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寶寶指著肚臍說有繩子,真的存在「宮內記憶」?你可以問問娃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你愛不愛媽媽?」「愛」「愛媽媽,那媽媽問你從哪來的呀?」「從肚子裡來的。」「啊~你從肚子裡來的啊?那媽媽肚子裡有什麼呀?」「黑色……」「那你在媽媽肚子裡玩什麼遊戲了?」「水!」「什麼?」「水!」「哎喲,媽媽肚子裡有水啊?那還有什麼啊?」「洗澡盆!洗澡……洗澡……」「那你還看見媽媽肚子裡有什麼啊?」「泡泡……」「那你什麼時候出來的呀?」「哭了……」

這是一位寶媽發布的短視頻中的和自己2歲兒子的對話。

最後,寶媽得知孩子說自己肚子上有條繩子,媽媽問:「繩子在哪兒啊?你指給媽媽看看。」

只見她兒子撩起自己的衣服指了指肚臍說:「在這呢……」

寶寶到底有沒有「宮內記憶」?

除了這位寶媽的視頻外,還有一位寶媽也公開了自己詢問女兒「宮內記憶」的視頻。

詳情見下面截圖。

看了這些案例,相信寶媽們也躍躍欲試了,想問問自己家娃。

別急,「宮內記憶」只存在於一部分寶寶的記憶當中哦。

而且這個也是有人專門做過測試的。

日本一位醫生,名叫池川明,曾經就做調查,他調查了1620個孩子,這些孩子的平均年齡在4歲。

醫生跟他們聊天,問他們有關於出生前的問題,居然有1/3的孩子都能說出自己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況,這1/3的孩子大多數年齡處於2-3歲左右

所以,你可以問問你的孩子,但可能超過3歲的孩子就記不了那麼清楚。

他們可能會說自己在玩水、玩繩子,也可能會說出生的時候有光等等。

這些東西難免不讓人想到肚子裡的羊水、給寶寶進行營養供給的臍帶,以及肚子裡黑黑的,出生後面對外界的光線。

寶寶能夠說出這些來,並不是憑藉想像。

原因一:胎兒是可以記住東西的

大約在胎寶2個月大的時候,大腦的溝回就已經孩子出現輪廓了,在此之後,大腦發育進入高峰期。

一直到胎寶7個月大的時候,大腦中控制知覺和運動的神經已經很發達了,也標誌著胎寶開始具有思維和記憶能力了。

早在1985年前後,美、英、法三國科學家分別用自己的實驗方法證實了8個月胎兒存在聽覺記憶。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記錄。也能證明孩子存在胎兒時期的記憶。

一位父親用日記形式記錄了6歲女兒回憶胎兒時期記憶的過程。

他的女兒畫出了自己被孕育以及出生的整個過程。

我國胎教專家鮑秀蘭、劉澤倫等追蹤調查的胎教案例也以確鑿事實證明 : 胎兒在妊娠末期已具有了初步的聽覺記憶能力 。

所以這也是孕期聽胎教音樂,能夠在寶寶出生後哄不住的時候起作用的原因之一。

我懷大寶的時候就經常播放一些胎教音樂,出生後,大寶只要一哭鬧,我再放那些胎教音樂,順帶安撫寶寶,他可以很快安靜下來。

原因二:可能是「道聽途說」

在寶寶出生後的這段時間裡,很有可能給寶寶看得書會提及關於寶寶從哪裡來的內容,或者爸爸媽媽有在日常談話中提到。但是兩三歲的孩子分不清現實和想像,所以就誤認為是自己的經歷。

就比如說媽媽對爸爸說,生孩子那天羊水破了的時候,心裡很慌,生怕肚子裡的水都流完了,孩子可咋辦。

結果孩子就聽到了肚子裡有水,於是在媽媽問她的時候,她就回答了玩水等……

所以呀,有一部分孩子可能真的存在宮內記憶,有些可能已經隨著時間推移,腦細胞「更新換代」而把那部分記憶封存了起來。但終歸對孩子是有著影響的。

那麼可以好好利用。

做好胎教很重要

胎教不是只有聽音樂,其實還有很多方面的。

音樂胎教自不用多說,說一下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情緒問題

懷孕後,很多孕婦的情緒都是很不穩定的,因為激素變化的關係,再加上對孩子健康的擔憂以及對分娩的恐懼,孕婦的情緒波動就會比較大,偶爾會因為一件小事情大發脾氣。

生氣時血壓會升高,這樣的情緒其實也會影響到腹中的寶寶,所以當你知道自己的情緒不是真正自己要表達的意思是,一定要學會控制。

家人也要儘量不惹準媽媽生氣哦,也不要讓準媽媽悲傷。

第二:注意飲食

媽媽吃的食物所攝入的營養成分,跟寶寶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關係。所以飲食一定要注意哦。

營養均衡是關鍵,不要總是大魚大肉,那樣未必是營養的。

另外,糖分攝入要注意一下,不要大量的吃水果,每天保證肉蛋奶豆、蔬菜水果都有攝入才是最好的。

第三:語言

一般到24周的時候,胎兒就基本形成聽覺了,對聲音有反應了。胎兒聽到噪音也會煩躁,聽到悅耳的聲音也會開心,也能夠記住聲音。所以呢,平時準爸爸準媽媽都要多跟胎寶說說話哦。

不要只說「我是爸爸」或者「我是媽媽」,當你實在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可以讀讀書,講些故事,主要是讓寶寶熟悉爸爸媽媽的聲音。這樣,等寶寶出生後,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也同樣會有安全感。

最後呢,想跟準爸爸準媽媽說,對於孩子的成長,不是只有等寶寶出生後才要關注,胎兒時期給寶寶最好的成長環境也同樣重要哦。

相關焦點

  • 孩子真的會有「宮內記憶」嗎?3歲孩子的話,讓媽媽覺得不可思議
    可是大家要知道任何事情沒有被訴說,並不一定表示它不存在,之前曾看過一些消息,表示有一個3歲左右的孩子,向自己的媽媽敘述了自己在宮內的記憶,為此孩子的媽媽也是特別的驚訝。梅梅的大寶已經3歲了,可她的家人還想再要一個孩子,因為這樣生活會更熱鬧一些。梅梅本身也是比較喜歡小孩子的,所以,她也很積極的備孕二胎。
  • 專家挑戰5秒安撫哭鬧寶寶,哄娃真的有公式可以套
    安撫寶寶真的有套路?在央視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來自美國加州太平洋兒科診所的兒科專家羅伯特·漢密爾頓進行了「五秒哄娃」挑戰。事實證明,確實有套路!STEP2:單手輕輕按住寶寶的胳膊並託舉下巴。這一步對三個月以下的寶寶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嬰兒搖晃症候群。STEP3:另一隻手託住寶寶紙尿褲的位置,向45度角方向來回輕輕搖晃。
  • 天涼了不知道怎麼給娃選睡袋?你關心的問題都在這了,一篇說透
    於是家長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夜裡起來給娃檢查被子,到頭來孩子和大人都睡得不踏實。這時候有一種「育兒神器」你就非常需要了,沒錯,就是睡袋。為啥要給孩子使用睡袋?美國兒科會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在床上應該遠離柔軟的床上用品,包括但不限於毛絨玩具、枕頭、毛毯等,避免出現遮蔽孩子口鼻引起的窒息風險。而睡袋顯然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一來可以保證娃的口鼻暴露在外,二來睡袋跟衣服一樣可以固定在孩子身上,也不用擔心孩子會踢開導致著涼。大人們基本不用因此擔心而起夜。
  • 寶寶宮內缺氧,孕媽媽會有哪些異常症狀?什麼原因會造成宮內缺氧
    孕期準媽媽,最擔憂的便是寶寶的發育情況,特別是媽媽到了孕後期,寶寶逐漸變大很多,宮腔內的空間慢慢都被寶寶佔據,如果不注意寶寶,還會出現宮內窒息的嚴重情況,需要每個媽媽都要時刻注意寶寶情況。 胎兒缺氧孕媽媽會有哪些症狀?
  • 寶寶便秘別亂用開塞露,傷了娃你還不知道!育兒專家這樣說
    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一些問題,去醫院吧,又覺得大動幹戈,在家又擔心處理不好。比如寶寶有便秘,有些媽媽可能就想著,直接用開塞露,家裡也有,就不用去醫院了!但這樣做,其實可能會傷了娃!孩子便秘別亂用開塞露有位媽媽說,自己的孩子便秘,就用了開塞露,但沒想到,用上以後,孩子更不舒服了,最後還是送去醫院,醫生說不能隨便用開塞露,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隱患!這下媽媽群炸鍋了,不少媽媽說起來自己帶娃時,寶寶便秘的情況,是如何處理的?
  • 冬天給寶寶穿連體衣,還是分體衣?想要孩子少生病,這類衣服少穿
    保暖性好寶寶在冬天穿衣服,保暖性是十分關鍵的,尤其是帶娃外出時,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在冬季,大部分寶寶都會被父母包裹得嚴嚴實實,生怕寶寶被寒氣入侵生病,而冬天也是呼吸道傳播細菌最厲害的季節,因此穿暖和也是為了防止孩子少生病。安全性高像那些有繩子、紐扣、拉鏈的衣服,對於小孩子來說,就不要選擇了。這些都會成為孩子安全的隱患。
  • 嬰兒滿三歲後「集體失憶」,寶寶究竟忘記了哪些事?過來人告訴你
    有人說,當嬰兒進入3歲以後,記憶也會進入到一個分水嶺時期,孩子的大腦就像被按下了清除鍵,之前的記憶幾乎全部不翼而飛。2)記憶的形式難以提取2歲以前的寶寶,幾遍開始學說母語,多數也只會咿咿呀呀地叫「媽媽」,還不能說出相對完整的長句子。
  • 各階段娃該掌握啥技能?2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表」,父母了解下
    6個月-1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表」★ 6個月的寶貝——獨坐30秒、翻身自如父母將此時的娃放在床上坐著,寶寶可以不藉助外力的情況下,獨坐30秒,就非常好了。★ 10個月的寶貝——獨立站立此時的寶貝能夠不藉助外力,獨自站立,如果娃能夠扶著物體有向前邁步的舉動時,寶寶的大動作發育棒棒噠~1歲-2歲寶寶的「大動作發育表」 1歲的寶貝——獨自走3~5步
  • 孕婦肚臍凹凸有講究,分別暗示生男生女?肚臍變凸確實和寶寶有關
    準媽媽懷孕以後對寶寶有著很多的期許,懷孕以後我們最想知道的就是我們肚子裡的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呢?就算檢查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忍不住詢問醫生,可是現如今醫院對此有著嚴格的規定,是不允許說男寶女寶的。因此老一輩的人就會用土方法來判斷?就好比肚臍凸和凹分別代表著男孩和女孩。
  • 寶寶為什麼沒有3歲之前的記憶?網友:或許是被「偷」了!
    基於這一點,很多寶爸寶媽們都會在寶寶三歲之前敞開了「玩」自家寶寶,比如擺奇奇怪怪的姿勢,做一些寶寶的惡搞視頻…… ……父母覺得「啥都記不住的年紀,現在不「玩」更待何時!」那寶寶真的記不住3歲之前的記憶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被偷走的那3年」!
  • 寶寶2歲唐詩倒背如流,3歲全部忘光,誰偷走了孩子的記憶?
    直到孩子漸漸長大,身邊發生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他的大腦容量並不夠用,這時候他們開始出現了記憶退化的現象。《哈佛記憶課》中就有提到:記憶是思考的基石。三歲以下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大多數都是無意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是沒有經過他大腦思考,才叫無意識記憶。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1.5-2歲:能說「電報句」,如「媽媽抱」「寶寶吃」等,句子斷續,不完整,可以表達自己的需求,如「尿尿」、「吃飯」等,會有平時別人呼叫他的名字稱呼自己,如「寶寶要尿尿」,開始會說3-5個字的短句,會看圖書,能說出50個左右的東西名稱和用途,也會用手指出他們認識的東西,聽完故事能說出講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或者隨大人念幾句兒歌、童謠等。
  • 誰說老人帶娃只有溺愛?這位婆婆帶娃,到了飯點寶寶乖乖自己吃飯
    可能在很多人心中,老人帶娃,都是溺愛無比,凡事都順著寶寶,讓寶寶養成很多壞習慣,以至于越來越難帶。其實這樣的說法是帶有偏見的。隔代親,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並不是說,老人帶娃,就是一無是處,還是有些老人,能夠將娃娃帶得比父母都好。比如,下面這位老人。
  • 姜Gary2歲兒子記憶驚人,全靠貼著玩的拍照記憶遊戲!
    連閱娃無數的佩魯看了都驚的合不攏嘴~在現場的綜藝導演都忍不住小聲說:這種記憶力觀眾會不會不信啊,到時候一定要配上字幕:「自然拍攝,並非剪輯。」對於小好寶貝的天才記憶力,有網友表示「天吶,小好好厲害,期待長大後他好好施展才華」、「我的記憶力都不如27個月大的小好」。但更多的粉絲好奇的是,小好超強記憶力是怎麼訓練出來的?節目中姜Gary和寶貝互動的記憶遊戲,叫做什麼?
  • 2歲娃吃手吃到要動手術!超齡不戒!很!危!險
    7~8月齡達到高峰期,2歲後逐漸減退、消失,所以專家一般建議2歲前不用特別幹預。 但如果娃養成了隨時吃手的習慣,每次都是「吃」半小時以上,或兩歲以後還在吃,就屬於過度吃手,要提早幹預,因為有可能造成以下3大危害: 1.
  • 用錯驅蟲藥=給娃下毒!4歲娃吃打蟲藥致腦炎!吃不吃只看2點!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雖說長輩們都是為娃好,但這些錯誤的育兒經往往會坑了寶寶們。不信你就看科大大給你逐一分析:1. 打蟲藥年年吃提起打蟲藥,我們這代人或多或少都有記憶,誰還沒吃過幾次「寶塔糖」!多半與肚裡有蟲無直接關係!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遵循4個字:眼見為實!22個硬指標,看娃肚裡有無蟲!
  • 39歲熊黛林曬大長腿、A4腰,還反手摸肚臍,生2娃後身材依舊出眾
    7月31日,39歲女星熊黛林在個人社交帳號上更新了一條視頻。視頻一開始,穿著短褲、短袖T恤的熊黛林坐在沙發上吃水果,這時屏幕外有人問她,你吃那麼多,不怕發胖嗎?熊黛林聽到這話非常的激動,她立馬放下手中的水果,怒懟到,我是不是聽錯什麼了?我這也叫胖?
  • 1歲內寶寶發育指標大全,全通過了,才能正式宣告你家娃平安無事
    可若是1歲以下的寶寶,自我表達能力有限,父母恐怕很難發現問題,就很容易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那麼,這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專家給大家分享一些辨別的小竅門——家長如何在家判斷自家1歲前的寶寶是否發育正常?第9~10個月,能夠跟隨物體進行上下左右移動,可以追隨落下的物體,找到掉落的地方,可以區分簡單的幾何體、物體的不同形狀等。第11~12個月,能夠追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視力可達0.2。
  • 嬰兒肚臍自然掉後需要擦碘伏?你或許真的不知道,今天我來告訴你
    所以說即使嬰兒的肚臍自然的脫落之後,媽媽爸爸們也需要每天給寶寶的臍窩進行消毒,選用碘伏或者醫用酒精都可以,然後用醫用棉籤徹底消毒寶寶的肚臍以及臍部周圍的皮膚,每天可以塗抹1-2次。二、碘伏一般擦到什麼時候為止呢?
  •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間並不存在」?時間真的只是記憶的謊言?
    為什麼愛因斯坦說「時間並不存在」?時間真的只是記憶的謊言?大多數的人認為只有發生過的事情才會成為你的記憶,那麼也就是間接的承認了時間會堆積成為你的記憶。可有沒有那麼一瞬間,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你做的某件事是那麼的似曾相識,好像你已經做過,但是你又能很明確你真的沒有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