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姚剛,是一名普通的中共黨員,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鄉鎮財政所上班,基層一線工作經驗對於我來說是一筆道不盡的人生財富,因為更接近農村、更貼切群眾,這一進就是24年。在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衝鋒號時刻,我很榮幸自己能成為一名一線的「攻堅戰士」。
黔東南州從江縣往洞鎮吾架村是一個民族風情濃鬱的侗族村寨,民風淳樸;但因歷史遺留爭紛問題和大量年輕勞動力外出,缺少組織帶領群眾發展的「領頭羊」,是大家眼裡公認的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上群眾思想傳統,村級基礎設施落後,產業發展緩慢,貧困程度較深。
2019年年初,我響應鎮黨委政府的號召,下派到吾架村擔任村黨支部支書,同年3月兼任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為了進一步了解吾架村的情況,我堅持每天走訪農戶,了解群眾家庭情況、思想狀況,把發現的問題都記在工作日記本上,晚上,我會召集村組幹部開會,把白天發現的問題在會上一一提出來討論,尋求解決辦法,慢慢的我開始熟悉並掌握每家的實際情況。
在充分了解村情後,我因地制宜制定了強班子、強設施、強產業的「三強工作法」。一是充分發揮黨建示範引領作用,號召黨員要「事事帶頭」,積極參與村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整治和產業發展。二是積極爭取基礎設施項目,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鼓勵貧困群眾積極發展產業,參加組織化勞務就業,不斷提高收入水平。
一年多來,吾架村實施了寨內串戶路硬化5000米、鋪設石板路725米、實施產業路建設3.6公裡、村文化活動場所建設620平方米、建成村級脫貧攻堅指揮所辦公樓100平方米、完成村級衛生室建設,村內基礎設施短板基本補齊,村容寨貌明顯改善。全村實施辣椒種植157畝,入股扶貧產業項目6個,實現組織化勞務就業501人,安置就業扶貧援助崗位52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3+1」保障全部得到落實。
做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始終牢記囑託,堅決扛起政治責任。一年來,與家人聚少離多,常常幾個月未能見上一面,85歲癱瘓在床的老母親和獨自在外求學的兒子都是我心底最深的牽掛,但是,我把吾架村當做了自己的「家」,用心用情工作,與群眾打成一片,毅然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物小傳】 姚剛,性別男,1975年1月出生,現年45歲。1996年1月至1999年7月擔任從江縣財政局加鳩鄉財政所財稅員,1999年7月至2004年5月擔任從江縣財政局宰便鎮財政所會計,2004年5月至2006年8月擔任從江縣財政局往洞鄉財政所辦事員(其間:2003.09—2005.07在貴州省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財會班學習<函授本科>)。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擔任從江縣財政局西山鎮財政所副所長,2008年4至2010年10月擔任從江縣財政局剛邊鄉財政所所長,2010年10月至2018年11月擔任從江縣往洞鎮財政所所長,2019年1月下派到往洞鎮吾架村任村黨支部書記,同年3月兼任吾架村脫貧攻堅指揮所所長及第六網格網格員。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華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