進入了人類的口腔,在這裡,他們遇見了他們的第一個敵人——由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分泌的唾液軍隊。麵粉被唾液澱粉酶分解了,但他終是護了小肉丸周全。「接下來的漫漫長路,就要你自己去走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帶著一腔孤勇的小肉丸經過食道,胃,最後來到了小腸,小肉丸在這裡也被膽汁和胰蛋白酶消化成了脂肪酸和胺基酸。
在血液中,他們再次相遇了。
麵粉:「你好呀,我是葡萄糖。」
小肉丸:「你好呀,我是胺基酸。」
他們相視一笑,
「很高興認識你。」
「很高興認識你。」
《父母之伴,難貫終生》
人的一生很長,父母不會一輩子陪伴我們,本作品中,兩骷髏與小女孩相擁躺於床上,象徵父母與子女。另外,這幅作品運用的解剖圖譜有人顱骨——正視圖與側視圖兩個圖譜,各結構清晰。最後,本作品寓意為:「子欲養而親不待」,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多多陪陪父母,盡孝道之責。
《動與靜》
通過對人體頭頸部的動脈,靜脈以及部分肌肉的細緻描繪,充分展現了人體右側頭頸部的肌肉分布以及基本血供圖。
在色彩方面,本圖為彩繪,運用了紅,黃,藍,棕,黑等多種基本色彩,給予不同的結構以不同的顏色,使得整幅圖不顯單調,與此同時,也加強了整個作品的分辨性。而在作品結構構思方面,前半部分描繪的是靜脈走行圖,後半部分則為動脈走行圖,動靜脈描繪的分離使得畫面更容易區分,彰顯出本作品「動與靜」的主題,同時,也體現出了繪圖中的美學思想。
《Audrey Hepburn》
人體解剖學的研究是對人體生理的複雜性與藝術魅力的綜合。在本次作品中,我們選取了赫本這一誒的經典形象作為畫面主題,希望通過對赫本人體結構的審視和動態的捕捉,以具有視覺震撼的形式,展現人體力與沒的完美交融。
作品中,赫本的人體被由表及裡層層剖析,逐步分解,軀體部分以骨骼表現其線性的構造輪廓,以血液的流動表現其內在的生命活力;手臂部分別通過其肌肉精確描繪,試圖展現人體肌群、骨骼的力量,平衡、姿勢及其優雅感的完美結合,以解釋人體外形與內在結構的迷人聯繫。
《蝶骨》
是人體顱面部重要的一塊骨頭蝶骨橫向伸展於顱底部,分為體、小翼、大翼和翼突四個部分,形如蝴蝶。本次繪畫作品就是利用這一外形特點,以百花為背景,將客觀的蝶骨展現為一飄飄欲飛的蝴蝶,化靜為動。以便學習者可以通過這一生動的形象,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其特點。
看了這些仿佛走錯片場的解剖繪圖
在你心中他們有沒有化身文藝青年呢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副呀
留言區等你來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