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協議控制 (VIE)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未經申報違法實施集中處罰的...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2020年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國市監處【2020】26號、27號、28號三個案涉未依法申報經營者集中的處罰決定書。綜觀這三個案件,呈現以下共同點:第一,均為協議控制下(以下簡稱「VIE」架構)的股權收購;第二,收購方均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第三,經執法機構評估,收購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均處以現行《反壟斷法》第48條的處罰上限即50萬元罰款。

  這是自我國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反壟斷執法以來首次對VIE架構的未依法申報進行處罰。在反壟斷執法中對未依法申報予以處罰並不罕見,迄今已經公告了數十起案件。而此次是時隔十二年後首次對VIE的未依法申報作出處罰,再疊加網際網路平臺這一顯性特徵,市場對此有多種解讀和猜測。筆者結合對有關問題的研究和分析,表達管見。

  一、對協議控制(VIE)經營者集中予以反壟斷審查

  協議控制是指擬上市公司通過在境外設立上市殼公司,並設置一系列其與境內實體間的合同、協議框架實現對境內實體的控制,從而間接達成境內實體在境外上市目的的法律模式。協議控制本質上是利用法律規定與會計規則對某一相同事項的不同認定標準,通過多層次協議的複雜架構,控制境內運營公司的業務和財務,使其成為境外控股公司的可變利益實體,以實現境內運營利益向境外的合法轉移,從而有效規避境內法律法規對部分行業外資準入的限制,以及境內主體直接在境外上市的相關限制。據此,協議控制通常具有交易結構複雜性、多司法轄區管制、通過協議實現非直接控制的特點。VIE涉及到反壟斷法意義上的「控制權」問題,因此,當涉及VIE架構的企業滿足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時,就應當主動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進行申報,並提供真實、完整的資料以供審查,未申報的不得實施經營者集中行為。

  2020年4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示立案了一起涉及VIE架構的簡易案件,即「上海明察哲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與環勝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是從正面對VIE案件的審查;而對這三個案件的處罰則是從反面說明對未依法申報的VIE案件進行反壟斷執法。

  本次三起處罰案件中,適用VIE架構的既有收購方、也有被收購方,可以看出在反壟斷法的法理下,執法機構關注的是集中後可能引發的市場結構變化和競爭秩序影響,與控制關係的表現形式並無本質性關聯。2020年市場監督管理局向社會公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第19條第2款規定「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是對VIE經營者集中審查規則的重申和強調。

  二、對平臺企業進行反壟斷規制

  對未依法進行申報予以處罰,是反壟斷執法機關的法定職責,也是加大反壟斷執法力度,依法行政的必要手段。根據筆者的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對未依法申報予以行政處罰的案件共計47件,自2014年至2019年公開處罰案件的數量逐年增加,平均罰款金額逐年提高(見下表)。

  從歷史的視角來看,被處罰的企業所處行業、特點不一而足、各有不同,本次涉案的收購方均為平臺企業,這首先說明無論企業的經營規模、商業模式、控制方式都必須遵守市場準則、符合《反壟斷法》的規定,平臺企業並無例外。其次,三起案件也表明外資監管或者融資規則等客觀原因,導致網絡平臺企業相較於其他行業採用VIE架構的可能性更大。最後,平臺企業的聚合效能疊加併購的極速擴張方式,更容易導致市場的競爭損害,也更容易引起執法機關的高度關注。目前國內外理論界、實務界關注的扼殺性收購即為例證。

  需要注意的是,執法機構對平臺企業的競爭關注並不限於經營者集中領域。《關於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對於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方面具有規定。本次的未依法申報處罰可以視為對平臺企業全面合規的警示與敦促。

  三、對違法企業課以頂格行政處罰

  《反壟斷法》第48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權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本次公告的三個案件的行政罰款均為50萬元的法定最高限。

  首先,經執法機關評估,涉案的集中均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這是未對集中採取「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措施的基本前提,否則,無論罰款金額數目,僅罰款這種金錢報償並不能彌補或者矯正競爭損害。

  其次,在罰款金額上,50萬元是現行法下的最高限,是目前僅有的被頂格處罰的案件。從依法行政的角度來看,既要依法處罰、又要符合比例原則。與其他壟斷行為的行政處罰規則不同,違法實施集中的處罰並未以違法企業的營業額作為罰款基礎,而是「可以」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罰款。2020年1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反壟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第55條將經營者違法實施集中的罰款規定為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既與其他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則一致,根據企業營業額的計算方式也能夠有效威懾違法行為。

  這三個案件的極限處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執法機關對案件違法行為性質、程度和持續時間等綜合要素的認識,也是對特定企業的威懾和對市場的普遍預防警示。三家收購企業體量大、市場影響力強,進行集中的交易頻繁,如果不能實現有效監管,會導致市場結構的劇烈變化,造成競爭失序。加之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特有的動態競爭、跨界競爭、網絡效應等特點,波及面廣、程度深,關乎市場的競爭格局,從市場的宏觀層面來看,事關產業集中度和企業的創新活力,更應當遵守《反壟斷法》,維護市場自由公平競爭,實現網際網路生態的整體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晨穎,系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中國法學會商業法研究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對協議控制(VIE)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未經申報違法實施集中處罰的案例...
    綜觀這三個案件,呈現以下共同點:第一,均為協議控制下(以下簡稱「VIE」架構)的股權收購;第二,收購方均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第三,經執法機構評估,收購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均處以現行《反壟斷法》第48條的處罰上限即50萬元罰款。這是自我國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反壟斷執法以來首次對VIE架構的未依法申報進行處罰。
  • ...控制(VIE)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未經申報違法實施集中處罰的案例分析
    綜觀這三個案件,呈現以下共同點:第一,均為協議控制下(以下簡稱「VIE」架構)的股權收購;第二,收購方均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第三,經執法機構評估,收購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均處以現行《反壟斷法》第48條的處罰上限即50萬元罰款。  這是自我國2008年8月1日正式施行反壟斷執法以來首次對VIE架構的未依法申報進行處罰。
  • 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處罰
    來源:新浪財經此次公布的這三起案件中均涉及到協議控制架構情形,其中既有被調查的經營者存在協議控制架構的情形,也有目標公司通過協議控制境內運營實體的情形。這也是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行政處罰,對規範涉及協議控制架構企業的經營者集中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 網際網路反壟斷首次對VIE架構企業作出行政處罰 50萬罰款是否太低?
    12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透露,正在依法審查虎牙和鬥魚合併等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   按照《反壟斷法》規定,當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應當向反壟斷執法局申報,未經申報不得實施。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的申報標準之一為「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年度的全球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並且至少兩個經營者在中國境內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如符合即需要事先申報。
  • 王先林:解讀三起未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處罰案
    一、這三個案件都屬於相關經營者違反法定申報程序受到行政處罰,而不涉及實體上的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經營者集中達到國務院規定的申報標準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 網際網路反壟斷或迎強監管時代
    前述負責人也表示:「儘管罰款額度較低,但是上述三個案件的處罰可以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領域反壟斷監管的信號,打消一些企業可能存在的僥倖和觀望心理。與其他司法轄區相比,目前我國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的罰款額度確實偏低,在《反壟斷法》修訂過程中,市場監管總局也深入研究論證了違法實施集中罰款額等問題,並在《反壟斷法》修訂草案中進行了反映。」
  • 阿里巴巴等三家企業受到行政處罰
    目前,我們收到一些投訴和舉報,反映有的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營業額達到申報標準,但在實施集中前,沒有依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申報,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相關規定。收到舉報後,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進行核實,並對涉嫌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依法調查處理。這次公開的案件就是其中三起。
  • 阿里、騰訊、順豐三巨頭被頂格處罰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此次公布的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均涉及到協議控制架構情形,即所謂的VIE架構,這是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及VIE架構的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行政處罰。11月10日發布的《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的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涉及協議控制(VIE)架構的經營者集中,屬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範圍。」
  • 三巨頭遭反壟斷處罰 警示併購企業勿越「雙黃線」
    12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集團、豐巢網絡3家企業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作出分處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是《反壟斷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第一次劍指頭部網際網路企業。
  • 阿里等3家企業被罰 監管總局:向社會釋放加強網際網路反壟斷信號
    調查顯示上述三起案件都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有申報義務但沒有依法申報,因此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作出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問題3、此前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專門對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進行了規定。
  • 阿里投資、閱文、豐巢被處罰!
    這三起案件中是否涉及到協議控制架構? 答:此次公布的這三起案件中均涉及到協議控制架構情形,其中既有被調查的經營者存在協議控制架構的情形,也有目標公司通過協議控制境內運營實體的情形。這也是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行政處罰,對規範涉及協議控制架構企業的經營者集中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 焦海濤:三起頂格處罰案是對網際網路「強監管」趨勢的典型回應
    據悉,這是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VIE結構的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行政處罰。輿論認為,網際網路反壟斷真正打響了第一槍,但50萬元的處罰額度對於網際網路巨頭是否過低?依據《反壟斷法》,此次處罰的性質是怎樣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對涉VIE結構的企業作出處罰,是否代表認可了其合法性?網際網路企業的併購行為又有哪些共性?
  • 收購銀泰商業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阿里被罰50萬
    收購銀泰商業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阿里被罰50萬 澎湃新聞記者 吳雨欣 2020-12-14 13:58 來源
  • VIE架構照樣審查,虎牙鬥魚這樣的合併要謹慎了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分別處以50萬元罰款。調查顯示,三起案件都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
  • 三大巨頭被處罰
    閱文集團(以下簡稱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麗傳媒)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3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集中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同時已經出臺了《禁止壟斷協議暫行規定》《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暫行規定》《經營者集中審查暫行規定》等3部規章,制定了《經營者反壟斷合規指南》等5部指南,細化反壟斷法律制度,並結合行業特點對網際網路等新經濟業態法律適用問題有針對性地作出規定,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遵守。目前,總局正在制定《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已經完成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正在根據徵求意見情況進行修訂。
  • 三大巨頭同日被市場監管總局罰款 網際網路行業步入反壟斷強監管時代
    敲山震虎  在規定範圍內頂格處罰  來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市場監管總局已審查並無條件批准涉及協議控制結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明察哲剛與環勝信息新設合營企業案,正在依法審查廣州虎牙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鬥魚魚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併等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案件
  • 因為這事,阿里投資、閱文、豐巢被頂格處罰!虎牙鬥魚也被盯上了
    調查顯示上述三起案件都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有申報義務但沒有依法申報,因此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作出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問:此前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專門對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進行了規定。這三起案件中是否涉及到協議控制架構?
  • 市場監管總局詳解阿里閱文豐巢被罰原因 ,「網際網路不是反壟斷法外...
    調查顯示上述三起案件都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有申報義務但沒有依法申報,因此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作出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問題3.此前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專門對涉及協議控制架構的經營者集中進行了規定。
  • 網際網路反壟斷3家企業領頂格罰單 阿里、閱文、豐巢分別被罰款50萬元
    、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這也是市場監管總局首次對涉及協議控制結構企業違法實施集中作出行政處罰,對規範涉及協議控制架構企業的經營者集中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有網友認為,50萬元罰款相對三家企業的規模而言不算大數目,擔心震懾效果。
  • 反壟斷劍指網際網路 阿里被頂格處罰 會波及鬥魚虎牙合併嗎?
    參與集中的經營者營業額明顯達到了《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第三條規定的申報標準。在集中實施前,均未依法進行經營者集中申報。調查顯示,上述三起案件都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的經營者集中,但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阿里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有申報義務但沒有依法申報,因此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阿里投資、閱文和豐巢網絡分別作出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