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一陣風吹過,直打哆嗦,冷到骨子裡,搞得膝蓋也痛,你說:哎,凍了腿現在一冷就坐不住,老寒腿了,冷不得......那你知道什麼是「老寒腿」嗎?「老寒腿」真的是凍出來的?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講講「「老寒腿」」的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其實我們常說的「老寒腿」,在醫學上稱之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天冷並不是骨性關節炎的病因。溼冷的環境更容易影響膝關節的血液循環,使膝關節腔各種炎性因子進一步蓄積,導致膝關節疼痛加重。骨性關節炎曾被視為單純的退行性「磨損」過程,常被誤稱為退行性關節病。骨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遠比磨損複雜。現已發現多種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外傷、肥胖、遺傳、解剖因素(例如O型腿、X型腿),以及性別(女性更多見)。
老寒腿並不只見於老年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60歲以上人群中有膝蓋疼痛症狀的比例大於10%,其中女性更多見。所以,也有不少非常年輕的「老寒腿」。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老寒腿能不能治好?
儘管,治療方法有很多,但目前仍沒有藥物等非手術方法能徹底治癒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不過,隨著全球大量研究人員和醫生的探索,已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達成共識。
輕度骨性關節炎患者:只存在輕度或間斷性膝關節疼痛,不影響日常生活,主要的治療策略是體育鍛鍊以及必要時減輕體重。
中重度患者:對於存在持續性膝關節疼痛、嚴重影響膝關節功能和生存質量的患者,推薦水中鍛鍊,同時可以選擇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藥、關節置換手術等治療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療法效果尚不明確,並不作為主要推薦。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如何做運動預防和治療?
控制體重:肥胖患者的膝關節退變更嚴重,肥胖使得關節負荷增加、肌肉力量降低以及關節受力改變,還會引起低級別炎症狀態、影響關節組織,包括軟骨、滑膜和骨骼。
可保持膝關節穩定,有證據顯示,增強下肢的運動可能會改善膝蓋疼痛。但高速活動和經常進行高強度鍛鍊可能會增加骨性關節炎風險,所以要量力而行。
藥物治療:當上述減肥和鍛鍊等對策效果不佳時,則需要考慮用藥。輕度時首先選擇外用藥,例如成分明確的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直至症狀得到改善。
進行手術:當上述策略都不能緩解症狀,且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時,就要考慮手術治療,需要去關節外科全面評估。
顧連溫馨提示:老寒腿不是凍的,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天冷會加重疼痛症狀,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講究階梯治療按需逐步提升治療強度,很多療法效果不明確,不要盲從,其中關節置換手術的康復治療也是必不可少的。