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 歷史 | 吃貨 | 鴨村人
在拉裡奧哈喝葡萄酒時,應該用哪只手端著酒杯去碰杯?品嘗葡萄酒前為什麼不能吃奶酪?拉裡奧哈到底有哪些驚豔的美食?
環遊西班牙 · 國航 拉裡奧哈篇
Un Paseo por las Españas
出品:西班牙天成國際 | 製作:西班牙冷知識
我們在拉裡奧哈採寫的兩個星期裡,每天都是大餐!已經圓了不止一圈的大米良,今天來給大家分享拉裡奧哈的美食和飲酒習慣。
除了左撇子,大家都習慣右手拿酒杯。大家知道在拉裡奧哈喝葡萄酒,應該用哪只手拿著酒杯去碰杯嗎?
答案是:左手!
就像咱們中國人為表示尊敬對方,碰杯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杯子稍微放低一點。在拉裡奧哈,懂規矩的人都是左手舉杯去QinQin。
碰杯為什麼要用左手?這個「規矩」源自古羅馬。
在酒興正酣推杯換盞之時,正是往酒裡下毒的最好時機。居心叵測之人會在戒指裡藏毒,利用碰杯的一瞬間,將戒指裡的毒藥碰入對方的酒中。大部分人都習慣使用右手端酒杯,古羅馬時代,象徵權力、地位、財富的戒指一般也戴在右手。為了避免「利用碰杯下毒」這種險惡的陰謀得逞,古羅馬貴族就約定:使用左手舉杯碰杯,自己喝的時候,左手右手自便。
這個習慣,在拉裡奧哈注重葡萄酒文化的人之間,依然流行,尤其是在重要場合。特別當你不是左撇子,依然用左手碰杯,人家會明白:這個人懂行!
這個知識點是歷史學家Marcelino Izquierdo和貴族後裔Judith Saenz給我們講老城歷史時講的。
純炫技的知識。目前,除了拉裡奧哈有文化的人,基本上只有左撇子會這麼做了。這個規矩,曲高和寡,看到不懂行的人,會心一笑就好!
當拉裡奧哈人在朋友聚會時,除了左手拿酒杯碰杯,喝第一杯葡萄酒之前會有一個小儀式:
左手拿酒杯,說:Arriba,abajo,al centro y al dentro
酒杯向上,向下,向中間,最後再向裡——倒進嘴裡!
這是實用小知識,民間非常流行。
在拉裡奧哈有一種非常傳統的開酒方式,這種方式操作難度比較大,屬於幾乎「失傳」的秘術。這個招式,是在Logroño的「雪姐」(Nieves)那裡學到的。
環切瓶口的外包裝,把軟木塞和瓶口綁在一起,這樣既方便放置軟木塞,也可以非常方便的對比著聞味道,判斷瓶內紅酒的好壞。
軟木塞浸泡在紅酒裡,木塞上的紅酒味道是一個評判參照。先聞軟木塞的味道,再聞瓶內紅酒的味道。如果瓶內紅酒也有軟木塞的味道,說明瓶內紅酒已經變質了。
有一句西語俗語:¡Que no te la den con queso! 直譯是:別讓他們和奶酪一起端給你!實際意思是:別被人騙了!或者說:dárnosla con queso(他企圖欺騙我們)。
和奶酪一起端上來,為啥就是欺騙呢?這個俗語的典故和拉裡奧哈的葡萄酒莊有關。
這個故事是在Haro的Bilbania酒莊聽來的。
說,曾經有個酒莊為了招待一位重要的客人,挑選了一瓶陳年好酒。並當著客人的面開啟瓶塞,主人習慣性地聞了聞,發現這瓶陳年老酒有點變味了!面對這位重要的客人怎麼辦呢?
主人老婆靈機一動,從廚房裡端來一碟切好的奶酪,讓客人先嘗了嘗自家做的奶酪。
客人先嘗了奶酪,嘴裡都是奶酪的濃香,再喝入葡萄酒時,完全沒有察覺這瓶「優質」葡萄酒已經變味,反而對這家人的葡萄酒讚不絕口。
客人之所以嘗不出葡萄酒低劣的味道,是因為:奶酪對葡萄酒的口感,有神奇的「美化」作用。再劣質的紅酒,只要配上合適的奶酪,都是人間美味!
從拉裡奧哈地區流傳出來的這句話 ¡Que te la ha dado con queso! 就成為俗語「別被人騙了!」 Darselo con queso(和奶酪一起給他)就成為「蓄意欺騙」的意思。
由於葡萄酒和奶酪是美食絕配!西語裡還有一句俗語:Vino y queso saben a beso(紅酒配奶酪就是親吻的味道)。
酒莊在招待客人時,都會主動呈上一盤切好的奶酪。不是為了欺騙顧客,只是為了品嘗紅酒之後,來一口奶酪,提升舌尖的幸福感。
如果是為了品酒和鑑定紅酒,那就無論啥時候,都不要傻不拉幾地吃奶酪。或者說,吃了奶酪之後,就不要裝模作樣的品聞紅酒了,因為吃了奶酪,已經無法品聞出好壞了。
只要人家看到你拿起奶酪,就知道:這人外行!
Logroño美食街:calle de Laurel
生活在盛產葡萄酒的地區,拉裡奧哈人的日子簡直就是浸泡在葡萄酒裡。在中南部城市,大家下班後或者周末是一個酒吧接一個酒吧地喝caña(啤酒)。 在拉裡奧哈是一個酒吧接一個酒吧的喝葡萄酒(Vino)。這種走街串巷的喝法,在拉裡奧哈有一個特別的說法:vermut torero(直譯:鬥牛士的苦艾酒)。
vermut torero是一個固定用語,不一定要喝Vermut(苦艾酒)。對拉裡奧哈人來說就是:走街串巷地輪番喝酒。每到一個酒吧,可以要一杯,也可以要半杯,甚至可以要四分之一杯。再點上一兩個Tapas或者Pinchos。吃了一家再吃一家,一直吃一直喝到荼靡花開。
在我們直播鏡頭前怒刷存在感的潮姐姐,她手裡的是一瓶加了Marihuana的葡萄酒。中文就不翻譯了。
當地人總說 「echar」 un vermut torero!大米良喜歡「Echar」這個詞,比「Hacer」到位。直接帶出西班牙人隨性的動感狀態。
對於巴斯克人來說,Pinchos是帶棍的。對馬德裡人來說,Tapas是用碟子裝著的。對拉裡奧哈人來說,這兩者沒有差別——都是下酒菜!
為了滿足拉裡奧哈人這種喝酒習慣,拉裡奧哈的酒吧主打各種小份的Tapas或者Pinchos。
喝喝小酒,吃吃Tapa,就飽了!誰還吃飯!在拉裡奧哈,Agua para rana(酒,是給人喝的,只有青蛙才喝水!)
拉裡奧哈人的vermut torero,可以永無休止的進行下去。但如果要離開,必須有一個重要的結束儀式:喝一杯咖啡或者要一杯葉子酒(Licor)。無論是咖啡還是葉子酒,都是促消化的。
當一個人要了一杯咖啡或者葉子酒的時候,就是說:小夥伴們,你們繼續嗨,我到此為止,先撤了!
就是這麼默契!
除了葡萄酒,還有一種當地特色飲品:Zurracapote,簡稱Zurra。是當地的節日慶祝用酒,和南部的Sangria是遠方表親。
Zurra 是以紅葡萄酒打底,加入各種水果:桃子、橙子、檸檬等等,放糖和肉桂(canela),充分混合後浸泡多日。相比西班牙南部的Sangria,Zurra的酒精濃度更高,果味更重,後勁也更足。
喝ZURRA的正確方式如上圖!端著玻璃酒壺隔空倒入嘴裡。
整個拉裡奧哈行程裡,吃貨千瞳的心頭好就是:Torrezno 炸五花肉。每到一個酒吧必找這道增肥神菜!
Torrezno是選用一整條五花肉,先用水煮成半熟。等客人點餐之後,再現切現炸。油溫要非常高,這樣可以快速地把外皮炸酥,裡面的水分又不至於流失。吃起來的口感自然是香嫩如大米良。
像Torrezno這樣的Tapas,在拉裡奧哈地區非常流行。主要是為了配合拉裡奧哈人喝一小杯酒,吃一小碟Tapas的習慣。最關鍵是:不貴!
上面這個Tapa,是我們在Haro市政府前Plaza de la Paz廣場上的早餐。中間一層是LOMO豬裡脊,上面一層是鵝肝醬。這麼一份Tapa的價格是1.5歐。找對了地方,飽餐一頓的帳單要笑死;進錯了地方,帳單會讓你哭死!
在拉裡奧哈,吃兩三份Tapas,真的就飽了!
<< 拉倒最後有驚喜,哈哈哈 >>
在拉裡奧哈的首府Logroño有兩條美食街,一條是calle del Laurel,另外一條是Calle de San Juan。兩條街離得很近,都在大教堂附近。
兩條街上餐館林立,《拉裡奧哈日報》美食專欄作家Jorge Alacid帶我去了一家店面不起眼,但絕對驚豔實惠的餐館:La Taberna de Baco。
Baco是古羅馬神話裡的葡萄酒之神。從今天起,這家餐館就有了中文名字:酒神餐館!
La Taberna de Baco 酒神餐館
地址:Calle San Agustín, 10 bajo ,Logroño
電話: 941 213 544
《拉裡奧哈日報》美食專欄作家 Jorge Alacid
用Jorge Alacid的話來說:拉裡奧哈地區講究物盡其用,一隻豬的全身上下由裡到外都可以入菜。這家不起眼的酒神餐館,有一道特色豬耳朵:Orejita a la plancha。
豬耳朵焯水撩熟切碎。鐵板加熱之後,將豬耳朵碎丁倒入一個圓形磨具。豬耳朵的油脂和膠質在炙烤下滲透出來,在底部凝結成塊。碎丁就形成了如雞蛋餅一樣的薄脆。裝盤後,還要撒上辣椒麵,橄欖油和胡椒粉!凝結在盤底的膠質口感Q彈,豬耳朵軟糯。
這是La Taberna de Baco一道獲獎Tapas。
拉裡奧哈是全歐洲蘑菇產量最大的地區。這裡有上百種蘑菇烹飪方法。大米良第一次見Carpaccio de champiñones 鮮蘑薄片。
在西班牙傳統美食中,Carpaccio是指那些切得非常薄的生鮮,重點是「生的」。有Carpaccio de salmon 生三文魚薄片,Carpaccio de ternera 生牛肉薄片。在拉裡奧哈還有Carpaccio de champiñones 生鮮蘑薄片。
新鮮的蘑菇,切成非常薄的薄片,不飛水不加熱,直接裝盤澆上各種醬汁。
裝盤的生鮮蘑菇,先後澆上:Mostaza(芥末醬),miel(蜂蜜),Queso curado(奶酪),Aceite de trufa(松露油),最後撒上Cebollita(香蔥)點綴。
大米良不怕吃生牛肉,但這生蘑菇,心裡還是一咯噔,就怕中毒。品嘗過之後發現,雖然是生蘑菇,但因為切得非常薄,醬汁很好地平衡了蘑菇的生味,吃起來就是一個字:「鮮」。
Tapas是千變萬化的,各種食材可以隨意搭配。在La Taberna de Baco
(酒神餐館)有各種新奇的Tapas搭配。不過大米良印象最深的是餐館的廚師:Pedro。
Pedro平時在La Taberna de Baco(酒神餐館)負責創造各種Tapas或者Pinchos。但他有自己的陶藝作坊,餐館裡陳設的各種上釉陶藝作品,比如上圖中的菠蘿,就出自他之手。這位生性樂觀的大哥說:整個餐館都是他的作品展廳!他有各種陶藝作品,包括2、3米高的陶藝葡萄樹。
Pedro沉浸在這種自我享受的快樂裡,感覺人生巔峰也就是如此了。
拉裡奧哈人說起他們的美食,排名第一的是:PATATAS A LA RIOJANA(拉裡奧哈土豆番茄湯)。不知道為啥他們會那麼自豪地把土豆湯排第一。
拉裡奧哈番茄土豆湯的主要原料是土豆+番茄+肉腸(Chorizo)+洋蔥+大蒜+青椒,最大的特點就是最後這個:紅辣椒幹!
大米良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這裡的拉裡奧哈式蝸牛:Caracoles a la riojana。
拉裡奧哈式蝸牛和其他大區的到底有啥區別?上圖中大米良沒有拍出精髓。
拉裡奧哈的蝸牛湯汁裡,有很多的培根和五花肉丁!加泰隆尼亞的蝸牛,醬汁以番茄汁為主,不放肉丁。我們在Haro市點的一盤蝸牛,裡面的培根和五花肉丁的分量,比蝸牛還多!
這麼一解釋,是不是感覺拉裡奧哈的蝸牛,頓時實惠了很多。
Manitas de cerdo a la riojana, 拉裡奧哈式豬蹄。
看到拉裡奧哈式,自然是番茄醬汁裡有各種五花肉丁,大方的店家還會加入各種Chorizo肉腸。總之呢,除了看得見的主料:豬蹄,還有各種輔料:肉腸和五花肉!
主料是肉,輔料也是肉,是不是感覺拉裡奧哈人很任性,特別適合肉食動物。
比如這道很素的前菜。大家猜這道菜是啥?
上面那層薄如蟬翼的是火腿切片。
主料其實是洋薊!這是我們在Ezcaray點的一道前菜:Alcachofas a la plancha(鐵板洋薊)。拉裡奧哈人民覺得,不蓋一層火腿,就太素了,沒法見人!
又比如這個Pincho。Pinchos本來就是比較Light的,但在拉裡奧哈有Pincho de Chuleton(超級大牛排)的版本!就怕你的肉吃得不夠紮實!
除了Manita de cerdo豬蹄,還有Patita de cordero:乳羊羔的羊蹄。已經有經驗的小夥伴,有沒有直接看到了湯汁裡的肉腸和五花肉?
在拉裡奧哈點菜,千萬注意分量。一盤豬蹄羊蹄,一個人是吃不完的!如果在菜單上看到一人份的羊腿,實際分量如下:
我們招募同行的小姐姐,在Ezcaray的米其林一星餐館點了一人份的羊腿。
Chuletas de cordero al sarmiento 葡萄藤柴火烤乳羊排,最大的特點是Sarmiento:葡萄藤。用乾燥的葡萄藤火烤羊羔的羊排。和普通柴火、碳火烤出來的味道不一樣。
雖然這道菜在拉裡奧哈非常有名,要吃到卻不容易。很少有餐館有條件真用葡萄藤的明火來烤。一般餐館都只供應Chuleta lechal 或者 Chuletilla de cordero,鐵板羊排或者烤羊排。很少會寫上:al sarmiento。
要吃到真正用葡萄藤幹枝烤出來的乳羊羊排,就需要去擁有戶外燒烤或者擁有大型廚房的酒莊式餐館。
我們這次在離Logroño半小時車程的中世紀古鎮Laguardia採寫時,去了博物館式莊園: Villa Lucia。莊園位於葡萄園之中,除了酒窖,還有葡萄酒文化展示廳,體驗館。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童話人物:葡萄精靈,有關於葡萄酒的4D電影。
重點是:我們在這裡吃到了拉裡奧哈美食清單中最重要的一道菜:Chuletas de cordero al sarmiento 葡萄藤火烤乳羊排。
Villa Lucia
地址:Logroño Errepidea, s/n, 01300 Guardia, Araba
電話:945 600 032 / 945 246 409
大家還記得上面的Pincho de chuleton嗎?Villa Lucia作為拉裡奧哈地區的莊園,自然秉承了無大肉不歡的理念,他家的Croqueta也是Chuleton(超級大牛排)版本的。
在Villa Lucia的餐廳旁邊,是一個花園。花園裡小橋流水,實際上這是一個菜園!餐館裡的主要蔬菜和調味香葉都是自家菜園來的。
拉裡奧哈,是個無酒不歡,無大肉不歡的地方!
在幾個比較有特色的餐館裡,用餐過程我們都直播記錄下來了。希望深入了解拉裡奧哈美食的小夥伴,可以看我們的直播回放。
看背影,我們都苗條有型
往下拉,一張比一張胖
尤其最後一張:胖成工傷
吃飽喝足,正好減肥!
我們的環遊西班牙·國航·拉裡奧哈篇還在繼續,下次給大家帶來非常減肥的拉裡奧哈民俗節日和民間藝術。
【 環遊西班牙 】
「環遊西班牙」直播平臺:一直播
直播ID: 125178863 (西班牙大米良)
【 拉裡奧哈直播視頻回放內容 】
5月13日西班牙語發源地_朝聖Monasterio de San Millan de Yuso 5月13日住進驚豔古宅_La Guardia5月13日千年古鎮的傳統吹奏大賽_LaGuardia_Dia de Gaitero5月12日零公裡農莊美食體驗_La Guardia_Ruiz de Vinaspre5月12日給「環遊」的傳統音樂專場_Laguardia_Gaitero Dulzainero5月12日教堂裡的中國聖母_LaGuardia_千年古城裡的中國奇緣5月12日經營了五百年的酒窖式古宅餐館_Laguardia5月12日貴族後裔Judith的舊物修復小課堂5月11日紅酒精靈的美食_LaGuardia_Villa-Lucia 紅酒美食體驗博物館5月11日探秘貴族後裔千年古鎮堡主的生活_Casa señorial Sra. Judith5月10日開拓型紅酒品牌葡萄園裡的秘密_Burgo Viejo5月10日紅酒該如何搭配美食?Alfaro地道美食+Burgo Viejo葡萄酒5月10日紅酒產業如何運轉?開拓型酒莊Burgo Viejo的品牌故事5月8日Haro紅酒之都_窖藏在地底深處的世界5月8日Haro紅酒之都_酒杯裡古老的故事5月8日Haro紅酒之都應該怎麼玩?採訪旅遊局負責人Sr. Leopoldo Garcia5月8日聖者腳下的紅酒大戰之地_ermita de san Felices5月7日Haro紅酒之都_教堂裡的故事_Iglesia Santo Tomas5月7日Haro紅酒之都_親民市長眼中的小鎮5月6日小鎮露天音樂會_EZCARY_美食+音樂的周末生活 5月5日教堂裡的天籟音樂會_SANTO DOMINGO DE LA.CALZADA5月5日體驗古堡酒店Parador_睡在千年的城堡裡_S.Domingo de la calzada5月5日羅格裡奧的夜生活 Hora de alterne 5月5日La Rioja的美食和吃貨世界5月4日在最大紅酒博物館vivanco裡享用La Rioja地域美食5月4日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師 Pablo Sainz Villegas為「環遊」現場演奏5月4日探訪西班牙最大紅酒博物館:VIVANCO5月3日La Rioja的歷史和傳說_朝聖之路的足跡5月3日La Rioja的野史: 西班牙語(castellano)的發源地5月3日專訪產區委員會主席 Consejo Regulador D.O Ca Rioja5月2日民族民間舞JOTA的傳統服飾小講堂5月2日跟學JOTA:西班牙第二大民間藝術形式5月2日《拉裡奧哈日報》拍大片5月2日探訪Bota Riojana 最後一個羊胃酒囊手工匠人La Rioja大區 由 國航 冠名
【 贊助合作 】
【 特別協辦 】
點擊原文連結進入「 雲遊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