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是真的嗎?——關於關節炎的謠言

2021-01-15 騰訊網

有人說關節炎是凍出來的,這是真的嗎?——關於關節炎的謠言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有一種疾病,它雖然不像癌症、愛滋病那樣讓人聞之色變,也不像心臟病、糖尿病那樣人人皆知。但是它卻長期困擾和折磨著眾多中老年人,成為導致中老年人殘疾的第一大慢性疾病,它就是——關節炎。

關節炎與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並列成為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的三大殺手,也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21世紀的「頭號致殘疾病」。

據醫學統計,我國關節炎患者約有1.2億人,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個,年紀越大發病率越高。50歲以上人群中,50%患有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女性和80%男性患有關節炎。這意味著我國的老年人中有一大半都被這種疾病所折磨。

自查關節炎指南:

大家可通過五項標準進行辨別自己有無關節炎:即紅、腫、熱、痛、功能障礙。【骨科醫生袁林】

紅:急性感染關節炎會出現關節紅腫。

腫:關節炎常見症狀,與關節疼痛的程度不一定相關。

熱:由於關節血運特別少,所以正常情況下摸起來就應該是涼的,比其他部位的體溫低,這是正常的。如果關節是熱的,甚至發燙,那就證明關節產生炎症,需要治療。

痛:關節炎的最主要表現。

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出現疼痛及炎症,引起關節周圍組織水腫,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慢性關節炎患者由於長期關節活動受限,可能導致永久性關節功能喪失。

生活中有近九成的患者缺乏對關節炎健康知識的了解,在日常中會聽信一些說法,比如「關節炎就是凍出來的」,「長期掰手指就會患上關節炎」,「氨糖治療關節炎有奇效」......

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這些說法究竟可不可信!【骨科醫生袁林】

問:有人說關節炎是凍出來的?

答:胡說!

胡某年輕的時候經常騎摩託車上下班,最近幾年感覺關節疼痛,去醫院一查是得了關節炎。他覺得肯定是自己年輕時騎摩託把關節凍壞了。

看到這,許多人不禁發出靈魂一問:寒冷真的是關節炎的「兇手」嗎?

真相:寒冷不會直接導致關節炎,但如果本來患有關節炎,寒冷會加劇關節疼痛!

首先,人們所說的「關節炎」通常指的是骨關節炎或者「風溼病」類關節炎。

老年人中最為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比如職業損傷、運動過量等,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提早出現骨關節炎。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不如說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

而「風溼病」類關節炎是泛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等的一組疾病,包括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等,其病因很複雜,可以是感染性、代謝性、內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環境性、遺傳性、腫瘤性等因素,多數與自身免疫系統紊亂相關。【骨科醫生袁林】

受涼後腿痛確實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但寒冷本身並非導致關節炎的原因。也就是說,如果關節已經處於疾病期,受凍可能會間接加重病情。目前已有的證據表明,引發關節炎的三大主要因素分別是年齡、長期勞損和活動不當。

由此可見,關節炎並不是「寒冷」惹的禍。

問:長期掰手指就會患上關節炎?

答:假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很多人都有一個習慣——掰手指。尤其是幹活多或者經常寫字的人,手指會很酸,那放鬆的方法自然就是掰一掰。

手指被掰得「咔咔」響的同時又很爽,所以,也有不少人平時沒事的時候就掰著玩。

但是,也有人說:「經常掰手指,以後會得關節炎的!」這句話到底是真是假?【骨科醫生袁林】

真相:目前沒有醫學證據表明經常性掰手指會引起手指關節炎。

關於這個問題,還有一項雖不正式但非常有趣的研究。為了驗證掰指關節是否會導致關節炎,一位名叫唐納德·昂格爾的人,用自己的雙手進行了長達60年的「對照實驗」:每天掰響自己的左手指關節,而從來不掰右手的關節。

最終,他的左右手都沒有出現關節炎,兩隻手看起來也沒有什麼差異。昂格爾將自己的發現發表在《關節炎和風溼病》期刊上,他也因此獲得了2009年的搞笑諾貝爾醫學獎。

雖說掰手指一般不會導致手指關節炎的發生。但是,如果掰手指時用力過猛或者長年累月習慣性折屈,就有可能會造成關節周圍韌帶的勞損,也可能導致肌腱錯位或者鬆弛。

最後少部分人的手指關節會出現外觀的腫脹,嚴重的會發現手指力線改變,手指變得不直了。

所以不建議大家把掰手指當成一種日常習慣。

問:關節炎是老年人專屬?

答:不是!

「我這麼年輕,得哪門子的關節炎啊?」不少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關節炎、關節勞損都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病,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然而這是真的嗎?【骨科醫生袁林】

真相:關節炎並非是老年人的「專利」,小年輕們也要注意關節疾病找上門!

近年來繼發性骨關節炎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且在年輕的群體中,比較偏愛「肥胖族」和「上班族」。

肥胖一族的關節的確較其他人更容易受傷,為何胖人更易患關節炎?因為肥胖者的體重大多超過了膝關節所能承受的正常重量,導致膝關節受力不均,關節負荷增加,加大了軟骨邊緣的摩擦,加速了軟骨丟失,骨贅形成。

此時,原本光滑的關節軟骨會出現裂隙、凹陷、糜爛,甚至丟失,其緩衝、抗壓、減震作用大大降低,從而出現膝關節疼痛、腫脹、僵硬、活動受阻等症狀。

肥胖還可通過其他代謝併發症間接影響關節,如糖耐量受損、血脂異常症等,這些都可以使人體關節的內環境出現紊亂,間接促進骨關節炎的產生和發展。

另外,長時間按手機鍵盤的「上班族」因用手指長時間做一個動作,則很容易誘發腱鞘炎,而腱鞘炎與關節過度勞損有著密切的關係,其症狀是手指麻木、水腫、刺痛、敏感性下降、握東西時感到困難等。

所以年輕人,千萬別以為離關節炎很遠!日常還是需要控制體重,並且要注意關節的養護。【骨科醫生袁林】

問:明星保健品「氨糖」治療骨關節炎有奇效?

答:存疑!

氨糖在中老年人當中可以算是明星產品,它的全名是氨基葡萄糖,有硫酸氨基葡萄糖和鹽酸氨基葡萄糖。

其實氨基葡萄糖本身就是我們關節內存在的一種物質,它可以幫助我們合成關節軟骨,是關節軟骨的原材料之一。

在坊間我們有種說法,說是氨糖治療骨關節炎有特效?

真相:氨糖對於治療骨關節炎到底是否有用,目前的爭議還是非常大的。

在美國它被認為是補充劑,也就是類似國內的保健食品,包括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也因為氨糖治療關節炎的證據不足,而不再把它當作處方藥,只作為一種補充替代療法。

而在我國,2020年最新的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當中,是不推薦氨基葡萄糖或者是硫酸軟骨素用於骨關節炎患者鎮痛的。

美國之前進行過一個大樣本的隨機對照實驗,兩年的跟蹤結果表明,軟骨素以及氨糖搭配軟骨素的效果甚至還不如安慰劑。【骨科醫生袁林】

為啥會這樣,其實也可以理解,相信大家都知道,骨關節炎的病理基礎是關節內軟骨的損傷,隨著疾病的進展,關節的軟骨開始出現磨損,甚至發生皸裂、脫落,之後導致關節內出現骨贅的形成,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骨質增生。

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慢慢就會出現骨關節炎典型的關節間隙狹窄疼痛,關節功能障礙,嚴重的有可能導致殘疾。

而目前的研究顯示,關節軟骨是不可再生的,那麼單純的想要通過氨糖去解決關節的再生問題,它可能嗎?

也就是說,真的有關節炎,還是該看病看病,該治療治療,不要想著吃了補充劑就有用。如果腿腳沒毛病,沒必要買氨糖。還不如平常注意補鈣和補充維生素B12,預防骨質疏鬆。

問:關節炎能夠被根治?

答:不行!

很多患者都會問,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真相:其實這就跟人老了會長皺紋一樣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關節就會老化,這是不可能治好的。【骨科醫生袁林】

比如退化性關節炎,它是關節內結構的老化,經過治療,關節炎的症狀可以改善,但是老化後的關節再也不能變回到年輕時的狀態,這就是不可規避的現實。

同理,創傷性關節炎,關節的改變更大,很多結構發生了破壞,是沒有辦法變回新的。還有感染性關節炎,感染可以完全控制,細菌等微生物也可以完全殺滅,但是感染過程中造成的滑膜增生,軟骨腐蝕,都是難以逆轉的。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由於其發病原因,所以這兩種病,也是沒有辦法根治的。

說到這裡,其實已經比較明確,人體的關節屬於消耗品,「關節炎」這一類的疾病,由於關節軟骨再生性能差等緣故,屬於發病後基本上無法根本逆轉的疾病,臨床上可以改善症狀,也可以恢復一些,但是無法恢復到初始狀態。

總結為一句話,關節炎雖然沒有辦法「根治」,但是可以實現「臨床治癒」。調整治療預期,適應關節退變的狀態,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是可能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因為謠言的侵擾耽誤了治療,從而病情愈發的嚴重,這些都是不可取的。另外生活中有不少患者是關節疼了很長時間,實在忍不了才去就醫。很多人早晨起床後,都出現過關節不靈活的問題,卻沒有放在心上,以為活動活動就能好。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儘早去醫院就診。[山東省立醫院骨科醫生袁林]

相關焦點

  • 揭秘|關節炎真的是凍出來的嗎?
    天氣寒冷,一些關節炎患者的症狀會加重。傳統印象中,穿得少、挨凍會招致關節炎。但事實上,寒冷並非導致關節炎的原因。 關節炎是什麼? 這裡說的關節炎,多指骨關節炎。
  • 關節炎是不是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看專家的理解
    關節炎是不是凍出來的?原因是什麼?你真的知道嗎?今天相關專家帶各位一起了解一下,其實有很多人認為關節的骨關節炎是寒冷導致的。當然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很多存在骨關節炎的患者在天氣變化的時候,會覺得症狀有明顯的加重,所以就錯誤地認為骨關節炎是由於寒冷從而導致的。
  • 骨關節炎是骨頭髮炎了嗎?骨關節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骨關節炎是骨頭髮炎了嗎?骨關節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國一項關於骨關節炎的「十五」攻關計劃項目表明:全國4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患病率為46.3%,超過75歲的人得骨關節炎的比例高達80%左右,男性患病率為41.6%,女性患病率為50.4%,60歲人群比40歲人群的患病率高出一倍。
  • 不穿秋褲,真會凍出關節炎?
    可她總是那套說辭,「你現在年輕不覺得,以後上了年紀會凍出關節炎的。」請問柯大夫,關節炎真能被「凍」出來嗎?先強調一句:關節炎不是「凍出來」的!很多人發現「天氣潮溼寒冷時,關節最疼痛」,因此想當然地以為關節炎能被「凍」出來。甚至有這麼一說——長期受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咦?
  • 不注意防寒,真會凍出關節炎?
    較真要點:溼寒冷的環境,確實可以加重關節炎的症狀,但並不會從病因上引起關節炎。骨關節炎的具體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已知相關因素有肥胖、重體力活、過度運動、不當鍛鍊、年齡增長、遺傳等,跟氣候或者天氣變化沒有半毛錢關係。
  • 膝蓋受得冷就會得關節炎?別光保暖,這4點才是真兇
    這時候就會有很多阿姨出來說膝蓋一直這麼凍著分分鐘關節炎。關節炎真的是凍出來的嗎?「寒冷」也是膝蓋關節炎的一大致病因素,這是真的麼?膝蓋受冷會得關節炎嗎?首先,膝蓋受冷並不會得關節炎。有研究表明,在日本,從小被要求穿短裙露腿的日本人患有關節炎的概率僅僅為百分之零點三三,但是在中國,即使是在冬天有秋衣秋褲加持,但是患有關節炎的概率仍然達到百分之十三,也就是差不多八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患有關節炎。所以,這很明顯的告訴大家,膝蓋受冷不一定會得關節炎。膝蓋關節炎是一種什麼疾病?
  • 光腿、露腳踝會得關節炎?其實真相是這樣!
    相信愛美的你,也經常在朋友圈刷到一些很嚇人的文章,"還在露腿嗎?你離老寒腿不遠了!""孩子,請放下褲腿!你在經歷這些傷害知道嗎?" 真的是這樣嗎?   問題一:聽說,露腿露腳踝會得關節炎。這是真的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醫師王宸說:「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關節疼痛、關節疾病,這些關節疾病與寒冷有直接關係的並不多。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還有一些骨關節炎,特別是骨關節炎發病率非常高,超過75歲以上的老人裡面,80%的人有骨關節炎症狀。這些疾病一般來說,與寒冷的關係並不大。
  • 關節炎與體重過重有關?體重過重真的會導致關節炎嗎?-健康百科
    關節炎與體重過重有關?雖然聽起來很「悲傷」,但是……膝關節炎真的更偏愛「胖子」!人們大都知道胖人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內科疾病,但很少有人把肥胖與關節疾病聯繫在一起。現代醫學認為,體重是影響骨關節炎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肥胖可能引起三種骨關節疾病:骨關節炎,糖尿病關節病和痛風性關節病。其中最嚴重且常見的是骨關節炎。
  • 小狗關節炎吃葡萄糖胺,狗關節炎吃葡萄糖胺有用嗎
    小狗得了關節炎,關節會腫脹,疼痛,是很難受的,嚴重的甚至影響走路,會走路一瘸一拐,腿抖,甚至無法行走。狗狗的關節炎種類很多,有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和退行性關節炎等等,當狗狗得了關節炎之後,主人應該怎麼幫助它們?吃葡萄糖胺有用嗎?
  • 骨關節炎需要補鈣嗎?
    對此, 不少人往往習慣於盲目補鈣或使用止痛藥, 更有甚者長年誤把骨關節炎當成骨質疏鬆,耽誤了治療。人們常有這樣一個誤區:鈣的流失會造成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引起骨關節病,所以骨關節痛都需要補鈣。那麼患了骨關節炎真的需要補鈣嗎?
  • 要如何做才能確診自己是得了關節炎?拍片可以看出來嗎
    要如何做才能確診自己是得了關節炎?拍片可以看出來嗎 時間:2020-12-02 10:0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生活中當出現關節疼痛的時候,很多人會擔心自己是得了關節炎。
  • 「老寒腿」是不穿秋褲凍出來的?真相其實是……
    天氣越來越冷了,同志們,你們的秋褲穿上了嗎?每當這時候,我們的耳邊就會傳來老媽的那句經典老話:咋還不穿秋褲,不怕老了得老寒腿呀!所以,問題來了:老寒腿真的是凍出來的嗎? 「老寒腿」到底是什麼病?雖然好多人經常把「老寒腿」這三個字掛嘴邊上,但真正理解這到底是個啥病的可能並不多。其實老寒腿」的學名叫骨關節炎(準確來說,應該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老寒腿的關鍵點在於關節軟骨,其主要分布在關節表面,別看它分量不大,但談起重要性來卻是無可替代。
  • 骨性關節炎——不能承受的關節痛
    這時,關節軟骨就會發生明顯的磨損,直到軟骨下的骨質裸露出來,發生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的特徵就是關節內軟骨的磨損和骨質的增生。骨質增生是人體為了增加關節的力學穩定而產生的反應性增生。骨性關節炎的疼痛多數來源於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軟組織攣縮、軟骨磨損、骨髓水腫等,而不一定是骨質增生。 臨床診療不僅要對症,更要對「因」。
  • 【世界關節炎日科普】膝痛那點事——您了解膝骨關節炎嗎?
    膝骨關節炎女性發病率高,主要是與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關。體重也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一個重要誘因。有研究發現發現肥胖女性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是正常體重女性的4倍,而男性則為4.8倍,減肥能明顯降低膝骨性關節炎25一50%的發病率。這主要是肥胖患者不僅增加了膝關節的負荷,而且由於肥胖患者多出現膝關節內翻畸形,導致受力不均,負荷多加載在膝關節內側,引起了軟骨的破壞,造成了骨關節炎的發生。
  • 露腳踝、穿破洞牛仔褲對人體有危害嗎?會引發關節炎或風溼嗎?
    現在很多年輕人為了趕時髦喜歡露腳踝、穿破洞牛仔褲,即使寒風凜冽時,也依舊美麗「凍」人。這對人體有危害嗎?會不會引發關節炎或者風溼?天氣是一天比一天冷了,露腳踝、穿破洞牛仔褲的人,並沒有止步。環境因素會導致關節炎嗎?和露腳踝、穿破洞牛仔褲有關係嗎?風溼病只是一種傳統概念,風溼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目前考慮免疫系統損傷造成的。西醫認為是一類疾病的總稱,不是特定的某一疾病。中醫認為是由風寒溼熱等外邪侵襲人體。
  • 手術冶療骨關節炎效果怎樣?骨性關節炎手術治療的效果好嗎?
    手術冶療骨關節炎效果怎樣?骨性關節炎手術治療的效果好嗎? 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等引起的慢性骨科疼痛多無明顯損傷,且持續時間較長,一般為3個月以上。
  • "老寒腿"是凍出來的?為啥年紀輕輕也會得?
    冬天到了,一陣風吹過,直打哆嗦,冷到骨子裡,搞得膝蓋也痛,你說:哎,凍了腿現在一冷就坐不住,老寒腿了,冷不得......那你知道什麼是「老寒腿」嗎?「老寒腿」真的是凍出來的?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講講「「老寒腿」」的事。
  • 世界關節炎日 ︱保健品能治好關節炎嗎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關節炎的發病率和患病人數愈來愈高,關節炎成為50歲以上人群喪失勞動力的第二個常見原因,僅次於心臟病。據研究顯示,溫度和溼度等天氣變化,容易誘發和加重關節炎的症狀。因此,秋冬季節成為關節炎的高發期,也是患者尋求治療的主要季節。
  • 關節炎能做不手術嗎?得了骨關節炎能不手術治療嗎?
    關節炎能做不手術嗎?得了骨關節炎能不手術治療嗎?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骨關節炎又稱為關節退行性變,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關節多見。
  • 關節炎需要做手術嗎?關節炎手術治療效果好嗎?多久能恢復?
    關節炎需要做手術嗎?關節炎手術治療效果好嗎?多久能恢復?[山東省立醫院袁林]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炎症、感染、退化、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炎性疾病。一般來講,「關節炎」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它是關節疼痛,或關節病的一種非正式叫法。有100多種不同類型的關節炎及相關疾病。而我們常說的關節炎多指骨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